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古楼 > 第15章 调查

第15章 调查

    赵凉月这一去就是十天。因为有段嘉宏在幕后运作,她还真要回来了一百二十万元欠款。有了这个功劳垫底,赵凉月趁机假公济私,多去了几个地方以便进一步调查谢春茗的历史。

    首先是文州。赵凉月再次找到那位陈医生了解情况。

    女孩的心思总是比较缜密,赵凉月问“陈老”:“假如谢春茗真生过孩子,应该不难确定,比如怀孕后身体变化,生的时候要住院,还有生了孩子要坐月子请产假什么的,您老仔细回忆一下,有没有这些情况?”

    陈老说:“小姑娘你不懂,你说的都是现在的情况,当年可不是这个样子。”于是陈老就拉开了话匣子,一讲就是大半天,他讲完了,赵凉月也就全都明白了。

    那是日军南侵,烽烟遍地的特殊年代。就在谢春茗从雅南医学院到慈安医院实习后不久,有一帮从苏北败退的散兵在医院闹事,他们抢劫财物,调戏女护士,还打伤了好几个医生。乱世之中,没人管闲事,因此好多医生护士都不敢再上班,医院变得萧条冷落,近乎关门,直到次年的4月份,因为日军逼近文州,慈安医院被军方征用,安置前线下来的伤员,才把医护人员找回到医院来。这期间有七个月的时间,谢春茗如果是在这个时期内怀孕生产,也是有可能的。

    赵凉月听到这里插嘴说:“您跟叶文清是同事,应该有机会直接问问他这件事啊。”

    陈老说:“我还就是没机会问他。因为医院重新开门后没几天,日军兵临城下,医院奉命往南部山区转移,叶文清所在车队遭遇日本飞机轰炸,听说他被炸死了,从此就失去了联系。”

    看到赵凉月失望的样子,陈老又说:“我有个学生叫李炎,那年来看望我,说他曾经跟谢春茗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你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去问问他。”

    赵凉月离开文州就去了位于皖南山区的扶沟林场。谢春茗当年下放的时候,在这里待了将近十年。

    当年的扶沟林场已经没了,能种地的地方种上了庄稼,那些荒僻的深山则承包给了私人。原来的林场场部,现在成了扶沟镇政府驻地。赵凉月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在这里经营书报亭的退休老师孙浦。

    这个孙浦的信息是段嘉宏提供的。段嘉宏说谢老太为人谨慎小心,没什么社交活动,也没什么亲朋好友。如果说她还曾经有个朋友的话,那就是这位孙老师了。孙老师当年跟谢春茗一起下放到林场,后来又被安排到蒙南县城关小学当老师。不过,他俩已经多年没有联系。段嘉宏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谢春茗在办理小洋楼移交手续的时候,需要她原来的工作单位开具一份证明。那证明就是段嘉宏找这位孙老师帮忙给开的。

    赵凉月跟孙浦说她是谢老太的亲戚,孙浦便很热情地接待了她。听说老太太因病自杀了,他嗟叹一番,随后就把赵凉月想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谢春茗出生于1920年,元成人,家庭出身是大地主兼大资本家。1932年她十三岁(虚岁)的时候,因家庭变故随母亲迁至天津紫竹林蓝山道,在那上的女子学校;1935年秋天考入雅南医学院;1938年到文州慈安医院实习;1939年11月逃难到川东,在市立医院当医生;1948年11月,她进入新解放区的江北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安徽省紫水县医院当医生,后又调到第一中学当校医,直到1969年7月。

    在1969年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谢春茗因为“地主兼资本家”的家庭出身受过批判,下放到林山县扶沟林场劳动改造,到1980年11月落实政策,才被重新安排到蒙南县城关小学,改行当了老师。她在这里退休后,被返聘又教了几年书,到1986年迁回原籍元成市。。

    据档案中的“外调材料”记载,谢春茗政治历史上有两个“污点”,其一是在川东时,与国民党高级军官谭学衡同居;其二是在林场与原“革委会”副主任、后来的“犯罪分子”齐东风有作风问题,并生过一个女孩。但是这两件事谢春茗坚决不承认。她自己填的履历表上写的是“未婚”,“无子女”。组织上就这两件事审查过多次,都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赵凉月十分不解,要说前一件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兵荒马乱,可能造成“证据不足”。后一件事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对“作风问题”抓得最紧,管得最严,怎么还会不了了之?

    孙浦说:“当年谢春茗的下放地点在林场最偏远的深山里,那里人烟稀少,条件很差,有时候没水吃,得走十几里山路背水。何况那时管理十分混乱,林场的领导层换了不知多少届,好多事情没人去过问,所以谢春茗如果是在那儿生的孩子,然后把孩子偷着送走,后来是很难查证的。”

    至于谢春茗1939年之前在慈安医院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又正值抗战时期,所以档案记载全都是依据谢春茗的自述。

    2

    从扶沟林场返回元成的火车上,赵凉月反复琢磨她跑这趟得来的线索,结果是越琢磨越糊涂了。

    首先是谢春茗送婴儿那件事很怪异。她那年才十九岁,一个还没毕业的、未婚的实习医生,跟知名的叶文清大夫一起,抱着个孩子去送人,怎么想怎么别扭,就算那孩子不是他俩生的,他俩难道就不知道避嫌?

    另外一个问题同样令人不解,就是谢春茗在农场生的那个“女儿”。假如真有其人,那么她现在应该三十出头了。谢春茗为什么以前没找过她呢?是因为她曾经否认过没法去找,还是根本就没这么个孩子?可要是没有的话,那林场怎么会有这个传言呢?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谢春茗既不找也不认,确实很让人想不通。你要是说这两个孩子来历都有点“尴尬”,可谢春茗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应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而且她身患多种疾病,身边无人晚景凄凉,这个时候突然有儿子女儿孙女外孙一大帮子亲人冒出来,她应该高兴得没法再高兴了才对。要是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谢春茗根本没有女儿,同样,她赵凉月也不可能是谢春茗的孙女。

    对于这个结论,赵凉月实在有点不甘心。因为事到如今,在赵凉月的心里,真正寻亲的成分已经不多。因为退一步说,就算谢春茗是她亲奶奶,她对谢春茗也没什么感情。她现在很想谢春茗成为她的亲奶奶,是因为她有个不可言传的小私心,那牵涉到谢家大院去向不明的巨额财产。

    赵凉月在听她爸说了“寻亲”的故事后,就开始悄悄地关注那个已经消失的谢家大院。她花费了很大精力到处搜集资料,没事就进行研究,而且越研究越深入,越深入越着迷。

    根据赵凉月的考证,谢家大院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而位于大院南墙外的小院和小楼,则建成于1893年,比北院晚了三十多年。当时,谢家大宅门的主人是谢春茗的爷爷谢雨亭。谢雨亭曾经在清朝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任职,作为使团随员出访过德国、荷兰和比利时。因为喜欢西洋建筑,他便聘请德国工匠盖了这个小洋楼。谢雨亭有三个儿子,老大谢东河,就是谢春茗的父亲,1931年四十三岁时死于肺病;老二谢东海,那时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长,驻军在热河;老三谢东山,帮着谢雨亭掌管谢家的产业。谢东河病死的第二年,老爷子谢雨亭去世。因为此前谢家并没有分家,所以他一死,老三谢东山就成了整个谢家大院的主人。

    这个谢东山贪财如命而且阴险狡诈。他掌权后,就处心积虑想把谢家的主要财产全弄到自己的名下。按照“柿子捡软的捏”这个真理,他首先把矛头对准了“长房”。

    长房的谢东河身体多病,所以身后只留下一妻一妾一女。那个正妻是个黄脸婆,整天吃斋念佛。谢东山放过了她,专门对付谢东河的小妾也就是谢春茗的妈。这个小妾因为长得好看而得宠,但是她出身微贱,说得明白点,她原来是个丫鬟。因此谢东河一死,谢老三就无所顾忌地指使谢家人欺辱谢春茗母女,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直到把她们赶出了谢家大院。

    老三能赶走老大的寡妇孤女,但却对付不了枪杆子在手的老二。谢雨亭死后的一段时间,老二在热河驻防没能回来。五年后抗战爆发,当了军长的谢东海率部南撤,半道拐个弯来到元成,这时谢老三为了躲避日本军队,已经将谢家的“不动产”大都变卖,换成金银财宝,装在几个大木箱里,准备运到南方去,正好就被谢东海“武力接收”了。

    这以后的事态发展无人说得清楚,只留下了几个版本的传说。比如有人说谢家将财宝装船外运,那船遇风浪沉没,财宝就被龙王爷接收了;还有人说谢东海派车队押着财宝往四川撤退,半路遇见日本军队,就临时把财宝埋在了山里,知情人后来被炸死,那财宝就等于是孝敬了山神爷;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那财宝没来得及运走,被深藏在谢家大院的某处了。

    无论哪种版本,都是说谢家财宝还在,但是谢家的后人全都不在了。现在,有不止一个迹象表明,她赵凉月有可能是谢春茗的亲孙女,别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这也是可以彻底改变她今后命运的天赐良机。赵凉月下定了决心,不管有多少困难,她也要努力去争取,她绝不会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