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是否千年 > 第一章 花开不开

第一章 花开不开

    繁华的楼原本没有这么繁华的,一开始它只是拆迁房,邻里们都是以前就认识的,后来就不一样了,因为大钢厂建起来了。

    大钢厂建起之时,楼上就来了许多打工的年轻人,过了没多长时间,这些年轻的男男女女就开始出双入对的了,整个城市顿时繁华起来。大钢厂一旦建起就拆不掉了,它养着好多人呢。大钢厂为这些男男女女租了两套房子,二楼给男职工,三楼给女职工。

    楼下是小卖部,小卖部的烟酒方便面和公用电话,是这些年轻人们最经常光顾的。这些年轻人和所有进出大钢厂的普通职工一样,穿着一身带黑油的蓝色工作服。

    九小姐住在男职工宿舍的对面,她叫王九婉,是戏校的老师,小时候学青衣,如今教小孩唱青衣。她有时也登台表演,她的唱念做打,小区里的人们都是见识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那一出《白蛇传》。老人们常常念叨起听戏,都会提及九小姐:她不是演白素贞,她呀,就是白素贞。偶尔在路上看见九小姐时,都会问上一句:“九小姐,下一次唱戏是几号哪?”至于为什么叫她九小姐,人们却说不上来了,都说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叫的。

    这栋楼常年热闹非凡,小卖部里的公用电话,是专门给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准备的,还有吞云吐雾的棋牌室,也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对象。他们和本地人相处得很好,就连早起楼外的街道上的吆喝声,也是外地口音。

    李千年他们兄弟三人是一周以后来的,租的是女职工宿舍对面的房子,一间合租房。他们来的时候,经过二楼,九小姐正好出门。李千年对她笑了笑,她也礼貌性的回应一个笑容。

    “这地方不错。”华哥把自己唯一的包拖进屋,自己往客厅的沙发上一靠,一边点起一支烟,翘了腿、眯了眼睛,一边说。

    “就这巴掌大的房间?沙发还是破的……”小沙是他们仨当中最小的一个,在家是过惯了好日子的。

    李千年拿一块抹布掸掸靠背椅子上的灰尘,坐下一言不发。

    “哟,没烟了,我去买包烟。”华哥掏掏裤袋,翻出个空烟盒。

    过不了多久,他就拿了两包白沙嚷嚷着回来了:“你们猜怎么着,这大城市啊,就是美女多!这一会的功夫,都看见俩了。”

    李千年觉得刚才打过照面的那个女人,气质像极了自己曾经的音乐老师。那时候,很多学生都为她倾心,他们在宿舍里谈论过不少女人,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明星,唯独那个音乐老师,他们谈论了整整四年,还是意犹未尽。

    华哥说的另一个美女,是楼下的烟酒小卖部里的姑娘。姑娘是二九年华,闲时写的随笔里,会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正逢青春的年纪,总有很多不愉快,有的是可以说出来的,有的则是要藏在心里的,藏不住的,就写下来。她念高三,学校不好不坏,离家不远不近,面对高中里大大小小的考试,她也落俗,总是事到临头才干着急的。今天新搬来的这些人中,她觉得最顺眼的是那个最沉默寡言的、很高、不是太白、有点帅、会说脏话。

    她爱听深夜的电台,一个人安静地听。

    “各位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FM87.5,这里是天天音乐频道,我是主持人蝴蝶,现在是23点30分,接下来这首邓丽君的《恰似你的温柔》,献给所有未眠的听众朋友们……”

    二楼的男职工宿舍常年开着收音机,因为他们的任何活动都不受它嗡嗡的声音安扰,包括睡觉,他们的呼噜声甚至盖过了收音机的声音。而且,床头和房顶的电风扇会开整个夏天,电灯更是常年亮着。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这栋楼里不张不扬地住着一位老人,一个并不特别为人所知的老人,一个算得上是诗人的老人,一个以“思归客”为笔名的老人,一个娓娓道来的老人。这个夜晚,她给电台打了电话,点的是《苏丽珂》,为了怀念。

    于是这首《苏丽珂》,从姑娘的房间一直环绕到嘈杂的男职工宿舍,经过了李千年他们的合租房和九小姐的卧室,最后落入老人的耳中。隐隐约约中,竟然能听见九小姐用京戏的小嗓哼着这遥远的异乡曲。

    第二天早晨,和往常一样,一群上班者打破了寂静,杂乱的声音顿时四起,同样白发苍苍的邻居叩响了老诗人家的门。老诗人以惯常的和蔼姿态出门,和邻居一起散步、聊天,买一些菜,过一整天。

    这座城市制造了不少偶遇。偶遇不一定要擦出火花,上班路上、谈话之间、逛商店时……但是在偶遇和再次偶遇中,这座城市就给外人带来一种莫名的苍老感。苍老就苍老了吧,精神是超前的就好了。

    人们喜欢抱怨夏季的热。闷热的早晨是匆忙的,被晒黑的人们很不耐烦得用手遮挡着上路,讲究一些的则带一把伞,有钱人钻进了汽车,小学生们在上学路上走走跑跑,中学生们被无赖的铃声惊醒,大学生们还在梦中悠闲。

    路边的小摊又趁人不备地搭起,包子和豆浆余香阵阵,可在这样炎热的夏天,人们似乎对它们失去了兴趣,酸梅汤才是他们的最爱。一双双脚步,轻快的、沉重的、急促的、悠闲的……一辆辆车,快速的、急速的、超速的、飞起来的……日子,就这样紧张或者平稳的一天天度过。

    人们都觉得这座城市只有冬夏,并无春秋。其实是人们太容易忘记舒适了,烈日炎炎或是寒风阵阵下的人们,便全然忘记了春暖花开。不过这城市的春秋确是很短的,短到小曼家小卖部的棒冰还没有卖完,就起了寒风。

    小曼,就是小卖部里的高三女生。每个清晨,匆匆扯了校服套上,把早饭囫囵塞进胃里,然后就是坐在教室里发呆。她现在的一切,都被一个叫做“规章制度”的东西约束着,很不自在。她住校,一直到周六才能回家,慢慢的,她发现每个周日,那个看着比较顺眼的小哥都会来买一包红“南京”。

    “拿包红南京。”

    “十二块。”

    这就是小曼和他之间的所有对话,每次都是这两句。

    考试。洋洋洒洒的文字在卷子上泛开,她却看到了锈迹斑斑。文科生是感性的,语文老师也是感性的。关于这种平常的考试作文,小曼有时是故意写偏题的。

    一上课,小曼就放空自己。思绪里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事。小曼坐的是挨着窗户的座位,她从三楼往下望,杂乱带枯的草,和张牙舞爪的树枝,包围了一座还算好看的亭子。一条清幽的小道已经看不见了。

    听说学校有八九十年历史了,就比如说这亭子,几十年前一定是有学生来晨读的,晚上一定是有牵着手的情侣的,她这样想;再比如说宿舍楼对面的人家,一家一户,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大块场地,后头的院子里种着水果树,逢了时令会结果的,桃子、梨子和小金桔。

    当老师讲课的声音变大时,或者是突然清了清嗓子时,教室里就有一种莫名的肃静了;过不了多久,大家就又一次趴在书本上睡觉,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弱……小曼手里的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面无表情地捡起笔,转了几下,渐渐睡着了。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是上课时瞪着眼睛发呆?还是九小姐口中的戏?抑或老人笔下的诗?

    现在闪现在她脑海里的是楼上的小哥,她知道他叫李千年。这个名字是她花费很大功夫,眯着眼睛看了好几个星期,才在他的工作服胸针上看清楚的。她觉得这个名字和这个人,都是电视剧里的。还有,他喜欢抽红南京,大概是入乡随俗的结果。

    然后,小曼就把李千年告诉了何少川。何少川是谁呢?后来小曼说,何少川的影子很长,应该有自己的一生那么长。何少川和小曼一样大,她身上有一种异于同龄人的颓废感觉,她一直很帅气,长相很帅气,名字也很帅气,只有在她笑的时候,才会流露出女生的柔美感觉。何少川轻轻骂了一句花痴,然后就一直注视着小曼。

    小曼看过很多人吸烟,华哥喜欢吐烟圈玩花样,小沙是皱着眉头的,李千年很平静地吸烟;而自己吸烟,是为了陪何少川。何少川吸烟最好看,也最性感。多少次,小曼都庆幸何少川是女生。何少川如果是男生,那么连小曼自己都要嫉妒自己的。

    话却说回来,小曼不希望自己有男朋友,她想在爱上别人之前,先好好爱自己一场。何少川抽着白颜色的万宝路不屑一顾,说爱情来的时候,容不得你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