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 > 小曼的梦想作品汇 > 学,然后可以知本真

学,然后可以知本真


    子曰:“智者无惑。”挡在本真前不令其看清事物真相,是为惑。智者,应通过“学”,解开迷惑,本真方能随之浮现。

      不同的人,其活着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但仁人,惟探寻本真尔。本真,非“初心”,追寻本真,也非“寻根”。“初心”与“根”都是过去,而本真是当下。本真,或曰“诚”。己诚,就是最真实、未有伪装的自己;他诚,即最真实、不带任何滤镜的世界。

      其实人的一生都奔跑在求真的道路上。先是为利,后因真而醒悟,于是为名。追名久矣,因真再次醒悟,最后毋追利也毋追名,世间空然,成为了佛者。这一路上,因为不断求真、追本,都使人的思想境界醒悟与升华。故圣人之言,其实都是对我们回归本真的劝诱。

      譬如孔子的一生也在不断探寻本真的路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于解开学业中的迷惑,探求学习的本真;“三十而立”,定立于事业,不断探求着事业的本真;“四十而不惑”,这时对事业方面已无迷惑,达到了无所谓名利的境界;“五十而知天命”,己命的本真已了然于胸;“六十而耳顺”,是对他人本真的通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因孔子的一生对本真的不断探求,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时才能有“从心所欲”的洒脱。

      生活中,所有发自内心的快乐都建立在本我的真诚上,而所有一时的苦闷无不因为虚伪的表象。只有知本真,无时不刻地追寻、靠近本真,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