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重生后我只能种田 > 第八十六章 制作水车

第八十六章 制作水车

    莫氏在懊恼自己的转变时,许欣兰却是在认真的研究种田。

    经过去年的实验后,她已经大致知道了这个时间段该种点才能了。

    “花生可以种吧?”许欣兰让陈小路在镇上买了几斤花生回来。

    这玩意儿上古里村人是没种过的。

    陈氏说只当零嘴,没什么用处。

    殊不知,零嘴两个字对许欣兰来说已是有着足够的诱惑了。

    她坚持要种。

    陈小路买回来的是带壳的,许欣兰一边剥一边就往嘴里送了。

    “唉哎,做种子的东西可不能偷吃。”陈氏看见了笑得不行“那样会招来尖嘴东西的。”

    尖嘴东西就是老鼠的代称。

    许欣兰没想通这其中的关节问题。

    “真的,要忌讳。”

    好吧,说到忌讳两个字你就不要去问原因了。

    就是别人这么做,所以你也得照做。

    个中的原因就是无法追究,当成潜规则。

    在门口的那个园子里,许欣兰翻地根据上辈子的经验安排着窝距行距。

    一丝不苟的当一个农民。

    “这上面是不是要盖些灰才行?”许欣兰问陈氏。

    “嗯,要撒一些灰,不过还得浇水。”陈氏指导她“水不能过多,多了会腐烂;也不能少,少了太干不能发芽。”

    许欣兰想这就和女人化妆一般,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了,要恰到好处。

    “今年天干得厉害,栽秧子难了。”陈氏叹息一声“你是没看见,我们村里那些田的裂缝都有了二指宽。”

    “那怎么栽秧子?”许欣兰觉得她的运气实在很好,将地调换到河湾来压根儿不用担心没水。说起来,韩家那一百亩地也是良田了。

    “是啊,都说韩老爷会做生意呢,单是买个地也能看得准。”

    陈家山陈老爷的地那么多,别的地方都没买,就买了河湾的。而且他这一百亩完全可以种下去。

    “听你大叔的意思是说,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打窝子来栽。”

    所谓的打窝子就像种花生一样,打好行距间距,浇上水将泥地打湿然后将秧子栽下去。

    “这样的话很费人工啊。”许欣兰自己是没下田栽过秧子,但是见识过栽秧子的速度,绝对不是这种打窝子栽秧子的速度可比的。

    “费人工都是小事,最麻烦的是不止栽下去时浇水,再不下水,估计着三五天就要挑水浇一次。”

    那就是大工程了!

    “拼的就是人工。”陈氏道“若不然这么多田将会颗粒无收。”

    许欣兰送走了陈氏脑子里都还想着她的话。

    她清楚的知道,村子里的田都是梯田,虽然一块田一块田的面积大,但是都在河湾上面。如果按照她说的这种办法来,那可是老老少少全家总动员了。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许欣兰绞尽脑汁想引水灌溉的法子。

    最后想到了她在景区看过的水车提水的样子。

    可是,具体怎么搞她不太清楚。

    大致的样子还能记得,决定去找叶大修问问。

    于是用木炭画了一幅图,讲得也不是很透。

    “叶大叔,我是在一本书上看见过这东西,说是可以提水,但是很多都忘记了,具体不知道该怎么打理。”

    “我记得书上写的是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当大轮受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

    “我看看。”叶大修看着这个大型的圆轮想了想,又问了几句,觉得或许可行。

    “叶大叔,我只是隐约记得是这样,具体行不行我也不知道,您看……?”许欣兰是想做好事,但是吧她又没那本事。

    “行不行的总得试试。”如果按着她说的法子的话,不用人畜之力日夜不停车水浇地,倒是可以试试。

    最坏的结果不外乎就是不行!

    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

    更何况,村里最不缺的就是竹子。

    叶大修去找了村里的人说这个法子。

    “算了,我们准备去挑水整田,整出来多少种多少,你那个我不感兴趣。”

    村里人拒绝的占多数。

    倒是张大柱同意跟他一起弄。

    巧的是两家的田都挨得近,也在河床的上方不远处,如果能制作出来的话倒是可以受益。

    最后一商量,两人决定干。

    许欣兰没料到叶大修如此信任她。

    于是这两家人在制作水车的时候许欣兰全程跟进。

    时不时的提点意见,用了十天左右,一个像模像样的水车就立在了河床之上。

    “这是什么?”

    “听说叫水车,说是可以从河里提水到田里去。”

    “信了你个鬼,就这样子就可以?”

    “看看吧,看稀罕看热闹。”

    “你有时间看,我可没有,我还得去整田。”

    “整个屁,你们兄弟几人挑的水倒进去一点影子都没有,你昨天整的田今天照样裂缝了。”旁人就笑话道“要依着我还不如歇歇省省力气,到时候打一个窝栽一棵秧。”

    “今年确实怕只能这样了。”

    “是啊,今年要吃饭怕是难了。”

    “最难的是还要交租子要交捐税,陈家山陈老爷才不会因为天干少半升租。”

    “陈老爷才捐了曲大将军那么多粮,粮仓都是空的就等着收租呢。”

    “那今年的粮还不知道会涨成什么样。”

    这边一群人摇头叹息哀嚎。

    “出水了,来水了,河水流到上面的田里来啦。”那边张来福拍着手大声的欢叫“太好了,我们家不用挑水栽秧子了。”

    什么情况?

    众人蜂而而至,当看着高高的水车将水倒进梯田里时,他们全都瞪大了眼睛叶家和张家这得省多少力?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河水不干,他们就不会减产!

    原来这样的方法真的是可行的。

    “早知道……”

    世上没有后悔药千金难买早知道。

    ------题外话------

    再次为竹枝的数学默哀,昨晚序号又搞错了,后台又改不了,被自己蠢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