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 第二章 钱不是这么玩的

第二章 钱不是这么玩的

    “可能布莱克先生相信福特政府能让经济振兴吧,加上美联储那边大量增发货币,不把钱贷出去,放在手里只会不停的亏损。”

    相信福特政府,倒不如说是相信所谓的大美利坚。在七十年代前,尤其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这持续近20年的“黄金十年”,无疑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时间节点。

    在战后经济全面恢复的全球大背景下,本就靠着二战吃尽了战争红利的美国老六那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再加上那所谓的“欧洲复兴计划”,各种工厂的产出压根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倾销。

    美国的经济起飞了,卡特的便宜老爹老布莱克也借着这股吹了近二十年的东风起飞了。从一个农业州的穷小子,一步步做大做强,再创...

    再创不了了,风口过了,老布莱克这头站在风口上被吹懵逼的猪也歇逼了。不过老布莱克已经爽了二十年,也算够本了。可留下这一副烂摊子,交给自己,这不妥妥的坑儿典范吗?!

    自己要不“汝妻儿吾养之”都感觉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会死掉的脑细胞。

    “算了,不提他了!波特纽特银行、蒙扎银行那边还能借到钱吗?”

    卡特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心力憔悴地问道。

    这波特纽特银行还有蒙扎银行都是附近城市里和自家一样的小银行,以往没少互相拆借资金。勉强算个行业里的熟人,既然自家的钱不够,卡特自然将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

    “布莱克先生之前问过,他们两家现在的情况也不算特别好。借钱可以,但利息很高。”

    “很高?有多高?”

    卡特眉头一挑,再次看看墙边的日历,眼睛越来越亮。

    破局的方法...好像有了!

    “波特纽特的老波特要12个点的利息,可以借我们20万美元;蒙扎那边要11.5,可以借25万。这个利息,我们还不如从美联储借,简直是在抢钱!”

    古德曼愤愤不平地抱怨着这两家趁火打劫的同行,痛批他们不顾往日情谊的做法。想当年老布莱克在的时候,他们困难,如何如何帮他们渡过难关...

    “等等,等等!互帮互助的童话故事先停一停,现在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是多少?”

    作为一个银行家,同行有难你特么不去吞并发展,居然还去给他们低息借款帮人渡过难关...

    随着知道老布莱克的往事越多,卡特就愈发对这个便宜老爹无力吐槽起来。打断古德曼的抱怨,卡特直截了当地问道。

    如果没记错的,未来要不了几年,联邦基金利率将会升到历史最高值。好像是20?还是21,22来着...

    卡特有点后悔曾经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听讲了,但有这个信息在,也足够用了!不管是20,还是22,都远高于波特纽特亦或者蒙扎银行给出的利息。

    “联邦基金利率...现在是10.52%!卡特,你是打算从美联储借钱吗?以我们银行的体量,恐怕很难借到多少...”

    百分之十点五二?!

    卡特第三次转过头,看向墙壁上的日历。现在是79年的6月,如果没有蝴蝶效应存在,那么两个月后,就是美联储第12任主席保罗·沃尔克上任的时候。

    而美国这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也正是在这个沃尔克的手里得到的遏制。同样,那创下历史最高值的联邦基金利率,也是在这位大佬的手中诞生。

    这个沃尔克解决危机的办法,其实非常得简单粗暴。就是玩命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无疑是一种及其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以预见到,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各家银行借款的成本将无限拔高。各家银行都不可能再如往日一样,随意地放开贷款。同理,银行借钱时要付的利息高了,那他们借钱出去时,要收的利息自然也会更高。

    在七十年代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时,绝大部分的普通美国人都养成了先消费,后还款的习惯。因为如果先攒钱,再消费,那可能一年前攒下用来买汽车的钱,第二年就只能买辆摩托了。而如果先贷款买车,那么第二年就只用还买辆摩托的钱了!

    谁也不是傻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谁会去存钱呢?本来就没存款,再提高贷款的门槛,提高贷款的利息,逼着人们不借钱、借不到钱。那他们还怎么消费?每个月工资到手,一多半都要还此前的贷款,而新贷款又贷不到,或者不敢贷...

    人为地强制性地降低大众的消费需求,一巴掌将市场上的货币量打到与供应相匹配的程度。货币量与供应量匹配了,这通膨不久遏制住了?

    逻辑就是这么一个逻辑,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会倒闭多少家银行、会关闭多少家工厂、甚至街面上多出多少流浪汉,卡特不知道,曾经也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一块。

    但比起眼下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未来的几年,显然会更不好过。对自家这种小银行,小企业来说,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

    危机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啊!

    如果自己抢在沃尔克上台前,以百分之十二左右的利率,大肆借款,等到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时,再借出去,这中间的差额...

    更加利好的是,这年头的贷款还款方式几乎没有分期还款一说。都是到期以后,连本带利一次归还。

    也就是说,中间这段时间,这笔钱拿到手里,连利息都不用付。借五年期的款,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利息。

    借十万,五年后,还十五万!等到基金利率涨至最高点时,自己把十万借出去,两年后人家就得还自己十四万...而这还是把这笔钱攥在手里放三年后才借出去的情况...

    好歹曾经也是学经济出身,卡特虽然没在什么高盛之类的大投行干过,但也清楚。

    账不是这么算的!钱也不是这么玩的!

    先知先觉地操作下来,完全就是稳赚不陪的事情。唯一的风险点就在于,保罗·沃尔克这货会不会如历史那般,在79年的8月,就任美联储第12任主席!

    卡特在心里问自己:

    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