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千岁 > 011 一个皇后的威严

011 一个皇后的威严

    “面见当朝皇后,尔等不跪,持剑相对,何以放肆!”

    声如金石,字字铿然,凌乱湿发于风中扬起决绝的姿态,一身淋漓素衣却撑起八宝云纹的华章气势,冯善伊自觉从未有一刻如此镇定,置身于风头浪尖处,高高至上的权力是她最尖利的武器,最坚强的防备。

    透过雨雾,铺天盖地的雨雾,士兵摘下铁灰色由雨水浇漓冰冷的头盔跨在腰间,迎着城门的方向跪了下去,冷剑刷刷落于满是泥泞的青砖间,首排的禁卫武官率先跪下,而后一排又一排的士兵跪落于她身前。

    她四下放去,环身面向城楼的方向微微后退,排山倒海的气势俨然引她站立不稳,再退一步便欲发软跌落。脊背重重撞去身后一面宽阔的胸膛,凉凉的呼吸由她后颈间窜入,她愣了愣。

    身前那些跪了满地的士兵一个个垂下空洞木然的目光,听见那声声山呼,并非是皇后千岁,而是皇上万岁万万岁。

    是万岁,而非千岁。

    身后那一堵人墙是坚硬的,胸膛是暖的,呼吸是平稳又清凉。

    纤长又浓密的眼睫染着混浊的雨滴垂垂覆落,仿若一团死水,顿时失去生机。

    她转过头,静静仰视起身后那一人,那玉冠金袍的万万人之上,他的面孔极尽苍白,比狂风中凋零而飞的梨花更凄艳,晦疑莫测的沉默表情掩藏着内心因失望而凝结的寒冷。她从没有惧怕过拓跋濬,甚至任何帝王,然而在一刻,他琉璃色的冷瞳中所映出的自己,写满了惊惧。

    雨势减弱,云雀刺穿青灰色阴霾的天空,在古老陈旧的城楼之上盘旋着,震动双翅的声音如呜咽之哀鸣。

    瑟瑟的发抖的双袖,已不知是因惧,还是冷。干涩的喉咙发不出音来,只见得拓跋濬毫无血色的唇抖了抖,便是向她展开双臂环腰抱起。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双足腾空的瞬间,她的心猛一轻,贴靠他胸前,才能感觉到他体内五脏六腑都在颤抖,他抖得那样厉害,步履那样仓猝而又不稳。崇之前来助他,由他冷眼制止后便不再敢抬头。拓跋濬抱着她连走出数步,众士兵忙让出一道,冷袍沾风带水,他同是由泥泞的雨水中淌步而出,将她一把丢入龙辇中。

    脊背撞入后座,她惊痛却不敢出声,扶着玉栏瞧瞧打量同入辇来一言不发的拓跋濬。往日的伶牙利嘴,如今却不知从何开口。

    “这身衣服,很配你。”她很蠢,蠢得只能借此交流。

    拓跋濬闭上双睫,唇瓣一抖,没有出声。

    她咳了咳,继续硬着头皮找话说:“臣妾这一次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实有所得。自回宫后予皇上一一道来。”

    他将头垂下去,袖手颤了颤,猛地攥紧身侧她之腕,狠捏着不松。

    冯善伊吃痛,又不能挣扎,无奈另抬起一手,极是诚恳:“我错了,只错这一回,绝无再犯。”她说时亦觉心虚,一句绝无再犯貌似便予他说过不下三四次,多得连自己都记不住。

    拓跋濬缓缓垂下头,一滴雨珠自他冷睫中轻落,深抿的唇未发出一丝声音。

    冯善伊叹了口气,同低下头捏着自己湿漉漉的袖口,终于苦笑着摇头:“你知道我绝不会同自己的姐姐出手抢男人。为何又要如此固执呢。你需要一个皇后,可我更想要家人。我——”

    一色凄艳的红,落入她冰冷的袖盏。

    那一只与他紧紧缠握的皓腕,冰冷又僵硬,猩红的血顺着袖盏滑入指间。

    茫然地抬起手时,方才一刻仍紧紧箍着自己的腕子猛地落了下去。

    颤抖的五指捧起他的脸,自唇角流出的血染脏了她的手。以手作帕,她替他抹去那些猩红,将他的头摆正,试图扶稳,只每次他都要顺势倒下,最后一次他倒入她怀中时,她总算放弃。扶着车栏撑起身子坐稳,将他的头贴在怀中。马蹄滚滚声,连着稳健有秩的步音重重砸落她心头,她想抚摸他冰冷的额头,却只是落了他鬓侧,清晨微暖的光曦隐隐滑过她五指间,如墨黑发中,几缕灰白正是刺眼。她初以为是光线的作用,背过身去挡住晨曦,垂首看去时,泪仓猝而落。拓跋濬只不过二十一岁。

    新鲜的雨气穿透时而抖起的窗帘中扑来,虽是寒意徐徐,她却感觉不到冷,因为她怀中拓跋濬的身子已是不能再冷。

    辰时未刻,车辇拥入中宫广场时,百臣已齐齐跪于御道两侧,风极大,扬起他们的朝服大摆,冠高而威严,他们肃立如雕刻的面容比大魏丰碑更坚毅。一夜之间,由常太后召集的鲜卑大臣,已是团团围跪宣政殿前的御道之上,这一条拓跋濬必落车亲自迈上的金阶。

    车辇停入阶前,稳稳一落间,她垂首捧起双膝间他沉静的脸,贴在他耳侧,她的声音极轻:“要下辇了。你从来说祖宗不可破。”

    两侧帷幕似由辇外随侍的宫人举起,她冷光一闪,即是咬牙落声:“放下去!”

    随即便又沉沉放落的帷帐依然挡风遮雨,同抵挡着日升时强烈的明光。

    她附在他耳边,依然轻轻道:“怎么办,挡了好些人。我要同他们说什么。你醒来好告诉我。”

    她捏着他的手紧了紧,帘外是崇之请帝后的唤音,已是提醒了许多次。

    本当是慌乱,可她竟能平静地掏出他袖笼里中干净的帕子擦净了他的脸,而后将他半身放平在座上。跌坐在他面前,她又是问:“你到底要我回来为你做什么呢?我还需要为你做什么?如果你死了,我仍然什么都不能做;如果你死了,一切也都失了意义。你好歹醒来,嘱咐过了再睡。我是真的看不懂你了。人怎么可以活得那么固执呢?!”

    车外是鲜卑贵公乐平王率众王公以命请柬,高举削藩降爵的辞书,声声言称汉女不可立魏后之种种。他们喊得愈烈,辇中冯善伊的心便愈静,静到空无一物。

    “冯狗的女儿,如何贵为帝后?!”

    这一声由帘外传来,极是刺耳,冷风滑碎目中最后一次残存的温意。

    她微微笑,看着他:“拓跋濬,你是要我回来同面对这一切吗?还仅仅是想留个烂摊子给我?”

    他腰间的长缨玉穗随风摆了摆,寒袖在拂,发也吹乱了,只他仍是不肯醒。

    “罢了。”她一咬牙,笃定道,“我做给你看就是。如果这确是你想要的。”

    卿然起身,素手抬去那一帘长幔,清冷的日光映绕她半鬓光华。她立于车辇之上,扶栏定定望去辇下围堵的百臣众臣。一个个都是大魏养出来的包衣奴才,朝廷予他们吃穿,供他们享乐,如今叫嚣最猛脾气最烈也是他们。她如今好好看了他们一番各自的模样,唯想要记住一张张脸。

    俨然有之后的几人微微垂首,遮掩着俯身。

    她一笑,只道:“别低头啊。能抻着脖子叫嚣,如何不敢让本宫一一瞧清尔等尊颜?!”

    “妖孽!”行首撑地而起的乐平王冷喝而来,摆起扬袖言得放肆,“你父亲于宣政殿给老子们跪地学狗叫时,你也不过小儿一个,如今竟也想将我等三朝老臣踩于脚下。”

    冯善伊虽是定定看着他,目光却是越过他隐约睨到他身后与众嫔妃伫守一侧的常太后。那淡定素雅的贵太后如今正自向她投来骄傲的冷笑,便好似胸有成竹般,扬起下巴意味深远地冲她轻摇了摇头。冯善伊心中冷笑,却又是一凛,常太后必是做好了万全之备,只如此草莽行事顽固执着的拓跋濬也会同时布好对应之策吗?

    “羽林郎何在?!”冯善伊冷喝了一声,袖笼中黏湿的手微微攥紧。

    应声跪地持剑而来的禁卫军,双双跪地只道:“羽林郎于判、元提在。”

    “拿下乐平王,再有喧哗滋事,同与拿下。”一丝寒意滑过,她顿了顿息。

    跪于地间那二人明显是在犹豫,面面相觑,握紧的剑不待抽出,身后乐平王更是叫喧:“荒唐。你是什么东西,指派羽林郎拿我?!本王与太武帝纵马沙场,平复叛乱,一举伐胡汉十国时,你在哪里?!”

    冯善伊挑起眉来,同样的笑,却更含深意:“本宫乃魏帝的皇后,乐平王是魏国的臣。本宫拿你如何不可?!”

    “我要见皇上,与皇上亲自评评理。冯狗之女岂能抹煞我大魏后位的尊贵!”乐平王怒发冲冠,甩下冷袖,便朝前几步,踢开前首跪了一地的奴才,直欲往辇内冲。

    冯善伊只瞥向崇之,横眉冷皱。崇之便挡至辇前,将乐平王拦住,声言极重:“乐平王自重!”

    “微臣求见我皇万岁!”乐平王扯着嗓子喊入辇中。

    帷幕只一抖,半刻无声息。

    辇外众人皆是敛息,四处探瞧,仰头欲打探金辇,只迎上冯善伊乍寒的目色才又谨慎垂首。

    冯善伊步下一级玉梯,迎去乐平王,一字一言冷声:“皇上他说,不愿意见到你。”

    “胡说!”这一言激得乐平王冲昏了头脑,举剑便冲上。

    跪于辇前的羽林郎二将终是抬剑挡去乐平王。

    冯善伊只退了一步,乐平王的剑由她鬓前只是寸寸凛冽一逝,便由羽林郎击落于地。他二人将乐平王制于辇外地上,跪地自朝向冯善伊请罪。

    冯善伊扶紧一端袖口,幽幽念:“御前拔剑,乐平王你是要逼宫谋反吗?”

    乐平王怔愣,望去落地的剑,一口怒气横截于胸,惨怒却又不得不垂下头。

    “拖下去。”冯善伊予于判、元提一个眼色,而后转身,抬起辇前长帘,淡淡回首,缓字清晰,“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