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玄德 > 三百五十五 歃血为盟

三百五十五 歃血为盟

    平心而论,刘备主政凉州以后,羌人的日子过得比过去好多了。

    刘备真的在汉民和胡人的生存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亲自动手废除了不少苛捐杂税,还严格限定官府收税的流程和内容,规定的相当细致,将之纳入官府政绩考核之中,尽最大努力把官府收税的手给管住,不让他们乱来。

    也即是主政凉州之后,刘备才发现原来收税这件事情从古至今都被官僚们玩出了花。

    很多他闻所未闻的税种都在凉州的部分地区出现了。

    比如什么耕牛税,打井税,柴火税。

    耕牛要交税,否则官府就把耕牛拉走。

    打一口水井也要交税,上山砍柴也要交税,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王土上搞东搞西,怎么能不交税?

    还有几个县,县官非常贪婪,新婚夫妇要交税,生孩子要额外给他交一笔税,农具用坏了也要交税。

    对待汉人如此,对待胡人也差不多。

    各种威胁、勒索,告诉他们如果不额外缴纳更多的赋税,大军就会去讨伐他们。

    那些羌人本来在耕作技术上就不怎么样,还被他们强行夺取了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的收入,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他们在搜刮敛财这方面是一视同仁的,为了搜刮民脂民膏,那真是竭尽全力,不惜一切。

    当时刘备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气的都想亲自操刀杀人。

    现在就不一样了,不合理税收全都被刘备废除了,口赋也被刘备以官府代缴的形式在事实上废除,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普通人的税收压力,使得他们得以喘息。

    除了户籍人口的税收之外,针对凉州境内和境外那些半独立存在的外族聚落的税收贡赋也被刘备削减了很多,且刘备不允许除了州府税吏之外的任何个人和团体对他们征收赋税。

    针对外族聚落的税收权力被刘备用最强的武力没有商量的收归州府,不允许任何地方插手。

    所以羌人也好,匈奴人也好,生活在境内的鲜卑人也罢,其余各族群也好,他们的生存压力都被削减了。

    整个凉州范围内生活的民众的生存压力都得到了很大的舒缓。

    普通人对官府的反抗绝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所致,只要剥削压迫没那么厉害,他们但凡有点盼头,都不会聚众起义,汉人如此,胡人也是如此。

    东汉羌乱之所以持续那么多年不能平息,甚至汉人也经常参与羌人的反抗行动,凉州官员的横征暴敛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刘备在吏治上下了大功夫,通过一段时间的吏治调整,地方官府私自加税的情况得到了遏制。

    刘备派去的州府税官与那多主导的诸部落就之前的税收贡赋内容进行了详谈,为表诚意,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内容,然后约定今后需要缴纳给官府和朝廷的税收贡赋数目以及支付的频率、数量。

    种粮食的部落缴纳一定的粮食给州府。

    放牧的部落缴纳一定的皮毛和牲畜给州府。

    数量较之前不说减少太多,至少是温和且合理的。

    得到了那多和那些地方头人的认可之后,这部分的内容才最终确定。

    官府的税吏不再张牙舞爪强制征收,不再有什么人用各种理由威逼利诱各部落缴纳各种根本不在约定之中的贡赋,通过道路关卡的税收数目有了大规模的削减。

    甚至通过烧当羌的关系,愿意按时按量缴纳税收贡赋给州府的部落可以得到缴纳税收和贡赋的证明,持有证明就能进入金城郡的关市,拥有参与到互市当中的资格。

    于是不少羌人部落都愿意向凉州州府缴纳税收和贡赋,以此换取参与互市的资格,参与到了金城郡的互市市场当中。

    他们通过交易的手段获取了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凉州官府方面也没有怎么盘剥他们,物资数量很大,价格适中,并不昂贵。

    这种状态可以说是凉州官府与他们的贸易以来最公平的。

    几次互市下来,诸羌部落中信服刘备的人不少。

    他们都认为刘备是个说话算数有信誉的军政长官,对他怀有期待,认为他的话比起其他历任凉州长官来说都是有效力的,是值得信任的。

    他们更希望获得如今这种平和的生活状态,希望可以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生存物资,尽可能和平的活下去。

    所以他们自然是不愿意作乱的。

    骤然得知刘备对三羌部落开战,大家都心有惴惴,担心刘备会由此产生对羌人的恶感,担心如此美好的局面一去不复返,赶快派人联系刘备表达大家的意愿。

    刘备对此心知肚明,他也不想要战乱,所以回应了那多等人的合作意愿,与他们说明情况,希望他们不要多想。

    凉州州府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州府也不会牵扯无辜,只是针对恶意叛乱者的打击是必须要进行的,谁敢侵犯他的治下,他就会让谁躺着进入乱葬岗。

    诸羌部落要引以为戒,如果想要继续和凉州官府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对试图破坏和平局面的反叛势力就绝对不能手软。

    诸羌部落如果主动帮助凉州朝廷平定叛乱、消灭不臣,可以告知给凉州官府,官府会帮助诸羌部落向雒阳朝廷申请官职奖励,并且给予物质奖励。

    如果自己消灭不了,及时通报凉州官府那也是大功一件,也会得到奖励。

    刘备和三十七个羌人部落的代表在冀县达成了这个约定,双方歃血为盟,各自用汉人和羌人的方式敬告天地,发下誓言,有违誓言者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然后双方互相交换信物,这场盟约就定下来了。

    三十七个羌人部落与刘备统领的凉州官府之间的约定就此落实。

    诸羌部落心中大定,安然返回去筹备下一次的税收与贡赋的缴纳,还有下一次的互市。

    刘备也处理好了此战的善后事宜,对参战的部下们论功行赏,该升职升职,该赏赐赏赐,于是凉州兵团里终于出现了中郎将的存在。

    陇西郡守、武猛校尉张飞以坚守城池不落败、击杀入侵羌人两名首领的功劳,被刘备提拔为武猛中郎将,是凉州兵团里的第一名中郎将

    武安校尉刘勇以斩杀羌军勇将的功劳被刘备提拔为武安中郎将,是第二名中郎将。

    武平校尉庞德以斩杀一名羌军主要首领以及破敌的重大功劳被提拔为武平中郎将,是第三名中郎将。

    这一场战争,给凉州兵团带来了三名中郎将。

    另外,军司马程普因为前后功劳被刘备提拔为校尉,给号武扬。

    军司马阎行因前后功劳被刘备提拔为校尉,给号武震。

    军司马曹仁、曹纯因为英勇敢战、共斩羌军勇将,被刘备一同提拔为校尉,以曹仁为威定校尉,曹纯为威胜校尉。

    杀死很多敌人的士兵们也得到了很不错的赏赐,得以升迁,其中最优秀的当属杀死了羌军将领的普通骑兵郭浩,因为这个功劳,他被提拔为了军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