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 > 别说车轱辘话作品汇 > 童年的“游戏人生”

童年的“游戏人生”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可是,看看现在,大大小小的鸽子楼把原本陌生的家庭阻隔得更加淡漠,对门的楼层都老死不相往来,令人唏嘘。儿时在老家的那种比邻而居的生活不见了,生活中没有了同伴,成长中缺少了交往,孩子一个个成为温室中的花朵,带着病态的娇美,这样的花朵往往过于娇弱,甚至有些畸形。

      在教书之余,经常看见孩子们抱着游戏机忘我地玩游戏,我一方面感叹这世界变化太快,另一方面则暗暗担忧孩子的眼睛和健康了。

      小时候,生活的贫穷却无法改变孩子爱玩的天性,况且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学习的压力,更不会有什么“安全事故”的担忧,孩子跌着、碰着,根本不会有家长哭闹着到学校,更不会有什么“狮子大开口”要什么误工费,什么营养费的。

      孩子整天在外边疯跑,到处野,野着野着就长大了。昔日的游戏也好像老古董,藏在箱子里被尘封了起来,可它又像大脑中的记忆,会在不经意的某一个时刻苏醒,让我回到童年,回到儿时的游戏中。

      回想起来,儿时的游戏还真不少,这些游戏中最有趣的也许就是摔凹凹。这摔凹凹,好理解一点的名字就是“玩泥巴”,再高雅一点,与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挂起钩来,不就是“泥塑”吗。周六周日,作业已经完成,正闲着没事,早有几个玩伴过来喊了:“阿忠,快出来,走,到北汪摔凹凹去。”那边喊着,这边早屁颠屁颠地出来,趁母亲不注意,撒丫子般和同伴奔向了北汪涯。

      这北汪其实就是村子里的一个大汪,整个汪里泥巴以红泥为主,粘性很大,也因为这个原因,汪里的泥巴成为砸炭泥的好材料。每年都被挖走不少,汪也越来越大,成为我们这些孩子嬉戏玩耍的好去处。

      北汪紧靠着生产队的烟炉。我几个人每人挖了一大块泥巴,找一处石台子,一个自然又天然的兴趣活动小组组成了。开始是比赛捏小泥人,没有老师教,全靠自己心里出,几个孩子捏出的泥人大小各异,形态差别更大。有的腿长胳膊细,有的头大身子小,这个给起名叫张三,那个小驼子自然而然叫李四。捏好的泥人一字排开,颇有阵势。

      也有比较高雅的时候,记得有一次玩泥巴,有两个“半大人”参与,大的教小的,捏起了孙猴子,还给孙猴子找了个金箍棒,很有点艺术味道了。可惜,这样的场景不多见。捏了半天,就有些不耐烦了,几个人一商量,一股脑把泥人抟成一团,开始比赛摔凹凹。这凹凹的名字,我至今也找不到一个规范的名字,字典上也查不到,但它的形状真的像“凹凹”的“凹”字。抟一块泥巴,捏成盆状,然后用力在石板上一摔,凹凹便响亮地炸开了。几个人比赛,看谁凹凹摔地响亮,炸开的窟窿最大。炸得小的自然要补一块泥巴给炸的大的。于是你摔他捏,又一阵比赛。

      除了摔凹凹,捣桃核、捣铜钱、按六、按四、下象棋、来军棋、来方、来四角、打拐、来顶门杠等等,数算起来,游戏竟达十几种之多。

      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学会了玩跳棋,这个游戏是三个人一起玩,颇能考验人的智商,一人一步,谁能利用棋子当桥,最先跳到棋盘的对面,谁就是赢家。一盘棋下来,赢得兴高采烈,输得垂头丧气,攥拳跺脚,发誓明天再战,再论输赢。

      还得说说捣铜钱的游戏,要不是因为这个游戏,我也许不会有“收藏”铜钱的“嗜好”,也不会对古钱币(铜钱)痴迷并持之以恒地搜集,也就不会成为古钱币收藏方面的“砖家”。

      家后的小街并不宽,但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这些调皮蛋疯跑、疯跳、疯玩。出胡同右拐几米,就是侯家大爷的家,其大门口有一块大薄石板,权当于过门石,石板的中央早就被錾出一个凹槽,这块石板就留下我们童年的诸多记忆,尤其是利用这个石板玩捣桃核、捣铜钱。

      又开始了捣铜钱的游戏了,捣铜钱时,对方先放一枚钱币在凹槽处,让后人站立在石板上,直立且瞄准铜钱,用自己的一枚铜钱砸击对方的铜钱,谁击下石板,那这枚钱币就归谁所有。也不知怎地,我忽然间对这个外圆内方的铜钿产生了好奇。青铜质地的铜钱上竟然有文字,背面还有一些蝌蚪样的曲线。这到底一种怎样的奇怪东西。

      这个游戏让我们这些孩童乐此不疲,而我的收获就是攥在手中的那几枚大大小小、或带着黑漆古的包浆、或焦黄闪亮的、或夹着斑斑铜锈的铜钱。玩完了,迫不及待地回家,问父亲,查字典,终于知道了这些铜钿竟然是古代的流通货币,这些古钱币,历经百年或千年,流转到我的手中,看着它,我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大唐盛世,经历了两宋风云,看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覆灭,清朝的努尔哈赤正策马扬鞭直奔关内……小小的古钱币竟然包藏着这样丰厚的历史,从此,我开始了古钱币的集藏。

      在幼年物质生活贫乏的日子里,衣不遮体、面黄肌瘦,浑身脏兮兮的孩童们仍旧有属于他们的童年,有属于他们的喜悦和忧伤,昨天捣桃核输给谁了,今天又来四角赢了一大把了,哪天得把三红的那枚铜钱赢来!一钩弯月渐渐丰满,又该相约玩捉迷藏了……回忆起来,幼时的孩童生活竟然如此充实。看看现在的孩童,虽然有大量精致的、奇形怪状的玩具,自己的电动车、游戏机琳琅满目,可更多地是宅在家里,独自地玩乐,少了疯皮泼辣,少了玩伴,少了动手和冒险,多了孤独,多了沉重的书包,多了父母如山的期望……

      沉重的课业让孩子们像小大人一样,脸上挂着无奈,看纯真的瞳仁,里面分明藏着忧伤了。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口袋里有钱了,可孩子的童年呢?

          “没有了”童年的孩子好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