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北京女子图鉴 > No.20 想飞的鸟儿永远没有窝

No.20 想飞的鸟儿永远没有窝

    其实,那天从攀枝花回到北京,我没有立刻回家。

    心境变了,眼里看到的风景也变了。

    我租了一辆高档的商务车,打开笔记本,在里面写下这样一句话:“拥有更好的状态之前,一定是混沌。失去了一切之后,反倒不会慌张了。”

    司机问我:“您好,您租了两个小时的车程,请问您要去哪里?”

    我说:“随便开,我只是想看看北京。”

    我发现,这里我从来没有好好看过。

    但在那两个小时里,我却看到了自己走在街上的身影和以前经历过的故事。

    北京,一天二十四小时,到处都充满着忙碌的“北京人”。在路上跑着辛苦挣份子钱的出租车司机,因为耽误了时间而失去工作的送餐员,洗头房里说不清道不明职业属性的女郎们,恩恩爱爱的男同志,三里屯穿的妖魔鬼怪的年轻人们,中关村门口卖凉皮发家的清华学子,医院急诊室的深夜繁忙,默默维护北京治安的国家团体,跳广场舞的朝阳群众大妈们等等……

    认识的,你不认识的,有交集的,没有交集的,每一天,所有人都在为明天而努力。

    这个城市,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很快卖掉了自己手里的那套房子,在国贸租了一套小公寓。

    房产中介还惊讶地说,国贸的公寓特别贵!

    我说:“所以我们才要更努力啊!”

    那次搬家,我是带着微笑的。

    北京十年,我搬过九次家,这是第十次。

    这一次对我来说,不再像以前几次那样狼狈不堪,满脸郁闷,唉声叹气,也没有屈辱、难过、悲愤、无奈,它更像是整理过往奔赴全新生活的仪式。

    直到现在,我才从心里承认,北京真的是个美好绚烂的城市,但只有我有能力生存在这里的时候,我才能看得见北京由内而外的一切美好。

    不管我有多落魄,多美好,多想哭泣,多想咆哮,多想狂奔,多想飞翔,多想安静,北京都能包容着我。

    十年,我沿着最初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活成了如今的模样,到底算得还是失?算好还是不好?我一点都不想总结,来日方长,慢慢的自会有答案。

    欲望是永恒的创造力,继续走吧,前面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可以一直走下去。

    至于我在北京认识的那些朋友们,他们也都很好。

    我一一去拜访过。

    我先去了药梅的工作室看她,拎着泡椒凤爪和鸭脖子。

    药梅问我拿的是什么,我笑道:“我想吃泡脚风爪和鸭脖子了,你有空陪我吃一顿吗?”

    药梅别提多高兴了。

    后来,我又去找高飞,请他帮忙。

    高飞问我:“怎么想起来约我喝咖啡了?”

    我出其不意地说:“我见到药梅了。”

    高飞诧异极了。

    我笑了:“哈哈,还记得咱们的切口吗——江湖救急。”

    我和卢家凯依然保持着纯洁友好的异性闺蜜关系。

    柳夏梦出差的时候,我就一大早拿着早餐去砸卢家凯的门。

    卢家凯一脸的起床气:“你来干什么啊!”

    我说:“帮出差在外的柳夏梦看看屋里有没有别的姑娘。”

    卢家凯回道:“神经病啊!一大早的,来借钱啊!”

    我懒得理他:“我来送爱心早餐的好不好!”

    卢家凯眼睛亮了:“有牛肉大葱的包子吗?”

    “Of course!”

    我离开公司前,还听到以前三个手下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张影儿说,给她新换的部门,她真的干不动,想换工作了。

    许昕亮说,他都开始到处投简历了。

    王伊萌说,别啊,大家都走了她怎么办,大家再一起去一个地方吧!别就这么散伙了呀!

    直到我站出来:“窃窃私语什么呢!不怕被开除啊!”

    他们才老实。

    至于桔子和笨笨,一如往常。

    我们姐妹之间的聚会,聊得还是男人和家庭。

    桔子已经怀孕了。

    笨笨跟我们吐槽:“我老公非劝我辞职做家庭主妇。”

    桔子立刻阻止:“可别!一会发胖,二会和社会脱节变傻变呆,三会被孩子捆绑得失去自我。”

    笨笨发愁极了:“那去哪儿找那种不坐班,能照顾家庭的兼职工作呢?”

    就这样,搞不清男女关系,但是搞得清人脉关系的高飞,成了我的商务经理。头脑活泛乐于贡献一切资源的桔子,成了我的内容策划。老实本分一件事都不会办砸的笨笨,做了我的行政总监。善与人沟通人缘甚好的卢家凯,承担起了业务推广。而越来越红的美女作家药梅,则成为了我的专栏作者,和我一起创业。张影儿、许昕亮、王伊萌三人也继续跟着我征战……

    哦,我也有了自己新的工作——自由撰稿人。

    我也越来越明白,成长是一件踉跄的事,未必经得起特写,我们不必为那些辛苦成长的时光勉强正名,但那些时光里一定有动人的人和事情留下。

    几天后,许斯明来北京看我,我正好买水果回来,在单元门口看到他。

    他拎着行李,说:“临时参加一场专家会诊,所以没跟你打招呼,直接就来了。”

    我很开心:“来的真巧,我刚买了好多水果,着急去开会吗?有空吃晚饭吗?”

    许斯明笑问:“是不是馋我的水煮牛肉了?”

    我忍不住跟他撒娇:“你要没空做,我也不强求哦。”

    许斯明煞有其事地:“这个空,可以有。”

    许斯明跟着我进了门,他说:“我看了你的公众号第一篇文章。阅读量那么多,医院里很多人都很喜欢你写的文章。”

    我笑得小得意。

    许斯明说:“你看你,没有办公室也不给大家发工资,虽然是白手起家,总归不能寒酸,这是我的一点积蓄,你可以先租个办公室,人心常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他拿出一张存折。

    我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回头缓缓地抱住他。

    再后来,李晓芸一家也来北京玩,顺便看看我。

    我们一起去了鸟巢,我和李晓芸在一边坐着,看着远处的田子带着一儿一女玩。

    李晓芸感叹道:“真羡慕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这十年,我什么都没干,变成了一个家庭妇女。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四川,还是因为孩子放假了,我蹭孩子的假期才有假期,唉!未来我的人生就是老公和孩子了。”

    我说:“我也什么都没干啊,现在变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李晓芸说:“真羡慕你这种一眼看不到底的生活,可是换我,我应该没有勇气过这样的生活。”

    这话多么的耳熟啊。

    我说:“换我过你的生活,我怕我也应付不来。”

    李晓芸突然说:“我以前老爱催你结婚生孩子,我现在不催了。”

    我问为什么。

    李晓芸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和别人不一样。”

    我笑她:“说的这么文艺?你就说你现在可以接受我的折腾了?”

    李晓芸说:“就像你也接受了我的安稳一样。”

    我问:“那安稳和折腾,哪个更好呢?”

    李晓芸说:“再过十年,再来比比看。”

    我又笑了:“干吗要比呢?”

    李晓芸说:“女人不就是活到老比到老吗?你是我的动力啊,但我有信心过得更好。”

    这时,李晓芸的大女儿一蹦一跳地扑回到她身边:“妈妈,妈妈,我以后也要来北京放风筝!”

    李晓芸说:“那你要努力学习,才能来北京哦。”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

    那时候,我看着我妈妈在天安门前的留念照片,我说,我以后也要去北京。

    而现在的我,说起来还真是一无所有了,没有存款,没有工作,没有房产,当初削尖了脑袋挣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了,我的生活好像回到了原点。

    但似乎,我却又什么都拥有了,而且心情很好,很平顺,一点都不焦虑。

    北京是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城市,而我们,都是这座城市里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正如李晓芸说的那句话,这是“一眼看不到底的生活”,至于未来,现在谁说得好呢,也许我还会无助、焦虑、伤心、难过,身边会有意想不到、突如其来,可那又如何?

    我是我,越来越好的我。

    再坏的事都经历过了,只好把自己拾掇好了,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差。

    对于那样的未来,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