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400页

第400页

    1992年,应联合国之请,美国派遣了两万军队到非洲之角索马里。“恢复希望行动”的目标是恢复秩序。在推翻了长期的独裁统治之后,军阀内战阻碍了分配从国外运抵该国的食物,那里的一个军队头目说:“如果你有枪,你就是个人;你要是没枪,就什么也不是。”由联合国派出的维和部队作用甚微,而且还有多名士兵被杀了。

    难民

    在20世纪90年代,中非成了焦点。在卢旺达,政府受到的威胁来自经济垮台,胡图人和图西人的部族纷争,以及对立政党的形成。当胡图人政府勉强控制着政权时,60多万人被杀,大约200万人逃往邻国:扎伊尔、坦桑尼亚和布隆迪。当霍乱在悲惨的难民营中爆发时,上千人染病死去,还有许多人被扎伊尔的军队赶回卢旺达。而卢旺达的图西人新政府随后又逮捕了数千胡图人,指控他们参与了大屠杀,联合国则组建了一个法庭,审判了许多被控犯有反人道罪行的人。从卢旺达流落出来的大批难民也造成了扎伊尔和布隆迪的不稳定,这两个国家刚刚更替了政权。

    所幸,其他非洲国家还不致这么凄惨。在一些国家,如赞比亚,90年代初就有了更多的政治自由:逐渐削弱的专制统治和政党政治的出现。在扎伊尔,独裁多年的蒙伯托·塞塞·塞科把大量的国家财产攫为己有,他被赶下台,扎伊尔遂称为刚果。

    在南美,也可以看到朝向民主统治的明显趋势,一个接一个的专制政府被民选政府所取代。在阿根廷,70年代右翼军队统治的时期中,数以千计的普通百姓惨遭刑罚和杀害,1984年,一个温和的保守派成为总统。在巴西,一次群众性的动员在20年的军事政权之后,于1985年将民主统治带给该国。在乌拉圭,也是温和派在另一个军事独裁消失于黑夜之后上台执政。在智利,选民们在1988年推翻了一项延续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军的军事统治的法案。在巴拉圭,那个曾把他的拉美小国变成纳粹战犯天堂的独裁者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在1990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被赶下台。

    在尼加拉瓜,右翼“考迪罗”发动内战反对信奉马列主义的“桑地诺”政府。从1985年开始,“考迪罗”派从美国向伊朗非法销售武器的利润中分到一部分资助。除去试图推翻尼加拉瓜政府之外,此次行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取得伊朗支持,以释放在黎巴嫩被控制的人质(他们在海湾战争期间获释)。当“武器换人质”交易的细节于1986年公之于众时,白宫宣称对此一无所知。然而,翌年漫长的国会听证会揭发出来,总统的高级官员卷入其中。国会报告宣称,里根总统曾经“制造了或者至少容许了一种环境”,便于这样的非法行径。这一丑闻将越来越脱离其职权的总统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包括国家安全顾问在内的好几名总统高级顾问,都因“伊朗门事件”被迫引咎辞职,并被控有罪。

    1987年,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的总统们签署了一项协议,试图结束中美洲的流血内战。该协议号召停火、自由选举和结束外界对叛乱的支持。1990年,中美洲诸国的总统们签署了另一项协议,宣布尼加拉瓜的“考迪罗”武装应予解散。那一年,尼加拉瓜的政权和平地移交给一个非马列主义的政府,在当时的一次选举中,奥莱塔·巴利奥斯·德·查莫罗击败了马克思主义者前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在巴拿马,铁腕人物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因与美国进行赚钱的毒品交易而受到牵连,美国军队于1990年入侵该国,逮捕了这位巴拿马领导人并将他带回美国,另外安插了一个他们更中意的政府。诺列加在佛罗里达的法庭上承认了输送毒品的罪名,被判长期监禁。1991年,萨尔瓦多的左翼叛乱分子和政府达成协议,使长期内战得以告终,不过,零星的暴力运动仍在继续。在危地马拉,长达36年之久的国内战争因1996年签订的和平协议而宣告结束。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戏剧性的政治变化同样给那些长期生活在专制政府下的国家带来民主政治。在菲律宾,费迪南德·马科斯这位从1965年当选总统的人,在1972年却受阻未能第三次连任。然而,由于这个岛国对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战略重要性,他始终得到美国的无条件支持,便宣布了戒严法,然后又监督着通过了新的法律,允许他在1981年再次当选。然而,来自国内外的改革压力加大了,而且左翼的游击战不断袭击政府军。反对派领袖贝尼格诺·阿基诺在多年流放之后于1983年8月返回马尼拉,他刚刚走下飞机,便被暗杀了。这一行动是马科斯统治集团的高层策划的。1986年,马科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对手是科拉松·阿基诺,就是那位被暗杀的反对派领袖的遗孀。马科斯对于广泛流传的选举舞弊难以招架,之后便逃出了他和他的家人巧取豪夺、敛财达数十年的菲律宾。

    其他国家也都经历了类似的剧变,只是没有那么坚定。在柬埔寨,20世纪70年代末,独裁者波尔布特及其支持者在“杀人场”中确曾消灭了几百万人。即使在越南军队占领了10年多之后于1990年撤出了柬埔寨,这个满目战争疮痍的国家能够看到和平及政府稳定的希望仍很渺茫。1991年,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按照一项和平协议返回他原先的首都金边,就任国家元首。与此同时,在持续的政治不稳定和西哈努克再次被迫流亡之后,仍然埋在地表的数以百万计的地雷,其中有上千个被人不幸踏上,造成人民,主要是儿童的伤亡。

    中东大概依旧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开战,一直持续到1988年最终签订了停火协议。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伊朗的宗教领袖鲁霍拉·霍梅尼号召打败他称作“大撒旦”的美国。1985年,一艘美国军舰在海湾击落了一架伊朗客机——把那个庞然大物误认作伊朗的战斗机了,259人因此罹难。不过,随着霍梅尼在1989年去世,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原因是美国和伊朗的对手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恶化了。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拖了多年,而1991年的海湾战争却是速战速决。1990年8月,伊拉克的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入侵毗邻小国科威特。与伊朗的长期作战使伊拉克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并对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欠下了大笔未偿还的债务。萨达姆宣称,科威特的过度生产把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压了下来。这个独裁者小邻居的巨大石油储备是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破坏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阿拉伯联盟谴责了这次侵略。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采取军事手段——如果其军队在一月内尚未从科威特撤退的话。伊拉克军队沿着与沙特阿拉伯——美国同盟国的边界己方一侧展开,并在科威特沿海踌躇满志地守在防御工事和大片布雷区的后面,还有谣传说,伊拉克在准备化学战。在集结了50多万军队之后,乔治·布什下令开赴波斯湾的美国军队和军用飞机组成联合国军,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对伊拉克及其在科威特的驻军实施空中打击。联军迅速取得了制空权,地面上的伊拉克军队在优越的计划和装备面前土崩瓦解。天空中充满了黑色浓烟,那是伊拉克军队撤退时在上百座油井放火造成的。2月24日,对科威特境内和伊拉克南部部队的地面进攻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很快就将伊拉克部队逐回,军事分析家对其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事先都估计过高了。电视把战争现场播放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当来自主流媒体的记者播送伊拉克苏制“飞毛腿”导弹从地面发向美国基地和以色列时,仿佛在播放什么视频游戏一样。联军损失了340名战斗人员,而至少有11万伊拉克人,包括平民,死于空袭和海湾战争期间的战斗。在3月中旬,科威特的王子们返回了他们的宫殿。海湾战争以一纸停火协定宣告结束。伊拉克同意由联合国检查其军事设施,因为联合国怀疑萨达姆藏着化学和生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