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石桥街 > 第二十四章(2)双刃之剑之二

第二十四章(2)双刃之剑之二

    唐平之副主任的确忙得很,自从他头一回和钟春英出差,便一帆风顺一炮打响一箭双雕还一鸣惊人。于是物资公司把他归入外交高手之列,货源渠道哪里出了问题便把他派往哪里。而他凭着话才子的深厚功底,再加上公司领导见他不带私货不捞外快,便对他的交际费用特别支持。所以他带着钟春英东征西战南讨北伐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一时里成了公司领导极为倚重的战将。虽然丁主任也曾考虑过一男一女相处过久容易惹出闲话,不过一来二人年龄相差较大,唐平之又是个规规矩矩的人,似乎不至于会得有什么出格;二来当事人合作愉快连钟春英的家属都没有异议,如果自己杞人忧天倒显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弄巧成拙之下惹得唐平之“不玩了”,他毕竟也是个副主任,而且上头还有相当的后台——真还不能惹恼了他,弄不好领导把自己看成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岂不是自寻烦恼?再说这一对搭档的组合本来就是他一手撮合的,现在又来疑神疑鬼说三道四,还不等于自己在抽自己十七八个大耳光?所以闪念之间也就“春梦了无痕”了。只可叹无意间丁主任这个“月下老人”做得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竟促使唐平之和钟春英的感情一天比一天的如胶似漆如糖似蜜,几乎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这也难怪——钟春英与何韶的婚姻完全是丑恶的怪胎,根本就没有感情的基础。命运把细腻体贴儒雅多才的唐平之送到了她的面前,这才使她尝到了什么是情,什么是爱,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欢乐……虽说梅开二度来得只嫌迟了一点,可是这“二度梅”开得醉人,开得灿烂,真个令她痴恋令她着迷,生死相许,不可开交。

    要说唐平之,一上来其实只不过把钟春英当做自己复仇的一颗棋子罢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复仇之剑在刺中仇人之际,难免也会发生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伤害。那何韶固然已是万劫不复,令唐平之解了一口恶气——钟春英在出差“清溪”返回后不久就和何韶悄悄办理了离婚手续,万念俱灰的何韶也明白自己作孽太多,落到如此下场,无面目见祖宗,无面目见亲友,无面目见左邻右舍——竟主动提出房产一概归钟春英所有,自己从此以校为家,工作之余传达室一间小小内室苦度春秋思过忏悔以修来生……按照唐平之的计划,本该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怎奈钟春英的温柔娇媚风情体贴,已似《西游记》里盘丝洞的那张网,令唐平之再也无力挣脱,也舍不得挣脱——这些令他陶醉着迷的正是大气得有点霸气的胡丽君所缺乏的。就算明知后果很严重,也已不能自拔了!

    转眼间秋尽冬残万象更新,本该是老唐家最最开心的一个春节——唐平之不但恢复了做人的尊严,还大小有了个“一官半职”,唐佩琦“金榜题名”后又喜得“千金”。女儿珏珏虽因少了几分没有考上大学,却在李阳的帮助下进了事业单位工作。按理说,胡丽君本该笑逐颜开才是,可偏偏就是笑不起来。大年初一,琦琦一辆自行车载着妻子和女儿一早就回家拜年来了,一家六口,六六大顺,衣着光鲜,喜气满面,看起来花团锦簇,可胡丽君却觉得似乎花好月不圆。

    唐平之是除夕傍晚才到家的,大包小包地带回来不少年货。年夜饭很是丰盛。年夜饭结束后,胡丽君收拾完餐具,夫妻俩又相帮着盥洗一番,便双双同入罗帐。胡丽君平常很少饮酒,除夕夜团圆饭多饮了半杯不觉春意更浓……谁知唐平之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惹得她盐汤解渴渴更渴,隔靴搔痒痒更痒。这唐平之好歹也是往“知天命”之年日近的人了,渠水压力本已欠足,哪还经得起多了条分洪线?回家过年前和钟春英一同想起这一别就是五六天,难舍难分之下难免恩爱缠绵得过了点火,以至面对妻子那依旧滑腻如脂情热似火的玉体,却怎么也爆发不出从前的激情,再加上心里怕、愧、乱……一团杂烩,表现之糟连自己都恨恨地狠掐了自己几把。胡丽君几曾遭过如此难堪?想当年唐平之祸从口出一去几年,她独守空房,苦是苦矣,可是有着思想准备且苦到极处心自静,况且在她周围从不乏为她神魂颠倒之人,哪像今夜如此的遭受冷落大失所望,令虎狼极盛之年的她情何以堪?夫妻俩各怀心思背向怏怏而睡,总算天将破晓,多少恢复了点体力的唐平之,从乱梦中醒来,毕竟软玉温香在拥便是动力之源……终于成功地补了一课!只是他哪里晓得这一课不补倒还罢了——胡丽君恼恨归恼恨,一贯直爽大气的她,不过以为唐平之年龄到了,且又工作劳累,功能减退情有可原!可是这一补之下似乎宝刀未老,胡丽君能不疑窦丛生?而直爽人大多轻易不生疑云,一生便有暴雨狂风!幸而新年新岁不可造次,又儿孙绕膝乐享天伦,胡丽君强逼着自己往风和日丽处想去,只不过要她开心得心里头一点芥蒂也无,那她胡丽君就不是胡丽君了!

    中饭时分胡丽君总算开心了起来,婆媳母女姑嫂三人各显神通通力合作,忙了一桌子的荤素菜肴甜咸点心,摆开架势正准备入座,大门外汽车刹车声响,少顷,虎虎生风走进来个伟男子,一进门便用浑厚的嗓音招呼道:“老师、师母,拜年拜年!大家新年好!”不等主人答话接着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许多好吃的该我有口福。”不是李阳还能是谁?

    传统观念比较深厚的人家笼统地敬奉的那就是“天、地、君、亲、师”!这“师”虽排在末位,可是有句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这“师”的分量很是不轻的!要说李阳可没有那么传统,他虽讲情讲义却并不拘泥礼节!这大年初一他之所以这么一本正经地来给老师拜年,其实是另有隐情,说起来真是有点好笑:他这竟是“逃婚”来了!

    这李阳方面大耳,剑眉星目,一米八的身材,堂堂一表伟男子!年近不惑还是庙门前的旗杆——光棍一条,凭他的条件,用现在的话说该是个“钻石王老五”,父母为了这个长子的终身大事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甜,四处托人帮着张罗。应该说这李阳不但是个钻石王老五,而且县城之内还是个名人,虽然年龄大了几岁却并不影响“钻石”的质量。其实县城里未婚女青年早就心动了一大片,几乎三天两头的都有佳音喜讯,怎奈李阳的初恋受伤太深,看来看去似乎总觉得一个也靠不住,直看得他心生厌恶。想不到大年初一,他的局长带着夫人领着一个妙龄女郎以给首长拜年为名,实则是让首长挑儿媳来了。老实说,这女青年要容貌有容貌,要风韵有风韵,可偏偏这女青年长得与李阳的初恋女友有几分相似,李阳这一见之下就想起青梅竹马的初恋伤害自己的情景,自说自话地开上局长的吉普车,一溜烟地直奔石桥街来了。

    他这一来,老唐家的热闹热闹成了沸腾。唐氏父子,固然为多了个贵客并且斗酒斗嘴的好对手而兴奋,胡丽君更是早就把他当成了可靠可敬的祝志平之外的唯一,甚至比老祝还多了点可亲和可近。胡丽君本就是个视礼教如无物的性情中人,有道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她从来就不曾认为过自己是他的什么滑稽得古怪的“师母”,而一直以“姐姐”自居。从她在娘家时候算起,任性了四十多年的“小妹”的她,一下子多了个可爱的“弟弟”,感觉自是妙不可言。虽然李阳不听她的“谦辞”,开口闭口地声声“师母”,可她凭着直觉,感到李阳射向她的目光却蕴含着足以把人心熔化了的热量,便将那“师母”二字权且当做其他意思来答应。李阳这一出现,恰似春风化雨,将胡丽君心中的烦闷不快一扫而尽。

    珏珏也是合不拢嘴来,她对这个帮自己找了这么称心的工作的大哥哥的尊敬和感激,已渐渐地转化成了一种朦朦胧胧的爱。尽管大哥哥比她年长了十多岁,可他成熟而不失英俊的外表,潇洒处可见豪放的风度,更令她着迷。只是童年时代的种种遭遇令她养成了腼腆内向的性格,除了夜深人静时独自默默憧憬祷告,平时从不敢露出半点声色来。没想到突然间梦中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

    酒菜上了桌,正该大快朵颐!主人好客,客人豪爽,席面上要想不热闹都办不到。两杯“洋河大曲”下了肚,李阳的老毛病又犯了:“酒席台上不玩点花样太寡味,唐老师,有个字谜请你猜一猜:充耳不闻——一个什么字?”有过了祝志平的指点,李阳的水准自然是高多了。如今在他的业余活动圈子里玩起这一套来竟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尽管唐家父子一个是话才子,一个是大学生,可李阳就是喜欢挑战高手。

    要说唐平之虽然有话才子之名,可是他其实并不精于此道,而这许多年来,工作生活生活工作忙乎得不但极少看书学习,还把肚皮里原来的那点货色都渐渐地荒疏了。好在儿子唐佩琦的学问一代胜过一代,便朝琦琦道:“你们后生家正是激扬风采的时候,我这个老头子就不凑热闹了吧。”

    “那好,我就来试试看。”唐佩琦从小学生开始语文就是他的强项,这种花样虽然没怎么玩过,不过咬文嚼字这一套,自信还不至于大出洋相,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充耳不闻是叫耳聋或者装聋,这‘聋’字应该是关键。充耳——‘充’有假冒、担任、满、足、添加等解释,‘不闻’应该就是‘聋’。那么‘充耳不闻’,我想大概是添加了‘耳’就成了个‘聋’字的意思。也就是说‘充耳不闻’应该是个‘龙’字——鲤鱼跳龙门的‘龙’,李阳哥,是不是这样?”

    “不错,这个后生可畏。”唐佩琦解得合情合理最对李阳胃口,兴致高处一忘形,调文调出了漏洞,大有以长辈自居之嫌,心虚间不禁扫了胡丽君一眼,见她似乎并不在意,正兴致勃勃地观战看热闹,这才定下心来朝唐佩琦道,“该你出题了。”

    “好咧,我出‘飞机送信’——打一地名。”李阳是来拜年的,又是全家人心中的贵客,唐佩琦自然不能弄出个深奥的什么来刁难他,便出出了这中学生时候猜过的谜语。

    “是‘高邮’吧?”李阳果然毫不费力就猜了出来。他见琦琦连连点头称是便又出题道,“我出个‘马前泼水’——打一字。”

    这一回李阳似是出了高招,唐佩琦又是念又是想又是写又是画,如此反反复复就是不得要领。唐平之在一旁表面上不动声色,骨子里自己和自己一个劲地在折腾——“马前泼水”这出戏文他倒是熟悉的,可思来想去横比竖划,就是找不出这个和“马前泼水”关系密切的字来。就字论字吧,虽然想到了几个字却又越想越不贴切,不由得暗叫蹊跷:看似简单的一个字谜,怎的就像进了迷魂阵,愈转愈是糊涂呢?看看儿子也是冥思苦索一筹莫展,深谙硬撑不如谦虚的唐平之开着玩笑道:“好你个李阳——这门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看来我们俩的位置到了该换换防的时候了——我这点虚名分要让位于你这个实力派了,你还是快点把谜底亮出来吧。”

    上一回也是在这张饭桌上,唐平之朝李阳“我……这点家底算是有了接手的了,一代新人换旧人”已经让胡丽君听得娥眉微皱浮想联翩,今天这大年初一的又一句“该换换防……我这点虚名分要让位于你这个实力派了”更不像话了。从古到今很多人都相信谶语的说法,假如,那么……胡丽君心头一阵乱乱的,幸亏头脑还算灵清——唐平之言语不三不四总算让她抓着个既能出气又不影响气氛的机会,语带双关道:“你当你的那一点点老本就够你吃一世了?不过总算今天还有点自知之明,这一点倒是应该表扬,只是假如心口不一就没有意思了!要说你比李阳也就大那么几岁,李阳比我们珏珏又大了多少?还老师学生一本正经的倒像煞那么回事,依我看只要各人自己愿意,大家听着顺耳——怎样称呼都行。”

    胡丽君一番指摘唐平之自然心知肚明,只是他在胡丽君面前从来就没有占到上风过,更何况他的那些事情叫做豆腐干砌墙头——确实不硬邦!只有不尴不尬地笑着道:“嘿嘿!对对对,怎样称呼都行。怎样称呼都行!”又赶紧转移话题道,“快,李阳,你快把谜底亮出来呀。吊胃口吊得人心里痒兮兮的。”

    胡丽君和唐平之的一小段插曲,唐佩琦小夫妻俩和珏珏因母亲教训父亲本是家常便饭,自然不会去注意话中之话。可李阳怎会听不出弦外有音?不过他晓得牙齿和舌头都免不了会有不协调时,自也不便往深里去想,依旧兴致勃勃地拿他这条难倒过许多人的谜底解释道:“十二生肖马前面是蛇,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马前是蛇也就是巳,‘马前泼水’要是往马字或者戏文上想肯定是越想越远了,只要往马前——‘巳’上一靠,再泼上水,一通就通,大事成功,哈哈哈!”

    “汜——汜水之汜,原来是这样!”唐家父子恍然大悟,几乎异口同声感慨道,“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饭后李阳又在唐平之父子的相陪下去了祝老师家拜年。虽然石桥街传统说法:“新年过午不会客。”不过主人客人全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守旧派,相见甚欢处品茗闲聊,祝志平情面难却又开讲了个开心有趣的段子。看看时间不早,祝志平吩咐家人准备晚饭,李阳却因回去还有事情,再三地打招呼,并承诺下回来时一定好好叙叙便告辞去了。一行三人由原路返回,李阳又向老唐一家辞行,并将自己新宿舍的地址留了下来,请大家闲空时无论如何前去做客,这才跳上小吉普轰鸣着回家应付父母去了。一路上,李阳只是想着如何让父母的恼火降到最低处,却万万没有料到他给老唐家刚刚留下来的新宿舍的地址,才是令他陷入一段似梦似醒、颠颠倒倒、半甜半涩、苦苦恼恼的困扰之中,给他五味瓶中的人生轨迹又添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