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思维的本质 > 第十五章 从具体的到抽象的

第十五章 从具体的到抽象的

    一 何谓具体的

    “从具体的进行到抽象的”这句话,是教师们所信奉的格言,虽然大家听惯了,却并不完全了解它的真义。很少有人读了或听了这话,就懂得怎样具体的是起点,抽象的是终点,以及怎样进行的过程。有时这话所给予的教训,完全被误解了。就是误会教育应当从实物进行到思想,好像应付事物而不包含思想,也可以有教育价值的。如此误解,这句格言使机械的习惯或属于感官的兴奋,置于教育量表上的低的一端,同时把学院式的和无从应用的学习,置于高的一端。

    实际上,一切对于事物的应付(即便是儿童对事物的应付),皆在推理之中;事物引起暗示,暗示笼罩事物,因而疑难得到了解释,信念得到了证明。世界上没有比只教事物而没有思想,只有感官的知觉而不加判断的事再不自然了。假如我们所谓的抽象,是离开事物的思想,那么它的目的,也只有形式,而且是空虚的。因为有效的思想多少与参照事物有直接的关系。

    直接和间接意义的关系

    这句格言的意义,了解和补充表示着论理的发展方向。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所谓“具体”是事物本身就指出一种意义,显然和其他意义不同,所以是很容易明白的。当我们听到下列诸字:桌、椅、炉、衣,我们不必有所反省,直接可得到它们的意义,既直接传达了意义,也无需再翻译。但有些事物和名词的意义我们要获得的时候,必先想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再把所熟悉的和我们所不明白的相连,而求其中的关系,然后能了解其意义。简单地说前者的意义是具体的,后者的意义是抽象的。

    有赖于个人知识的程度

    凡对于物理和化学极有研究的人,看着“原子”“分子”等名词觉得很具体。这种名词因为已经用惯了,所以用不着运用思维了解它们的意义。可是普通的人或是科学的初学者,必先想到他们已熟悉的事物,然后经过一个慢慢翻译的过程最终了解。而且,假使已熟悉的事物和新奇事物的关系不留存了,那么“原子”和“分子”这种名词的意义虽获之颇难,也就很容易遗忘。任何学术名词,如代数学中的“系数”和“指数”,几何学中的“三角形”和“方形”(此指几何中的意义和普通的意义不同),经济学中的“资本”和“价值”等名词都是这样。

    这种差别,是和个人知识上的进步完全相关的;在个人发展的顺序中,一个时期看的是抽象的,到了另一个时期便成具体了;相反的,人们以为这是极熟的事也会包含着新奇的成分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大概说来,哪一个在熟知的限度之中,哪一个在熟知的限度之外,也存在一种界线。这种界线使具体和抽象有相当永久的划分。熟知与否的限度大致以实际生活上的需要而决定,如木料、砖石、肉类、山薯、房屋、树木等,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计虑及之,所以为环境中经常相接之物。就为这个缘故,它们的重要意义,极易学习,而它们的意义也渐与事物相混而不可判别了。我们与事物时常接触,即很熟悉,对于它的奇异和疑难之点,亦皆消除。因社会接触的实际需要使成人对于赋税、选举、工资、法律等名词,亦有同样的具体观念。如庖人、木匠、织工的用具之意义,我个人虽不能直接领会,然亦无疑归类于具体中,也因这种用具和我们普通的社会生活有直接的关系。

    思维上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对比地说,所谓抽象,也就是“理论的”,是和实际的事物没有密切联系的。思想家(即通常所谓研究纯粹科学家)把实用置诸不顾,离开了人生上的应用,去很自由地运用抽象的思考。然而这仅仅是消极方面的说法。从积极方面说,除去了实用和应用的关系,所留存的是什么呢?很明显的就是“求知的自身是一种目的”。科学中许多观念都是抽象的,不仅仅是因为在科学中没有长期的训练,不易明白(在艺术中的专门事项,也是这一样的)。也因为其意义之整个内容的组织,纯为便利于更精深的知识、思考和臆测。所以假如思维用为一种手段,去达到一种目的(超乎美、善和价值之外),便名之曰具体;假如思维只用为一种手段,去引发更深的思维,则名之曰抽象。理论的思想家承认一个观念是适当的,是自我满足的,只要它能引起思想,而得到的结果也是思想。但在一个医生、工程师、艺术家、商人、政治家,则必须能运用思想来促进生活的幸福,如健康、财富、美、善、成功等,思想才算完整。

    纯粹理论的贬视

    大多数人在普通环境之下感受实际生活的压迫,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处理严当。凡事情仅在思想方面是重要的,在他们看来,便不切实际且不自然。因此重实行而有所成就的人,往往轻蔑“纯粹理论家”,而深信事有理论上好像很高明而不切于实际者。他们用到“抽象的”“理论的”“理智的”等名词,都含有贬视的意义。

    这种态度,自然在某种环境之下是对的。但常识上认为的理论的贬视,并不代表完全的真理。就是从常识的观点说,也有所谓“过于实际”以致眼光短浅,而只注重近功速效的。理论与实际,只有程度上与适应上的不同,并不能绝对划分开来。真正实际的人,对于一个问题,一定能够作自由的思考,而并不计迫急的近功。思维困于功利上,则狭隘了思维的范围,结果也得不到功利。把思想用太短的绳子缚牢在功利的柱上是不值得的。行动的力量,需要远大的眼光,而远大的眼光,必须要有想象的能力,要不就会受常规和习惯的限制,至少必须有为思维而思维的兴趣,要从实际生活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丰富而前进,必须有为知识而求知识,为思维而思维的兴趣。

    现在回到教育上“从具体的进行到抽象的”这句格言,需要注意其中的三方面。

    从实际的活动开始

    (一)“具体的”指思维应用于应付实际困难的活动。所谓“从具体的开始”便指在学习中,新经验的起头应该着重儿童已有的经验;如果可能,应该把新教材与儿童实际活动中的目的相关联。只是增加感觉,积聚实物,不算“依照自然的顺序”。目的教学并不因为用了许多豆、木片和点便算是具体的,只要数目关系的使用,能够清楚地了解,那么即使仅用数字,数的观念也是具体的了。哪一种符号在什么时候用得最好,积木线或图形,这全看适应得如何。如果在数目、地理或任何学科的教学上,实物的使用并不能使儿童了解实物的意义,则与诵习定义规则是一样不明了的。因为这使儿童只注意实物刺激,而不注意于观念。

    以为实物放在儿童面前,便自能把观念印入他的心里,这几乎等于一个迷信。“实物教学”“感觉训练”在教学法上,比以前专用文字符号,当然是显著的进步。可是这进步,也使人忘却它只达到一半的路程。实物和感觉,只有在儿童能够使用它们以发展身体指导行动,才有助于发展。儿童连贯的活动(作业),当然包含实物、工具和力的使用,而要求他想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实物的单独提示,则还是呆板的,无意义的。几十年前,初等教育进步的大障碍,是对于文字符号在训练心智上神效的一个信念。现在呢,对于实物神效的一个信念固然是“较好”了,可也还是进步的障碍。“较好”是“最好”的敌人。

    转移兴趣于理智的题材

    (二)实际活动中对于求达结果的兴趣,应当逐渐转移于事物,对它们的性质、结构、原因、结果的研究。成人在日常职业的工作上,除行动的必要以外,很少能够以时间和力气自由地用在所应付的事物的研究上。儿童的教育活动,应该这样安排:使能引起他注意到与此原来活动,仅有间接的理智关系的事物的研究。例如对于木工的兴趣,应当逐渐转移到对于几何与机械问题的兴趣。对于烹饪的兴趣,应该发展为对于化学实验和生理卫生的兴趣。对于图画的兴趣,应该发展为对于配景的表现、执笔、配色等技巧的兴趣。“从具体的进行到抽象的”,这“进行”代表着一个发展,代表着这过程中积极教育的部分。

    养成思维的喜悦

    (三)抽象的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这是对理智问题自身的兴趣,是为思维而思维的喜悦。起初是为别的目的而进行的偶然活动,后来变成自身的目的,这是很寻常的事。思维与知识也是这样的;起初只用来达到实际活动中所求的结果,后来自身变成所求的结果了。儿童起初在实际活动中,自由地继续从事于观察和试证,这样引起的思维习惯渐渐增加,终于使他感觉到思维具有自身的价值了。教师的一种任务,在于引导儿童从“行”的方面转移到“知”的方面,而发展他的对于观念与观念的相互关系的兴趣——真正抽象的能力。

    二 何谓抽象的

    从具体的转变到抽象的之例

    第六章中所举三例,代表从具体的到抽象的上升的阶程。第一例,思维仅为准时赴约,那显然是具体的。第二例,解释船的一部分的构造,则介于具体及抽象之间。那长杆的安放和位置,原是实际的;设计者的问题,在如何帮助船的驾驶,那纯乎是具体的。但渡船上的过客,要解释那长杆的意义,却与他的到达目的地无关,他的问题便是抽象的了。第三例,则是严格的抽象的思维。水泡的出现和动作,引起了理智的好奇,而思维要说明这看似一个既定原则的例外现象——这与物质困难的应付或目的与手段的适应,毫无关系。理智的手段只准对着理智的目的了。

    抽象的思维不是全部的目的也不是多数人所喜欢

    不过,我们应当注意,抽象的思维,虽可成为目的,却不是全部的目的。抽象的思维,虽从实际事务的思维发展出来,却不是后者的替代。教育的所求,不在于毁坏那克服困难,利用手段达到结果的实际思维,而以抽象的思维为替代。抽象的思维,也不能说是高于实际的思维,只有并用两种思维的人,才高于只用任何一种思维的人。一种教育方法,因养成抽象的思维而减弱具体的思维能力,比之于另一种教育方法,只培养实际计划安排、预料的能力,而不能取得为思维而思维的喜悦,同样不能完成教育的理想。

    教育者也得注意到很大的个性差异,而不谋强纳儿童于一个模型。大多数人认为,执行实务的倾向,只为行动与成功,而非为求知;而思维的习惯,支配了他们的一生。在成人中间,总是技师、律师、医生、商人多,而科学家、哲学家少。教育虽期于使职教的成员都有一点学者的态度,然而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来强分两种思维的高下,而必使具体的思维化成抽象的思维。以往学校教育,就因过于重视抽象的思维,而阻碍大多数学生心智的多方面发展。而所谓“文化教育”也常只产生专门的学问上的思维,而不切于生活的实用。

    教育的目的在取得平衡

    教育的目的,在于取得两种心智态度平衡的交互作用;重视人们的个性,而不压抑他们特有的思维能力。倾向于具体方面过强的人,应该解放心思,在实际活动中,觅取发展好奇心兴趣的机会。否则具体的便成为狭隘的,变得窒息了,少数有抽象思维的喜悦的人,应该应用观念在符号表示的真理上,增加它们实际使用于日常社会生活的机会。任何人的两种思维能力都同时具备,两者如得到平衡的交互的发展,则人生的效率提高,幸福也随之增加。否则抽象的便成为书本的,变得学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