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 别人的励志故事对我有什么用

别人的励志故事对我有什么用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的书柜里有好多励志书:《四十岁前要退休》《如何让老板喜欢你》《怎样管理团队》《高效人士的N个习惯》《不要为人民币打工》……每一个书名都是我人生的座右铭,随便做到一本书上讲的就发达了,就像迷失在山谷里捡到一本《葵花宝典》一样,每天翻翻。等到我带领的团队收视率陷入低谷之后重拿收视冠军时,把节目从地面台做上卫星频道时,HR告诉我,我的团队是公司人员流动率最低的时候,我突然有种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感觉。我突然就能看懂那些书写的是什么了。在此之前,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很对,可我就是不会。等到自己摸索会了,我就明白他们写的是什么了,总之有一种“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如不自宫,也能成功”的悲壮感。

    励志书到底能不能信呢?

    当然能。

    但是,我个人认为,励志书能帮稍微有点儿成功的人士微调处事方式,从而变得更好。它并不能帮助人平地起高楼,建立一套处事方式。在每个人找到自我之前,所有的励志书都是教科书。在每个人找到自己那套坐北朝南的好户型之后,励志书就成为一名优秀的装修工了,但千万别指望一套好装修能够把一处茅屋弄成台北101大楼。如果你做梦仍在这么想,那么那些励志书就成功了。或许它们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你如何做梦,然后活得尽可能开心——起码它对我是这么干的。

    我反对那些励志出版物总是告诉大家肯德基爷爷80岁的创业故事,比尔·盖茨退学创业的故事,马云求职失败几十次的故事,邓文迪孤身闯龙潭虎穴成为母老虎的故事。

    一个人成功有很多因素,但为了博取噱头而放大其中某一个,就会让人失去判断力。比尔·盖茨获得第一桶金不是因为他大学退学,而是因为他妈妈是IBM的董事,给了他第一单。所以,学习人家退学不一定能成功。

    马云创业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求职几十次失败而依然坚持,还因为他有一群可以跟着他拿几百元钱的低工资一起创业的队友。所以,学习失败了十几次还死要坚持,不一定能成功。

    励志书常常把因果关系弄混,搞得一大批人在求职舞台上宣誓:“虽然我没有文凭,但是我相信我能成功,因为××就没有文凭。”拜托,人家没有文凭,人家有资金好吗?

    有人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我相信我能成功,因为××年纪更大都成功了。”拜托,人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可能是因为人家在美国,政策有所不同,也可能人家之前是国际大公司的退休老板。可能有很多可能。

    有人说:“有人扫厕所能够成功,为什么我就不行?”拜托,人家不是因为扫厕所才成功的,有可能是因为她在五星级酒店的客人层次较高,她遇见了一个愿意帮助她的客户。

    有人说:“我长得比她还要好看,她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为什么我不可以?我相信我一定行的。”拜托,人家成为优秀的主持人,首先是因为她的普通话比你好,又看过很多书,只是刚好长得好看一点儿而已。我相信即使她长得不够好看,她也能成为优秀的主持人。

    以上这些对话,你好好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说过。或者说,你周围的同学、朋友有没有说过。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拿自己的优点去比人家的缺点。中国的传统美德可能对此造成了一些影响。

    小明成绩好,没事儿,你长得比他高。嗯,心情变好了。

    小红业绩第一,没事儿,你从来不迟到。嗯,心情变好了。

    大家都很喜欢小兰,没事儿,我喜欢你。嗯,心情变好了。

    人就是在这种特别无聊的自我麻痹中渐渐产生了“我就是女王”“我就是世界第一谁比我好”之类的幻想。以至于每次看到那种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人时,我就特别恨对方身边的那些亲朋好友。他们究竟是怎样放任与无视,才造成今天的“惨绝人寰”,我不得而知。总之,从某一天开始,我就扮演了“口臭王”的角色,什么词难听就拣什么词说,受得了我的人听进去了,受不了我的人离开了。反正我对自己也是这么干的,以至于我每天都在忙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全忽视了那些讨厌我的人的态度。

    名人励志故事到底对我们有用吗?

    我个人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地方就是,我在看他们的故事时,我会看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在面对某一件具体事情、具体危机的时候,他是选择怎么做的。如果是我,我又会怎么做。我很少看一个人人生的起因和结果,我更在意的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思考方式。毕竟,思考方式才是能让一个人变得比以往更不一样的方法吧。

    工作这些年,“沟通”似乎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所有合得来的伙伴都是能沟通的,所有自己干得来的事,也都是自己能表达出来的。在工作中,最怕沟通失效。那到底是别人的表述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到底是我表述不到点上,还是别人理解有问题?能读出每个人语言背后真正的意图,就是最有效的沟通能力。

    面对沟通失效,我该如何应对

    有一次,我在某节目的录制现场问一名选手:“你到底了解不了解这个节目,有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出彩?”

    他有些烦躁地回答:“那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来?!”

    我只能笑,苦笑。

    很多问题就出自这种沟通失效上面。我想问的其实是他对于节目的理解,他觉得到这儿来,应该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目的。而他理解为一种苛责。

    这是职场上会出现的一种常见的问题。在沟通失效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是反问、倾听,搞清楚别人问什么再回答,还是脱口而出自己理解后的不满?

    在提问和面对提问时,一定要很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老板问你一个问题,你要想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思考你如何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工作中,也许面对你的不理解,有些时候对方不会解释,但是他一定会通过闲谈或者是某些举动,传递给身边的人。

    老板说:“你很努力。”

    可信吗?未必。老板也许会跟别人说你工作很努力,就是有时候对工作的领悟有问题。这才是他要表示的全部。

    老板说:“合同你拿回去再看看。”

    你却一头雾水。可能喝咖啡坚持一夜不睡地看合同,最后还是摸不到头脑的丈二和尚。但是,同事可能会告诉你,老板就是这样,合同习惯性地要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瑕疵,供对方挑剔和谈判,掩饰住更大的、更重要的条款争议,你也许会豁然开朗。善于借用身边人来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是开口抱怨和指责,是一个稳妥而富有智慧的解决方法。

    如果你没有完全明白HR的真正意思,不要以为自己理解了,用自己的话组织一下,再问一次。听不懂就是听不懂,不要乱回答。

    你看访谈类的节目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主持人都懂得反问。这个反问可能技巧性很强,是巧妙地对访谈人提出问题的总结,也可以是简单地复述:“你是说……对吗?”

    在这个时间内,你完全可以再组织一次自己的思维,对方也会给你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这没什么丢人的,起码比你直接反应过激,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说得驴唇不对马嘴要好得多。

    上面说的是软性的问题,还有一些硬性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一些口头禅式的词,像“死去”“不会吧”,或者一些强硬而死板的回答,比如“怎么可能,我认为这不可以”“你要的这些我没有,我做不到”!

    比较麻烦一些的“硬性场面”,是那种不能确定交谈中自己位置的回答和交流。我见过不少人犯这方面的错误。一场面试,原本还算圆满,彼此了解情况后,求职人员对HR说:“那行,我再考虑考虑!”

    秒杀,绝对的秒杀。

    “我再如何如何”是一个赤裸裸的甲方词。在这个交流语境里,求职者处于“求”的地位,你想要的是得到一份工作,是一次别人给予的机会。你站在主体地位,强势地说要再考虑考虑,这会顿时拉低你的分数,抹杀之前你费尽心机给人留下的良好印象。

    用词造句一定要看场合、看语境,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错用换位词语,不然肯定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除了语言,交流的动作、姿态、神情也不可轻视。在光线招聘的过程中,我曾格外看好一个求职的女学生。她个人简历丰富,积累了不少求职岗位的工作经验,说话、语气及性格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公司的要求。可是,面试之后她却被HR放弃了。很简单,在回答问题时,她的眼神没有放在HR身上,总是飘忽不定。HR说:“一个在对话时不和你对视的人,很容易让你觉得她是在自言自语,根本没有尊重你的意思。将来面对同事和客户,这几乎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尊重”这个词,看上去有些正式,可它是必需的,也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请永远把它记在心里。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无论是尊重机会、尊重自己的职业,还是尊重他人,都不会做得出格。

    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打鸡血变得正能量的,偶尔丧一丧也挺好的。没错,这个我绝对支持,但是一个人不能一直丧,更不能不知道自己很丧。很丧且不自知的人,总是过得很辛苦。

    什么样的人享受不了过程,也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出版社举办征文大赛,收到很多稿件。有已经工作的文字爱好者,有正在读大学的文艺青年,也有还在读高中的热情文科生。编辑说很多作者特别认真,文章可能一般,但看得出来很尽力。

    当然,编辑也转了几封邮件问我:“是不是很多年轻人都这样?”

    我看了,这几封邮件的正文大概意思一致:“编辑老师你好!我很热爱写作,也很珍惜这个机会,这几篇文章是我的投稿,希望你能认真对待。如果这一次失败的话,可能我就会放弃写作了。希望能够有好的消息。”像是苦情牌,也像是真心话。

    编辑很担心,害怕自己的判断会断送一个年轻人的文学之路,所以问我的意见。

    我想起自己曾经和年轻同事的一次聊天。

    年轻同事工作两年,工资不算太高,有一天跟我说:“一个月工资只有那么多,还要让我干这个干那个。我当然不会干,我只做对得起这份工资的事。”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确实,每个人工作都是为了养活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你因为一份工资而工作,那你一切的工作内容当然只需要围绕着工资。然后,他也问我:“好像公司给你的工资也不是很高,为啥感觉你每天在忙好多事,你不觉得自己挺吃亏的吗?”

    他的疑惑没有错,我确实也觉得自己挺吃亏的。和别人拿一样的钱,做的事却比别人要多好多,凭什么?好多年前,我也说过一样的话。当时,带我的老师特别洒脱,直接对我说:“如果觉得工资特别低,不划算,那就别干这份工作,去找工资更高的工作。快递员一个月也能拿到一万块钱,你干不干?”

    我摇摇头:“不干。”

    老师瞟了我一眼,问:“你为啥不干?瞧不起快递员?”

    我说:“我学了中文,进入传媒行业,希望在传媒领域做出一点儿成绩。”

    老师说:“如果你只是为了拿到每个月的工资,只是为了这份钱而工作,那你就认认真真地拿这份钱,不要抱怨,也不要聊这个话题。但是,如果你不是为了这份工资,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工作,那么工资再低,只要还能养活你,就不应该抱怨,你要看看自己的工作到底有没有进步。为了工资工作,永远都只能拿这个工资。为了事业工作,未来才有可能拿更高的工资。”

    这些话我花了很久去消化,尤其是当所有人觉得我的领导对我不好,公司对我不公平的时候。当老师说完这些话之后,我换了一个角度思考同样的问题:虽然公司对我不公,给我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但也给了我更多积累行业经验的机会。如果因为工资低而放弃,不仅钱没挣到,连积攒经验值的机会都丢了,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要这么逆来顺受。当你没有更多高工资的选择,没有更多行业、工作的选择时,何必要浪费时间来为难自己?表面是在与不公平做斗争,实际上两头都失去了。

    如果坚持下去,当公司发现你的经验足够多,应该给你升职的时候,自然也就给你加薪了。如果你的经验足够多,公司还不给你加薪,那此时你在行业内也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吧,这也不是一件吃亏的事。

    所以,回头再来说说那个征文大赛,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好写作,得不得奖,过不过关,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安安静静地写下这些字的时候,那是你自己的成就感,你获得的是这些。可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写不写作与得不得奖绑在一起,我觉得直接放弃比较好,因为他并没有从写作中得到什么,写作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你是要过程还是要结果?

    最怕的就是你不仅享受不了过程,也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当你在职场打拼很多年之后,一定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安身立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在问自己:我找到能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