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开天情话 > 第四十二集

第四十二集

    第四十二集

    说书人上。

    说书人:杨国忠利用吉温的奸计除掉了压在头上的李林甫,接下来他的矛头便对准了安禄山。他本来想的挺好,以为李林甫一死,安禄山必定不敢奉旨来京,并且因此设下一条毒计,想用安禄山之手干掉吉温。可谁知吉温马上就看穿了他的招数,反过头来立刻投靠了安禄山,劝安禄山赶紧进京面见皇上,好让杨国忠的圈套不攻自破。安禄山没敢耽搁,风风火火地还就真来了。这可大大的出乎了杨国忠的预料。于是,在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厮杀便短兵相接地开始了。(退出。)

    1,,白天。皇宫。室内。李隆基与杨国忠下棋。

    李隆基:怎么样,还用继续下吗?(杨国忠推盘,起身一躬扫地。)

    杨国忠:陛下棋高一筹,臣甘败下风。

    李隆基得意:你呀,棋路倒还对头,就是不够沉稳。作为一国的宰相,无论发生什么,首先都要沉得住气信成。

    杨国忠:是。臣谨记陛下教诲。

    李隆基:来,咱们再对一局。……哎,玉环怎么还不来?(一太监进。)

    太监:万岁爷,东平郡王来了。(话音未落,安禄山冲进门,见李隆基倒头便拜。)

    安禄山:父皇!

    李隆基:禄山……你终于来了,朕已盼你多时!

    安禄山:父皇!爹……(猛磕头,嚎啕大哭。)

    李隆基:我儿,你哭什么?

    安禄山:父皇!老咱无罪!

    李隆基:谁说你有罪了?

    安禄山:他!(指杨国忠。)是他这个大奸贼!

    杨国忠:放屁!安禄山!你休想反咬一口!我杨国忠在朝为相,堂堂正正,从没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安禄山一跃而起。)

    安禄山:你陷害老咱,就是见不得人!

    杨国忠:你打了败仗却谎报战功,是何居心?

    安禄山:你他娘懂个球!老咱用的是诱敌深入之计,若要取之,必先与之,老咱正要与契丹决战,没想到你却胡说八道,诬蔑老咱对皇上有二心,你什么意思?嗯?莫不是你想除掉老咱,好把幽州送给契丹?

    李隆基:禄山!你瞎说些什么?国忠虽然不了解你那里的情况,但他也是为了你好嘛。

    安禄山:父皇!(跪下又哭。)老咱本是个胡人,蒙父皇不弃,认做儿子,又加以重用,他杨国忠忌妒老咱,非治死老咱他才高兴哩!父皇若信他鬼话,老咱可就死定了!老咱死不足惜,只怕老咱前脚死了,他后脚便要做出不利于父皇的事来,到那时,满朝文武全都是他的人,谁来给父皇保驾呀?(大哭。)

    杨国忠:你!你这恶人!你混蛋!

    安禄山:你才混蛋!(二人"你混蛋!""你混蛋!"地对骂起来。李隆基大怒。)

    李隆基:放肆!都给我住口!你瞧瞧你们,哪还有半点朝廷大臣的样子?简直就是两个活土匪!岂有此理!朕早就说过,将相不和乃是国家之大不幸,你们怎么不能平心静气地在一起好好谈一谈呢?嗯?你们都是朕最最信得过的人,彼此闹得水火不容,让朕如何稳坐江山?

    安禄山:是他独揽朝纲容不得老咱!

    杨国忠:是他居心叵测蓄意谋反!

    李隆基:别吵了!从今住后,你们谁要是再在朕面前说对方的坏话,朕就免了他的官!听见没有?

    安禄山:是。老咱不说了。

    李隆基:这不就完啦。杨爱卿,你不是说禄山不敢来吗?他来了,你还有何话说?(杨国忠:"这……")禄山,朕确信你是个好孩子,别害怕,你就放心大胆地去替朕平天下、打江山,朕赐你铁券一块,保你永无死罪。

    安禄山:多谢父皇!(杨玉环、张云容上。)

    张云容:黑衣大食国使臣送来的那只长毛狮子猫可真够厉害的,见到娘娘的雪窝儿,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

    杨玉环:哼,它哪里是雪窝儿的对手?呦,乖儿子来啦。

    安禄山:娘!孩儿拜见母妃大人!

    杨玉环:你要是再不来,我们可都以为你造反了呢。

    安禄山:娘!那是国舅不喜欢孩儿,孩儿冤枉!

    杨玉环:行啦,行啦。(胡噜安禄山的脑袋。)你不是来了吗?别听你舅舅的。啊。

    安禄山:娘……(做委屈状。)

    杨玉环笑:瞧你,就知道哭鼻子。回头我说说你舅,让他别再冤枉你了。

    李隆基:你娘说的对。其实国忠也是不知听了谁的胡言乱语,所以才瞎猜一气。现在你来了,满天的云彩也就散了,一会儿朕要在沉香亭摆酒,好好为你接风洗尘。

    安禄山:谢父皇!

    李隆基:对了,朕要给你看一样东西——你且随朕来。

    安禄山:是。(跟着李隆基往外走。故做小孩子委屈状。)

    杨玉环就笑:这个胡儿,就知道装疯卖傻。(杨国忠大恨,拉住杨玉环。)

    杨国忠:小妹,这样的奸诈之徒,你可万万信不得呀!

    杨玉环:他奸诈?就这么个傻东西,能有什么鬼心眼儿?你非欺负他干嘛?

    杨国忠:你哪里看得出来?此人表里不一,心比蛇蝎还狠哩!

    杨玉环:算了吧,钊哥,你们这些男人,一天到晚就知道争权夺利,如今你已经做了宰相,他还能拦你的路不成?

    杨国忠:哎呀,小妹!事到如今我都跟你实说了吧,安禄山这厮对你垂涎已久,他那点儿花花肠子你还觉不出来?

    杨玉环:什么意思?(外面李隆基叫:“玉环,快来呀。”)来啦!——说,什么意思?

    杨国忠:哼!难以启齿!明白吗?上回在骊山,你和皇上闹别扭,独自喝闷酒的事你还记不记得?啊?后来安禄山去陪你——你可还有印象?

    杨玉环:……怎么了?

    杨国忠:怎么啦?他趁你酒醉,把你抱在怀里乱摸乱咬,你还蒙在鼓里呢!

    杨玉环:此话当真?

    杨国忠:千真万确!要是不陈继忠及时赶到将那厮打跑,你早已失身于此贼了!这都是我亲眼所见!绝无半句虚言!

    杨玉环:混蛋!那你怎么不早说?

    杨国忠:这……这事……它不是好说不好听吗?(杨玉环脸涨红,转身就走。杨国忠急忙拉住。)哎——小妹,你可千万别跟皇上说啊,这关系到你的名誉,自己知道就行。啊。你可再能认贼作子,任由他欺骗皇上了!(杨玉环早已气得满脸通红,愤然转身出门。)

    杨国忠:哎,小妹……(赶紧追出。)

    2,白天。后宫。偏殿内。李隆基带安禄山进,指墙上一副铠甲。

    李隆基:禄山,看见没有,这是当年白衣大食国王送给朕的黄金宝甲,朕是太平天子,用不着这玩艺儿,就把它送给你吧。

    安禄山:多谢父皇!父皇,有了这身宝甲,儿臣替您东征西讨,就可以刀枪不入了。

    李隆基笑:力士,给禄山披上。

    高力士:是。(挥手。上来几个太监一起替安禄山披戴铠甲。)

    安禄山:多谢,多谢。

    3,室外。杨玉环怒冲冲往偏殿走。杨国忠紧紧跟随。

    杨国忠:小妹且慢。小妹,不可造次呀!皇上若知道此事,虽然安禄山必死无疑,可你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弄不好也会一落千丈,那样一来,岂不得不偿失了?(杨玉环停顿一下,继续走。)小妹你听我一句,此刻不如且将这口气忍下,待日后先劝皇上罢掉他的兵权,然后再收拾他也不迟。(说着,已到偏殿门口,杨玉环进殿。)

    4,白天。后宫。偏殿内。安禄山披好铠甲。李隆基十分高兴。

    李隆基:好啊,好!这铠甲正合你的身量。

    安禄山:父皇儿臣打一趟伏虎拳给您瞧瞧。(走几下拳脚。李隆基叫好。杨玉环进。)

    李隆基:玉环你看,朕的这副铠甲禄山穿上正好呢。

    安禄山:娘,孩儿精神不?穿上这么结实的宝甲,凭它啥刀剑利刃都伤不得孩儿!(摆一姿势逗杨玉环乐:)呜呀呀呀……

    杨玉环:是吗?那就让老娘试试看!(从宫女手中夺过宫扇,掉过头来用木杆照安禄山脑袋上狠梆一下。)

    安禄山:哎哟!娘……(杨玉环乱打一气,安禄山抱着脑袋乱躲。)娘……您老把孩儿打疼了!

    杨玉环:你不是什么都不怕了吗?(忽然发现墙上的挂剑,跑过去拔剑在手,沉甸甸的双手握住,吃力地刺向安禄山:)让你试试这个!让你试试这个!

    安禄山:娘!娘!……哎哟喂……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哎哟喂!……(绕着李隆基躲闪。杨玉环气力地举着剑追赶。)

    杨玉环:我杀了你这混蛋!

    李隆基:玉环,别,别,哎,玩笑可没这么开的啊。(伸臂阻挡。抓住杨玉环手腕。)快松手,这个玩笑万万开不得!(杨玉环用力想挣脱,却挣不开,早已娇喘吁吁。)

    杨玉环:哼!(撒手扔剑,转身离开。)

    李隆基:玉环——你上哪儿去?(追出,又回来。)国忠,你刚才对她说了什么?

    杨国忠:没……没说什么?

    李隆基:不对!一定又是你挑拨是非!

    杨国忠:我真没说什么——

    安禄山大骇,扑通跪倒:父皇!定是国舅跟娘说了我的坏话,您可得给儿臣做主呀!

    李隆基:混帐!(指杨国忠:)你还有完没完?嗯?你必须向禄山赔不是!

    杨国忠:……是,是是。(对安禄山一躬扫地:)安大帅,下官不对,下官向你赔礼了。(张韬光进。)

    张韬光:万岁爷,沉香亭中已经备好酒席。

    李隆基:好啦,禄山,国忠已经道欠认错,你也不必再与他计较。来,你二人随朕去沉香亭用膳。朕还是那句话,将相失和,乃国之大忌,你们若不能言归于好,朕早晚另换他人。听见没有?

    杨国忠、安禄山:是。(斜眼恶狠狠相视,恨不能直冒火花。)

    5,白天。皇宫。沉香亭内。李隆基、安禄山、杨国忠用餐。席前舞蹈,亭边奏乐。

    李隆基:这酒不错。你们放开了喝,啊,要是醉了,今晚就住在宫里,没关系。

    杨国忠、安禄山:是。(相仇视。)

    安禄山:……父皇,儿臣奉旨回京看望父皇母妃,可契丹近来为了报复儿臣,联合奚贼三十万铁骑,打算袭扰幽州。所以,儿臣还不敢在京城久留。

    李隆基:哦?既然如此,你休息两天赶紧回去,啊。可别耽误了正事。

    安禄山:是。(杨国忠冷笑。)

    李隆基:国忠,边疆之事,以后你要向禄山多询问,两人互相通气,才可避免误会。

    杨国忠:臣明白。(与安禄山相仇视。)

    李隆基:大唐的东北疆域,朕就全权交给禄山了。禄山要好自为之。

    安禄山:儿臣一定不负父皇重托!(张韬光上。)

    张韬光:万岁爷,贵妃娘娘说她有些不舒服,不想过来了。(安禄山就看杨国忠。后者得意。)

    李隆基:哦?莫非她病了?你们先喝着,聊着,朕到后边去看看。

    杨国忠、安禄山:陛下请。(起身目送李隆基离开。互相仇视一眼,喝酒。)

    6,白天。后宫。寝殿内。杨玉环闷闷不乐。张云容在一旁劝导。

    张云容:娘娘还真相信国舅说的那些话呀?

    杨玉环:……我也有点儿奇怪呢。安禄山好象不是那样的人……

    张云容:你看,没头没脑打了人家一顿,现在才想为什么。

    杨玉环:可钊哥干嘛要骗我?他这个谎说的也太大了吧?

    张云容:甭管国舅说的是真是假,娘娘也得验证了之后再下结论。万岁爷正为他们相将不和一肚不高兴呢,你那么一打,不是又让万岁爷下不来台了?

    杨玉环:嗐,打就打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云容:你呀,都贵为天下之母了,还这么任性。

    杨玉环:我知道钊哥和安禄山合不来,要是他利用我,改天我再当着安禄山的面打他一顿就是了。(张云容笑。)……忠哥最近来过信吗?

    张云容:前几天还来过一封,说他们正在什么什么海西打大仗呢。那鬼地方离京城十万八千里,唉,真让人担心死了!

    杨玉环:我倒是真羡慕他。做一个男人该多好啊。

    张云容:那就下辈子吧。下辈子你做皇帝,万岁爷给你做贵妃,好不好?

    杨玉环笑:你以为真有下辈子呀?就算有,谁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李隆基进。)

    李隆基:玉环……你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张云容:娘娘说了,下辈子还要和万岁爷做夫妻。

    杨玉环:去你的吧!不许瞎说啊!

    李隆基:哎,此话不假,不要说下辈子,就是永生永世,朕都要和你做夫妻。(杨玉环和张云容就笑。)你们笑什么?(也跟着傻笑。)玉环,你没事就好,刚才朕还以为你生气了。

    杨玉环:我哪儿那么多工夫生闲气?我只是想看看那个总爱说大话的胡儿到底有多结实罢了。(李隆基大笑。)

    李隆基:这你算是打着了。就你那把子力气,即便打他一百棍子,他都吃得消。只是动刀动剑的有点儿悬,啊,以后可不兴再这样了。力士,拿些小吃过来,朕和贵妃在这儿先吃点东西,然后再过去喝酒。

    高力士:是。

    7,白天。皇宫。宫门外。安禄山和杨国忠醉熏熏出来,一路互相指着鼻子谩骂。

    杨国忠:姓安的,这回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别着急,你好受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安禄山:姓杨的,你他娘别美,娘娘打了老咱,那是对老咱的疼爱,你等着,你叫娘娘打老咱,老咱早晚叫皇上砍了你的脑袋。

    杨国忠:这可是你说的?行啊,咱骑驴看唱本儿,走着瞧。

    安禄山:走着瞧就走着瞧。告诉你,就算皇上不砍,老咱也得砍你!

    杨国忠:你狂!我也告诉你,到了京城,就是我杨国忠的一亩三分地,我杨国忠杀人从来不偿命,更何况杀你这么条癞皮狗!

    安禄山:好好好,你有种。你等着,等老咱回去拿刀来,老咱一会儿就宰了你个兔崽子!

    杨国忠大笑:你他娘的喝醉了!你个驴日的!你去拿吧,我在相府等你!

    安禄山:不等你才是驴日的!

    杨国忠:不来你才是驴日的!

    安禄山:那就一言为定!

    杨国忠:一言为定!

    二人互指:哼!驴日的!(歪歪斜斜上马,各奔东西。)

    8,白天。杨国忠府。室外。杨国忠醉熏熏回来。吉温早在府门口等候。

    吉温:下官拜见相爷。(上前搀扶。)

    杨国忠:去!不用你扶!

    吉温:相爷……

    杨国忠:你还有脸见我呀?嗯?我叫你不让安禄山回来,你是怎么做的?

    吉温:相爷,这不能怪下官……

    杨国忠:不怪你怪谁?

    吉温:是安禄山诡计多端,识破了相爷的宏图大略。

    杨国忠:少他娘废话!他要是不贼,我叫你去干嘛?你辜负的我对你的信任和希望,懂吗?

    吉温:是,是,下官无能。

    杨国忠:无能还来讨官儿做?你等着,等我先除掉安禄山,再治你的罪!

    吉温:别介呀……

    杨国忠:来呀!(一差役跑来。)

    差役:相爷吩咐。

    杨国忠:拿我的大令,去城防司调一营人马来,让他们围住安禄山的府邸,不准放走一人。

    差役:是。(退下。)

    吉温:相爷此举可有皇上圣旨?

    杨国忠:什么皇上圣旨?他李林甫可以先斩后奏,我为何不能?你回去吧,你等着,等我先睡一觉,再决定怎么收拾你,啊。

    吉温:是。

    杨国忠:我怕什么?贵妃娘娘痛打了那厮,这就是好兆头!他安禄山兔子尾巴,长不了了!(进屋,关门。吉温愣了片刻,慌忙离开。)

    9,白天。安禄山府。室内。安禄山进门乱找。史思明迎上。

    史思明:大帅回来了。

    安禄山:老咱的刀呢?

    史思明:大帅要刀做甚?

    安禄山:娘的嘞,老咱要杀了杨国忠那厮!老咱跟他约好了,他等着老咱哩。

    史思明:大帅,你喝多了。

    安禄山:去!一边儿去!老咱没醉,老咱非杀了他不可!(推开史思明,执刀冲出门。)

    10,室外。安禄山执刀冲出。史思明追上拽住。

    史思明:大帅!你胡闹什么?

    安禄山:你放手!不然,老咱先宰了你!

    史思明:宰谁呀你!(夺下刀,将安禄山推倒在地。)

    安禄山:啊!……你!你敢打老咱?

    史思明:打你?(扔下刀,从缸中舀一桶水,劈头泼去。

    安禄山:啊!……(清醒。傻笑。)

    史思明:你还笑!你差点儿去干蠢事,知道不?

    安禄山:啥蠢事?

    史思明:你刚才是不是跟杨国忠干嘴仗来着?

    安禄山:……啊——咋着?

    史思明:咋着?这儿是京城!不是咱的范阳!你不想要命了,咱十万弟兄还想要命呢!

    安禄山:噢……噢……这么说老咱真喝醉了。

    史思明:你没误大事就算好的!(吉温匆匆进。)

    吉温:大帅!大帅……

    安禄山:吉大人。(爬起。)大人找老咱有事?

    吉温:出大事了!大帅赶紧快走!杨国忠派兵捉拿你来了!

    安禄山、史思明:啊?

    安禄山:他……他敢擅自发兵?

    吉温:京城如今是他的天下,即使他杀了大帅,事后自有贵妃娘娘替他顶着,皇上最多怪他酒后失德而已,可大帅这条命找谁要去?快走!快走!

    安禄山:啊……啊……多谢大人相救!大老史,咱快走吧!

    吉温:等等。大帅回到范阳,可上书皇上,告杨国忠擅自调兵诛杀大将意图谋反之罪,这样皇上就不会责怪大帅不辞而别了。

    安禄山:老咱明白。

    吉温:还有,大帅可向皇上索要征兵征粮之权,若皇上不给,就说明他对大帅已有戒心,大帅须好自为之。若他给了,则大帅高枕无忧矣。

    安禄山:多谢大人指教。老咱他年得志,必报大恩!再会!

    吉温:再会。(目送安禄山史思明出门。奸笑:)杨国忠,有安禄山这位皇子给我撑腰,看你能奈我何?

    11,晚上。相府。杨国忠睡醒。

    杨国忠:……好渴……来呀!(一家人进。)

    家人:老爷,您可醒了。

    杨国忠:我要喝茶。

    家人:是。(倒茶端上。)老爷,几位差官一直在外面等着呢。

    杨国忠:等什么?

    家人:您不是下令让他们去城防司调兵捉拿安禄山吗?他们去过了,可安禄山已经逃走了。(杨国忠手中茶杯落地。)

    杨国忠:什么?……我何曾下过这样的命令?

    家人:您从皇宫回来时让他们去做的……

    杨国忠:见鬼!快叫他们进来!(家人赶紧出。众差役进。)

    众差役:拜见相爷。

    杨国忠:笨蛋!我喝醉了说的话也算数吗?

    众差役:“这个……”“相爷恕罪!”

    杨国忠:我就怕打草惊蛇,如今你等却惊走了他!还不快去追!

    众差役:是!(退出。)

    杨国忠: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众差役在外答应:“是!”)

    12,夜。原野。安禄山、史思明纵马狂奔。

    13,夜。长安城门大开。众差役率骑兵出城。

    14,夜。原野。安禄山、史思明狂奔。

    史思明:大帅,夜深了,咱们不如找个地方小睡一会儿。

    安禄山:睡个球!杨国忠那狗日的此刻正差人追老咱哩!驾!

    15,夜。原野。众差役加鞭追赶。

    16,白天。山野。安禄山、史思明狂奔。

    史思明:大帅,马匹快不行了,前边有个小店,咱无论如何得吃些东西,喂喂马再走。

    安禄山:好,依你。

    17,白天。大路。一驿站前。众差役至,下马。驿长出。

    驿长:众位是……

    差役甲:我等奉宰相之命请安禄山还朝,他可曾来过此站?

    驿长摇头:没有,下官不曾见着他。

    差役乙:他一定是顺小路进山了。

    差役甲:这个滑头!快,更换马匹!

    驿长:是!

    18,白天。山间小店外。安禄山和史思明赶到。伙计迎出。

    伙计:二位爷。

    史思明:有酒有肉多多上来。把马喂饱了。

    伙计:是了,二位里边请。

    19,白天。大路旁驿站前。众差役上马。

    差役甲:快!随我进山!(率众人加鞭驰去。)

    20,白天。山间小店。室内。安禄山、史思明吃罢。

    安禄山:饱了,饱了,咱们走人!(二人撂下银子,起身出门。)

    21,店外。伙计牵马过来。

    伙计:二位爷,马匹给您喂饱了。

    安禄山:好小子,等老咱将来有了出头之日,再回来重重赏你!(二人上马,加鞭而去。)

    22,白天。山野。安禄山、史思明纵马狂奔。

    23,白天。山间小店前。众差役追至。伙计迎出。

    差役甲:嘿!可曾看见两个胡人从此地经过?

    伙计:……啊——他们刚离开不一会儿……他们朝那边去了。

    差役:追!

    24,白天。山口。安禄山、史思明奔至,立马远望。

    安禄山:哈哈!黄河!等过了黄河,他狗日的杨国忠就奈何不得老咱啦!走!(扬鞭冲出山口。不久,众差役追至。)

    差役乙:看见了!他们就在前边!

    差役甲:驾!(率众狂追。)

    25,白天。黄河边。安禄山和史思明逃至。回头看,众差役正后边穷追不舍。

    安禄山:娘的嘞,大老史看见没有,他们果然追来了!

    史思明:大帅英明。(吹一声口哨,芦苇丛中驶出船只,缓缓靠岸。船中众士兵行礼。)

    众士兵:拜见大帅!

    安禄山:小的们,咱们过河回家!(和史思明下马上船。船刚离岸,众差役追至。)

    差役甲:安大帅!相爷请您回去说话!

    安禄山:哈哈!你小子回去告诉他,就说他那点小小技俩老咱已经领教了,老咱早晚回敬他就是!

    差役乙:大人,这附近并无船只,怎么办?

    差役甲:相爷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放箭!(众差役乱箭齐发。船上众士兵举盾牌遮挡。)

    安禄山:小的们别怕。娘的嘞,李林甫都他娘死了,老咱还怕谁?(放声大笑。)

    26,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这安禄山说的还真是大实话,他的确最服李林甫,一是李林甫真给他好处,二是皇上除了李林甫之外,谁的话也不信。哎,别人谁在皇上面前说他坏话都没关系,唯独李林甫,开口闭口就能让皇上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李林甫死了,再也没有能镇得住他的人了,他的个人野心“呼”地一下就膨胀起来了。心说:行,杨国忠,你小子不是嫌我碍事吗?我今天就跟你干到底了。逼急了我,连大唐天子我都一锅端,那杨玉环大美人儿也就归我了。抱着这种想法,他溜回范阳,您说他能不加紧准备造反吗?哎,他就照着吉温教他的那样,先向唐明皇控告杨国忠一顿,然后提出征粮征兵的请求。唐明皇呢,果然先安慰他一番,说杨国忠那么做不对,而且,为了表示对他的绝对信任,竟然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这么一来,安禄山有了兵粮大权,俨然就成了独霸一方的土皇帝,那野心“呼!呼!呼!”——又往上窜了三窜。接着,他又向皇上要求把手下的带兵的将领统统换成胡人。嘿,唐明皇竟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养虎为患。关于唐明皇为什么如此百分之百地相信安禄山,至今还是个历史之谜,总之,他满足了安禄山的一切异乎寻常的要求,自己也觉得心满意足了,心说:有这么好的干儿子为朕保太平,还有什么可操心的?您说他糊涂不糊涂!至于杨贵妃,虽然因一时恼怒暴打了安禄山一顿,事后再一想,那杨国忠与安禄山闹得势同水火,谁知是不是杨国忠为了干掉安禄山瞎编了一套来骗自己?她本来就不关心朝政,更讨厌臭男人之间的打打杀杀,心里一烦,就再也不过问此事。

    话说转眼到了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这年一入了秋,唐明皇就带着杨贵妃和文武百官上骊山享受生活去了。

    27,晚上。骊山行宫。大殿内。李隆基和杨玉环高高在上。下面,文武百官推杯换盏一片欢笑。堂上演的是百人齐舞的《霓裳羽衣》。

    众歌者合唱:弦索纵纵隔采云,五更初发一山闻。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歌声中,李隆基和杨玉环频频碰杯。)

    28,大殿外。杨国忠看着殿内的歌舞,心中焦虑。这时,大臣甲走出。

    大臣甲:呦,国舅为何不进去陪皇上喝酒?

    杨国忠:喝酒?哼!咱们在这儿狂歌浪舞,安禄山却在范阳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着来取我的项上人头呢。谁有心思喝酒!

    大臣甲:国舅所虑极是。不过,此话若让皇上听见,恐怕又要龙颜不悦喽。

    杨国忠:老糊涂!要我说他就是个老糊涂!安禄山之心,路人皆知,他却偏偏不信。你说他是不是老糊涂?

    大臣甲:这个……(笑。)这话也就是国舅说,换个旁人,谁敢哪?安禄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别的不说,就说他随意侮辱、打骂、甚至拘押朝廷命官,这不是目无国法是什么?可皇上偏就不闻不问。有人气愤不过向上汇报吧,嘿,反被皇上绑了去任凭那厮发落,您说,这不成了乾坤大颠倒了吗?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呀!

    杨国忠:就欠咱什么也不说,等安禄山真的造起反来,看他怎么办!

    大臣甲:您别说,就眼下而言,此乃上策也。

    杨国忠:还上策?!

    大臣甲:是啊——当年郑伯杀共叔段,意欲擒之,却先纵之,使其自绝也。谅那安禄山以区区四镇之众,怎能与天下为敌?

    杨国忠:嗯,嗯,你说的对。……如此说来,我还要多造些声势,派人四处扬言他姓安的必反,让他整日如坐针毡才对。

    大臣甲:国舅英明——国舅真当世之子房、孔明也!(杨得意一笑,目光又转向殿中舞蹈。)

    29,大殿内。舞者如云,渐渐淡化,画面迭出长生殿。

    30,夜。骊山。长生殿。室外。杨玉环独自焚香,跪下默默祷告。一会儿,李隆基走来。

    李隆基:爱妃,你为何独自在此烧香?

    杨玉环:陛下忘啦——今天是什么日子?

    李隆基:什么日子——让朕想想……对了,是七夕,牛郎织女该在此时相会了!(仰望星空。)唉,这对男女是多么的不幸啊……怎么,你在为他们祈祷?

    杨玉环:我希望他们永远别再分开。

    李隆基笑:那是不可能的。

    杨玉环:为什么?

    李隆基:你知道织女在天上所司何职?(杨玉环摇头。)告诉你,她是专门编织云霞的织娘啊,要是她只顾与牛郎厮守,那天上岂不少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景色?

    杨玉环:可玉帝为什么不让别人去做?

    李隆基:唯有织女做得最好呗。能者多劳嘛。我看玉帝对他们两口子也够照顾的了,织女私下凡间与牛郎结婚,不但没有被治罪,还允许他们每年七夕一聚,可谓仁至义尽也。

    杨玉环:一年一聚,未免太长了些。要让我,我就让织女白天干活,晚上回家。反正天黑了也不需要云彩。(李隆基大笑。)

    李隆基:这想法的确不错。不过却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杨玉环:为什么?

    李隆基:有道是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她们每日一聚倒不要紧,人间岂不要受五百年大旱?

    杨玉环:啊?原来是这样……那神仙的日子也太长了,还是做人好。

    李隆基:又错了不是?人再好,毕竟也有生有死。眼前之快乐,总有一天是要成为过眼烟云的。哪里比得上神仙的永恒逍遥?

    杨玉环:可谁又见过真神仙呢?我只希望快快活活地活着,不枉度今生今世,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隆基:玉环,眼前的一切,你果真心满意足吗?

    杨玉环:我都做了贵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隆基:这就好。说实在的,这些年来,朕就是怕你受委屈呀。

    杨玉环:……陛下对我千好万好,我哪里会有半点儿委屈受?

    李隆基:那你说,你爱朕吗?

    杨玉环:怎么又问?

    李隆基:朕就是想听你说真心话。你爱朕吗?(杨玉环点头。李隆基一把搂住,激动泪下。)

    杨玉环:行啦,(掏出手帕替李隆基擦眼睛。)好好的,怎么又要哭?

    李隆基:唉,朕老啦。朕不想离开你呀!

    杨玉环:我也不想离开陛下嘛。……一想起人会变老,会死,心里就害怕。

    李隆基:你不会变老的。你永远也不会老。所以朕真的很害怕,朕怕一旦你我生离死别,朕将永远得不到你了。

    杨玉环:瞧你说的。就算真有那一天,陛下不是常说我是月宫之主吗?你上那儿去找我就是了。(二人笑。)

    李隆基:……对,对,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不过,到时你可不能不认我啊。

    杨玉环:那可保不齐。

    李隆基:淘气!不行,你得对朕发个誓。

    杨玉环:发什么誓?

    李隆基:你得保证永生永世都做朕的爱妻。

    杨玉环:好吧,我发誓!……可要是我下辈子做不成人了怎么办?

    李隆基:开什么玩笑?你我今生如此高贵,下辈子怎么做不成人?

    杨玉环:我是说万一。如果我不小心变了一只鸟,你还要我吗?

    李隆基:要!朕要!如果你变成一只鸟,朕也变成一只鸟,跟你比翼齐飞。

    杨玉环:真的?

    李隆基:你看——朕绝不食言!

    杨玉环:那要是我变成了一棵草呢?

    李隆基:朕也做一棵草,与你连理共存!

    杨玉环:那你不做皇帝啦?

    李隆基:你连月宫之主都不做了,朕还做那门子皇帝?……哎,咱们这是谁对谁发誓呀?(杨玉环笑。)小滑头!快对朕发个真誓!

    杨玉环:那好,咱们就在天做一对比翼鸟,在地做一双连理枝,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李隆基:好!好!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也正是朕想要说的。来来来,你我焚香盟誓!(取香点着,二人合掌默默祷告。)

    说书人上。

    说书人:这就是《长恨歌》中令人回肠荡气的那一幕。唐明皇和杨贵妃经过十几年的磨合,两个人的感情最终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当然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两句成为千古名言的私房话完全是诗人白居易自己给加上去的——据说这是白居易写给初恋情人的诗句,后来由于母亲的反对,那段纯洁的爱情被棒打鸳鸯拆散了,给诗人心里留下了极大的伤痛。所以,诗人在这里也是借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来追思自己的情感历程,来歌颂全天下最真挚的爱情。而此时此刻的杨玉环,也确确实实完完全全地沉浸在爱河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交给了皇帝,同时,在老皇帝对她百般依恋的目光中,她也把自己当成了天底下最最幸福的女人了。(退出。李、杨二人对月相依的背影。乐声起,迭出歌舞画面。)

    31,白天。骊山行宫。盛大的歌舞场面。太平鼓声渐渐化成隆隆战鼓。画面迭出叛军行进场面。

    32,白天。原野。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安禄山率军疾进。

    安禄山:娘的嘞,杨国忠,你不是到造谣说老咱要反吗?今天老咱就反给你看看!小的们听着——太原就在前面,先入城者重赏!

    史思明:前进!(叛军疾进。)

    说书人画外音:就在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达到顶点的时候,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南下,突袭了太原。

    33,白天。骊山。长生殿外。高力士匆匆奔跑。

    34,白天。长生殿内。李隆基与杨玉环在床上熟睡。高力士大叫"万岁爷",破门而入。

    李隆基惊醒:何事?

    高力士:万岁爷不好了!安禄山造反了!(递奏章。李隆基揉眼。)

    李隆基:又是杨国忠送来的吧?

    高力士:不是!不是!这是太原送来的急报,安禄山派部将何千年带兵占据太原,将太原副留守杨光羽关押起来。请万岁爷过目。(李隆基急忙抓过奏章看,一边摇头。)

    李隆基:此信一定有误。你找个人去太原问问,让何千年不许胡来。

    高力士:爷!昨日范阳传来急报,说安禄山集结二十万人马于蓟城之南,声言要入朝讨伐杨国忠,紧接着太原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李隆基:不可能!朕说过,朕对安禄山诚信相待,他决不可能背叛朕。(杨玉环被吵醒,揉眼。)

    杨玉环:什么事呀?

    高力士:回娘娘的话,安禄山反了!

    杨玉环:啊?真的?

    李隆基:哎,此事定是谣言,爱妃不必担心。

    高力士:可如今朝中谣言四起,人人皆言安禄山已反,陛下不可不防呀!

    杨贵妃:这还不好办,陛下只消将胡儿召回来,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就行了。

    李隆基:对对,爱妃说的对。去,传朕的旨意,让安禄山速速入朝,就说朕在九龙汤旁边专门为他修筑一汤,等着他起名字呢。去呀。(高力士只得应"是",怏怏而退。张韬光进。)

    张韬光:万岁爷,娘娘,奴才已奉旨将烽火台上的歌舞场布置完毕。

    李隆基:好啊。爱妃,等吃罢早饭,朕就陪你去那里跳舞。当年周幽王曾在那地方烽火戏诸侯,今日朕要和爱妃在那里听太平之歌,赏盛世之舞,岂不别有一番意境?(笑。笑声中迭出舞乐。)

    35,白天。骊山烽火台。宏大的音乐声中,漫山遍野的舞女齐舞。高高的烽火台中央,杨玉环在一面巨大的鼓面上狂跳胡旋,连转带"踢踏",鼓面发出轻快悦耳的节奏。李隆基看得入迷。

    李隆基:好!好啊!朕看过公孙大娘之舞,看过赵娥秦姬之舞,然而天下能舞之人,绝无能出贵妃其右者,信矣!享受,真是莫大的享受!

    36,白天。骊山烽火台。杨玉环跳着跳着,忽然停住了。举目望去,只见群峰之间烽烟四起。

    李隆基:爱妃,你们为何不跳了?

    杨玉环:陛下快看,所有的烽火台都在冒烟呢!(李隆基举目四望,不由得大惊失色。)

    李隆基:怎么回事?谁无故点燃烽火?快去查明!(杨国忠气喘吁吁飞奔上山。)

    杨国忠:皇上!皇上!(来到跟前跪倒。)启奏陛下!陈留失守了!

    李隆基:你说什么?

    杨国忠:臣刚刚得到可靠情报,安禄山那厮袭取太原后又率二十万大军猛攻陈留,太守郭纳开城投降,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宁死不屈,被安禄山悬首军门!

    李隆基:啊?……如此说来,安禄山果然反了?(杨玉环惊讶地望着远方。)【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