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同路人 > 122章 锦衣卫执行家法 李丛飞受命招抚

122章 锦衣卫执行家法 李丛飞受命招抚

    在韩愈和沈炼抓严嵩的同时,管仲也带着自己的手下和查访司的探员出现在了蒋干的家里。

    管仲看着蒋干缓缓的喝完最后一口茶后,问道:“茶喝完了。可以走了吧蒋大人?”

    “不急,不急。”蒋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端茶碗的手却在不停的抖,弄的茶碗和碗托互相碰撞起来,发出‘叮叮’脆响。

    “可是我急呀蒋大人。办完您这档子事,我还要回水寨把行李收拾一下。”管仲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不紧不慢的说道。

    蒋干听了这话,心里很是懊悔。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贾仲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管仲管千户伪装的。要是当时就发现了他的底,打死也不会帮严嵩的忙。

    蒋干长叹了一口气,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道:“好吧,我现在就跟您走。在走之前我想请大人先放过我的家人,好吗?”

    管仲听完,左右扫视了一下站在屋内的家法队队员和查访司干员,思忖片刻后,用一种让人感觉冰冷刺骨的声音回答道:“你懂家法的。”

    蒋干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他听到这句话后,立即运足体内元气,右手猛地一推刚刚放下的茶碗,将他砸向了管仲,想要拼出个活路。

    管仲也不含糊,立即运足元气,左手一接茶碗在身前画了半个圆,同时右腿往后退了半步,化解掉茶碗上的劲力。

    借着管仲化解茶碗的这一空隙,蒋干早已三步变做两步冲到管仲身前。

    管仲右手刚刚将柳叶刀抽出一寸,蒋干却一脚蹬到了刀柄上,将柳叶刀又踢回了刀鞘内。

    ‘好生犀利!’管仲心中叹到。

    紧接着蒋干从脚至腰,再从腰至肩,又从肩至右拳身上每一块肌肉在元气的推动下依次发力,瞬间打出了威力极大的一拳。

    管仲来不及躲闪只得用左手举着茶碗去接。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伴随着四散飞溅的茶碗碎片,从两人的拳掌之间飞了出来,同时也震的管仲左臂生疼。

    蒋干收回右臂还想如法炮制再来一拳,结果这一拳还没挥出,便被一左一右的锦衣卫家法队员和查访司探员捅中了左胸和右腰,鲜血瞬间便从这两处喷了出来。因为这两刀捅在了要害上,同时还封住了体内的元气流动,蒋干瞬间便没了离,瘫倒在了地上,逐渐没了气体。

    看着躺在地上的蒋干,管仲脸上没有一丝同情。虽然蒋干的眼睛还睁着,但是身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在收拾蒋干尸体的时候,管仲发现蒋干的右拳攥出了血来,右拳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掰开之后管仲才发现,这是刚才那个茶碗的碗底,碗底之上印着出产这只茶碗的商号的名号‘源瓷居’。管仲调查过源瓷居,他知道这是她夫人孙氏的家族产业。

    ……

    ……

    李丛飞啃了一口窝窝头,随即看着窝窝头自言自语道:“这么好吃的窝窝头,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在吃到啊。”

    张炳昌斜眼瞥了一下李丛飞,没有接话。

    李丛飞将窝窝头放到碗里,抬起头笑了笑,看着张炳昌问道:“张将军,您已经考虑了两天了。我们元帅真诚的邀请您加入我们。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丛飞自从上次劝降噶尔丹立了大功之后,便被杨毅提拔重用。虽然没有功名,但是也被杨毅给了个八品参军之职。

    为了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杨毅这次便派李丛飞前往张炳昌的营寨做说客,劝他加入征北军。

    “李参军,在下不明白。在下何德何能让杨元帅瞧得上眼,授予在下校尉一职?”张炳昌反问道。

    “新罗残暴,辽河百姓已身处水火。我郑国皇帝怜惜百姓,奉天道,讨伐残暴。将军既是我郑国百姓,道弈与陛下之道相同。杨老将军觉得,将军乃百姓之中反抗新罗残暴的第一人,故授予校尉一职以示嘉许。”李丛飞解释道。

    “郑国百姓?呵呵,当年郑国皇帝抛弃了我们,现在又回来说我是他们的百姓了?”张炳昌苦笑道。

    “将军何出此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郑国又何时抛弃过你们?”

    “何出此言?呵…”张炳昌冷笑一声接着说道:“我小的时候先父就曾跟我说过,二十多年前,是郑国的皇帝,没错就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亲自下的圣旨抛弃的我们这些关外贱民。从儿时起,我就从来没把那个抛弃百姓的皇帝当成过自己要服侍的君王。至于我是哪国人,又有什么关系?我带着兄弟们反抗新罗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实在过不下去了,跟你所说的什么道,不是一回事。”

    “看来张将军对我们还有一些误解。李某不才,二十多年前之事,还有陛下这二十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李某愿意为将军解释一二…”

    听完李丛飞的说的一堆大道理张炳昌反问道:“李参军生的好一副伶牙利嘴,张某不才说不过你。照你所说,你们的皇帝这些年来一直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在现在这个档口收回关外故土是吗?”

    “没错。”

    “那么我再问你,你们皇帝收回关外故土后,要如何对待关外近一百万百姓?又如何对待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的新罗百姓?李参军您在我这里还吃的上窝窝头,那是因为村里面的百姓紧衣缩食帮衬着我们。而外面的村子呢?没有义军保护,又被抢走了口粮,他们现在能有口糠吃就很不错了。有不少小娃娃,因为缺吃的已经饿死了,有不少村子已经出现了易子相食。你们打算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炳昌发出的一连串问题,让李丛飞无言以对,他沉默了好久思索着该如何回答。

    “张将军真是问住我了。战后朝廷对关外是有安排的。但是这安排的内容由于在下官职较低,我无权了解。不过我想到时候赵大人一定会照料好关外百姓的。”

    “赵大人?你是说工部郎中赵斌赵大人?”张炳昌眼中突然冒出了一道光,他惊异的看着李丛飞追问道。

    “没错,就是我的师祖赵斌赵大人。哦,他现在也是唐山知府了。”李丛飞补充道。

    “是他…”张炳昌思索良久,又道:“为何你说赵大人会照顾好关外百姓?他不是唐山知府吗?”

    李丛飞解释说:“朝廷里一直有传言说,打败新罗后,陛下会下旨成立东北安抚司,赵大人会就任安抚使。”

    “东北安抚司…”张炳昌显然对这个陌生的名字有些疑惑。

    李丛飞又解释道:“东北安抚司,正四品,掌管关外地方民事,直属上级冀州道总督府。哦,不过这都是未证实的传言。”

    “你确定赵大人一定会就任安抚使吗?”张炳昌又问道。

    “这个…这个需由陛下定夺。但是我想,除了赵大人以外,没有人更适合来接任这一职位了。因为二五规划里关于冀州道和关外的发展规划,是由赵大人带领我们燕京工业学院的学子们一起编写的。我认为除了赵大人,没有人能够完成那伟大的计划。”李丛飞笑道。

    “我明白了。”张炳昌又低下头思忖了一会儿后,缓缓说道:“如果你能让赵大人来见我一次,我就答应你们。”

    “这…这个,赵大人恐怕不方便。”李丛飞尴尬的说道。

    “杨老元帅不是说我是反抗新罗残暴的第一人吗?我这个第一人难道还不配杨老元帅的女婿,屈尊来一趟吗?”张炳昌笑问道。

    李丛飞犹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思忖片刻之后,李丛飞追问道:“张将军,我不明白您为何执意要见赵大人呢?”

    “你说你对我很熟悉,我问你我父亲是干什么的?”张炳昌问道。

    “这…在下不知。”李丛飞感觉有些难堪。

    “我父亲曾经是个童生,关外陷落后就在村里当起了教书匠。由于有些文采又懂得算术,农闲不讲课的时候,就和商人们往郑国跑跑生意,赚点小钱。5年前,哦或者说4年前吧,他开始发现了郑国的面貌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炳昌缓缓讲到。

    “您是说赵大人到冀北搞工业以后吗?”李丛飞问道。

    张炳昌点了点头:“没错,父亲大人后来每次从郑国跑生意回来都会给我讲郑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变化。他跟我讲起那建立起来的一片片工厂,又讲起了摩肩接踵上下班的工人们,还讲了他们住的宿舍和吃的食物。而这些工人,有好多在之前还是吃不饱饭的贫困农民。而他们到了赵大人手下之后,不仅吃得起饭了,还住上了好房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时起我父亲就常说,如果有一位像赵大人一样的好官来到关外当父母官,我们的好日子也就不远了……所以我一直想见见赵大人。我想看看他是不是真如先父说的那样,是一个有大本事的好官,是不是一个值得我去追随的人。”

    听完张炳昌的故事,李丛飞沉默良久后缓缓开口说道:“我明白了,你想追随的只是赵大人,对吗?”

    “是的。”

    “好,这件事我会如实向赵大人禀报。但是路上危险,赵大人身份重要。我不能保证赵大人会亲自前来,也不能保证他能很快过来。”李丛飞解释道。

    “我明白,我愿意在此恭候。”

    “如果赵大人来了,也同意你追随他,你就会答应我们的是吗?”李丛飞又问道。

    “是的,张某说话算话。”张炳昌点了点头。

    “告辞!”李丛飞话不多,拱了拱手便离开了张炳昌的营房。

    李丛飞来温沟村见张炳昌的目地,是为了让他在征北军进攻柳城(朝阳)的时候,在广宁府至柳城的大凌河官道上卡主广宁府的援兵一天。

    在李丛飞看来,这无异于送死。即使凭借山路天险,他们这200余人也挡不住全副武装的新罗援兵。或许张炳昌想要见赵斌只是自己要推脱的借口罢了。他已经算准了赵斌不会来了。

    当然此次出行,达到的效果和张炳昌的条件,他也会如实汇报的。这毕竟是他的使命!

    修复一新的宁远城内,赵斌坐在自己的临时官邸内接见了刚刚回来的,李丛飞。

    “你是说张炳昌要见我?”赵斌问道。

    “是的,他说要追随于您。”李丛飞答道。

    “追随于我?”

    “是的,他还说…”李丛飞紧接着将两人见面的细节讲给了赵斌听。

    “我明白了。”赵斌思忖了一会,转向一边的噶尔丹问道:“左祝是前天出发的吧?”

    “没错,他们前天乘火车从唐山出发,中午就在遵化下了车。按步骑混合在官道上的行军速,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喜峰口关了。”噶尔丹对于军事上的事,还是比较在行的。

    “你预计再过多少天他们就会到达柳城?”赵斌又问道。

    “师傅请看。”噶尔丹指着赵斌办公室里的地图开始了讲解。“左将军他们走的是遵化-平刚的官道,此一路敌我双方都已修葺了多年,道路情况很好。况且此时已入秋,天气渐冷,雨水渐少,道路比夏天好走了不少。据学生估计十天,最多十天,左将军就会到达柳城。不过依学生所见,最多再过五日,左将军过了平泉卫之后就很有可能会被敌人的侦骑发现。届时左将军为了达到袭击的突然性,必然会加速行军,迅速突破敌平刚屯,直抵柳城下。师傅若想去劝服张炳昌,并做好阻敌增员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赵斌听完思忖片刻之后,便下了决定:“噶尔丹,你收拾好你我的行李和装备,带上我的卫队,咱们即刻出发。”

    “赵大人,您要不要先通知一下郡主和杨老元帅,这样出发恐有不妥啊。”李丛飞劝道。

    “没时间了!再说了,真通知了他们说不定就走不成了。”赵斌反驳道。

    “师傅,学生以为带上全部卫队出发十分不妥。”噶尔丹说道。

    “哦,这是为何?”

    “您的卫队总共100余人,虽然修为都不低,但人数众多目标太大。路上我们需穿越敌防区,目标太大的话容易被发现。徒儿建议,就挑选上次那20余跟您一起去鹤乡港的精干之士跟随即可。”噶尔丹解释道。

    “好,听你的,需要带什么装备准备多少干粮,都由你来操办。”赵斌吩咐道。

    “学生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