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血祭终南 > 第四章 逃亡

第四章 逃亡

    三原学生带队江白玉被捕。

    “四?二五”驱逐戴季陶结束了,西安为“驱戴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也不会知道,戴季陶来西安的消息,就是潜伏在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南汉宸最先得到的。他通过秘密渠道转送到省委联络员手中,省委才组织、研究出一套震惊中外的西安“四?二五”驱逐戴季陶行动计划,使这个红及一时的国民党政治骗子戴季陶从政治舞台的神坛上跌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小东门外,张光天听了几人的汇报,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好!太好了!真是太成功了!”现在我这样想,全城己经戒严,大家相互通知,我们一个星期内不能到校了,大家回家去避一避吧。”

    大家听了张光天的话认为很正确,很有必要。都点了下头各自分头走去。

    张光天领着三个同学,从东门外的树林和阎明等分手后,从伍道什字向东来到八仙庵。

    这时已是午饭过后时间了,几个人的肚子己经“咕蛄”地叫了起来。张光天带领三人在一家小饭店吃了些饭,付了饭钱,又步行向北,从“康家村”过到火车路北边。顺着铁路北边一直往西走,穿过“笃臣巷”“童家巷”“新贡”“西闸口”最后到“红庙坡”,到小白杨南歇了下来。

    这里已经很安全了,张光天对身边的几个同学说:“现在咱们分手,各自回家,在家里面好好歇一阵子,等平静之后再来学校吧”。

    几个人点头离开之后,张光天这才动身向西边方向走去。

    西安离周至家乡二百里路程,张光天一个人往回走着,一路上他虽然很高兴,但他并无心欣赏那些苍白地大自然景色。

    当天气完全黑暗下来时,他已经走到户县的涝店。因为这里人毕竟较少,虽然只有几个店家,毕竟可以填补一下饥饿的肚子。又加上天上没有月亮,夜晚很难行走,也因为一路上急于赶路,此时肚肌口渴的缘故,张光天在这里找了家旅店住了下来。

    比较大镇子来说,这儿要安全得多了。他找到老店家,说要住店和吃饭时,主人高兴地接待了他。让他坐下稍等片刻,并立即通知下人打扫房间和做饭。

    很快,饭菜端了上来,张光天狼吞虎咽地吃了开来。刹时,他感到了自己似乎有些失态,赶紧放慢了吃饭的速度。

    等他吃了饭,并且向店家付了饭钱和房钱,回到房间时,主人已经给他点上油灯,也准备好了洗脚水。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凳子,坐在水盆跟前,脱掉鞋袜,将双脚放进水里。水的温热程度使他感到了一种享受。

    “啊,太好了!太舒服了!”张光天心里说了一句。

    张光天很快洗好了脚,擦干净之后,将水盆向墙根处挪了挪,趿拉上鞋子,来到床上,躺了下去。因为走了百十里路,他很累了,他需要赶快休息。

    大约躺了几分钟时间,张光天猛然睁开眼睛,起身下床,关好房门,吹灭油灯,躺在床上,连衣服也没有去脱,很快就呼呼睡着了。

    因为他工作的特殊性,他很明白,为了安全,他必须一个人住下来。由于一天的忙碌,张光天很快进入梦乡。等他第二天起来时天已经麻麻亮了,他洗了下脸也没有擦,就出门往西走去。等他过了尚村、终南,到了司竹时,天已经是早上小饭时了……

    原来,当张光天领导二十名骨干从严绿娥、赵敏、田莉、张岁娥、刘小利、张聪利等推开宪兵和军警,让开一条通道的一刹那之间冲出会场,向东门方向跑了过去。

    这时的会场已经混乱得变成了一锅粥,简直不敢想象将会成为什么样子。人踏人,人拥人,人挤人。已经是人人自危,无法顾及别人了。

    严绿娥看到张光天带领二十名骨干已经冲了出去,她同时也看到了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此同时,也往周围其它方向向外冲去。

    她没有忘记张光天交代给她的那句 “要机灵,勇敢,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同学”的话语,她向两边的赵敏等大喊一声 :“快走!”

    赵敏等其她女同学听到严绿娥似如母狮样的吼声,丢开推搡的军警、宪兵,“哗”地一下散了开来,混杂进混乱的学生当中去了。

    军警和宪兵万万没有想到,当严绿娥吼叫那一声的一刹那之间,他们完全被吓蒙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眼前这位瘦弱的女学生会喊出一声母狮样的吼声来。

    当他们清醒过来时,会场上已经乱得无法收拾。他们只好朝着学生涌去的东方上空开枪射击,干枯地树枝“噼啪”掉落在地上。

    赵敏作为严绿娥的帮手,和大家看到张光天等用砖头、石块像冰苞一样砸向舞台时,台上台下顿时大乱。她和大家一起冲了上去,阻止着军警和宪兵。

    等张光天他们撤离后,她们也迅速撤离出来。由于人太多,顾此失彼,当时谁也不知道谁出来谁还没有出来。

    为了早一点出城,大家都一直向小东门涌去。赵敏也随着洪水一般的人流涌出东门。

    这时,她跟前没有一个熟人,都是一些从城里跑出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和其他几个县里中学的学生及百姓。

    赵敏托着疲惫的身子转到城南,一路休息了几次,等回到西门外的家里时,已经是半下午时间了。

    她这时肚子又饥又渴,胡乱找了一些吃的东西吃了之后,回到自己小房间里,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直到第二天早饭时间,母亲才从被窝里把她拉了起来……

    张光天一路上边走边想,他想的最多的是严绿娥和赵敏、田莉、张岁娥、刘小利及其她女生。她们后来怎么样了?她们出来了没有?有人受伤吗?一连串的问号在他脑子里来回闪现。

    一路上,张光天一直低头走着。来到黑河边,他找了一块地方坐了下来,在一处沙窝里,他用双手掬着少得可怜地河水喝了几口,感到了无比的清新。

    “啊,太好了!我好长时间也没有喝过母亲河的水了。”张光天长叹着说了一句。

    这时,他向南眺望着黑河东岸广袤的草堤,触景生忆,又想起了父亲很早给他讲过王重阳的故事来。

    王重阳十岁时父母亲双亡,从咸阳魏家堡越过渭河,来到黑河沿岸,在司竹一带乞讨为生。

    有一天上午,因为午饭未到,他在黑河东岸草丛中睡觉时做了一梦,梦见两位神仙给他送了一本书,让他看完后销毁。王重阳醒来后一看,头边真的放了一本书,他略识几个字,拿起看了起来。是道教的一本书,要传教给他,让他做全真教的第一代开山掌门人。

    王重阳读完书后,按照书上说的,销毁了书本。

    他开始按照书上说的,慢慢习武练功,第二年,去礼泉再会师傅,进行了多年的内功修炼,考取了武举人。

    再后来,在师傅指使下,去往山东渡回了马丹阳、孙不二、邱处机、郝大通等七真……

    张光天想到这里,又想到以前当他每次从户县那里经过时,总不由得要往祖庵那里看上几眼。想到这里,他微笑了一下,又在沙窝里用双手掬水喝了几口,用手擦了下嘴。

    因为天气大旱,黑河上游早已经干枯少水了,他无需脱鞋,一直向河对面踏着鹅卵石直接走了过去。他知道这里离周至县城二曲镇只有二三里路程了,到那里也该吃饭了。

    他过了黑河之后,向二曲镇走去。大约二十多分钟时间,他来到县城东门外。门口放着横木,四个持枪的士兵站立两旁,对过往行人进行严格检查。

    张光天站在远处看了一会,他认为自己不能进城去,以免出现事端,那就麻烦了。想到这里,他抬腿向城外南边的大路走去,再往西走就是八云塔了。

    这里摆放着几个小吃摊子,张光天在一个小摊前坐了下来。这是一个羊肉泡馍摊子,摊主看了眼张光天,让他坐下,也不必问他,只管给他做着。张光天看到摊主是个四十上下年纪的生意人,人长得很精干麻利。

    他给张光天切了半老碗羊肉后,又切了一大块关中特有的锅盔馍,一起放进大碗里,这才拉起小风箱来。

    小炉子的火苗伴随着风箱的轻重拉动声一闪一闪。上面的锅勺里的水一会儿被烧开了,摊主把大老碗里的羊肉和馍一起倒进勺里,一会儿就烧得滚开。

    等煮了一会儿,摊主调制好味道,拿起大勺一起倒进大海碗里,双手递给张光天说:“小伙子,我看你像是赶路的,给你多切了一些肉,你慢慢吃,别急。”

    “叔,”张光天接过碗,边吃着说,“感谢你了!是从终南那边过来的,去办了点事,走得太急了点。”

    “自然,自然。”老者压了下火问道,“也是周至人?”

    张光天边吃边点了下头不再说话了,等他吃完后付了饭钱,起身向石桥方向走去。

    从县城到家里这段路有四五十里,张光天已不记得走了多少次了,那是在县城念小学时的事了。这时,他想起了现在妹妹希廷也快要来县城念书了,他边走着微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