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华年:辛亥革命那一枪 > 拼却头颅刺虏酋(4)

拼却头颅刺虏酋(4)

    作为肉身的人,汪精卫在狱中作《中夜不寐偶成》,诗中表现出他纤敏、感伤、复杂的内心世界:

    飘然御风游名山,吐?q岚翠陵孱颜。

    又随明月堕东海,吹嘘绿水生波澜。

    海山苍苍自千古,我于其间歌且舞。

    醒来倚枕尚茫然,不识此身在何处。

    三更秋虫声在壁,泣露欷风自嗽唧。

    群鼾相和如吹竽,断魂欲啼凄复咽。

    旧游如梦亦迢迢,半敕寒灯影自摇。

    西风羸马燕台暗,细雨危樯瘴海遥。

    结案之时,为了撇清和“避嫌”,清廷的汉官都主张杀掉汪精卫。

    确实,汪精卫的“罪行”,放在清朝往前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宗族连诛的可能。

    世易时移,以肃亲王善耆为首的清朝亲贵,不少人主张免杀――朝廷正在推行立宪,应该非常注重时议。而汪精卫、黄复生二人,只是革命党派来的暗杀小组中的一小部分。杀此二人,复来二十人,二百人……冤冤相报,何时可了!

    所以,肃亲王等人主张对汪精卫诸人“从宽”发落。

    即使是身为刺杀目标的摄政王载沣,也在案卷上批复道:

    “我国正预备立宪,该生等(指汪、黄等人)系与政府意见不合,实不知朝廷轸念民庶情形……,该生等躁急过甚,日后当知自误也。此与常罪不同,为国罹罪,宜从宽典。”

    也就是说,摄政王载沣认为汪精卫是“为国罹罪”,即救国心切一时糊涂,干了错事。这样,既显示了清廷的“怀仁宽大”,又显摆了他本人的“能撑船”肚量。

    于是,清廷很快以小皇帝名义的“上谕”宣告,汪精卫、黄复生被判“永远牢固监禁”,其实就是变死刑为“无期徒刑”。

    只要青山在,何怕没柴烧!

    大好人头保得住,日后万事如春风。

    如此结局,大出世人所料。而同盟会的同志亲朋,比如胡汉民,早在汪精卫入狱时就写好了悲痛的“悼诗”:

    挟策当兴汉,持椎复入秦。

    问谁堪作釜,使子竟为薪。

    智勇岂无用,牺牲共几人。

    此时真决绝,泪早落江滨。

    其实,身在囹圄的汪精卫,不仅没吃苦,反而因肃亲王之令,广受优待。

    小伙子在狱中,新房子,好家具,好吃好喝。如此锦衣玉食囚徒,绝非是卖友卖革命得来,乃是其大义凛然和翩翩风采而致。

    而在汪精卫入狱时最心焦的,不是别人,正是其红颜知己陈璧君。

    烦如釜上蚁,悲似失魂雁。

    当时,陈璧君正和喻培伦一起回东京买炸药。闻知心上人被逮,她失魂丧魄,竟然当着同盟会大骂喻培伦临阵逃脱,留下汪精卫当替死鬼。喻培伦无法自明,只能默默忍受。日后,在1911年4月广州起义中,为彰明自己的清白,这小伙子身背一筐手榴弹,奋勇杀敌。伤重被俘后,他慷慨就义,留下响彻千古的名言:“学说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

    千辛万苦下,陈璧君与几位同志辗转各地筹款,终于回到北京,想设法去解救汪精卫出狱。

    在狱中吃着陈璧君托人送来的鸡蛋,汪精卫百感交集。他咬破手指写下五个字:“勿留京贾祸”。

    在心中,他生怕爱人再遭清廷逮捕。毕竟,刺杀摄政王一事,陈璧君一直有份参与。

    众同志纷纷出谋划策,想营救汪精卫出狱。救人心切的陈璧君,甚至想出挖地道砸牢房的拙计,均告不通。

    得知汪精卫被捕入狱的消息,孙中山倒有主见:“谋杀太上皇(摄政王)可以减死,在中国历史亦无先例,况于满洲!其置汪精卫不杀,乃为革命党之气所威慑耳……”所以,孙中山认定要继续起义,才有日后汪精卫出狱的那一天。

    孙中山对于国内诸事,一般皆料不准,惟独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武昌起义爆发后,惶骇万状的清政府在请袁世凯去镇压的同时,在北京抓紧释放“###”,开放党禁,力图以此“高姿态”收买人心。

    所以,武昌起义的枪声一响,万事大吉。

    26天后,清廷以皇帝名义宣发谕令,把汪精卫、黄复生等人释放出狱。

    当天,北京人民数百人,翘首期待,在刑部门前争睹出狱的美男子汪精卫风采。

    秋风正紧。阳光照耀在脸色略显苍白、憔悴的汪精卫脸上,美男子英神不减,他的面孔与发际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剧的、崇高的美感。

    那一刻,是汪精卫一生中最灿烂、最辉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