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桂花的故事 > 靠山屯有讲不完的故事

靠山屯有讲不完的故事

    桂花等人围坐在老将军身边认真的听着,这个时候的老将军,感觉已经沉浸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眼睛微闭着,泰然自若。桂花等对老人更为尊重。

    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靠山村还有许多老英雄,几十年来,他们不居功自傲,都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曾经燃烧过的岁月激情,他们在用行动实现着他们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幸福。

    1、从军八年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的李矬子

    说起李矬子,你们可能都不认识,这外号只有我们几个老家伙知道。其实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前几年我们还见过面。他转业的时候,我曾看过他的转移证明,他立过一次大功,三次小功,战争期间他打了无数次仗,对他离开部队的前夜,所以我讲了他的戎马生涯,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李矬子他就是我们靠山屯西北沟的李财,1928年出生,1947年春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两年,记不清打了多少仗,三次功。

    当年,部队来他的家乡招兵,很有个性的他认为当时家中哥俩都在家也没有什么出息,当兵吃粮、骑马、扛枪,没准还能有出息而光宗耀祖呢!就这样当时17岁的他同本村翟庆奎、闫六、翟九等人一起步行了100多里,来到了当时我军临时住所: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三一师三九三团一营一连一名光荣的战士。

    当时东北地区敌强我弱,老李刚入伍,枪还不会打,部队就开拔了。部队当时黑天行车,白天隐蔽,经长时间行军到了康平法库一带,老李打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仗,伴随着激烈的枪炮声,仗整整打了一天,康平解放了。在康平一带休整了3天,部队继续开拔,目标彰武县城。在彰武,老李的部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一场大仗。晚上攻城,白天隐蔽,大约经过7、8天,彰武解放了。经暂短的休整,部队又接二连三地打下了新立屯、高台山、大虎山,在打高台山的时候,老李亲眼目睹了他的营长张大个子挂花的情形。子弹穿透了大腿根的肉,只进行了一般简单的包扎,一个眼泪疙瘩都没有掉,没喊一声,由两名战士搀扶着继续战斗。

    在战斗结束后,老李曾问负伤的张营长,我们就不能在一个城市中好好休整一段时间?张营长用很简单的话语说服了他:我们的力量还不强大,我们只能依靠运动中打游击战,近战、夜战、靠我们勇敢有效的消灭敌人,这就是我们的战术战法。老李受到教育,打仗更勇敢,更有窍门了。在之后部队不断的运动之中,老李他们又前后打下了黑山、四佛寺等地。打四佛寺的时候,敌人死守在一个山套子里,倚仗自然天险拒死顽抗。当时老李在前卫营,战斗中表现沉着机灵,激烈的战斗打了半天多,歼死、俘虏敌人380多。战后,由于老李表现突出,被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后,老李战斗更勇敢了。在后来的四平战役中,老李立了第一次功。

    四平战役是我军史上最为激烈的战例之一。当时老李所在部队攻打四平城的西南角,由于城墙较厚,虽然城墙已炸开了一个大口子,但由于距城墙近30米处敌人占据一座大楼,居高临下,给我军造成很大威胁。要炸掉红楼,必须经一座平房,当时在突击排的老李凭智慧巧妙地炸掉了平房,为后续部队炸红楼扫平了道路。战斗结束,老李被部队记了一次功,以鼓励他在战斗中的勇敢。

    打下四平,部队进行了一次较为集中的整训,系统地学习了我军的战术战法,特别是对以班为单位的“一点两面”的歼敌战术的应用有了理论方面的理解。

    科学的军事理论被应用,无形地增加了战斗力。在以后的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战斗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老李在攻打锦州战斗中,已任副班长和突击队员。当他们的部队在攻取锦州西南方向的王八盖子山时,由于敌人凭借山势,在山中修筑了多处地堡,使我军前进受阻。借助我军强大的炮火,部分地堡被炸掉,但仍有少数地堡所处地势特殊,炮火无法攻击,成为我军前进的“钉子”。在我军几次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指挥员果断下令爆破手出击。又是党员,又是突击队员,又是副班长的老李主动出击。凭借地形,手握爆破筒,在战友的掩护之下向地堡冲去。四、五十米的距离,几个S形跑跳,接近了地堡。在敌人火力死角处,老李沉着机智的将已拉开了导火索的爆破筒插入敌地堡,并压了数秒钟,他从容地滚了下来,刚离开,地堡就上天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打开了。

    进攻锦州城,在攻击途中,遇一四合院,墙很高,敌人凭借密聚的火力封锁着大门,进不去,老李又主动请战,冲了上去,用成束的手榴弹,把院墙炸开了一个大豁子,分散了敌人的火力,躲在大院100多个敌人被全歼。

    在近3天的战斗中,老李所在的班14个人,只剩下他们2人。当讲到这时,老李的眼圈挂满了泪珠。

    当时的条件真苦,吃的是冻得带冰碴儿的高梁米饭。

    战斗结束,讲评战场得失,老李由于冒死炸地堡被记大功一次,由于机智炸院墙,记小功一次。

    伴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老李从出身贫苦的农民,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和光荣的共产党员,还荣立大功一次,小功两次。

    入关南下从东北到华南一路战事再立战功

    辽沈战役结束,老李所在的部队都没顾得休整,跃过万里长城,在华北大地连续打了几个大仗。

    第一仗打唐山,接着是塘沽、天津、张家口。在天津的西门外,遇到敌人的地堡群,打得十分激烈,在过一条交通壕的时候,交通壕内有敌人暗堡,老李准确地投了一束手榴弹,把暗堡炸掉了。因而他第四次立功。10多个小时奋战,外城被攻破,遗憾的是他们的部队没进城。

    当时他所在的部队44军,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当时天冷,大家都戴狗皮帽子,有时国民党兵一看见狗皮帽子的部队,基本无心开战,轻易地缴枪投降。

    随着华北战事的结束,老李所在的部队听从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高举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大旗,一路凯歌,向祖国的南部进军。

    一路上,也记不得打了多少仗,可以说小仗天天有,大仗三六九。

    在全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他们来到了广州城,进行了休整。当日,每名战士都获得一块银元,是共和国成立对士兵的嘉奖。

    广东剿匪水土不服险些丢命

    共和国的成立,并不是蒋家王朝彻底被消灭,仍然有小股匪特暗中搞破坏活动,为保护新生的共和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老李他们被分为数个小分队,深入深山密林,边远山村,在人烟稀少的广大地区,同形形色色的明着暗着的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小组剿匪第一难题是语言关,当地话根本听不懂,懂北方话又靠得住的当地向导少之又少,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难已言表的难题。有时感觉敌特就在眼前也难以发现。

    在大部队时后勤有专门部门保障,而划分成小组后,吃喝都成了问题,生水不能喝,开水没人烧。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让老李永生难忘的一次是他同一位战士搜查一民房,他在前,战友在后,当他们俩进了民房,他刚迈入右侧房间时就听到“砰”的一声,战友倒地,原来是匪特藏于左侧房间打的黑枪,战友被害,激怒了老李,他一阵猛射,将藏于床底下的敌人打成了筛子底样。

    旱鸭子水战万山群岛异常艰苦80天

    1950年3月,老李所在的剿匪部队被集结,参加了海岛登陆演练。当时沿海岛屿多被匪特占领,海面上很不平静。演练两个多月后,他们接到了解放万山群岛的命令。

    中央军委给他们的命令大意是:乘守敌立足不稳,打过去,一个岛一个岛地攻击,稳步前进,全部消灭匪特。

    在5月末的一个夜晚,老李等是乘炮艇开始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战役打了80来天。这是我军第一次出海作战,由于装备落后,蒋匪帮不断派军舰干扰,后勤保障出现问题。他们曾吃过海草充饥,但最后这场战役还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结束。

    带兵习武过江没能成为志愿军

    经过万山群岛战斗后的老李,被选送师教导队学习半年,这时候他那双握过锄头、握过枪杆子的大手握起了笔,显得十分吃力。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半年后,一个大字不识的老李能写简单的家信了。军事技能、理论水平明显的提高。

    学习结业,回到老部队,任职排长。这期间能安下心带兵了。为了提高军事技能,他曾向会武功的战友学过武功,最后练到单指可钻透红砖。再后来,抗美援朝开始,他又负责为朝鲜战场培训兵源,曾送兵到朝鲜而过江,但一直没成为志愿军战士。

    战争年代,老李是英雄,和平年代也是模范,由于他带兵别具一格,各个优秀,1954年他作为44军英雄代表参加了华中南英模大会,受到了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华南兵团司令叶剑英的接见,并获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的纪念章一枚。

    在今天的老李手中,还保存着东北人民解放军勇敢奖章、东北解放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各一枚。

    我曾见过老他的立功证书,一张立功证书,清楚地记载着老李曾立过一次大功,三次小功,也记载着老李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历程。

    退伍后的老李,享受着天伦之乐,现身边6个子女,12个孙子、孙女,子女们都十分孝顺。每当有人说:你去找找老部队,待遇一定会提高,他总是笑着说:我能活下来,每个月还有待遇,同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比起来,已经是十分幸福了。

    在我们这些经过战场上的硝烟洗礼之后的老家伙,已经没有物欲,我们只知道活着真好!

    老将军如行云流水般的讲述,让桂花等人脸上挂满了泪珠。

    老将军,西北沟的理财老人就这么厉害,我们真不知道。

    孩子,我们靠山屯真的是一只藏龙卧虎,还有好多老英雄的事迹,我想你们都不知道。今天我情绪好,我就再给你们讲两位老英雄的故事吧!

    2、国大胆有讲不完的战场故事

    国大胆叫国强富,这绰号在当年的部队叫的可响了,原因就是老国打点勇敢,胆大,啥也不怕。1926年出生的,1946年参军,在人民军队中战斗生活了10个年头,我想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过去。

    老国也是咱们靠山村人,1945年初19岁的他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半年多,抗日战争胜利,他得到了解放。尝够了鬼子摧残的他倍感人民军队的恩情。回到家中,不甘于在家务农,总想做人民军队的一员,1946年6月,我们靠山头一带有人民军队鲁西支队在这周围活动,他同另9名青年一同参了军。

    参军的当天就遇到了一次急行军走了一夜

    当时我党军队在东北的实力还不够强大,他们大多是白天隐蔽,夜间行军,这期间他学到了一定的军事常识并了解了人民军队爱民为民的真谛。

    参军不到两个月,他接受到了第一次亲情的考验。他所在的部队于1946年8月解放现务欢池镇。仗打的比较顺利,退出战场后,部队经3个小时的行军在夜幕降临时驻扎在现哈达营子村,哈达营子村距他的家不到20华里,与他同村同时参军的闫忠夜里跑着回家了。想家是人之长情,第二天早晨排长与新兵闫小柱子去接闫忠的时候,在路上巧遇陈风财的舅舅。在他舅舅一再追问下,排长告诉他舅舅:陈也在哈达营子,傍晚就要开拔去往西北方向,将经过靠山屯,他舅舅得知后马上把这情况告诉给了国强富的母亲,他母亲立即带他四弟跑着到了靠山屯,想见一眼儿子。当时敌我拉锯,母子是不能在公开场合见面的,国强富母亲在一位住在靠山屯东街的亲属家等着,请那个亲属在路边等候。很快那个亲属找到了国强富,告诉他:他的母亲十分想见他,现在带着他弟弟在自己家里。但是,他一是怕母亲拖后腿,二是怕被坏人发现自己是人民军队的战士给家中带来不便,含泪求亲属同母亲说一个慌:这伙人不是国强富所在的部队。我先走了,后会有期。随后,他请求排长让不是尖刀班的他同尖刀班战士一起急促的跑出了靠山屯街。国老说这是他一生中向母亲说的第一次慌,也是唯一的一次,实在对不起老人家。

    参军的第一个春节过的最难心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参军刚半年的国强富,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春节现在说起来就是刻骨铭心。那个春节是在吉林洮南一个叫乌力道宝村子过的,寒冬五九的吉林夜,滴水成冰,北风夹着大雪,伸手不见五指。大约晚上10点钟以后了,他们才到了宿营地。房东是个大户人家,给他们班倒出了一铺大炕,当他们放下背包,细看了一下,人家全家已包好了年午夜饺子,请了财神,围着火盆,准备过年了。而他们走了一天,脚冻得都没了知觉,肚子里一天没进一粒米,放下背包,一班人除了他都爬在背包上抽泣。他看出战友们都想家了,他的心里也很难受,但他很刚强,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便向班长报告,去做游动哨。披上大衣,背上枪上了大街,心里也十分想家,周围响起了鞭炮声,借着鞭炮声激动的他把枪对着一口老井,开了好几枪,让枪声赶走思乡之愁。当他回到驻地时,房东为他们包了一锅饺子,饿了一天的一班人谁也没吃几个。因为他不吃肉,只强吃了一个饺子。在这期间,国老随着他的部队39军162师走遍了东北的大部分地方。由于他思想纯洁,作战勇敢,入伍不到一年,1947年的3月15日,21岁的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场上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1947年冬,国老伯所在的部队行军住在内蒙古奈曼旗巴彦筒城外,在那儿他的部队犯了骄兵必败的兵家大忌。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却打了一个听风就是雨的仗,好悬出大事。他们一到驻地,就听当地老百姓讲:城中有几十个土匪很嚣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当时他们的部队很能打仗,战斗力很强。部队首长听说城里有几十个土匪,也没派兵去侦察,就派出了四个连,由他们团的李副政委率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刚一进城,尖刀班就被堵在城里了。城里、城外枪声就响成一片了,后来弄明白了,那是敌人的一个阴谋。据后来了解:仅城内的匪徒就有1800多人,城外还有好几股匪徒,没有明确的人数。枪声过后,部队匆忙地投入了战斗。李副政委被围困在一个农家院内,周围只有一个重型机枪排和国强富所在的步兵排。院外枪声大作,乱成了一锅粥,简直分不清敌我。紧急关头,李副政委下达了命令:“保护重机枪排”。国强富所在的步兵排,经过一场激战,为重机枪排杀出了一条血路,掩护他们冲出了包围。这时的李副政委已经同国强富等人成为了生死之交。枪声小了一点:“同志们!快跟我撤!”李副政委下达了命令。国强富等4人紧随李副政委及警卫员冲出了民房,一颗子弹打在了李副政委后背,警卫员马上跑过来背起继续跑,又一颗子弹打了过来,警卫员也受伤了。这时国强富同排长陈大个子、班长山东人贾庆跃(国老伯的入党介绍人)、战士郑国范向围上来的敌人猛烈还击。警卫员向陈排长喊了一声:“李政委牺牲了!”陈排长命令警卫员迅速撤退,警卫员无奈地放下李副政委向前跑去。这时的国强富等四人成了敌人攻击的重点,陈排长头部受伤,一颗子弹打在了郑国范的裤腿上。贾班长一看不好,背起陈排长,陈凤才拖着郑国范,同班长一齐向前跑。当时国强富个子小,没跑多远就跑不动了。班长向他喊道:“脱了大衣!”果然轻松了一点。又跑了几步,国强富看到一位牺牲的战友身旁还放着一颗三八大盖,为了不使枪落到敌人手中,他捡起那支枪,继续跑。身上背着三支枪,还拽着一个人,实在不容易。说时迟,那时快,团长率领的大部队杀了过来了!到了团长面前,他几乎站不稳了。同志们接过了国强富背后的枪和手中的伤号,团长问了一声:“怎么样?”“没事,只是把大衣跑丢了,但捡了一条枪,一顶一。”“你看你裤裆!”他一看,不知道啥时候中了一枪,棉花都露出来了。

    1948年冬打郑家屯,部队从北门进入,很快打入城中,向敌人的核心地带东门车站冲击。车站周围密布地雷,我方伤亡很大。在东门敌指挥所,敌人安装了多部电话,不知是谁摇了哪部电话,只听惊天动地地响起了地雷的爆炸声。车站周围地雷阵起爆了,原来那是敌人的地雷控制室。电话就是起爆装置。

    1948年春,打法库调兵山。战斗间隙,一班人围在一起吃炊事员送来的饭。“咣当”,一颗炮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饭桶中央。大家都傻了,幸好,哑弹,没炸,没有人员伤亡。要是炸了,整个班全都得报销。

    1949年底,国老伯随军南下,在湖南省莱阳县被地方选中支援公安队伍成为一名公安战士。同他日夜在一起工作的地方,县大队长竟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匪特,那段与狼共舞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都后害怕。好在那个匪特在实施破坏时被击毙。

    如今,国老住在国家为其盖的大瓦房内,每月享受1540元的生活补助,生活愉快。他儿孙满堂,共有三儿一女,九个孙子孙女。他还送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参军,他的心中始终充满对人民军队无限的爱。

    国老还活着,就在我们身边,听过老将军讲故事,桂花等人去拜访国老。当桂花等人说明来意的时候,国老守口如瓶,只是一句话: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是让我们好好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在桂花等人的一再请求下,国老终于拿出了他一直珍存的几枚勋章:

    1948年解放东北纪念章

    1950年解放华北纪念章

    1954年2月全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的纪念章及立功证明

    一位老共产党员、民族解放的功臣,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生活着。

    (史庆友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