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爸爸教的数学 > 序二
    写给孩子和父母们的书

    1983年9月,北京大学数学系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2名学子。他们满怀着憧憬和希望,汇聚未名湖畔,寻求知识,探求真理。老谢(本书作者)和我就是这个“83数学”群体中的两个。我们大学同班四年,私交不错,毕业后,也联系甚密。现在我们都早已做了父亲(老谢有了个宝贝女儿妞妞,我也有了个宝贝儿子亮亮)。当然见面的话题总少不了孩子的教育。【欢迎加入罗友书社,微信:15535237487,罗辑思维,得到APP,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系列海量书籍与您分享】

    孩子上小学了,特别是三年级后,挑战也就来了。这个挑战居然来自我们钟爱的数学。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敢自诩为数学系的高才生,但是成绩绝对不差),居然要接受小学生的数学挑战。不用猜也知道,具体的挑战项目,既不是泛函分析,也不是群论,而是小学奥数。

    现在许多奥数题目,我都做不出来。有些题目实在是太偏了,完全超出了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它让许多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失去兴趣。数学界、教育界有不少著名的教授、学者反对以奥数作为小学生升学、选拔、竞赛的参考依据,认为目前“全民奥数”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数学应该是有趣的,学习应该是好玩的,儿童应该是快乐的。为什么有些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有畏惧感?其实最重要的是老师没有把数学的有趣之处挖掘出来,或者是没有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

    我们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期间,先生们给我们展示的是数学的美。推导过程是美的,结论也是美的。每每看到先生们在讲堂上陶醉于数学的美,我们也深受感染。我觉得现在对于孩子们,需要老师展示的是数学的乐趣,而不是数学的困难。

    数学,应该是趣味无穷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在孩子五年级下学期,主动停止了孩子奥数课外班的学习,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孩子共同学习。老谢却身体力行,努力去改变,亲自设计构思了适合他女儿的趣味数学读物。

    在聚会的饭桌上,在香山的鬼见愁,我们经常讨论孩子教育的“愁”事。2007年8月,在毕业20年聚会上,老谢抛出了专门为他家妞妞写的一本趣味数学书(当时还未完稿),大家一致认为非常必要,写得很好。我也因此有机会先睹为快,并和我儿子一起分享。

    老谢的文章,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发生在父女间的小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数学原来是如此有趣;又被一个细心尽职的父亲和一个乖巧伶俐的女儿之间的亲情交流深深感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仅是一本趣味数学书,也是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爱的教育”。

    过不了多久,我们将庆祝毕业三十年,我们的孩子都已上大学。把我们的孩子们读过的好东西成文出版,给更多的孩子们阅读,是件极有意义的事。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还快乐给孩子,我们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有责任!还原数学本来的乐趣,我们所有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责任!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

    郭宗明 博士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

    2015年4月燕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