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桂花的故事 > 第八章 北方山村的初春(2)

第八章 北方山村的初春(2)

    生活中人们常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一点也不假。快嘴王嫂是媒婆出身,那两片子嘴能把死人说活了,而今天让桂花给说服了。真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桂花靠啥征服王嫂的?其实办法很简单。靠的是真情感动,桂花一个20多岁的姑娘,为了全屯人的利益,起早贪晚,舍皮扒脸,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其中的精神感动了王嫂。桂花将靠山屯美好的明天展示给王嫂,让她从内心认识到今天的损失是为了明天能有更多的收入。不图三分利,谁起大五更。王嫂看到了靠山屯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起来,她家在屯子中心,是必经之路,到那天,她可以将买卖做的更大,来一个餐饮休闲娱乐一条龙。真正当一回大老板。人的欲望无止境,有欲望才能有追求,生活才能有动力。王嫂就是在欲望的趋势下答应桂花的。

    桂花真的很有脑瓜,她也没想到王嫂的工作这样好做。王嫂刚答应,立即给镇文化工作站的同志打电话,请他们来靠山屯帮助设计指导。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也将大山深处的人们,溶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十几里的车程,说话的功夫,文化站的同志到了。桂花向几位同志详细地介绍了街道整治的规划、目标、目的,使得文化站的同志很受感动,这靠山屯的人可真行,真有眼力,已经把眼光顶在了未来,并且完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他们也增加了工作热情。

    在文化站同志设计的同时,桂花已经联系上了土建工程队。不一会,十几个人带着水泥、白灰等相关建筑材料也来了。这功夫王嫂家可热闹起来了。

    挤占街道的院墙扒了几十米,已经当了几年商店临街的门房也扒了,露出来王嫂家的本来面目。一个东北老式标准的四合院,部分建筑还十分有民族特色;正房5间,前出一檩,后出一厦,青砖大瓦房,房子的四角雕刻着五脊六兽,房檐上系着风铃。不用修复就是非常难得的民间文化。王嫂家的老房子重见天日,文化站的同志都很吃惊,一再问王嫂:这样有文化底蕴的房子你为什么用门房挡上,难道房子还怕大家看?你家的商店如果是在这样的房子里开,应该说早就火了起来,不是别的,现代人已经不知道哪儿有这样特色的房子,来参观的人也会让你家的买卖火起来!文化站的同志这样一说,王嫂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这早就想折了重建的老房子还是文物,还有保护价值,这可真是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这要是真的把老房子折了,那得多后悔。捧着一个金饭,在讨饭,险些没误了大事。这样一来,王嫂对从她家开始整治反而来了兴趣,中午为两伙干活的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还将她家陈了多年的好酒拿了出来。嘴里还一再说:你们说我守着这样一个宝物,怎么就不知道利用,还好悬扒了。谢谢你们。都多喝点。

    王嫂家在街中心,来了20来人,一上午将大院子扒得乱七八糟,不一会全屯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人们不约而同地来这看热闹。桂花乘机将大家招集到一起,开了一个没有准备,但是非常有必要的临时会。

    桂花讲了为什么要进行街道整治:从观光农业的发展、到交通安全、到新农村建设,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特别是结合王嫂的现身说法:一座很有文化底蕴的老房子,被简易的门房给挡了起来,一块喷香的五花肉埋在了饭碗里,别说吃(开发),看都看不到。靠山屯这种情况很多,再有这一整治,大家的出行也方便了,再也不用为错车而伤脑筋。

    文化站的同志也讲了民间文化的挖掘及整理,对靠山屯人的作法是非常欣赏,肯定了靠山屯人走的这条路是十分有前途的。让现场的人们更坚定了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决心。

    这时候的王嫂成了会议的核心人物。在靠山屯,她从来都是说上句的人,从没在乡亲们面前说过小话,今天她真的受到了教育,她抡着说了自己贪图小便宜,挤街占道;又说到她家的老房子的价值及她的无知;说到桂花怎么苦口婆心做她的工作及她当时答应也是为了将来多挣钱,就没有一点为大家着想的个人主义思想。她是真正认识到了桂花她们这样做是为了全屯人们好,她已经从内心佩服起了桂花她们。她还请求乡亲们都来支持桂花她们的工作。跟着这样有眼光的年轻人干,永远也不后悔。

    王嫂的一席话,让全屯人都受了教育,当时,在场的人都一致表态,支持桂花她们的工作,听从设计人员的意见,让咋干就咋干。靠山屯的街道整治工作顺利地展开了。

    当晚,李铁、王钢、桂花三人碰头,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进展,当听到桂花说街道整治已经热火朝天的时候。两个男人都为桂花竖起了大拇指。

    桂花也很激动,从不张扬的她,在两个老同学面前也来了一把幽默,她神采飞扬的讲:“没有三把神沙——不能倒反西岐。没有金钢钻——不搅瓷器活。”在我桂花面前,哪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两个大男人谁都没话了,都从内心佩服桂花这个人。一轮新的追逐加剧了!

    靠山屯这几天真的在变。变的有些让人认不出来了。

    屯南河滩上十几台大型机械的轰鸣声,24小时不间歇,犹如一个大型乐团在田园中演奏着交响曲,在交响乐的伴奏下,一座座暖棚墙体,一条条平展的田间农田作业路,在向远方延伸。

    小河旁,李铁正在指挥着工人修河堤。在小河的两侧。各修一条底宽10米、高6米,内镶石头护坡的大坝,用人工的方式,给小河划出了行走的路线。昔日的小河,平日里水不是很大,一但下大雨,伴着山洪,会形成季节性的洪水,常常淹没河两边的农田,冲毁小树,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灾害。今天靠山屯的人要给小河水划出行走的路线,确定了河床的宽度,再也不允许河水泛流。

    桂花的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整治街道得民心、顺民意。得到了村民的欢迎。特别是头开的好,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桂花的工作就真是这样。说道最多、损失最大的王嫂都没话了,谁还再为自己的利益去同全屯人作对。干“炸弹扔厕所——激起公粪(奋)”的事。实际进展比想的都顺利。

    这几天最累的是王钢。他不但要带领本屯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事荒山治理,还要为全乡的1000多基干民兵安排工作。那忙的可真叫脚打后脑勺。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胖。真的一点也不假。靠山屯三个年轻人带领众乡亲们大搞农业结构调整的事让有关部门知道了,都为靠山屯人这种精神所感动。一时间,当地新闻部门纷纷来这里进行现场采访,一个昔日无名的小山村一下子是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名。全市人都知道大山深处有一个靠山屯,靠山屯有三个年轻人。

    愚公移山感动的是上帝,靠山屯的三个年轻人感动的是当地政府。

    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桂花为全市“三八”红旗手。近是要参加表奖会。

    靠山屯一个屯要干出如此宏大的工程,听起来让人振惊,靠一个村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为支持靠山屯,乡政府、乡武装部命令各村民兵连,选派了不少于100名民兵组成的突击队。带吃喝、带工具、带行礼,无偿地支援靠山屯人们。在和平年代大规模的召集民兵搞突击,还真不多见。

    靠山屯三面环山,南面是河。山不是很高,但各有其名,各有特点。

    村北的长峰山,长,绵延几公里、且青石裸露。是这次整治的重中之重。在王钢的指挥下,千余名民兵奋战在那里,他们要用裸露的岩石修筑环山梯田,在田面上挖一米见方的果树坑,坑内充填从山下运来的好土,再栽上多种果树。

    村东北的双乳峰,远远望去,与少妇隆起的前胸,甚至会让人产生联想。走近了,站在山下会感到它的高耸,细看,会看到沟壑纵横,布满荆棘。双乳峰是靠山屯这次的另一个主战场。该山虽然难攀,但整座山是个土山,土层深,很有发展潜力。王钢将靠山屯绝大多数劳动力派到这儿,配合部分机械,整治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村东的人手山,远远望去真好像是一巨人的大手。似锥入云,攀登艰难。站在峰顶,初春的寒风卷着黄沙刮在脸上似刀割,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人手山别看攀登艰难,这些年靠山屯的乡亲们真没少在这儿投入。在山的东、南坡已经栽下了几百亩地的大枣树,山杏,大扁杏。但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还不高,树是栽了,长不长就不管了。栽了好多年,大多数比栽的时候大不了多少,有的在野草的侵害下,已经没了多少生机。也是,在一座没水的高山上,栽什么果树也都会是这个结果。在山西、北坡自然生长着无数的山枣树,山枣树是一个十分耐干旱的物种,有着顽强的生活力,虽然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一直是荆棘丛生,但由于整个植株生长着密密麻麻的刺,让生物最大的破坏者人类望而却步,枣树丛成了野兔、刺猥等小动物的天堂。在这初春的时节,许多的树丛中还挂着或大或小、形状不一的野蜂巢。虽然蜂巢有人收购,但山枣树丛中的蜂巢一直是平安无事的。

    人手山的整治重点是先引水上山,让现有的果树能浇上水,早日结果。山枣树要通过嫁接换头,再修筑果树台田后移栽,这样的枣树就有山枣树的生物学特征,还能结出优质的枣。在王钢的计划中,人手山将是靠山屯最先瓜果飘香的地方。

    初春,大山深处的天儿是一会一个样。一会晴,一会阴,一会风、一会雪,飘忽不定。今天是过了年之后少有的一个好天气,晴空万里没有一点云彩,伴着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桂花今天的心情非常好。好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过这些天的忙碌,靠山屯的街道整治已经初见成效。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特别是邻街的20家老院子中的老房子,经过这次街道修改,曾一度被挤街占道等违章建筑挡在院子里面,这次都露出了本来面目。那一座座老房子,都是一座座精美的工艺术。都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瑰宝。这样说可能有的朋友不信,其实这里可真有许多学问。

    靠山屯的老院子都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家小院。每座小院都有说不完的奥秘。

    先说朝向:老院正房多数是5间,中间开门的所谓钱褡子式。东面两间为主卧室,南大炕。火炕,火墙,那是真正的冬暖夏凉且宽畅。如果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炕上地下可放6张桌子,一轮可接待60名客人。正房遵循坐北朝南,绝大多数村屯都是正南偏西15度,冬季下午太阳最热的时段能保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到房间内。

    老院子都有东西厢房,一般人家是一侧4间.多数家庭都是东厢房为仓库;西侧为饲养房及碾房等。

    四周都修有高高的围墙,南面正中间是一间高大的门楼。门楼内安一副对开的黑木头大门。多数大门的每一侧都镶有五行五列二十五颗黑帽大铁钉。门上镶钉的数可有明确的规则:皇家及寺院镶九行九列八十一颗。九为单数的最大,象征着皇家的权力势力最大,至高无上。官宦之家镶七行七列,象征着官位还能升。来源于成语:七上八下。平民百姓家镶五行五列意为着五福临门,五谷丰登。

    门楼是财富与地位的标志。有权有势的,门楼盖得别出新彩,镶金镀银,奢华万种。普通百姓,也要盖得尽量体面一些,宽点大点,下雨天可将大车放进去,刮多大的风也不能将雨滴吹到车上。夏天的中午天实在热,一家人可以将桌子放在门楼内,在那儿吃饭休息,那儿是天然的风洞。不论刮啥风都能有过堂风。凉快无比。“门洞子的风”在民间是有讲究的,被列为“四大硬”首位。

    人都爱虚荣。虚荣心可以让人有无限的遐想。桂花看着由于自己的劳动而使屯里二十户老房子露出本来面目,这些古朴的老建筑,有着很高的艺术及研究价值。比如老房子的防水的工艺非常简单。只是用烧过一年以上的炕坯土来抹,每两年一次,下多大的雨也不会露。那可能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强过现今数种防水材料。越想心里这个越高兴,不知不觉中顺嘴哼起了东北二人转: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哟!哼着、哼着,自己觉得不对劲,我这一个大姑娘,在这大街上,大声地哼着自己找婆家,这要是让别人听到了,还不得笑掉大牙。要是有人说:桂花在家呆不下去了,自己要给自己找婆家。那得多不好意思。

    桂花是去村南看李铁那儿的暖棚进展情况,这两天老教授来过电话,要李铁近日回学校,参加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表奖活动。也不知道哪天走。桂花怕李铁一走影响工程的进展,自己那儿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不在现场看着也没问题,再说那都是给个人家干活,工程队给谁家干,谁家都会有人监工,自己完全可以放手了。为了保证李铁回学校不影响工程的进展,她想过来同李铁好好学习一下有关暖棚建设的事宜。虽然自己不懂暖棚建设的细节,但通过自己家建设,这几天再好好同李铁学学,实在不行还可以打电话问。估计李铁回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桂花的脚步加快了。

    李铁这几天是不分黑天白日的在土地上干,一身便于干活的迷彩服已经有多处贴上了泥,脸上也没了往日那样阳光靓丽,眼睛周围增添了几许的黑色,眼睛里已布满了血丝。其实李铁是一个非常爱整洁的人,但由于时间紧,也真的顾不过来了。看着眼前的棚体,河坝一天天在延长,心里也多了许多的甜蜜。我能为乡亲们,为家乡的农业结构调整出一份力,我苦点累点心里也甜。我奉献,我劳动,我快乐!

    远处的桂花走了过来,李铁迎了上去。春风中的桂花真犹如三月的桃花出众但不张扬、美丽但不做作。李铁的心里又增添了几分爱意。桂花真的很美。

    两人还没走到一起,后边传来阵阵的自行车铃声。桂花!你来信了!是邮递员的声音。我来信了?桂花有点惊奇,几年来除了李铁给自己来过几封信外,还真没有人给自己来过信。桂花在想,能是谁哟?邮递员将信递到桂花手中,桂花急忙打开一看,一张大红的喜报,上面清楚的写着“桂花同志:你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请你务必于本月X日8时到市政府大会议室参加表彰大会。落款是F市妇女联合会。

    桂花把喜报递给了李铁。李铁一看为之一振,看来我们这一段时间的折腾得到了上级有关方面的认可,有了回报,这是好事。说了声:桂花:祝贺你!看你说的,我能参加表彰会,功劳还不都是你的?我干啥了我自己还不知道。不管怎么说,这会你一定要去的。桂花点了点头。

    (辽宁阜新史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