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重生后我只能种田 > 第八十四章 清官断家务

第八十四章 清官断家务

    陈老爷还是报了官。

    杨知县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火气就很大。

    怎么也没料到,杨家世代管辖的平原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查,给本官查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在平原县作案。”

    而且是一桩大案,几百石粮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运走了,说出去他这个知县都没脸。

    这是有多无能,才能让别人在你的地盘上作虎作威。

    杨知县是清官,手下也有能人的。

    很快查到了粮食的去向。

    “曲将军的驻地?”

    “是的大人,属下查到这几百石粮都运进了军营的粮仓。”

    怎么可能?

    曲将军又不是强盗。

    他有两万人马驻扎在罗城边上,在那儿操练有好些年了。

    这些可是正规的朝廷兵马,不缺粮饷的,是什么让他们直接入室抢劫?

    杨知县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

    他决定去看看。

    曲将军自然是不在这儿,接待他的是一个姓马的副将军。

    “杨大人请。”马副将对这个杨知县还是很敬重“不知杨大人来有何指教。”

    二人在公务上也有过接触,知道不是那种耍心眼的人,有什么事儿就直接说了。

    “马将军。”正主不在,你加一个副字就显得是多余的,杨知县也就不遮着掩着了,直接说明了来意“听闻军营里进了几百石粮食?”

    “正是,这是陈家山陈老爷捐赠给军队的。”

    什么?

    马副将不仅这样说,还拿出了证据,那是陈老爷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说知道将士们辛苦,也知道朝廷的军饷来得慢且少,特别是今年,眼看天干秋收艰难,怕士兵供已跟不上。为此,陈家山愿意捐几百石粮给他们,以表心意。

    “此事倒是没听说过呢?”杨知县一个头两个大,陈老爷不可能贼喊捉贼啊。

    唯一可能的就是这封书信有鬼!

    “马将军,这封书信可否借下官一用?”杨知县都不敢说是陈老爷报了案了。

    这种情况下,陈老爷唯一能做的事儿就是销案。

    马副将这边不可能将到手的粮食吐出来。

    陈老爷这边也不敢将抢匪的名声安在他头上。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陈老爷看着那封信查一查内鬼,然后死心。

    “来人,取信。”马副将军好像知道有这么一天似的“不知杨大人拿此信作何用处?”

    “陈老爷拥军爱民举乃壮举下官想借用此信誊写一封张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杨知县都佩服自己的转变了“明日即可送还。”

    “行,拿去吧。”马副将军很好说话,大手一挥。一封书信就被送了上来。

    杨知县拿着信都没有打开看就告辞,急急忙忙的赶往陈家山。

    此次事件重大,他得给陈老爷亲自过目。

    陈老爷此时还躺在床上两眼空洞无神望着前方。

    老三带人来抢自家的粮!

    他心疼的不是粮,而是这个事实让他无法接受。

    那是他亲儿子啊!

    他怎么能吃里扒外?

    当初真该打杀了这个祸害!

    所以,他报了官他倒想看看,这个生了反骨的畜生到底是伙同了谁做下了这桩事儿。

    如果真是他一人的能耐,那自己也认输了。

    说明他也是有本事的!

    当然,他不信这一点。

    老三除了嘴会说外,没有一个优点。文不成武不就的,八成是被人哄骗为他人做嫁衣。

    几百石粮,不可能凭空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他派人去报了官。

    “老爷,杨知县杨大人来访。”

    陈家山接待历届知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种情况下有县官来也正常。

    陈老爷让下人帮忙换装,然后强撑着起来迎接。

    毕竟,一方父母官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缺。

    “杨大人恕罪,草民这身子骨不争气,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陈老爷客气了,本官前来多有打扰,实在是有一封重要的信件需要陈老爷过目。”

    什么样的信件让他眼巴巴的跑来给自己看。

    待陈老爷看到那封信的时候气得手发抖。

    “陈老爷,此信是本官从马副将军手中借来的,还要归还。”真怕他一气之下直接给撕了。

    “杨大人,草民……”这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啊。

    这个逆子,什么时候学了他的笔迹,模仿得如此之像,差点连自己都认为是自己写的了。

    若不是最后的落款让他清醒过来就被弄晕了。

    “草民写信,落款一般是表字,绝对不会写上大名。”所以,这封信是仿冒的。

    “本官也清楚。”杨知县道“但是,此次,陈老爷怕是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有劳杨大人了。”陈老爷气得不行,还得让人拿出银子来谢过衙役等人的辛苦费。

    “既然陈老爷有心,下官也就不推辞了。”此次办案确实也花费了不少“下官对马副将军说过,是将这封信借来誊写张贴,让全县的民众都知道,这是陈老爷拥军的表现,让大家以你为表率。”

    “有劳杨大人了。”如今也只能这样,几百石粮变成一纸表扬。

    这也算是利益最大化了。

    哪怕世人都知道陈老爷并不是相信中的那么大方,至少也要让他们明白,这粮是给了曲将军的兵。

    杨大人也能洗脱治下不严的罪名。

    这是解决这件事的唯一的办法。

    许欣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震惊了。

    “四妹妹,果然是曲将军的人做的。”这简直颠覆了他的想象啊。

    “曲将军是一个腹黑的。”许欣兰心里抽了抽,说真的,陈老爷父子不睦倒是便宜了他。

    就不知道,这个陈老三在军中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卖祖求荣的还是一心只想气死他老子的。

    “这样的儿子真是一个败家子。”莫氏听到陈家山的故事后叹息一声“有时候啊,养了儿子没教好还不如不养。真正是减少怄气。”

    “是啊,都说儿孙争气压根儿不用为他攒下家财,儿孙不争气,攒下万贯家财也不够他败。”许欣兰认同这个观点“母亲,以后小五可得调教好了。”

    千万别养歪了。

    说起小五,百日宴该做了,收了村上人的礼呢,必须得宴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