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红楼梦》传 > 第35章 判词论的倒塌

第35章 判词论的倒塌

    《红楼梦》诠释领域的“判词论”或者叫做“判词说”的观点主要建立在以下基础上:

    1,伏笔,伏线千里,草蛇灰线等等。《红楼梦》中在各种批语中呈现有很多笔法,例如,伏笔,史笔,正笔,陪笔,幻笔等等,这些笔法也成了后人写小说的模仿和文学评论的范本。尤其是伏笔之谈,凸显文学家使用艺术功底,整体构思的水平衡量标准。如第一回:便是烟消火灭时。【甲戌侧批(甲辰夹批):伏后文。】第一回脂砚斋批《好了歌》的解注,都说是指向后文故事情节。第十八回:第一出《豪宴》;【己卯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八回,宝钗看毕,【甲戌夹批:余亦想见其物矣。(靖藏眉批)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奇之至。】第二十七回:【庚辰眉批:这一节特为“兴利除弊”一回伏线。】第三十一回【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伏笔的说法是导向判词论的文本认识的一个主错点。事实上是人们能混淆了文学构思的巧妙性同文本意义深远的概念,以及文学手法同故事情节的走向混为一谈。

    2,《推背图》。出自第五回,“宝玉看了仍不解。【甲戌眉批: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想前人断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说,亦非常人供谈之物。此回悉借其法,为众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漏,待要丢下,又不舍。”宋·岳珂《桯史?艺祖禁谶书》:“唐李淳风作《推背图》。五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其学益炽。”它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的预言书。鲁迅《准风月谈·诗和豫言》:“豫言总是诗,而诗人大半是豫言家。然而豫言不过诗而已,诗却往往比豫言还灵。”《推背图》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该书在明末清初有金圣叹的注解。可证那个时候此书也相当盛行,同批语的说法能够互证。主要是因为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大有“天机不可泄漏”之意。第十三回,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甲戌侧批:伏得妙!】第五回:“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3,谶语之说。有诗谶、语谶、谜谶、戏谶、画谶,判词、花签名、梦谶、诗偈,戏文等。如第二十七回:【甲戌: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第七回:周瑞家的给惜春送花,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第三十回:金钏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4,后半部情况的批语。如悬崖撒手,茜雪狱神庙,袭人有始有终等等。

    5,曹雪芹《金陵十二钗》的构思路线。如巧姐遇恩人,第一回“钗在奁中待时飞”在后半部写成薛宝钗嫁于贾雨村,史湘云到了湖南那边等等。

    6,梦境和太虚幻境。这是判词论的大本营。第七十七回:宝玉梦见晴雯死了。癸酉本第八十一回:宝玉梦见香菱死了。宝玉猛然惊醒,吓了一身汗,恰见麝月进来,哭着对他道:“你快去瞧瞧香菱去,他活不了了。”麝月哧的一声笑了,道:“胡说八道,你何苦又咒他。”

    7,《红楼梦》文本故事的“以小放大”的特征。例如,第一回写甄士隐到贾雨村然后娶娇杏,整个故事版本就是一个压缩版的《红楼梦》。再如,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也是如此。

    上述这些情况都给《红楼梦》的判词说提供了依据。在第五回中曹雪芹就干脆因图作判,写上“判曰”。这些其实也都是在谐音法诠释和《金陵十二钗》的故事构架之下的继续演绎。总之,关于金陵十二钗的诗画解读,在曹雪芹的增删后出现,曹雪芹一开始就给出判词论的论调,接着是脂砚斋多出评语关于“千里伏线”的无稽之谈,强化了这种判词论观点。后人不知就里,瞎起哄。但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判词论圈定了人们对《红楼梦》文笔崇拜,然而同时也增加了断本和内容模糊的心理负担。例如传统红学诠释关于“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释,迄今为止,解释的品种多大50种以上还多。说明什么呢?说明传统红学无力诠释这一文本,并且不是争议的问题,而是根本错谬的问题,这就必然走向困境和糊涂之中。曹雪芹的改本《金陵十二钗》所描述的判词,意图一一对应贾府中的主要女子角色的设置,但原稿作者的诗歌保留却无情地否定了此一倾向。第五回中的这些图画原本应该就是手绘的图画,然后曹雪芹把它化为文字写了进去。

    1,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株枯木:指崇祯的明朝和弘光的南明。林,两地生古木,也有诗文的意思,来自于“林下”这个典故。吴梅村有《吾谷行》一诗:“吾谷千章萬章木,插石緣溪秀林麓。中有雙株向背生,並幹交柯互蟠曲。一株夭矯面東風,上拂青雲宿黃鵠。黃鵠引吭鳴一聲,響入瑤花飛簌簌。一株偃蹇踞陰崖,半死半生遭屈辱。雷劈燒痕翠鬛焦,雨垂漏滴蒼皮縮。泥崩石斷迸枯根,鼠竄蟲穿隱空腹......君不見庾信傷心《枯樹賦》,縱吟風月是他鄉。”挂玉带,就是挂冠的意思。玉带:是古代官员的系在腰间有一定品衔的玉带服饰物。中国历史到了明朝,玉制品工艺和生产已经到了非常普遍和旺盛的地步,当然,也仍是一种代表社会地位和奢侈品的尊贵性。相关明代坟墓考古挖掘可以佐证此点,玉制品的陪葬都非常丰富。明朝皇帝经常使用赏赐玉带来表示对大臣的信任和鼓励。清朝建立后,玉带就不再使用了。官员就没有了相关玉带饰品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性质。我们可以从玉带这个词语上直接判断出作者是明朝遗老,而非清朝人。抄检大观园情节中,曾经在惜春的丫鬟入画中搜出玉带版子。是贾珍赏赐给他哥哥的。交给入画保藏。明末和尚诗人履端著有《林越集》行世,书中有《玉带记》。相关详细资料没有。但有一个观点非常为为诗界称颂:“超于禅而不拘于禅”。停机德,这个典故来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咏絮才: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说的是谢道蕴的故事。

    2,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吴梅村全集》卷二〇《临终诗四首》其一:“忍死偷生廿载馀,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董俞(1631—1688)《沁园春·寿吴梅村先生六十》:千载词坛,寥寥可数,谁似先生。看奇葩四吐,扬班烂漫,灵珠盈掬,潘陆峥嵘。十捻三都,千金一字,当代风骚属老成。龙门在,任诸家百氏,孰敢争衡。廿年鹿侣欧盟,有碧水丹山世外情。记鹓班奏罢,炉烟春润,凤池散后,莲烛宵擎。文苑凋残,英雄老去,荏苒霜髭忽数茎。欣无恙,如天孙高峙,斗极常明。

    “三春”:“勘破三春景不长”“将那三春看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宝琴的是《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等等。榴花指皇宫,北京故宫中有种植。“虎兕相逢大梦归”,后人有的文本就把它改为“虎兔”。据我对这些所谓“判词”的研究,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给贾府中的女子予以后文判定的意义。而是都是描述作者的历史观点和个人看法,以及同女主角命运息息相关的哀叹。虎兕一词出自于《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吴梅村《悲歌吴季子》中使用到这个词语:“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虎兕,即老虎和犀牛。虎指满清军队。兕指明末农民起义军。

    3,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甲戌夹批:感叹句,自寓。】清明涕送江边望,指朝代更替。第七十回中黛玉的《唐多令》:“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4,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富贵,出自《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襁褓之间父母违。《与子暻疏》:“吾於孝道不能克盡,葬事又未完,深負罪愆。”湘江水逝,其实是说作者对林黛玉的思念。典故出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楚云飞,这个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寓意王朝云(1062年-1095年),字子霞,北宋钱塘人,文学家苏轼之妾。

    5,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葬花吟》:“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6,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明代文学家康海(1475--1540)作有杂剧《中山狼》。《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第七十九回:贾迎春误嫁中山狼。黄粱,即黄粱梦。出自唐代沈既济传奇《枕中记》。

    7,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缁衣,出自《诗经·国风·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是指黑色的丝帛做的朝祭用的衣服。侯门,出自唐朝崔郊的一首诗《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青灯,亦作“?青鐙?”。光线青荧的油灯。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葬花吟》: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8,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张岱《陶庵梦忆》卷七《冰山记》云:“魏珰败,好事者作传奇十数本,多失实,余为删改之,仍名《冰山》。雌凤,《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有一位说书人提到要说的书名叫《凤求鸾》,讲的是一个叫王熙凤的公子向一位小姐雏鸾求婚。这里就暗含“王熙凤”这个名字是男女不清的性质。凡鸟,其实来自于一个典故,语出《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人,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凡鸟也。"凡鸟,意思是平凡的鸟,用来比喻庸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寓“檢”字。林黛玉的《咏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三人,指南明发生的三大疑案中的三个人,即大悲和尚,伪太子和童妃。

    9,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其中“刘氏”二字,原本程高本是作“村妇”,为了逢迎刘姥姥和巧姐的判词,后人居然会做出如此手段来。

    10,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葬花吟》: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如冰水好,?来自于唐代诗人寒山的《无题》:“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淮南子·俶真训》:"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冰迎春则泮而为水,冰水移易于前后,若周员面趋,孰暇知其所苦乐乎?"如冰水好,作者意思是说想同你同甘共苦,共结生死情。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疗妒汤即吴炳《疗妒羹》传奇。

    11,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身”原文应当是程高本的作“情深”,情天情海,太虚幻境的篇额叫“孽海情天”。“荣出”或作“荣王”“荣玉”或是“从敬”意思都差不多。甲戌、庚、王等本作“皆从敬”。己卯本作“荣王”。杨本作“莹玉”。据靖藏本目验者毛国瑶说《红楼梦曲》中有"箕裘颓堕皆荣玉"之文,靖本从己卯本。根据“荣玉”的说法,“皆荣出”的出字可能是由“玉”字改造过来。但根据陈词“荣玉”一词历来无考。根据此点,有的人甚至怀疑,宝玉的名字都是后来抄写人或者芹溪所改写,本来的名字应该叫“荣玉”。这个解释主要是为了满足文本直观,但在诗句中就丧失地位。因此只是多点想法而已。同理,有的人解释“从敬”是对贾敬的伏笔,其实也是多此一举,说服力不是很强。宝玉的名字这个,我们没必要怀疑,因为在第22回中有:?黛玉问宝玉: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而有何坚?这个名字是文本连锁的,任何人要是想改动,除非你的文学水平超越于作者之上。因此,综上所述,据《好事终》“箕裘颓堕皆从敬”的句子,此处的诗句“漫言不肖皆荣出”,原文应该也是“漫言不肖皆从敬”。没有什么“荣出”二字。“漫言不肖皆从敬”同“造衅开端实在宁”这二个诗句是对仗的。也许是抄写人讹写和疏忽漏掉也未免可知。相对来说,最好的词语是“荣王”。箕裘颓堕,来自于《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是相当于说一个高超的技术和才能必须拥有丰厚的,扎实的基本功的样子的道理。如同俗语所说,学屠夫杀猪,必须先学会磨刀。但概念也还是差那么一点。说是必备条件的实现能力则更加合适。从敬,出典于《论语·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漫言不肖皆从敬,作者意思是说,在大局势的漩涡下,我们已经尽力了。荣王,指吴梅村对崇祯的知遇之恩的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