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猎天下二部完 > 第50页

第50页

    八月,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改元真王,攻没郡县,高欢、蔡俊、尉景及段荣、安定彭乐皆从之。洛周围魏燕州刺史博陵崔秉,九月,丙辰,魏以幽州刺史常景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督元谭讨之。景,爽之孙也。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置兵守险,谭屯居庸关。初,敕勒酋长斛律金事怀朔镇将杨钧为军主,行兵用匈奴法,望尘知马步多少,嗅地知军远近。及破六韩拔陵反,金拥众归之,拔陵署金为王。既而知拔陵终无所成,乃诣云州降。仍稍引其众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所破,脱身归尔硃荣,荣以为别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食,就食自己找饭吃的意思,将二十万曾经叛乱的骁勇善战的六镇军民流放在河北却不管饭,不饿死只有抢饭吃了,不造反才怪。斛律金也投奔尔朱荣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就是从他口中流传出来。中学课本上不写斛律金的名字,仅说是敕勒民歌,不厚道。斛律金的儿子斛律明月的箭法极好,一代名将,号称落雕将军。我严重怀疑,金镛先生痴迷这段历史,连笔名都来自金镛城,金镛是洛阳中西北高地,魏明帝筑造城堡守卫洛阳,东西魏后来在金镛城下爆发多次大战,金庸先生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将斛律明月的名头给郭靖用了。

    第一百五十一卷(公元五二六年,梁普通七年,北魏孝昌二年)(1)

    正月,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改元鲁兴,引兵向州城,州兵御之不利。杨津至灵丘,闻定州危迫,引兵救之,入据州城。修礼至,津欲出击之,长史许被不听,津手剑击之,被走得免。津开门出战,斩首数百,贼退,人心少安。诏寻以津为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魏以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与河间王琛共讨修礼。

    小说开头讲述公元525年的冬季,葛荣攻破左人城击杀杨忠父亲杨祯,这段历史来自于《周书》的记载:“杨忠,弘农华阴人也,小名奴奴。高祖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祖烈,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祯,以军功除建远将军。魏末丧乱,避地中山,结义徒以讨鲜于修礼,遂死之。”

    《周书》还记载:“忠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年十八,客游泰山。”《周书》中那么多历史人物,唯独记载杨忠身高,古代的尺寸历代不一,在北周和隋朝,一尺合0.2451米,这样算下来,杨忠的身高为1.91米,在战场上一定极为惊人。杨忠出生于北魏正始三年(公元506年),他十八岁时是公元524年,与其父在河北战死的时间接近,推断杨忠是在父亲战死后,经过山东逃到梁国。不过,一些学者质疑隋朝是否真的出身自武川,陈寅恪先生甚至认为杨忠就是山东泰山人,大多数史家还是认同杨忠生于武川,在父亲战死后经过山东逃亡梁国的历史。

    小说开头讲述高欢逃亡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是借鉴了《北齐书》中《神武纪》中记载:“孝昌元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神武乃与同志从之。丑其行事,私与尉景、段荣、蔡俊图之。不果而逃,为其骑所追。文襄及魏永熙后皆幼,武明后于牛上抱负之。文襄屡落牛,神武弯弓将射之以决去。后呼荣求救,赖荣遽下取之以免。遂奔葛荣,又亡归尔朱荣于秀容。”

    高欢脚踏群星的故事也受《神武纪》启发:“尝乘驿过建兴,云雾昼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绝,若有神应者。每行道路,往来无风尘之色。又尝梦履众星而行,觉而内喜。”

    公元五二七年,梁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

    梁领军曹仲宗、东宫直閤陈庆之攻魏涡阳,诏寻阳太守韦放将兵会之。魏散骑常侍费穆引兵奄至,放营垒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馀人,放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魏兵遂退。放,睿之子也。魏又遣将军元昭等众五万救涡阳,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欲逆战,韦放以魏之前锋必皆轻锐,不如勿击,待其来至。庆之曰;“魏兵远来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诸君若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帅麾下二百骑进击,破之,魏人惊骇。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将士疲弊。闻魏人欲筑垒于军后,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议引军还。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极多。今诸君皆无斗心,唯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当依敕行之!”仲宗等乃止。魏人作十三城,欲以控制梁军。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城,涡阳城主王纬乞降。韦放简遣降者三十馀人分报魏诸营,陈庆之陈其俘馘,鼓噪随之,魏九城皆溃,追击之,俘斩略尽,尸咽涡水,所降城中男女三万馀口。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为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历4代8帝,南齐(公元479-502年)历3代7帝,萧梁(公元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公元557-589年)历3代5帝,最终丧亡于隋朝。

    刘裕出身贫寒,登基后借鉴东晋教训,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兵权主要交于皇子,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公元422年,刘裕卒,宋少帝和文帝相继即位。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宋朝最繁荣的一段时期。然而,刘义隆好大喜功,贸然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重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至此南方的战略优势丧失。公元453年,刘宋文帝被儿子所杀,宋孝武帝和宋明帝先后为帝,两人都是有名的暴君,对诸将疑忌,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极为混乱。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混乱形成较强的势力,公元470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国。

    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稳定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皇帝又走上了刘宋灭亡的老路,纷纷杀戮兄亲和叔侄。东昏侯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齐国江山动摇。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齐国统治。

    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此时北魏衰落,无力对南方形成威胁。公元548年,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次年攻陷台城。公元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

    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巩固统治。由于国力衰微,陈的统治被局限于长江以南,宜昌以东的地方。公元583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隋朝已经统一北方,并于公元589年,平灭陈国,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白袍陈庆之登场,《梁书》记载:“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鄴,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陈庆之先为梁武帝萧衍的棋童,后为幕僚,根本看不出他的军事天赋。直阁将军仅是中级将领,职位不高,不过在南北朝那种极重门第的时代,陈庆之已经是出身寒门中级别最高的将领之一。涡阳之战后,《梁书》记载萧衍手诏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硃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可见萧衍对陈庆之评价之高。难怪毛泽东翻阅《南史陈庆之传》时,圈点满幅,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令毛泽东神往的大英雄淹没在历史之中,现在还有几人知道他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