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 > 两棵树,一棵树作品汇 > 安静

    看过了太多的田园和山水,看淡了太多的人情与世理,也看够了太多的喧嚣和纷扰。而今,当我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漫步时,拥抱着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忽然就开始对“安静”这两个字充满了欢喜。

      安静,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享受。安静的美,在若有若无之间,在飘飘洒洒之中,可以意会却很难诉诸于恰当的文笔。就像顾城说的那样:“草在结它的种子,树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在那里不说话就很美好”。

      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安静是这样让人心动,尽管我尚不能确切地说出它好在哪里,但真的很美!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这样的境遇也许太过了简陋,这样的生活也许少了些奢华。可是,当你能够深得其中韵味,那也就领略了安静的精髓。

      独守一片静谧,随心随意到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到为所欲为。这样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野外也好,陋室亦行,花前小酌,月下听风。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那是一种怎样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境啊!

      一个生命如果学会了安静,那他就可以放下,就能够看轻。世间所有的奢靡、荣誉、恩宠,放眼观之无不都是过眼烟云。

      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不争。他们就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无意去攀比俗世的客套和风雅。只静享内心的丰富,只安于世事的清宁。许多高人,许多智者,他们心平如水面带祥和。这种姿态要么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要么就是真正悟懂了静默、看淡了繁华。

      所以,安静其实就是内心世界的云淡风轻。一颗躁动的心,无论隐于市还是没于野,无论幽居深山还是远遁大海,都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

      一个生命如果喜欢上了安静,那他就会刻意,就会找寻。无论我们周围变得如何纷乱与浮躁,你总归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份安宁。

      一溪水,一剪云,一棵树,一缕风。那些再平常不过的风景,都可以印染你的生活,都可以美丽你的心情。

      山高水长,柳暗花明,在自然身上,我们也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乐音悠悠,墨韵袅袅,跟随书的主人去品味、去感悟。款款诗心,盈盈篇章,暗香就会溢满你的心房。

      即使现实里面总是那么凌乱,但至少我们可以保持一份心灵的恬淡。

      母亲在乡下生活的时候,老屋的院落离村子很远,她养着一只猫和一条狗,喂了几只鹅与鸡。那时那地,整个世界都溢满了安静的气息。门前是波光粼粼的小河,屋后是绿草箘箘的小山,山山水水满是空空旷旷的随意,仿佛和红尘阡陌已经远离。

      每一次我去乡间小住,面对着蓝蓝的天,轻轻的风,以及扑面而来的幽静的味道,每一次都是乐不思蜀。好像从骨子里面,就有一种深深的依恋。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因为它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让内心更为充盈,使生命更为沉稳。惟其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是一种对成熟人生的推崇。

      因为这安静,让我们不再感到寂寞难耐;因为这安静,让我们品味一种与众不同的喜乐情怀。因为这安静,艺术、执著、平淡、智慧这些久违了的亲切的话题,处处遗留下哲学和散文的痕迹。

      有时候,朋友相聚推杯换盏海阔天空;有时候,独守空屋寂寞萦绕无穷无尽;有时候,登高望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有时候,一茶、一书、一个人、悄悄品味乐在其中。世事纷纷扰扰,能得安静真的最好。

      周国平在他的《丰富的安静》中说:“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他是深得安静这个词的个中三味了吧!

      是的,我也喜欢我是安静的、我的心是安静的。不要多少人烟喧嚣,不要多少繁华热闹,只把日子能够过得很缓慢,很惬意,也很散淡。如朝露之隐隐退去,若凝香之萦绕几许,拈花浅笑,亦有暗香盈袖。

      就像梅尧臣的那首诗写的:“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不知道,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