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5

    低情商者恶意曲解别人的意图

    高情商者正确理解别人的意图

    我的失败谈

    “我是个什么工作都做不好的失败者……我能力低下,虽然比别人都努力,可是新部门的工作完全记不住,不擅交流,别人都不知道我到底想说些什么。我做的事对社会也没什么贡献,却还每天加班累成狗,可即使这样也没有什么回报……”某个晚上,我认识的小川先生给我发了这样的邮件。我读了后很生气,心里想:“正因如此,为什么不事先征求建议啊?小川你原本就自我否定感强,为此我已经给过你很多建议,比如你需要学习交流技巧之类,你却当耳边风,转过头又来求我,这样你叫我又能怎样!”

    可是,仅仅一分钟后,我的想法变了:“等等,小川他真是在向我求助吗?没准并不是求助,可能只是因为难受吧。或许,是我自以为是地以为我有义务帮助小川放松情绪,可是却做不到,所以我才感觉无能为力。可能我是因为这个才生气的。”

    因此,我向他本人回信询问。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回答令我非常意外:“没想到会让古宫你感到难受和无能为力!真对不住啊。在我的人生中,实际上,与工作相比,更难受更悲伤的悲剧性事件还有很多,所以对于我来说,那封邮件写的只不过是些稀松平常的内容。多谢你告诉我,要不我都还没意识到。”

    小川并没有期待我帮助他减轻心理压力,我却以为那封邮件是在向我求助,但是对于历经悲惨人生的小川来说,那封邮件里写的不过是些稀松平常的内容。我自以为是地曲解了小川的意图,所以生气了。

    下面,谈谈像我这样,没被人寄予厚望却自以为是地这么以为,因而苦不堪言的例子。

    想象别人的期待而苦不堪言的例子

    木崎先生是个社会福利士(帮助残障者的人),他向我咨询他负责的一位母亲的事情。那位母亲有个儿子是小学生,他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学校似乎想把那孩子编入进行特别指导的特助班,但是这位母亲怒了:“这是差别待遇!绝不允许!”于是那孩子依旧在普通班就读。

    听木崎这么说,我明白了他为何烦恼。他在不安:“要是我不能说服这位母亲把孩子编入特助班的话,学校的老师们会认为‘亏木崎还是社会福利士呢,真无能’”。因此,我向木崎提议,与小学老师见面推心置腹地交谈。果然,在木崎与老师们交谈后,结果出人意料。

    学校的老师们并没有对木崎说服母亲这一重大责任寄予厚望,他们认为把那孩子编入特助班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关于未能说服孩子母亲,也认为是由于他们自己无能为力造成的。以此次交谈为契机,木崎和老师们不再各自单独努力,而是协力帮助母子前行。木崎心里也轻松多了。

    由于误会别人的意图而成为让人心累的人

    像刚才的我自己以及木崎那样,自以为是、先入为主地考虑问题的人,对于周围的人来说就是让人心累的人。像刚才我收到小川的吐槽邮件而生气的例子,我真想回复说:“不听我的建议,出事了就来找我求助,这叫我怎么说你呀!”可是,要是我真这么做了,小川肯定会认为我是个难相处的人。而木崎则认为:“这当妈的真是,学校老师们都是为了她孩子好才劝说编入特助班的,她却毫无理由地拒绝!真是个怪妈妈!”这样的愤怒会不经意地传达给对方,所以这位母亲跟木崎相处起来就会觉得心累。

    不仅如此,要是这样的状况长时间持续,木崎可能会对学校老师们生气:“让我说服这样的怪物父母!给我出这样的难题,这帮人可当真是难缠!”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老师们看来,木崎才真是毫无理由、一点就爆炸、还责难老师们的“难缠的人”。

    要是像我或者木崎这样曲解了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人际关系就会蒙尘。下面,谈谈误以为别人对自己心存恶意的例子。

    以为是人身攻击的人

    这是一家制药公司研究室的事儿。“真不敢相信,你竟然背叛了我们!”大谷主任对新来的若松助手雷霆震怒,起因是,关于怎样使用研究资金,若松助手在会议上的发言与大谷主任的希望相悖。实际上,研究室的大多数人都是反对大谷主任所认为的用途的,但是明说出来的只有若松助手。大谷主任发怒是因为“这家伙竟然反抗我”。

    但果真如此吗?若松助手只是在资金的用途上与大谷主任意见相左,并非背叛大谷主任本人,也并非反抗。大谷主任把若松助手反对研究资金的用途这一事实恶意解读为“这家伙反抗我”。像这样恶意解读他人意图的人忽而就发火或者情绪转差,所以周围的人“必须注意说话方式”,总是胆战心惊的。

    你会恶意曲解他人的意图吗?

    在有人反对你的意见时,并不是在否定你这个人,只不过是就某事而言与你意见相左而已。再说,即使有人批判你、怀疑你,也并不是他在充分理解你这个人后判断出你“不值得信任”,很可能只是他具有过度的攻击性或者疑心太重,或者发生了误解。因此,请努力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意图,尤其是在对某人生气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之所以会生气,我认为是过度地曲解了对方的意图,或者太在意对方的想法:“那人对我看法不好,我不能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