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思维是平的:心理深度错觉与即兴思维 > 后记 重新创造自我

后记 重新创造自我

    我们都是自己大脑所施骗局的牺牲品。大脑就像一个擅长即兴表演的超级引擎,可以临时创造出颜色、物体、记忆、信念或偏好,可以随即编出一个故事或一条理由。并且编造起来头头是道、有条有理,人们甚至相信这不是它“临时”创造的,而是从一个充满了现成颜色、物体、记忆、信念或偏好的内心深海里钓上来的——我们的有意识思维不过是深海的表面。然而,这些都是错觉!我们的心理深度是个虚构物,是我们的大脑临时创造出来的。所谓的信念、欲望、偏好、态度甚至记忆等根本不存在,因为思维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内心深处——思维是平的,表面就是全部。

    所以,大脑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即兴表演者,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创造着思维。不过,和任何即兴表演(如跳舞、演奏或讲故事)一样,新的思维不可能凭空产生,必须基于过去即兴表演遗留的碎片。可见每个人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可以借由创意机器在其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觉、思维、情感和故事。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会觉得某些思维模式是自然的,某些思维模式显得很奇怪或很别扭。然而,尽管离不开历史,我们还是可以重新创造自我,通过有意识地重新创造自我,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我们不是由来自内心黑暗世界的强大神秘力量所驱动的,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只是过去思维和行动的变形,而且我们在选取、改变惯例上有着极大的自由权和一定的裁量权。正因为今天的思维或行动会成为明天的惯例,所以我们是在用思想重新塑造和创造着自我。

    你可能不熟悉这种观点,也可能觉得它违背直觉,但它将更新我们关于思维运作的一切知识,包括视觉、感觉原理,以及记忆、决策和个性的本质等。这个观点没有给“自我”留位置,因为自我根本不存在。确实,这里面包括了太多的骗局、阴谋和错觉,它们曾把我们骗得如此之惨,以至我们无法看见面纱背后的真相——甚至连这层面纱也没有注意到。然而,100多年来的思维科学逐渐戳穿了这些骗局,当我们认识到内心世界、真实自我、心理深度和无意识心理力量不过是黄粱一梦时,我们也就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是创意无限的临时推理者和标新立异的隐喻机器,一直在把零散的信息碎片焊接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我们和我们以前认识的自己非常不同——我们更加无与伦比!

    你可能会说,这都不错,但是如果没有信念和动机,又该如何解释思维和行动的合理性呢?我想说的是,人类确实有一些可以影响实际行为的内在事实,如珍惜的事物、坚信的理想和高昂的热情。但如果思维是平的,即便我们可以就自己和他人编出各种故事,信念和动机在现实中也根本无法驱动我们的行为,因为内在信念根本不存在,动机不过是一种想象,而非现实。

    另一方面,惯例的堆叠(即对过去的思维和行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造,以创造新的思维和行动)为思维的有序性(有时也包括无序性)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颖且更具说服力的解释。而且,当我们从个体思维上升到作为整体的社会集体时,我们发现,文化可以被视为一个共有的惯例集合(包括我们的所做、所求、所言或所思),正是这个集合在个体和社会中创造了秩序。集体通过创造新惯例积少成多地创造了文化,而由于新惯例要基于共有的旧惯例,所以说文化也创造了我们。孤立的“自我”,就像轻描淡写的文学形象一样,是局部、零碎而脆弱的,但集体中的我们,却以异乎寻常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创造了生活、组织和社会。

    这种持续重新创造的观点其实非常具有颠覆性,因为大脑骗局被揭穿之后,我们发现用来评判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客观外在标准不仅不实用,还根本无法维系。毕竟,根本不存在一个可以在上面施工的坚实地基。新的思维、价值和行为只有在过去惯例的传统内部才能被推崇或被批判——当然,应该使用哪些惯例,应该以哪些惯例为主是可以讨论的,就像法律中的案例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怎样都行,而是说,生活和社会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内在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而借以评判人们决定和行动的标准也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简单点儿说,生活就是一场游戏,我们要亲自上场、制订规则和登记分数。

    这种视角看似会导致相对主义噩梦,即任何观点都是同样可靠和同样可疑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理想的生活或社会没有什么终极基础的话,那么我们在生活和社会中的挑战就是探索和解决内心及人们之间的思维冲突。我们之所以信守言论自由原则,是为了通过公共辩论把来自不同时间、个人和群体的零碎观念汇聚起来(学术讨论不过是穿上了一层数学和科学方法的外衣);自由市场、金钱、交易和现代经济系统可以通过交换商品、服务和金钱把我们的偏好联系起来;而自由政治和法治则可以解决人类行为之间的潜在冲突(因为你此时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将来某个时刻自己或他人的决定)。因此,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我们不只在做着自己的梦或写着自己的故事,也在不断努力把我们的故事整合成一个单一的连贯整体。

    但是,即便这个自由社会可以把偏好、信念和行为联系起来,基于惯例的思考模式好像也是具有内在保守性的。那么知觉重组、灵光一现、宗教转变、观念及政治革命是如何实现的呢?一种观点认为记忆是脆弱的,因此我们可以经常重起炉灶,并得到不同的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忘掉了旧“故事”,创造了新“故事”。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性:故事被改变的那部分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我们之前太过于强调过去的权威性了。我们也应该记住,连续的惯例可能会一步步导致异乎寻常的蜕变。例如,法律和政治系统虽然每一步都要受制于对过去的解读和再解读,但经过几代之后却会产生变革;数学家在推理之中可能会用到旧有惯例,但其目的却是证明整个理论是矛盾的,乃至得出需要舍弃大量惯例的结论;个人可能会逐渐开始接纳或排斥某个邪教领袖、宗教或政治文本,也可能开启或放弃某个事业、项目或一段关系。生活可以有无数种改变的方式,这说明惯例本身一直在变化。我们希望自己可以讲出越来越好的“故事”,但只有从已有的故事出发才能创造出新的故事。

    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更大的连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化或智能的进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自己或社会僵化为连贯但糟糕的惯例系统。但是我们也应该记住,我们体内并不存在什么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思维的“牢笼”都是我们虚构出来的,因此可以被狠狠地拆掉。如果思维是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思维、生活和文化方面想象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并使之成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