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孟子译注 >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T.xt.小`说`天.堂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③,不舍昼夜,盈科④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⑤。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6)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7)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②亟:屡次。③混混:通'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④科:坎。⑤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6)侩(kuai):四间大沟渠。(7)声闻:名声,名誉。



  【译文】



  徐子说:'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觉得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  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问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所以,声望  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读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其实,我们在《韩诗外传》里发现了孔子自己对于为什么要'亟称于水'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问题是由子贡提出的。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用水来比拟人的道德啊!水到处给予而无私,这不是像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像很有仁爱吗?流向总是循着一定的道  理,这不是像很有正义吗?浅处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像很有智慧吗?奔赴深渊大谷而毫无疑惧,这不是像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是像很  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吗?脏东西进去,干干净净出来,这不是像很善于化育吗?水面永远是平的,这不是像很公正吗?不求一概满  盈,这不是像很有节度吗?无论经过多少曲折,始终向东流,这不是像意志很坚毅吗?正因为水有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察。'



  这简直就是一首水的赞美诗啊!生动而深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观水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