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话春秋 品兵法:孙子 > 四十一、 沙场对峙天地寂

四十一、 沙场对峙天地寂

    四十一、 沙场对峙天地寂 ?

    四十一、 沙场对峙天地寂

    两支军队堂堂正正地摆开了战场,各自所列阵式一般是攻守各别。就目前吴楚两军的情势说,应该是楚军注重于防守,吴军侧重于进攻,因为是吴国长途远征楚国,楚国目前是在自卫,这种战略态势也就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双方战场主将意识中。

    所以从理论上说,楚军应该摆个防守的阵式,而吴军部署攻击阵形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很难给予裁判哪类阵形更优越,因为事情总是有两面性:侧重于进攻的方阵其两侧是弱点,尤其是在以兵车为主力兵种的战阵中更是如此,战车不能横行,所以,两翼外侧的士兵其实也是在专于防护。

    专用于防守作战的圆形大阵,其实是在平地上用战械、人力构筑了一个活动堡垒,车马士兵首尾相接,相互掩护,使敌军难以确定攻击的目标。大家大概都看过“人与自然”之类的科普电视节目,那里面的沙丁鱼用来保命的措施,就是组成一个游动的大鱼团,这样竟能令其他大个的食肉鱼、兽无从下口。

    当然,人与动物毕竟不同,防守的圆阵不是只能被动逃命的沙丁鱼阵,类似于一只滚动的大刺猬,扎起手来也是挺厉害的。不是有个大家熟悉的名词吗?“自卫反击战”!其实“反击”就是后发制人的进攻。

    弊病也有:前进与后退的速度极慢,形容其为蠕动更为确切,尤其是在转入进攻或追击时,则必须要临敌改变阵形,这就要靠指挥者的能力及士兵的反应速度了。

    所有的战阵,无非两点:一是保护自己不受攻击;再者发挥所长攻击敌人。

    再说明白点,就是:趋于防守的阵形是先保护好自己,再攻击敌人;侧重于进攻的阵形,是在防护自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攻击对手。

    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阵式,战阵在应用中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战阵变化的及时与否,以及是否灵活有效,则显示着主将的战场指挥能力。指挥战阵变幻的主将,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

    所以,孙子给战场指挥者的要求是:“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九地篇》)

    战阵也随着社会发展、兵器改良在不断进化中,到了春秋末期,大型战阵实际上已不多见,实战中大多被一些小型战阵所代替,这些小阵之间相互配合,组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阵,随时分合,相互掩护,平素的训练阵法,其实就是演练这些。

    吴楚两军的战阵于天明时分排开,吴军的主将是孙武,旁边还站着阖闾——实际的指挥者;楚军的指挥者当然应该是沈尹戌,但是……

    阖闾突然有些迷惑:自己的战阵是按照进攻作战排开的,怎么楚军也排了攻击阵形?如此一来,双方岂不是要出现对攻战势?那就必然会形成这种情形:一切依赖于士兵素质,硬碰硬,谁也躲不过,士兵的勇气与战技决定胜负!

    好似孙武已有预料,对此并不吃惊,他相信经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吴兵战力。以力对决,虽非孙武所愿,但就像两个勇士狭路相逢于独木桥,此时没有退路——两军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孙武也再次体会到了对手的非凡:只有如此列阵,才能发挥楚军所长——那就是重型兵车!楚军的冲锋兵器优于吴军。吴军远征,兵车轻便,冲锋威力自然不如楚军。

    但吴军也有自己的杀手利器,那就是经过残酷训练的步兵。此时的吴国步兵已经擅长脱离兵车独立作战,而楚军还没有经过这种专门的强化训练,还是依附于战车作战的,一旦战车被毁,步卒士气顿消,哪怕是方城的王牌精锐。

    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就是沈尹戌经过熟虑后采取的战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部队的战车优势,以车马辗步卒,摧毁吴军的抵抗,打掉吴军的锐气,让吴军再步前日夫概军之后辙,这是唯一的取胜之道。

    沈尹戌索性孤注一掷,放弃了部将提出的两翼包抄之建议,决心采取中央突破的犀利战法,这是楚国的地盘,地形有利于长驱直入,只要冲入吴阵,胜利就到手大半。

    只要吴军哪怕有一丝动摇,此战就败局已定,方城精兵随后掩杀,吴军就只能被追杀得丢盔弃甲,再无反抗可能。

    心怀必胜信念的沈尹戌还采取了一手绝招,一手令吴军——哪怕是孙武也没预料到的绝招:沈尹戌并没有居中主持战阵,而是将预计的战阵变化交代给了诸将,依部署行事即可,自己就在最前方的第一辆兵车上,那上面飘扬的军旗就是号令,跟着主帅军旗进攻就是!

    没有什么预计的战阵变化!进攻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精通闪电攻击的沈尹戌的最佳选择,已经运用得出神入化,沈尹戌没有必要去寻找、猜测吴军战阵中的破绽,“此战必胜!”——这就是主帅沈尹戌给全军将士的最后命令,也是来到战场后的唯一军令。

    双方还在好似小心翼翼地接近中,已经到了可以发起冲锋的距离,但双方都在忍住欲望,等着对方先动,先动者易露弱点,后发者易明破绽,这些小常识,双方主帅都懂得。

    两军连弓弩都好似在沉默,没有预计的如雨箭矢,大概都觉得还没到洒出去的时刻。

    地上没有一丝风,空气好似被窒息;天上没有一片云,蓝天如同遭洗劫。

    长空如镜,旷野如冰,荒丘如怒,残草如痴,枯枝如怨,黄叶如哀,晨曦如画,战地如诗!

    犹如一石击清水,万澜起静池,突然,出乎任何人的预料,楚阵中冲出了一辆战车!

    连通常必有的战鼓也不闻响起,更没有指挥进攻的号角,大战骤然爆发,那点燃导火索的就是这辆跃出战阵的兵车,车上,一支长戈在挥动,挥动者是沈尹戌!

    沈尹戌一马当先,身后万骑陡然暴起,如同山洪突发,卷向了沉默的吴军。这就是楚军的号令,沈尹戌用行动代替了指挥!

    纵使前锋主将伍子胥久经沙场,骁勇非常,经验老到,用兵沉稳,看到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形,也不禁惊呆在了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