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148页

第148页

    同一年,英国诗人拜伦在瑞士日内瓦湖附近的一座别墅迎来了几位客人,其中包括著名诗人雪莱和他18岁的女朋友玛丽。然而这几位客人拜访之际,阴冷凄凄的雨却始终下个不停。在别墅外,反常气候导致的饥荒煽动了无数的暴民,街头巷尾充斥着肆无忌惮的暴力。被阴雨和动乱困在屋里的几人决定借着这阴森压抑的气氛讲恐怖故事以打发时间,也正是得益于那个雨夜中捕捉到的灵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于两年后问世了。

    云南大饥荒,美国国父申请贷款,欧洲作家编写恐怖小说,发生在1816年的这三件事情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关联。然而,随着历史线索的丰富,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有着共同的源头,都是某一个重大事件导致的间接后果,这个重大事件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质灾难:坦博拉火山爆发。

    我们不妨以这场灾难为起点,讲述清朝的故事。

    明朝灭亡后,爱新觉罗家族成为中国新的主宰。很多历史学者表示,清朝很好地吸取了历代中央王朝的教训,外戚干政、宦官当权、北方民族入侵等足以动摇帝国统治的重大隐患都被一一排除,中国千载以来的专制水平在最后一个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清朝先后扫平了各地的割据和反叛势力,人口急剧增长,国力日趋强盛。到19世纪初,爱新觉罗家族已经坐拥一个有4亿多人口、1 300多万平方千米的巨大帝国。

    然而,也正是在步入19世纪之后,一系列因素引发的社会风波接连袭来,深重的匮乏使得这个王朝在风雨飘摇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溃,清朝的轰然倒塌最终也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让我们从1815年4月的一声巨响开始说起吧。

    1815年4月5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士兵突然警惕起来,因为他们听到遥远的天际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有可能是有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在远处发生了交火。于是士兵们立刻整装出发,顺着声音寻觅而去,这一走就是5天。到4月10日的时候,负责侦查的士兵们傻眼了,他们发现天际传来的巨响并非来自火炮或炸药,而是来自大地的怒吼,确切来说,是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声音。

    坦博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松巴哇岛北部,海拔2 851米,1815年4月5—12日,这座火山发生了VEI(火山爆发指数)等级7级的猛烈喷发:1 000亿立方米的烟尘倾泻而出;高温火焰扰动空气形成了狂风,将海岛上的巨树连根拔起;滚滚岩浆奔腾着焚噬了路经的一切,直到冲入大海将海水沸腾;火山灰和碎石漫天飞舞,粉碎并掩埋了方圆数百千米之内的村镇,上万人当场死亡。然而,这才仅仅是开始。

    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将体积约为15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喷入平流层,这些火山灰中含有的巨量二氧化硫云混杂着高反射性粒子,随着大气环流散布全球并将阳光猛烈地反射回太空,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全球气温骤降。对于一些农作物来说,剧烈的降温意味着光合作用的减弱和受精难度的增加,这深深地动摇了世界各国的农业基础。坦博拉火山爆发的第二年,即1816年,火山造成的降温效应完全显现出来,北半球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迎来夏天,所以1816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那一年,灾荒席卷全球,美国总统和中国云南的农民也因为这次地质灾难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困境。

    对于云南地区的农民来说,1816年的灾荒让他们措手不及,因为当时云南省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气温对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非常大。云南纬度虽然低,但是海拔并不低,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都在1 500米以上,这使得当地四季的气温变化并不剧烈,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凛冽刺骨,夏天也并不炎热。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气温下,水稻要想良好生长,8月的平均气温最好不要低于18摄氏度,否则水稻将难以齐穗。此外,足够的光照也非常必要,因为稻粒中有很大比例的质量是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然而,1816年坦博拉火山的爆发不仅夺去了温度,也夺去了光照,云南8月的平均气温低得离奇,盛夏之际竟然出现霜雪天气,很多云南百姓平生第一次见到降雪,这使得当地稻作农业迎来了灭顶之灾。

    另外,当地有很多耕地并没有种植粮食,而是被其他作物侵占了,这无疑大大加剧了云南当地粮食的匮乏,为大灾荒中的无数惨剧埋下了伏笔。也正是这种作物,在中国苦难的近代史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成为清朝崩溃的重要推手,它就是罂粟。

    恶魔的花朵

    罂粟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其形状像罂子,子又像粟,因此得名。据推测,罂粟的原产地可能在地中海一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国西部的莱茵河流域就已经出现罂粟。后来,这种植物逐渐扩散到整个地中海世界,当时的人们也逐渐注意到了它的美艳和对人类精神的神奇效用。古埃及人使用罂粟让哭闹的孩子安眠;在古罗马,人们则更多地将其用于医疗和消遣。从历史文献来看,最迟在唐朝,罂粟就经由阿拉伯商人之手传入中国,只不过中国人最初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欣赏植物来栽培。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它对人的精神有神奇的支配效果。宋朝时,一些知识分子发现罂粟可以提振精神,给人带来快乐;到明朝中后期的时候,罂粟的提取物鸦片已经由朝贡系统进入天子手中了。

    明朝末期以前,中国人享用鸦片的主要方式是吞服,由于鸦片极为昂贵,一般民众难以负担,所以流毒不广。然而到明末清初之际,一种将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式传入了中国,由于其强烈的精神依赖性,使得吸食鸦片的陋习在中国境内迅速蔓延。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制备鸦片的原料罂粟也有了被种植的充分动机,产量提高导致成本下降,普通民众过去难以消费的鸦片慢慢变得唾手可得,这也为云南省后来成为罂粟的主要种植地和毒瘾的重灾区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罂粟之所以在云南格外受欢迎,是由云南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其更深层的原因仍是“匮乏”——药物和粮食的匮乏。

    云南省纬度较低,降水充足,广泛分布着雨林河谷,温暖潮湿的环境极有利于蚊虫的滋生繁衍,自然成为恶性疟疾的天然温床。恶性疟疾俗称“瘴疠”,是威胁南方民众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清朝时,瘴疠的恐怖给来自东北的满洲统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清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缅甸在云南边境寻衅开战,历时七年的清缅战争随之爆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全盛时期的清朝军队竟然被缅甸揍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连一向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事后都颇为尴尬地说,五十多年经历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清军之所以在缅甸战事中吃了大亏,除了武器装备落后、战场调度失策等原因,缅甸、云南一带爆发的恐怖的瘴疠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份上呈乾隆的奏折中写道,当时的瘴疠太过恐怖,即使到冬季也没有减弱的迹象,原先3万多人的兵营只剩1万多人。瘴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超过一半。在征缅清军中,不少高等级官员也相继病死,被无形的“敌人”接连屠戮,给清军的士气带来了沉重打击,连乾隆本人都表示:“朕前所不肯于缅甸用兵,原因其地气候水土,俱极恶劣,兵丁至彼,辄染疾病,非人力之所能施,并非法令之所能治,是以决计不办”。[1]

    可想而知,常年生活在云南等地的民众面对的会是怎样恐怖的卫生环境。其实在清缅战争期间,疟疾并非不治之症,当时包括清朝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康熙曾经因为身染疟疾而痛苦不堪,服用西方传教士进献的金鸡纳霜后立即痊愈。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原产拉丁美洲的金鸡纳霜在清朝都是极其珍贵的药材。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康熙南巡,江南提督迎接圣驾时脸色非常难看,康熙细问之下才知这位大臣患了疟疾且久治不愈。康熙问大臣为何不向他讨药,大臣回复说陛下不赐,不敢擅讨。康熙听了以后赏赐他金鸡纳霜,这位大臣才得以康复。在彼时的清朝,一个身患疟疾的省级官员都不敢讨要金鸡纳霜,何况是边陲省份的一般民众了。在疟疾横行的环境中,特效药极度匮乏,于是当地民众便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替代方案——吸食鸦片。鸦片可以有效地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感,使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此外,鸦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烧,这个特性对于舒缓疟疾引发的反复发热症状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云南地区,越是瘴疠肆虐的地方,人们对鸦片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显然,疟疾带来的生存压力是罂粟在云南扩散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而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恶劣卫生条件下的药品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