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情系恩缘(小说) > 第十一章:随遇而安

第十一章:随遇而安

    “娘,那都是过去的事,别提了。”春梅忙扶婆婆,顺手拿个凳子让婆婆坐下,“娘,你别不舍,舌头和牙还碰呢。咱们经常生活在一起,绊嘴都是难免的,咱只要别记仇就行。”春梅扶着婆婆回屋让她慢慢坐下。

    范桂枝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女人,从表面上看她老疾病残,她智商仍不减当年。知道自己的儿子志国不是出众的貌相,能力也不超人,儿媳妇长得美貌清秀,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牵她的心,婆婆担心春梅出去打工像出笼的小鸟。所以,范桂枝要装出一副让春梅拽心的样子,尽量让春梅动心,挽住春梅不外出打工。春梅外出打工的决心已下,春梅就在婆婆面前胸襟坦白,出去是坚定不移,挣钱多少无所谓。既然决心下定,必须到外面的世界里去闯闯,找找商机,不管是失败或是成功,只要尝试才能明白。

    春梅先与女儿商量,同意不同意去姥爷家住。

    “倩倩,妈给你商量个事。”

    “啥事啊?”倩倩正在小桌旁写家庭作业。

    “你愿不愿意去乡下你姥爷家住?”

    “不愿意。”倩倩果断地回答。

    “孩子,你上学学习那么优秀,将来由小学升初中,上高中毕业再考大学,你需要花很多钱。妈妈打算让你去住你姥爷家,在你舅舅的学校读书,和你梦琦姐姐做伴儿,等妈挣到钱了,妈再把你接回来好吗?”

    “愿意,愿意。我跟梦琦姐姐一块儿,我愿意。”幼稚的倩倩骤然转变态度。”

    “乖女儿。”春梅搂着女儿亲切地问。

    “妈,我跟梦琦姐姐一起上学,没有人敢欺负我;谁要是再说我不是你亲生的,梦琦姐姐管不管?”

    “当然管啊!你就是妈妈的乖女儿。”春梅用鼓励的话安慰倩倩。

    “哦——我再也不受欺负啦!”倩倩高兴得击掌为自己喝彩。

    春梅来到邢倩倩上学的小学,找到倩倩的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有一位刚下课的老师掂着教科书回来。走进办公室,来到倩倩班主任面前,微笑看着老师说:“赵老师,有人找。”

    赵老师停下手中正在批改的作业,扭头往办公室门口看,正好看见春梅探头向办公室四处张望。赵老师起身走到门口与春梅打招呼:“你有事啊?”

    “我……”春梅泪汪汪的。

    “怎么啦,出啥事啦,邢倩倩她……”赵老师一连串的疑问,一时春梅回答不上来。

    春梅哽咽,泪洒满面,令人莫名其妙的表情,赵老师还是第一次面对。赵老师措手不及,赵老师连忙让春梅坐在椅子上,等她稳定了情绪再说。一会儿,春梅心情平静下来,她向赵老师说了实情:“赵老师,我的女儿倩倩是抱养的,从小至今孩子不知道是抱养的,可是我三哥家的女儿邢敏也在你们班吧?”

    “在。”赵老师肯定的回答。

    “邢敏她妈告诉邢敏,她又在你们班说说,便传开了。我闺女听到以后,她回家闹着说我骗她,非让我说实话。赵老师,我好不容易把孩子养这么大,我能告诉孩子不是亲生的?”

    “是的,不能说,你打算怎么办?”赵老师追问春梅。

    春梅双手紧抓住赵老师的双手,迫切请求:“赵老师,请你帮帮忙,给俺开张转学证明好吗?我念的字少,我深有体会文化浅的难处,俺闺女我一定供她上学,我不能让俺闺女被她们逼得失学。”

    赵老师惋惜的表情看着宋春梅:“邢倩倩是个优秀学生,她如果转走了,对我班是个损失。不过,我不能阻拦家长的选择,你说转哪儿吧?”

    “哎呀!俺闺女将来考上大学,成了才不会忘你这个好老师!”春梅一时感动,竟然客套。

    “不用客套,这是应该的。”赵老师爽快一笑回答。

    春梅把倩倩上学的事安排妥当,把志国在家的日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老娘:“志国,有重生的儿女,没有重生的爹娘,一定要让娘过好晚年。”

    志国嫌弃春梅絮叨,不耐烦地回应:“别嚷嚷了,你放心地走吧,你不在家我们不会吃生饭,离了你地球照样运转。”志国对春梅的嘱咐有点儿烦,赌气春梅-通。

    志国和春梅结婚十多年来,生活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吵吵闹闹,但彼此都没有伤感,都是经常夫妻遇到的小打小闹。是千万家夫妻生活中的常见,是恩爱夫妻的磨合,甜蜜是夫妻生活的美好憧憬。夫妻如果天天甜蜜会发酸,会变味儿。摩擦绊嘴是夫妻生活中的磨刀石。如果夫妻没有摩擦,感情有可能生锈,经常绊嘴,是夫妻感情递近的调和剂。

    春梅出去打工临近启程,志国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儿。这么多年,妻子没有出过远门,志国担心很多。嘴是硬的,心是软的,志国嘴上说春梅快走,走了可没人监督自己。志国内心还是不舍让春梅外出,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十几年的夫妻情。春梅开始收拾行李,志国也忙得不亦乐乎,跑来跑去帮助春梅收拾,跑到食品店买些吃的塞进包里,拿出几百块钱递给春梅,让春梅保证穷家富路。志国背上春梅的行襄出门上路把春梅送上城乡公交,春梅蹬车转身与志国微笑挥手、再见。志国目光追着汽车探望,望着远去的车尾,呆立忘回,过了好长时间,才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家。

    春梅坐在公交车上,生活中的往事,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浮现脑海、展现眼前。隔着车窗目瞪着万物,眨眼闪过视线,春梅没有觉察,眼前一片空白。“啊——到中牟啦。”春梅恍然大悟,拎起行李赶快下车。春梅到了中牟县,她的外甥杨立根正在城乡公交车站的站牌接她。“姨——”立根看见春梅下车,急忙跑前帮姨拿着行李。

    春梅开始正常工作,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姑娘、半老的媳妇们围在一起捡大蒜,春梅天天开心,跟工友们一起干着说着十分热闹。这些打工的女人,大部分来自农村,说话都是顺口开河,谁也不会咬文嚼字去纠正,抠字眼儿,从不计较,春梅也不感觉累。不过,春梅到了晚上,她就想志国和女儿倩倩,她总琢磨志国不爱做饭,爱喝酒,照顾婆婆怎么样?女儿倩倩在舅舅家住习惯不习惯……顾家操心的春梅离井背乡,弃夫舍女去挣钱,自己躺在集体宿舍,同寝室的个个呼呼大睡。春梅却翻身打拨浪就是睡不着,看到别人睡得香,自己决心要睡,可是不知不觉又想起往事,婆婆、志国、女儿……躺在床上自己默念。

    不到异乡不思乡,

    远离故土在远方。

    思乡的情怀涌心上,

    梦里童年伙伴玩耍小河旁。

    心里想念生身老爹娘,

    身在异乡也很美。

    景色迷人陶人醉,

    为何思乡之情莫减退?

    我亲爱的家乡!

    亲情系着我的魂,

    亲人系着我的心。

    我身处远方把您想,

    我一时一刻没有把您忘。

    春梅沉浸在思念中,渐渐进入梦乡。一天,两天,春梅也就随遇而安了。春梅干活安下心了,家里的一切情况却全无所知,她自叹:“唉,我因为挣钱舍情,太郁闷了。”

    钱是什么?钱是人生活中的便利果,也是万能,它能让你办出趁心如意的事。但是它有时也是破坏亲情的元凶,有的人为了钱,忘情肆意,让钱蒙着自己的眼睛,愚昧无知的忘形,把亲情搅得无法愈合。像春梅这样的女人,也只是个社会中的一个代表,为了牢固自己多年的婚姻,为自己的养女,为了在邢家干出个颜色来,不惜劳苦,忍气吞声,冲破家庭对她的一次次藐视和攻击。日子过得少有宽裕,攻击再次袭来,让争强好胜的春梅,不得不阔别久慰的家,舍弃温暖的小家、舍弃家庭的互相群体保护,孤人一行到天南地北闯荡。春梅宁愿让自己的小家暂像溃不成军,也不愿意让家族人拿自己当作小面人儿捏来捏去。

    春梅干的是记件工,装一袋蒜是两毛钱,装的时候还要挑选大小均匀的蒜骨朵,然后大的装一起,小的装一起;再扎上口,把袋子垛起来。这力气活难不倒春梅,不过,白天在热火朝天的人群中,吵嚷吵嚷激励着春梅不知疲劳;每到晚上,夜深人静感觉困乏,春梅只要想家,就默默宽慰自己,渐渐入睡。装蒜虽然累,不生外来气,让在家里发生的一幕幕,渐渐远离自己,天天和那大姑娘,小媳妇们谈天说地很开心。

    志国在家除了种好几亩责任田,和老母亲俩相依为命。母亲身体渐渐衰弱,基本失去自理能力。

    陈大婶和范桂枝没事儿就凑在一起,谈些七年古八年陈。说着说着,陈大婶忽然转变话题:“哎——最近怎么不见您的四儿媳妇春梅?”

    “外出打工啦。”范桂枝慢声慢气儿地告诉陈大婶。

    “打工?去那儿打工?”

    “不知道。”

    “你这当婆婆的,儿媳妇去哪儿都不知道,你不成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吗?”陈大婶趁机挑拨范桂枝家庭是非。

    “现在这时代,女人提高啦,男人吓孬啦!我儿子还管不住他媳妇呢,我这个婆婆更是麻绳儿提豆腐,提不起来呀!”

    “一个女人家外出,最起码让家里人知道。”陈大婶说。

    “我儿子知道,可是我也不问,以后老了,有碗饭吃就行,我不打听孩子们的事情。现在无能了,靠孩子们养活,就得听孩子们的话,不听话埃打,老俗言说得好,老要知足少要乖。”

    志国收工回来,进门就喊:“娘——今天中午吃啥饭?”

    范桂枝一笑:“啥饭都行。”

    “陈大婶今天也在我家吃饭,尝尝我做的羊肉炸酱面,春梅不在家,我学会做饭了。”

    陈大婶装作不知道春梅去打工:“哎,志国,你媳妇呢?”

    “打工啦。”志国边在压井旁洗手边回答陈大婶。

    “去哪儿打工了?”

    “中牟,装大蒜。”

    陈大婶抬头望望天,回头说:“老范嫂子,太阳当头,我回家做饭。”

    志国热情挽留陈大婶:“陈大婶,你和我妈继续聊,别走。”

    “走——有时间再来。”陈大婶急速离开志国家。

    阵阵秋风刮到春梅身上有凉的感觉,她在大蒜市场找到外甥杨立根。杨立根在这里装车,外运的大货车装满大蒜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装船,装飞机出口。

    “立根。”春梅朝着正在大货车上忙的外甥喊。

    “唉——啥事儿啊?姨——”立根提高噪音回答。

    春梅走到大货车旁,仰视着车上的杨立根:“等把这车蒜装好,你从车上下来,我有事告诉你。”

    “哎——姨,你稍等。”

    春梅等了一会儿,立根从大蒜车上纵身跳下,走到春梅跟前。

    “立根,我想让你替我回家一趟。”

    “回家干啥?”立根疑惑地问。

    “你妹妹倩倩在你姥爷家住,在你舅的学校读书,你替我到我家找到你姨夫。把倩倩的厚衣服找到,送到你舅舅家让你舅妈照顾好倩倩。”

    “行。”杨立根满口答应。

    “哎——另外,你把你的手机号,分别告诉你舅舅和你姨夫。”

    “哎!”

    “千万别忘。”春梅再次叮咛外甥。

    “放心,我走了啊,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