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得之而先与之

    有这样的人:待人亲切,可是他的亲切里似乎没什么喜悦,而这极有可能是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别有用心或者压力。比如,“我为你做这个,接下来换你为我做那个”,或者“我都送给你这么好的礼物了,你一定要喜欢我啊”,等等,那人的亲切里有着如影随形的、想从你这寻求回馈的企图。要是感到对方对你的好是有条件的、是要求回馈的,那哪里还会有什么喜悦呢?

    在试图给予别人某物时,要是心底还抱有“我未曾被无条件地爱过”这样的贫瘠感,就会隐秘地寻求“你该对我投桃报李”。但是,像这样出于寻求从别人那得到好处而给予他人的情况下,这样的“有求于人”的感受会传达给对方。于是,你温柔的行为也会成为对方的负累。

    厌恶自己

    此外,如果你使对方生气到想责备你的话,你不会认为自己有多可爱吧。不能纯粹地给予他人的人会被人认为是个自我中心主义的人。但实际上,你并非心中无爱,而是由于你一直在努力向上,所以没有了给予他人的余力。例如,假设某个爱心人士此刻在海中溺水,当他在水里濒死而极度惊恐时,会想到“话说,那个得了感冒的同事康复了吗?发封邮件问问吧。”或者“一周前情绪低落的那人没事了吧?今晚打个电话问问吧。”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的。其原因在于,虽然他是个深具爱心的人,但是身处溺水中,哪还有为他人着想的余力。

    心中有痛的人也是同样的。本来满心都是爱,可是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只想自己从别人那得到,所以极度缺乏为别人着想的余力,因此才伤害他人,不能给予他人。即使给予他人,也是强加于人,或者是为了从别人那得到回馈。

    负面思维也是因为童年的心理创伤在作祟

    很快就说“是我不好”“要是还不能顺利推进的话,该怎么办才好”这样的负面思维的人,相处起来也让人心累。像这样对于事物先看到负面、难以看到正面的人,童年的心理创伤也是其原因之一。其原因在于,童年时期感到过的寂寞和愤怒,现在还在心中翻腾郁积。尽管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但是我们的内心抑制情感,以使得平时感觉不到如此难受的情感。但是,一旦有点小小的风吹草动(比如,稍有点不如意时,或者认为别人是不是对我有不好的看法时),这些情感就会立刻显露在心理表层上。

    在这样的时刻,童年时期感到被父母拒绝时有过的“我是个坏孩子”的念头会一下子涌上来。于是就会认为“都是我自己不好”“我不行啊”。而且,如前所述,我们人类的心灵有恐惧并强烈地铭记过去遭遇过的危险的功能,这对于生存而言是个重要的机制。因此,越是在以前依赖父母的童年时期强烈地感到“被爸妈讨厌了”“被遗弃了”这样的恐怖,越清晰地记得这样的情感,“要是再遇上那样的危险,该怎么办才好呢”,因而感到恐怖,于是总战战兢兢,“要是稍微看到一点被人拒绝我的征兆,立马不再同这人打交道,以免被他抛弃。为此不得不时刻戒备着。”

    那个受伤的小孩产生对人的紧张

    我告诉过你,“紧张会传递给对方,对方也会觉得累,所以请你放松些”以及“笑容很重要”。但是,与人相处时紧张、没有笑容而表情僵硬,也是过去一直有的未疗愈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所谓心理创伤,终极而言,是“对我重要的人不爱本真的那个我”“被重要的人拒绝、攻击”这样的感觉。

    这是由于那个受伤的小孩作为一种感觉残留在心中,但是那个小孩有着不被爱的深深寂寞。可是,感受这样的寂寞会太难受,他希望让自己安心,于是强烈地寻求从别人那得到爱和关心。然而,与此同时,相信“要是让别人知道了真正的我的话,没准会像过去的父母(或者其他重要的人)那样又拒绝我的吧”。即急切地希望被爱、希望得到善意的关怀,与此同时,还担心要是被人知道了真正的自己的话,他们会不会就不再搭理自己了。这样的矛盾想法是对人的不信任感的原因。因此,与人相处时会紧张,表情僵硬并且没有自然的笑脸。

    那个受伤的小孩不承担变得幸福的责任

    要是听谁稍微说了句不中听的话,就立马不高兴,这样的人相处起来让人心累是吧。不仅如此,要求你做这个、做那个的人也是,这样的人似乎以为“我的心情是变好还是变坏都是你的责任”,对方感到被强加了这样的“义务”,于是会小心翼翼。

    为了成为让人放松的人,需要由你自己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因为你自己的情感责任原本就不在于对方,而由你本人负责。而且,不承担自己的情感责任、把这责任强加给他人,这也是那个受伤的小孩干的。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小孩本应该从父母那得到他们给予的充分的爱、关心和照顾。然而,如果没有充分得到,小孩就会心理受伤,会感到自己是个无力的受害者、可悲的牺牲品。其原因在于,本来被父母温暖地爱护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他们没有被这样对待,因而感到受到了伤害。因此,即使成了成人,但以前没有被充分爱护而受伤了的那个小孩依然还是个无力的受害者、可悲的牺牲品,于是试图让别人来背负让自己幸福的责任。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是成人做的事,可是他讨厌这么做,可能是感到这样的责任太沉重、自己做不到。于是,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叫着:“我不幸福是别人的原因,所以别人应该让我幸福!”

    有时情不自禁想拯救别人

    心中那个不被爱的、受伤的小孩在看到别人的不幸时,有时还情不自禁地想拯救别人。他们感到“让我幸福的责任在别人那里;同样,让别人幸福也是我的责任”,因此他们总是想拯救别人。这样的人的温柔总是有点强迫感在里面,因此对方即使亲切地接受,也不会有多开心。

    这样的人的温柔,并不是真的为你,而是为了通过帮助他人来感到自己被需要,或者是为了被人感谢“多亏你帮我”才帮人的。这样的企图即使本人不自知,周围的人也会感受到的,所以即使他给予了温柔的举动,别人也不会有多开心,相反有时还感到沉重的压力。因此,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心累。

    最好接受

    不善于接受别人好意的人有很多。即使你出于纯粹的好意送礼物,他也顾虑重重:“不用这样子啊,真不用的。”或者即使为了答谢曾麻烦过他而邀请他吃饭,他也不肯坦然赴约。像这样不善于接受别人好意的人,大多也是由于缺少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的实际感受,因此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不具备多少被人爱的价值。例如,即使在父母对你温柔相待时,他们有时也会伴随“你小时候我好好照顾你,等我老了,就换做你来好好照顾我”的想法。在这种想法下长大的人,会感到别人的温柔行为中一并伴随着回馈的要求,因此不肯坦然接受。

    此外,在其他模式下,有人在童年时期就担负着父母关系不睦的调解员的角色,或者由于兄弟姐妹多因此担负着替代父母照管兄弟姐妹的责任。这样的人,如果不为家庭牺牲自己,就感受不到存在价值,因此即使长大成人,也重复这样的模式,容易总是为他人操心不断。这是因为,他们是在这样的感受下被养大的:要是像个孩子那样要人哄、要人宠的话,父母就不会认可其存在。在这样长大的人的内心中,有着必须当个“好孩子”的悲伤、寂寞以及怒气。

    不仅如此,不善于接受的人,还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允许自己接受,那么就会被惯得“想要更多、想要更多”,欲求无止境地涌现出来。因为怕这样,所以不肯被别人的好意惯坏——有时是这样的心理在作祟。

    受伤的小孩总想隐藏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隐藏自己的缺点,想让人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人,相处起来让人心累是吧。此外,不承认自己缺点的人也是。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缺、不肯坦诚自己的错误、僵化而不会变通,其原因也是童年时的心理创伤。孩子要是感到本真的自己没有被接受、没有被爱,或者不重要,就会特别悲伤、寂寞,同时会变得在意“我要怎么做,爸爸妈妈才会认可我,才会爱我?”

    “如果我是个开朗、活泼、精神的孩子,就会被认可,要是我弱小或者没精神,就会被拒绝”,那么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时就会装出一副开朗活泼而且还很精神的样子,不仅如此,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还时不时相信“必须时刻开朗活泼并且看起来很精神”。同样,感到“成绩好的话,父母就会认可我”的孩子特别在意成绩、学历,长成大人后,还依然感到“必须让别人认为我头脑好而且很优秀”。即,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反反复复的模式,成人后依然在与他人之间反反复复。在这样的模式下面,隐藏着父母没有认可本真的自我的心理创伤。这样的痛苦越激烈,越倾向于向别人隐藏自己认为是缺点的那一部分。

    同样,感到因为某事失败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落感。其原因在于,在他的内心深处,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意味着失去父母的爱,而这对于那个孩子来说是不可承受之恐怖。因此,承认错误变得超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