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 第228章 一层层渗透

第228章 一层层渗透

    随着明成祖的话音刚落,户部侍郎左文山双腿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而在他旁边站着的,刚刚被降职为户部侍郎的户部尚书赵海,心里却是一阵苦涩。

    自己被降职,侍郎又是朝廷要犯,被皇上当堂点名抓捕,以后这户部,恐怕是要改头换面了。

    百官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先是礼部尚书被杀,兵部尚书洪天仁被皇上隐晦的劝退,刑部尚书李安临阵倒戈,竟然全力替肖尘说话,而如今,户部也被牵扯进去。

    朝廷六部,只剩下吏部和工部安然无恙,而所有的事情,都和肖尘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肖尘,能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大明官员中的佼佼者,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很不容易。朕不要求你们多么的清正廉洁,但你们至少给朕做到中规中矩。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以身试法。”

    “关于江浙的这起案子,朕不相信朝中只有左文山一人参与。若是在肖尘将第二份名单递上来之前,参与之人能主动到刑部投案自首,朕会给你们留下一命。若是非要将你们揪出来,即便朕这早朝,堂下无人站立,也绝不姑息。”

    明成祖站了起来,看都没看百官一眼,向着太和殿的侧门走去。

    王小四看着甩袖而去的明成祖,只得向着百官喊了一声:“退朝。。。”

    转身,又急匆匆的追了上去。

    赵王府,朱高燧双手背在身后,面无表情的走进了客厅。

    “王爷,今日早朝,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站立在客厅中央的张老,轻声问道。

    “那个紫衣校尉,又立大功了。此人最近春风得意,父皇因为他,已经将朝廷六部,动了四部。”走到中堂前的椅子上坐下,朱高燧道。

    “此事,王爷看着就好,千万不要参与其中。好不容易换来的上朝机会,王爷可要珍惜啊。”张老道。

    “这个,我自然明白。早朝之上,我从不发表任何的言论,只是一个木头桩子一样,站在百官最后面而已。”朱高燧自嘲了一下,端起桌上的茶碗,看了一眼,又放了下去。

    “朝中现在人心惶惶,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此机会,和他们走动走动,拉拢一些人心?”盯着眼前这个“智多星”,朱高燧的眼睛泛出一抹光彩。

    “不可。”张老摇了摇头,“皇上正在整理朝纲,王爷这个时候和他们走的太近,纯粹是往刀口上撞。还是再蛰伏一段时间更为合适。”

    “蛰伏,我这都这蛰伏几年了,还要蛰伏,就这样蛰伏一辈子,看着太子登基为皇么?”朱高燧大声吼了起来。

    左手一挥,直接将桌上的茶碗推翻在地。

    “哗啦”一声,茶碗碎成了几片,丝丝热气随着茶水在地面的流淌而飘起。

    “王爷难道忘了,什么叫做厚积薄发?赵王府恢复自由没有多久,王爷也可以说在朝中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即便您现在去拉拢朝中大臣,可他们,会倒向于王爷么?他们现在也是惶惶不可终日,若是被有心人为了立功,将王爷的这种刻意的结交拉拢朝臣的行为举报给皇上,那这个良好的开头,恐怕只有草草收场了。”

    身子微弓,张老缓缓的道。

    “那怎么办,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似乎感觉自己的言辞有点冲动,朱高燧声音缓和了许多。

    “朝中人心惶惶,可宫里却是一片太平。东厂现在如日中天,只说明一个问题,即便是太监,若是利用好了,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张老眼睛微眯,低声道。

    “张老的意思是,我们先和宫里的人,搞好关系?”

    “有时候,一道奏折,不如一道耳边风有用。”

    朱高燧不再言语,沉思起来。

    大明最高权力拥有者就是皇帝,但皇帝也是人,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烦心事需要说出来,来排泄心中的困惑。

    即便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六部之首,都没有资格倾听皇上的心声。而皇宫中的那些太监内侍,却是时刻陪在皇上身边。时常的聆听,偶尔的回一句话,在皇上心中的作用,不必那些大臣精心起草的奏折效果差。

    不过,这些太监,即便是自己也不容易接触,又如何和他们建立好关系呢?

    “这皇宫里,没有借口,我也是不能随便进去,想拉拢一位太监,又是谈何容易?!”朱高燧叹息了一声。

    “直接拉拢,王爷当然是做不到,而且目的也太过于直接。但太监没有子嗣,始终是他们的一大遗憾。于是,有些宫里的太监,便借着出宫的机会,在外面给自己认一些干儿子,来填补自己的心中的遗憾。”

    “而这些干儿子,被那些太监视为掌上明珠,恨不得倾其所有,来给干儿子一个好的生活。王爷若是能先结交那些太监的干儿子,还怕结交不了那些能办大事的太监不成?”张老低声说道。

    “还有这等事?”朱高燧不禁一怔。

    看来,对于有些事情,自己还是操之过急。这样一步步的去拉拢有用之人,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可是张老,这种事情,都是别人的私事,我们又能如何知道,谁在宫里有一个做太监的干爹?”朱高燧一脸的困惑。

    “那些太监,在宫里看了太多的权力之争,在他们眼里,只有老百姓才是最为可靠之人。所以他们认干儿子,一般都会选择那些家境比较清苦的老百姓。而这些被认作干儿子的人,因为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突然有了这个一个在宫中当差的干爹,又有了干爹给的银子使唤,便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突然得来的幸福,开始四处招摇。若是想找到他们,倒也不是难事。”

    张老淡淡一笑。

    “如果真是这样,那此事,就劳烦张老多多留心了。”朱高燧眼睛一亮,道。

    “这个人,我已经替王爷物色好了。”

    “真的?在哪里?”朱高燧恨不得现在就去。

    “赵王府旁边的菜市场,里面有一家姓孙的卖菜夫妻,他们的儿子,就被司礼监的一名随堂太监收为了义子。”

    张老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