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300页

第300页

    重整军备

    20世纪30年代期间,在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世界主要强国开始重整军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端于日本和德国妄图创建各自的陆上帝国。日本于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并在1937年全面入侵中国;德国的扩张主义冲动促使其在1939年入侵波兰之后全面发动欧洲战争。1941年,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在日本对珍珠港进行先发制人的袭击后参战。苏联也在遭受德国侵略后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东亚及东南亚的战区,与欧洲战区一样广阔。但是,最终,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苏联非凡的协调调动能力下,同盟国终于扭转了对轴心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战争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残酷。近6 000万人丧生,大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

    ? 思想实验

    1945年,哈里·杜鲁门总统决定动用原子弹结束“二战”在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想一想从杜鲁门决定使用最恐怖的武器从而引起人们的争辩开始,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核俱乐部。现在设想一下,如果你有机会给杜鲁门建议,你会提议其他选择吗?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在战时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你认为这一史实有何重大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20世纪的全球社会再次陷入文明危机。图为重整军备的德国纳粹军队。

    随着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武器原子弹的使用,战争宣告结束。1945年8月,原子弹被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弹。(投放原子弹的B-29轰炸机飞行员保罗·蒂贝茨上校[Paul Tibbets]以自己母亲的名字,将战机命名为“艾诺拉·盖伊”号[Enola Gay],这颗原子弹绰号“小男孩”。)随着对城市的空中轰炸首次成为现代战争的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多数人员伤亡都是平民。战争的极端残忍性的最有力的印证,可能就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系统性谋杀,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大屠杀”(Holocaust)。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欧洲不再主导全球经济体系。美国和苏联成为新的超级大国。他们拥有自己的盟友和附庸,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随着东欧大部分国家的加入及1949年毛泽东(1893—1976)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阵营的规模和实力得以壮大。截至1950年,世界近1/3的人民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以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美国、苏联、日本乃至拉丁美洲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东南亚、印度、非洲及其他地区反殖民运动的强势兴起,揭开了终止欧洲帝国主义统治的序幕。在印度,成立于1885年的印度国民大会党,成为独立运动的强力支持者,充满感召力和创造性的莫罕达斯·甘地(1869—1948)被推举为领袖。在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英国被迫于1947年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生国家的独立地位。尽管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危机四伏,但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的预言还为时过早。科技创新在此期间迅猛发展,内燃机投入大批量生产,飞机制造业兴起,(飞机起初作为战争武器,后来演变为新型的商业和民用运输方式,)纺织品、橡胶的化学替代品开始出现。这是一个属于声呐、核能和石油的年代;同样也是一个属于根本性科技突破,尤其是物理学突破的年代。

    其他一些进步成果同样保障了资本主义增长引擎重新启动,19世纪经济增长的强劲步伐得以延续。促进增长复苏的管理准则首先出现在美国,其中两个方面的进步尤为重要:第一是亨利·福特(1863—1947)于1913年首先倡导的大规模流水生产线;第二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普通人有机会获得现代化商品,如汽车、电话和收音机,大众消费主义的意义初见端倪。

    ? 思想实验

    许多人认为,美国青少年将大众消费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是从理论角度阐述大众消费的经济学家做梦也想不到的。商家乐于接触青少年,他们每年花销超过1000亿美元。青少年消费确实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但是,许多社会科学家和媒体评论家驳斥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我们的子女正持续受到媒体(广告主、电视节目与网站)的摆布,不间断的购买行为,为成年后的超支和债务埋下了隐患。你怎么看?有什么论据可以支持双方的观点?其中一方是否更加合乎情理?我们若是接受一方观点并反对另一方,要紧吗?我们能否辩证地看待双方观点?

    购买力成就的消费主义

    大众消费主义最终解决了消费不足这个19世纪困扰生产者的根本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一些生产商发现产品的市场营销困难重重。至少从19世纪70年代起,人们就认识到当生产力超越了市场需求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容易受到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经济周期相当于农耕时代的马尔萨斯增长与衰退周期循环。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周期是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引发的,而马尔萨斯灾难主要是生产不足(或消费过度)导致的。20世纪早期,人们意识到为了保障经济长期增长,刺激需求与市场保护前景更加广阔。

    然而为了促进需求增长,政府和雇主必须保证消费者钱包里有充足的现金购买商品和服务,必须提高雇员的生活质量而不应削弱他们的收入水平。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时期,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主张各国政府要振兴资本主义经济,不应该加大降薪力度,而应当采取诸如发放失业金的策略来刺激消费。其实政府已经在尝试采取这类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政”通过政府项目为经济投入了大量资本,试图通过新建道路和大坝等基础设施,来创造就业机会并拉动消费。

    来源: University of Minnersota Meddia History Project.(2007).Retrieved May 22,2007.来自: http://mediahistory.umn.edu/timeline。

    对资本主义政府来说,大众消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削弱了一些反资本主义论述。在20世纪,人们发现拥有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的人口,不大可能转变为革命的无产阶级,而这一阶级被德国政治哲学家卡尔·马克思视作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大众消费策略是资本主义制度对抗革命的最有效手段。

    危机与创新

    对于众多领域来说,1914年至1945年的危机时期,同时上演了一场知识领域的革命。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1885—1962)、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79—1961)、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和马克斯·玻恩(Max Born, 1882—1970)为代表的科学家阐明的“量子力学”理论,驳斥了早期的机械论宇宙模式。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通过揭示无意识心理动机的重要意义,对在人类事务中理性作用的信念提出了挑战。新型艺术形式,如电影将艺术现实主义引入了大众文化,并激励艺术家和作家尝试新的、不太注重现实的表现手法,从以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到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的梦呓一般的语言,处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尝试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