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苏北人在上海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徐晓冬组建的小组平安无事地干了一段日子,终于有人不按常规出牌了。这天刘老板一见他就问那个叫谢三的怎么回事,放着这里的活不干却帮隔壁家拉活,叫他装着没听见。徐晓冬不明其由,带着刘老板的话一路往回赶,他要去证实对方所言。在家门口的弄堂里就听到一阵争吵声,定晴一瞧,胡二跟谢三在吵得激烈。两三句一听坐正了刘老板的那些话,在外面吵吵闹闹地影响不好,正要劝他们回家,谢三老婆这时从家里奔出来将他拉了回去。

    劝说了胡二几句,对方带着一肚子火的回了家,他便来到谢三家,看见两孩子正在床上玩耍。谢三给他让了座,谢三老婆委屈的迫不及待地说开了,

    原来谢三接了刘老板隔壁一家的活,两人说定每天拉个两三趟,开始时他抽空去拉,谁知这几天刘老板这里的活也多,就错不开来。正巧被刘老板撞见,他只好装着没听见。

    “晓冬,我们谢三不容易,我又不上班他要养活两个孩子和我还要付房租,只能比人家多辛苦了。”

    “三哥,你早点跟我说也好调节,我就不去跑生意,把刘老板的活做了。”徐晓冬得知了详情。

    “不敢让你们知道,怕你们……”谢三低头支支吾吾起来,毕竟自己没有信守承诺。

    “晓冬,你也知道我们谢三老实人一个,让那几个知道了还了得啊!”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要不这样吧,我回去跟他们几个商量一下。”

    “我看还是算了,!”谢三抬头望着他,“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退出。”

    “退出?为什么?”

    “也不瞒你了,我接了几家固定的活,准备出来单干。”

    徐晓冬盯着说者的脸怔愣了片刻,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默默地离开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

    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谢三的离开对日常的安排肯定有些影响。对于谢三的“背叛”他理应责备几句。可是他没有这么做,除了指责对方的不是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如此不守信用,以后怎么在外混。看看平时不善言语的谢三满脸的歉意,再看看谢三嫂和两孩子。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他也没有挽留他,一个人既然想方设法瞒着你,说明他想干那件事,心思都放上面。即便让他留下来结果远远不如让其自由的好。

    他一路思考着不知不觉已来到家门口,一瞧,胡二正在门口徘徊,地上已有三根烟头,想必等候多时了。他开门将他让进屋。

    “谢三怎么说?”胡二开门见山。

    “准备离开我们单干。”

    “这个没良心的,那时看他可怜,亏你还那么照顾他。事事都想着他有好活都带着他。”

    “随他去吧!他一个人养着三个人也不容易。”

    少了谢三后,几个人再也不象以前那样有条不紊地忙着,显得十分忙乱,起早贪黑把吃饭的时间都挤出来还是不够用。徐晓冬暂时也不去找生源了,跟着他们不停地忙碌着。三轮车夫的生活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吃喝拉撒就是拉活,最后倒床便做梦!

    春去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自从谢三走后,徐晓冬没有回家烧过一顿饭,每天就这么将就着吃两口,晚上常被胡二叫回家吃,胡二老婆在附近加工厂里上班,利用休息时间将他们俩的饭做好才去上班。酷暑难耐的一天,兄弟俩的衣服被汗水湿了一遍又一遍,火辣辣的太阳蒸腾着大地,柏油路面悠悠地冒着轻烟,梧桐树叶遮掩着热阳,树荫下,徐晓冬和胡二两人不停地用湿毛巾擦着滚滚不断的汗珠。树叶筛落下来的阳光紧紧地粘着他们,好在不时地拂来一阵风驱走了酷热。两人坐在三轮车上边啃着早上买来的大饼油条一边就着冷开水。既算是吃午饭也算是午休,将食物添进肚里后,稍作片刻又蹬着车轮继续拉活。

    待到拉完一天的活回来,看见胡二嫂正在炒菜,她也刚下班回来不久。看着她忙里忙外的捡择洗烧,根本顾不上滚落而下的汗珠。徐晓冬很是过意不去,他已盘算好,这些日子就在胡二家搭伙。匆匆洗了把脸,走到胡二嫂面前说道:“二嫂,这些日子麻烦你了,”就从口袋里掏出纸币,“这是我这一个月的伙食费,以后就在你这里搭伙了。”

    “不行不行!你来就是多副碗筷,也没买什么好菜招待,我烧什么你就吃什么,不用这么客气。”

    “收下吧二嫂,要不明天我就不来了。”

    “那好,我收了。不过晓冬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谈个女朋友好结婚了,到时二嫂想给你烧饭都没有机会了。”胡二嫂手里忙着做饭,嘴里还不忘忙着调侃他

    “要不让你二嫂在她们厂里帮你找个姑娘吧!”这时坐在身后的胡二望着他俩笑眯眯地插了一句。

    徐晓冬听着胡二夫妇的话没有接口,只是呵呵地笑了一声。胡二纳闷地问他为什么笑,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同意的话立马让老婆明天上班帮他物色。徐晓冬还是傻笑着,这时胡二嫂反应过来,冲着胡二说开了,“我们就别操这咸菜豆腐心了,人家晓冬恐怕早就谈好了。”

    五大三粗的胡二只知干活,他不得不佩服老婆的细心,女人的第六感往往就是这么灵。

    胡二夫妇的话使他再次想起方瑾雨,时间过得真快,眨眼两个多月过去了,由于谢三的退出导致他们格外忙碌,每晚头吻到枕头便“醉”,哪有时间想其他!这时又值仲夏之际。每天累得乏力一身汗臭回到家,租住的棚户房结构设施简陋。解放初期那些来上海的生存的人都靠苦力双手劳动,没有太多钱为了给自己一个安定的家就造起这些房子,这些老房子跟农村砖瓦房质量差不多,明显的区别是外墙用水泥粉刷了,一样是冬冷夏热。屋里也没安装空调,夕阳沉沉睡去时,屋里依然如热日炙烤闷热无比,很多上海人渐渐地养成了拿着一竹质躺椅到大马路上睡觉的习惯。于是,每年夏季来临,马路上的竹制躺椅便自然排成一排,人们边纳凉边海聊胡侃着。不知不觉将自己送入梦乡。因为家里实在热得睡不着,电风扇吹在身上的风是热风的。外面热得象蒸笼,家里也热得躺着不动也哧哧冒汗。徐晓冬每天除了干活吃饭睡觉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想其他事了。服装厂每个月都有假期,上次分手时他要表姐带方瑾雨过来玩,然,那一次分手就杳无音讯了。是不是厂里太忙走不开?还是方瑾雨不肯来表姐感觉一个人无趣,怕他埋怨她索性也不来了?他陷入了沉思中,静下来时突然发觉越发想念她们。不过,不来也好,这么热的天屋里怎么能待人?来到大上海就是挣钱的,他们这些打工者怎么舍得花更多的钱去租条件好的公房?公寓?这一刻,他突然暗暗地下定决心,好好挣钱,一定要搬出这简陋的出租房。不要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和胡二嫂一样跟着胡二过着苦日子。只要够努力够拼搏,他相信那一天肯定会到来。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住上舒适宽大的房子,也是他作为男人应该做到的。

    “晓冬,吃饭了。”胡二的叫声打断他的思绪,菜已经端上桌了,一碗豇豆煮茄子块,一碗韭菜炒蛋再加一碗丝瓜豆腐汤。这些都是徐晓冬喜欢吃的菜,这会面对这些菜却没有了食欲。因为他的食欲都被思想拐得无影无踪了。

    回到自己的家,他的心还是没有回归现实,愣愣地呆坐一会,真想去服装厂看看她们,一想到每天那一大堆活又退却了。感情固然重要,责任也重大于肩。在两者之间都视为人生重点,然,也得分个轻重缓急。现在人手少他这个小组负责人怎能走开?他从抽屉里拿出笔和信纸,思索片刻便在信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写着写着觉得如此冒然给方瑾雨写信不妥,会不会吓倒她?还是多见几次面多沟通了解了解她对他的感觉才妥当,想到这就将写了一半的信撕了。再次提笔写给徐悲晓秋,信中起先问候她,然后告诉她最近挺忙没有时间来看她,问她现在可好?还请她代问方瑾雨好,末了告诉她等忙完这阵就去看她。

    写完信,将其塞进信封,开始考虑目前的状况,如果照此下去所有的人都得累死,得想个法子将如今的问题解决。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天胡二村里一个叫小三子的来上海找工作,几经波折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胡二就将此事告诉了他,小三子听说这活能挣钱求之不得。于是让他学会骑三轮车就跟着胡二蹬着三轮车到处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