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名门悍妾,王爷请从良 > 第十六章 走出月明院

第十六章 走出月明院

    月明院,专属于孟玥玥的院子,她是第一次进来,也是第一次出去,一切路径都不熟悉,需要有人带她出去。尤其是今日,她需要人指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关键的时候提醒她,告诉她这里的规矩。适合的人选,就是春燕。

    孟玥玥走出房门,深秋的晓风拂在脸上,清新中带着薄凉,透彻肌肤,倒也使人头脑清醒。阳光清淡明媚,洒落在王府洁净平整的甬道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把王府映衬的光耀闪闪。亭台阁楼,飞檐翘角,琉璃瓦上是璀璨的光泽,兽脊上的图案活灵活现。曲径悠长,蔓延而去,深入到她不知道的地方。

    因为是深秋,属于暖热季节的花卉都失去了踪影,两旁的花圃内明显冷落萧条,唯有各色菊花在晓风中摇曳着倔强的姿态。菊花乃花中君子,品行高洁,不以娇艳姿色魅惑于人,独用坚强傲岸取胜,端庄素雅,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不畏寒冷,不染喧嚣。孟玥玥感于她淡而有味,自然又从容。

    一路行来,几经院落,时有仆妇经过,看到王爷新娶的侧夫人,都恭敬行礼。

    今天是孟玥玥到王府的第二天,去上房请安。她知道需要把时间掌握的恰到好处——太早惊扰了太夫人,晚了又显得倦怠不恭。孟玥玥心有忐忑。

    春燕看出了身边夫人的担忧,不知道夫人为何担忧,微笑安慰道:“夫人不必焦虑,太夫人性情随和,不会过分为难夫人。”

    孟玥玥看了看她,道:“这是我第一次到来,也不知道怎样才好,王府众人众口,该小心为上。到了之后需要如何,我不知道的,你可要小心提醒了。”

    春燕点头:“需要奴婢提醒的奴婢自当告知。奴婢知道夫人聪慧,一应事物都能应对自如,不必担心。”

    孟玥玥虽是自信,也知道事事自有正理,然事实多是曲折迂回出乎预料,许多时候就不能按照常理应对,因此她不敢轻慢。思忖间,走进一个恢宏的院落,牌匾上书“端阳院”。孟玥玥一直若有所思未曾注意,不知道这是一个几进院落,却见第一重院落里是一溜正房,东西各有厢房,正房宽敞的屋檐,朱红的花瓣窗棂,想象得到房间里的宽敞明亮。

    春燕悄声告诉她,之前太夫人她们不住端阳院的前院,现在年老,住在后院不太方便,因此移住了前院,就在这一处院子里。孟玥玥心说,原来如此。

    守大门的丫环将孟玥玥迎进大门,她和春燕随着丫环走进厅堂。

    厅堂内一应陈设齐全,家具都是高贵的红木,做工考究,摆放的位置都恰到好处。绣着松鹤延年的屏风前,设有案几,案上仙鹤铜炉内香烟袅袅,青花瓷瓶内插着牡丹。

    丫环进内禀报,孟玥玥和春燕稍候,等到丫环告知里面有请,孟玥玥才移步入内。

    春燕扶着孟玥玥入内,她知道这是她拜见尊长的时刻。她的公婆——煋泽的父母亲,他们会喜欢她么?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在孟玥玥心中跳荡,她是烟花巷出身,不知道夫君煋泽的父母亲是否晓得,若是晓得,是否鄙视她呢?若是这些在此公开,她又有何颜面?孟玥玥想及这些,心中越发难安。

    春燕看到夫人脸色有异,以为她是胆怯,轻轻安慰道:“夫人不必紧张,太夫人对人极好。”

    孟玥玥心中酸涩,她知道春燕误会她的意思,也只得微笑。

    不过,有了春燕的安慰,孟玥玥也算心安。事已至此,这一关还是要过的,既来之这则安之,索性也就横下心来前往。

    一直走往内室,孟玥玥眼见榻上端坐一年老夫人,藕荷色的衣衫裹身,头上银丝如雪,姿态雍容,端庄无比,想来她就是太夫人——煋泽的生母了。

    老夫人身旁的椅子上坐着两位年轻夫人,一位头挽飞凤髻,发髻上的五凤朝阳挂珠钗高贵庄严,身着绛红缕金的富贵牡丹裙衫,一双凤丹眼冷傲地射出不可侵犯的光芒,显露出威严和锋芒。看此情形,孟玥玥心下明白,她一定是煋泽的正夫人了;另外一位夫人面容清和,没有冷若冰霜的傲然,头挽荷花双髻,插翠玉八宝玲珑簪,身着一袭柔软浅翠的裙衫,孟玥玥不知道她是那一位,凭感觉觉得她虽然冷傲却不会太过刁钻古怪。

    老夫人看到孟玥玥一步步走近,双目显出慈祥笑意。

    看此情形,孟玥玥判断她就是煋泽的生母了,唯有母亲——才这般怜爱眼前的晚辈。

    春燕小声说:“夫人,上面就是太夫人。”

    “嗯。”孟玥玥面对老夫人恭敬跪下:“妾身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吉祥。”

    “呵呵,起来吧。”她倒是宽厚,抬手示意身边的丫环将孟玥玥扶起。

    一旁早有丫环将准备好的茶盏递给孟玥玥,说道:“夫人,请给太夫人敬茶。”

    这个礼节必不可少,孟玥玥明白此中含义。她双手捧茶又趋前一步跪倒:“请太夫人用茶。”说着双手将茶盏举起……

    不是还有老王爷么?为什么只有太夫人一个人在此?孟玥玥心中不免起疑,却不敢有丝毫流露。

    太夫人身边的丫环接过茶盏递到太夫人手中,太夫人笑笑,一饮而尽。把茶盏递于一旁的丫环拿走后,这才说话:“你就叫孟玥玥了……”

    孟玥玥忙点头:“是,妾身正是孟玥玥。”

    曾几何时,竹碧玥成了孟玥玥……孟玥玥难过,可她知道今后她的身份就是孟玥玥,守成王杨煋泽的侧夫人孟夫人。

    太夫人扬起眉毛看眼前儿子新娶的侧夫人,看的那般认真细致。毕竟年老,需要细细观望才能看清,眼前的孟玥玥,雪肤冰肌,天然丽质,秋水芙蓉一般……怪不得儿子这番费心一定要迎娶她,果然是个叫男子销魂蚀骨的女子……太夫人暗暗叹息。她已经年老,目前对她而言,还能怎样?让王府平平静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一些事情上她妥协。

    孟玥玥看到太夫人如此古怪的神情看她,自然惶惑。不知所措中才听得太夫人说道:“煋儿也算是满意了吧……”

    孟玥玥不明白太夫人此话何意,不敢出声。

    听得太夫人又说道:“好,你果然是天生丽质,姿态不俗,也不算枉费煋儿的那些辛苦……”

    太夫人说着话,陆续走进了三位携着丫环的夫人,一个个对太夫人施礼问安。孟玥玥偷眼打量这几位夫人,她们一个个明眸皓齿,姿容艳丽,衣着妆扮都依着个人的特点喜好做出她们的风格,流露出属于个人的自然风韵,叫人心生爱慕。

    孟玥玥看着她们,心里闪过一阵惊悸,有些胆怯,煋泽的夫人个个这般绝色,看上去没有一个是平凡之辈,煋泽又何必在意她一个烟花出身的风尘女子?更有听太夫人口中之言的意思,也是另有隐情。

    孟玥玥心中别是滋味,今后就夹杂在这些女子当中,和她们周旋,如何不费心劳神?她不喜热闹,也不想在人群中分神,却不料最终还是落入这样的一个氛围,今后的日子还指不定有多少曲折周转,孟玥玥暗暗叹息。

    不容她细想,太夫人已经说下去:“孟玥玥,这是你的五位姐姐,俱以到齐,从今以后你们就是姐妹了,要和睦相处,更要齐心协力伺奉王爷。”她的目光扫过众人。

    孟玥玥忙施礼道:“是,太夫人。”

    五位夫人也一起离座施礼:“是。”

    太夫人挥手示意众人坐下。

    孟玥玥看到太夫人的一双慈目虽有浑浊,然不掩饰青春岁月中时的灵秀,可以想象得出她当年风采。孟玥玥思索中,听得太夫人说道:“孟夫人,你初来咋到,和你家众位姐姐见礼,认识一下。今后大家就是一家人,要和睦相处,共荣王府。”

    “是。”孟玥玥答应着起身。太夫人用手指了一下身边坐着的身着绛红缕金的富贵牡丹裙的夫人笑道:“这是正王夫人魏郡主,快去见礼。”

    魏郡主——她是郡主的身份?刚才见到她的时候,孟玥玥总感觉她哪里不一样,不仅仅是衣饰,还有她端坐的那一种不俗姿态,原来她是郡主!

    自她到王府,还没有人告诉她煋泽的大夫人是郡主,春燕也没有提前告知她,孟玥玥暗中有点怪春燕。当然了,由此可见,郡主在王府也是平常。不过,魏夫人既然是郡主的身份,终究也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身份。孟玥玥心中不由就对魏夫人有了隔阂,想她一个烟花巷出身的女子,和魏夫人相比就是天上地上,若是魏夫人得知她的身份,岂能不是鄙视?一时孟玥玥就打定了主意:和她保持距离!

    不管心中千万念头,孟玥玥知道都要按照规矩对她参拜,她恭恭敬敬对魏夫人施礼:“妾身拜见魏郡主,妾身愚昧不识郡主面目,还望郡主不要见怪。”

    大威国朝中的规矩,王爷的第一位夫人正夫人尊称为王夫人的,称呼的时候虽可以和其她夫人一样,在夫人二字前面冠以姓氏,但实质上还是有区别。

    这魏夫人孟玥玥不知道她是哪一位王爷的郡主——朝中的王爷多了,除了皇室的宗族,还有太祖成立大威国的时候将功勋卓著的将领封为王爷。当然,不管她是怎样的郡主,都是高贵的身份,孟玥玥索性称她郡主,显得她与众不同,也显得她是将她真正尊敬的。

    魏夫人一脸和暖的笑意,离座下来执孟玥玥的手:“妹妹何必如此拘泥,今后我们就是姐妹,如若不弃,称我一声魏姐姐姐就行了。”

    “是,听魏姐姐教诲。日后妾身哪里不懂的,魏姐姐多指教。”孟玥玥回礼。

    看起来,这魏郡主倒也平易近人,孟玥玥心中稍安。

    魏郡主轻笑:“大家都是姐妹,无需这样谦虚,随意一些。见到孟妹妹的第一眼,就知道妹妹是个玲珑剔透的妙人儿了,我们和睦相处就好。”

    太夫人微笑着看我们一眼,又指着身着绣有孔雀开屏橙黄丝罗裙的夫人对我说道:“这是二夫人齐叶荣。”

    孟玥玥答应一声,前去施礼。还没有等她拜下去,齐夫人已经扶起了她:“自家姐妹,认识一下今后好相处,何必多礼。”她对孟玥玥盈盈笑道,看似友好。

    孟玥玥回给她一个友好的笑容。这种场合之下,想必所有人都是高姿态,孟玥玥明白她们的真面目不在这里。

    三夫人是身着月白丝罗彩绣裙的闫桂芳,四夫人是身着浅紫洒花云锦裙的林秀珍,五夫人是身着水红笼翠百褶裙的贾友玲。

    无论是谁,都优雅端庄,态度谦和。孟玥玥和她们一一见礼完毕,太夫人笑着让大家落座闲话家常。在太夫人面前,夫人们都谈笑风生,每个人谦和友善。

    孟玥玥又是何等聪明伶俐的人,自然明白这里许多的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