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 第21章 中医药学(1)

第21章 中医药学(1)

    “悬壶济世”中的“济世”是拯救世界、拯救世人、拯救世道的意思,其中的“悬壶”则是以悬挂葫芦这一形象来代指行医这一行业。“悬壶济世”就是说通过医学技术来把世人从疾病痛苦之中拯救出来。

    这个词有两层意思需要理解清楚。第一层是对“济世”的理解,这折射出中国的传统医学不仅仅属于技术范畴,还饱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在“济世”的表述中,我们会感受到中医学行业的人世理想和救赎情怀,古人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大医治国”等说法,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名医也是除了精通医术外,还对儒、道、释的思想有很深的理解和认同。时至今日,大凡学习中医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秉承这种“济世”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中医学文化必然传承的内涵。

    第二层是需要弄明白为什么用“悬壶”来代指医疗行业?关于这一点,通常溯源到《后汉书》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在汝南某地有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官叫费长房,他观察到集市上有一个卖药的老翁在店铺外面挂着一个葫芦,等收市后老翁就跳进葫芦里去。这件事其他人都没看到,就费长房一个人看到了,费长房觉得非常神异,就很恭敬地去拜访这个老翁,老翁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经被他发现了,于是邀请他一起进到葫芦里去。葫芦里非常豪华,老翁拿出好酒好菜招待费长房,并且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后来老翁告诉费长房:“我本来是神仙,因为犯了过失受到责罚,才来到这里的,现在我的事情办完了,要回去了,来与你告别,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费长房说:“我愿意。我愿意追随您学习。”于是费长房就跟着老翁进入深山学习,学会了医疗技术,可以济世救人了。

    虽然这个故事有神话传奇色彩,但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后人将行医称为悬壶,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

    现代的医生要做到哪些才算是“华佗再世”?

    我们今天喜欢用“华佗再世”来形容医术高明的医生,是说他好像是华佗重生,神医转世。

    华佗是汉末医术非常高明的名医,根据《后汉书·华佗传》的记载,他的医术神乎其神,“兼通数经”,对很多学术门类都造诣很高,但是他几次拒绝出任官府职务。

    《华佗传》里记载了他神奇的医疗技术:第一是精通方药,他用药很精当,药味很少,每味药物的分量都在心里掌握,不用称量也很准确;第二是用灸法治病非常灵验,只灸一两处地方,每处灸七八次,病就全好了;第三是针刺技术很高明,扎针的时候先告诉病人会有什么样的气感,病人说气感到了,他就取出针来,病就好了;第四是娴熟地应用了心理治疗方法--中医学称为“情志疗法”,据说他曾经给一个郡守治病,判断出郡守只需大怒一场病就会好,于是就收了郡守很多的钱财而不给他治疗,还留下一份骂郡守的书信后扬长而去,把郡守气得吐“黑血数升”,然后病就好了;第五是开创了外科手术,他采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药,曾经做过“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剖开腹部,切断肠管来清洗,然后缝合肠管和腹腔,辅以按摩;第六是有高明的导引养生术,相传他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立了“五禽戏”,他的一个叫吴普的徒弟坚持练“五禽戏”,到90多岁还牙齿完好,耳聪目明。

    所以说一个医生“华佗再世”,确实是很高的评价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华佗再世”传递了对高明医术的一种期望,那就是像华佗那样医德高尚,技术全面且精湛。

    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医学作为一个传统的学术门类,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托古”习惯,这种习惯认为今不如古,祖师爷总是比徒子徒孙强很多,这也是需要审慎对待的问题。

    中医靠“一个枕头,三根指头”诊病可信吗?

    “一个枕头”指的是脉枕,就是中医切脉时垫在病人手腕下面的小枕头;“三个指头”是指切脉时医生按在病人手腕处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指头。中医能不能靠“三个指头”切脉诊病呢?

    这确实是可以的,脉诊是中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诊病手段,有些时候脉诊得来的信息至关重要,中医诊病有时候会“舍症从脉”,就是依从脉诊得来的信息,而放弃观察到的和患者报告的症状信息。

    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切脉来诊病也不是中医所提倡的,中医诊断理念中有一句话叫“四诊合参”,意思是说要综合应用诊察手段,把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四诊就是指望、闻、问、切,望诊就是用眼睛观察;闻诊是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嗅气味;问诊是指围绕疾病的各种问询;切诊是用手在病人身上或切或按,或触或叩。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只靠把脉就能诊断疾病的医生才算得上是称职的、高明的医生,于是去看医生时一句话也不说,把手一伸,让医生给诊脉,考一考医生能不能猜出自己患的是什么病。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训练有素的医生从你踏进诊室时就已经开始搜集诊断资料了,气色、体态、姿势、精神状态、气息、声音等都被医生所注意,切脉时从脉象上也会诊察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这些资料,医生往往已经能够部分地认识疾病了。

    但是,医疗行为实质上是医生和病人精诚合作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只有所收集到的资料越细致、越全面,医生做出的判断才能越正确,所以病人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关于疾病的问询和诊察。

    “悬丝诊脉”真的能察知病情吗?

    悬丝诊脉是指病人和医生不见面,把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寸口脉部位,然后通过按诊这根丝线来诊脉,传说这种方法也可以诊病。

    历史上有孙思邈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悬丝诊脉的传说,据说开始的时候,宫廷御医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的脚、鹦鹉脚上,让孙思邈来诊脉,结果孙思邈还真识别出丝线没有拴在皇后的手腕上,后来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判断长孙皇后是滞产,开了一副催生的方子,使得皇后顺利分娩。于是,悬丝诊脉成为中医诊病的神奇技术。

    真的能够悬丝诊脉吗?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老先生的说法应该比较中肯客观,施老认为悬丝诊脉这种形式在宫廷医疗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不过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显然不是靠悬丝诊脉所得的资料,因为医生悬丝诊脉的前后或同时,都能通过后妃们的贴身太监打听清楚病情,病情清楚后,医生已经是成竹在胸,悬丝诊脉纯粹变成了一种形式。

    中医从五官中是如何看病的?

    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面部的“耳、眉、眼、鼻、口”。中国古代的面相学还给它们都封上一个“官衔”,耳为“采听官”;眉为“保寿官”;眼为“监察官”;鼻为“审辨官”;口为“出纳官”。中医学眼里人体有五窍,分别是目、舌、口、鼻、耳,分别对应着五脏:肝、心、脾、肺、肾。

    分别来看,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因此眼睛、眼泪的变化往往联系着肝的功能失调。

    不过,眼睛不仅仅只反映肝的变化,还反映着五脏的变化,中医学有一“五轮学说”,说的是以瞳孔为圆心,眼睛是一轮一轮的,每一轮对应一脏。中央的瞳孔,中医学叫瞳仁,对应的是肾,叫水轮;往外一点的虹膜,中医学叫黑睛或者黄仁,对应肝胆,叫风轮;再往外的巩膜,中医学叫白睛,对应肺,叫气轮;再往外的内眦、外眦,中医认为对应心,叫血轮;再往外就是上眼睑、下眼睑,中医称之为胞睑,对应脾,叫肉轮。

    这“五轮学说”主要在眼科应用,不过对其他疾病的判断也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是心开窍于舌,舌头的灵活与否、枯荣润泽都反映出心气、心阴的变化。舌头上也对应有五脏,舌面中央是脾胃,两侧是肝胆,前面舌尖是心,后面舌根是肾。中医就是如此,处处反映出整体的思想,全息的思想。脾开窍于口,中医还认为嘴唇是“脾之华”,“华”的原意就是“花”,嘴唇是脾的花朵,证明嘴唇是脾的外在表现、形象代言人。又认为脾在体液,对应的是涎,即口水、哈喇子对应着脾。所以脾胃功能的变化,往往可以从嘴唇和涎上观察到,比如说睡觉张着嘴,流哈喇子,往往提示脾气虚,涎很黏腻、很咸、臭甚至苦,往往提示脾湿夹热。

    再下来是肺开窍于鼻,《黄帝内经》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鼻是天地清气进入人体的通道,而清气进入人体后是“藏于心肺”的,所以心、肺的功能失调会在鼻子这个官窍反映出来,主要表现是“不利”,即呼吸不畅,这是通道不畅利,或嗅觉失灵,这是功能不畅利,这个时候要从心、肺着手调理。

    最后一个是肾开窍于耳,中医学认为肾的窍有三个:前后二阴及耳。而耳和两个脏关系密切,中医学还说心“寄窍于耳”。所以按照中医学的观点,耳朵变得不饱满,失去光泽,缩小,像树木枯萎的样子,反映出肾精的亏耗;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等耳朵功能状态的失调也反映了肾中气血的变化。

    同时,耳部也是人体上一个很重要的全息反射部位,通过对耳部的探触可以诊断也可以治疗保健,简单来说耳朵上对应着一个倒躺着的人体。

    中医能从舌头上看出什么来呢?

    看医生的时候,有时候医生会要求病人张开嘴,把舌头伸出来看一看,还会让病人说“啊”。医生看舌头能看出什么端倪呢?按照中医的观点,舌头也是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舌尖反映心,舌的两边反映脾胃肝胆,舌的后部反映肾,所以舌尖如果很红,往往提示心火旺。中医的舌诊主要观察舌质、舌苔,有时候兼顾舌头的活动状态和舌下络脉。

    舌质正常是淡红色的,太红了提示体内有热,太白了提示气血虚弱。如果刚吃过东西,舌质往往偏红,所以刚吃过东西就去找医生看舌,往往不准确。

    正常的舌头动态应该是柔软而且活动自如,舌头偏向一侧或者活动不灵活了,都提示疾病的可能。正常舌体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果舌头胖大而且舌边上有齿痕,往往提示脾虚或肾虚,导致水湿弥漫,如果同时发现舌苔也很润滑,则更说明是水湿盛;如果舌体缩小,萎缩干燥,也需要警惕疾病的发生。舌下络脉是指舌头卷向上时,舌体下面的两根静脉,如果舌下络脉粗大,颜色发暗,往往提示血瘀。

    正常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苔,润泽适中,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舌头上。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脾胃的状况。如果舌苔很厚,一般都提示脾胃功能有失调,正常情况下胃气是往下走,如果胃气往下走得不是很顺畅,往上熏蒸,就会导致舌苔变厚。

    如果舌苔上出现裂纹,叫“裂纹舌”,或者干脆有一块或几块地方没有舌苔,像地图一样斑斑驳驳,叫“地图舌”,出现这两种舌象,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不用管它,如果是伴随其他症状而出现的,则提示阴虚。如果整个舌面没有舌苔,光滑的跟镜子一样,叫“镜面舌”,那是阴虚得很厉害的表现。关于舌苔的颜色,最常见的异常状况是舌苔黄或者黑,两者都提示火热,如果舌质是嫩红的,则是虚火,舌质红还有点暗黑,则提示是实火。

    中医舌诊时,通常会选择在自然光下观察,往往还会问病人吃过什么东西没有,那是因为有的东西会把舌苔染上颜色,某些灯光也会影响观察舌苔颜色。中医看舌的时候,会要求病人自然放松地把舌头伸出来,然后很快地观察舌质、舌体动态、舌苔,不会让病人使劲伸很长,或者伸出很长时间,这样都会对诊断有影响。

    有时候,医生还会拿一个压舌板轻轻刮一下舌苔,看看舌苔的润泽程度,观察下舌苔是不是有根,如果一刮就掉,即使是厚苔也需要考虑气血虚弱的可能性,如果刮一下感觉像要滴水似的,说明水湿盛。

    中医里的“穴位”和少林功夫里“点穴”相同吗?

    在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高僧往往点穴功夫了得,点住穴位,马上就让对手失去了抵抗力。中医在给人治病的时候,有时用一根很细的银针扎进穴位,病人会有酸、胀、麻、重、触电等感觉,过十几二十分钟后取出银针,经过几次调理,疾病就会好转乃至痊愈。这两门技术都有点穴,那它们的穴位是一回事吗?

    应该说武术技击所用的穴位和中医保健治疗所用的穴位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二者的基础理论是一致的,都以经络、气血理论为指导;二者的取穴方法也有很大相同,都遵循同身寸原则,都需要配合特殊体位和姿势才能准确取穴;二者很多常用穴位也是相同的,对这些穴位的功效论述也是近似的。有差异的地方在于,因为目标不一样,所以对穴位功效的研究的侧重点有差别,点穴所用手法有差异。

    武术技击的点穴和中医学扎针、按摩推拿的点穴一样需要专门的训练,不同的是武术技击不像中医学这样属于公共知识,有许多技术不为人知,所以对于某些太过玄乎的传说,还有待其他方面的证据支持。

    为什么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现出原形?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炮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现代科学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雄黄具有腐蚀作用。因此,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重者则会致人死亡。

    古代有“定心丸”吗?

    人们在谈笑之中,经常用“定心丸”一词来比喻能使人安心的话语或是做法,恐怕许多人都把它视为戏言。殊不知“定心丸”古实有之,它还是明代军中的必备之药呢!

    古代的战争是很残酷的,刀光剑影,人叫马嘶,一场激战下来,伤员很多。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搏斗的场景更足以使人心有余悸。所以要治好战伤,有个起码的条件,首先要恢复信心,要心神安定。于是人们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丸药,取名“定心丸”。

    明朝末年茅元仪所辑的《武备志》中,记载了一种定心丸的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份,母丁洋减半。”其中的木香可解痉、抗菌;硼砂可解毒、防腐;焰硝可解毒消肿;沉香可治呕吐呃逆、胸腹胀痛;甘草可镇痛,抗惊烦;雄黄可治破伤风、惊痫;辰砂可治癫狂、惊悸、肿毒、疮疡。这几味药合炼为丸,其功效可想而知。我们现在很多人所熟知的“定心丸”的意思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画竹能够治疗好肝郁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