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 第24章 超脱的境界(2)

第24章 超脱的境界(2)

    “数百万……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说:“你就可以退休了。你搬到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可以一觉睡到下午,钓钓鱼,陪孩子们玩耍,陪陪妻子,每晚到镇上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

    渔夫回答说:“难道这些不是我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吗?”银行家无言以对。

    人生智慧

    什么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力,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便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这与佛家的持戒之道是一脉相通的。明代施惠在《幽闺记?士女随迁>中说:“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如果沉浸在世俗名利中不能自拔,一心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还不如在宁静的海边享受简单的幸福。随缘随喜顺其自然

    点石成金

    佛法云: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是佛法,恢复本原也是佛法。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因此,拔苗助长固不可取,逆流而上也是一种愚蠢。

    再美好的事物,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或好或坏、或高或低、或美或丑、或大或小,感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同的则是它们的过程,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惬意,那才是幸福快乐的,而这个过程便是境遇,一种无法抵抗的客观事实,你只能顺其自然而为。经典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阐释了顺其自然的真意:

    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下了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是的,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顺其自然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

    很多时候,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境界。许多人探讨过烦恼的来源,从某个角度看,来源其实只有一个,不愿顺其自然,不愿接受冥冥之中的安排。但这都是有代价的,只是当事人不知而已。上帝公平得很,赋予的同时总伴随着索取。佛则认为人的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对某物的执著和放不下,我们总是希望事情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而事实则正好相反,但我们却依然执著于当初的意愿,这便产生了所谓的“烦恼”。

    白石老人有一把飘然若仙的美髯,睡觉时一向是顺其自然的:或安于被内,或露于被外,悉听尊便。但某一天,一个友人突然问他:“将长髯放在哪里睡觉更舒服?”白石老人开始琢磨长髯摆放的最佳位置。这一琢磨,竞觉得无论放哪儿都不再舒适。结果,一向睡眠挺好的白石老人,竞被那美髯的位置折腾得彻夜不眠。

    顺其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刻意雕琢则反而是意味着一种累。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同样说明了倘若我们去刻意雕琢或者追求则会导致与我们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结局。

    蜈蚣一向爬得挺好看的,可是有一天,一位美学家建议说:“为了爬得更好看,当您向前迈出左侧第十二条腿时,一定要注意右侧第十六条腿是怎样配合的。”蜈蚣居然采纳了这建议,并且开始注意这一“美学原则”,可是,这么一注意,这“百足之虫”,竟再也爬不好路了。人生智慧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其自然,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它将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吊住它不放?

    面对此种情形,我们不妨让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而思想的负担也会随之而减轻许多。的确,顺其自然可以说是经历了万千风雨之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的峰回路转之后的空灵;也是一种幽幽暗暗、反反复复追问之后的无奈。

    或许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佳的结果。

    甘愿入地狱为众生而担当

    点石成金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对于这句佛家语的出处,人们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出于地藏菩萨,此人有一天对众生说:“有这么多可怜的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另一说是出于“我的心”。此人有一天对自己说:“如果我造了恶业,我不下地狱,那谁下地狱啊!如果我发菩提心,我不下地狱。那谁下地狱啊!”总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表明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的勇气。经典故事

    关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在《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佛陀在因地时,有一回与五百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五百商人窃取金银珠宝。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五百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听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贼一定会杀商人。该怎么办呢?

    用智慧来抉择,没办法之下,佛陀就自己把贼杀了,这叫“杀一贼而救五百商人”。

    这贼你不杀他,让他杀五百商人,他会堕无间地狱的,怎么得了!佛陀右因地时大慈大悲完全无我,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陀想:“我自己来下地狱,我来解救他。”因为明白了佛法,以大悲心做下这“杀一救众”的伟大创举。

    这就是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其实这是在强调一种责任。这是一些承担了重担的人对于自己的激励,是以个人的牺牲换来具体利益的一种承担。

    某国总统说:“我不敢休息,我休息半个小时,我的国家的前进就慢了半个小时”。这是国家总统的境界,对于他来说,自己没有权利休息,哪怕自己在地狱般的生活中,只要自己的国家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可以了。当然,他自己未必是在地狱中。

    身居高位的人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拥有权力和名利;他们中很多人还拥有对于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他们要承受很多的误解,承受很多的压力,承受很多的非人道的东西,做出很多让人骂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地狱。

    一个人在怎样的位置上,他将承担怎样的压力和牺牲,他们只能自我安慰:“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

    有时候,创业者也可以这样对自己说。创业是上帝给你的命运安排,当你接受这样安排的时候,就不要抱怨自己的压力和艰难,这是上帝给你的磨炼,同时也是赐予你的财富。人生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经验告诉我们:凡是那些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了好事而又不期望得到回报的人,通常也是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的人。因为责任感不仅仅表现在大的方面,还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一个富有责任感、拥有责任心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事业的成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仰。空即不空“出世”也要“入世”

    点石成金

    佛经中多次谈到“空”,当然,这里所谓的“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消极地认为的一无所有,而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一方面,“空”是指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另一方面,“空”也是“不空”,因为佛法讲究普度众生,因此,它是一份救世的事业。其实,佛法中的“空”的意义便在于让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业。因此,在佛教看来,“出世”也是“入世”,两者有相通之处,而非矛盾。经典故事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在弘一法师看来,佛法中的“空”是“无我”的意思。什么是“无我”?梵文为anatman,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译作非我,或无我。

    完全的无我,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在实际,却是积极的做法。

    弘一法师的“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这便是他对“空”的理解,而他对“不空”的理解则更是精辟而独特,他认为“不空”在于努力做救世之事业。

    在太平寺中,弘一法师再次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老友穆藕初。叙旧之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佛法上来。穆藕初对于佛教并无多少了解,不过他在一些哲学、文化类的书籍中见过一些批评佛教的观点,对于在他看来,佛教总觉得是一种引导人出世导入出离世间,逃避家国社会责任的宗教,当此国家衰微,正需国民奋发图强之际,佛教于世又有何益呢?

    弘一法师解释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就大乘佛教来说,其菩萨道精神,更是充分体现着济物利人的人世悲怀,凡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皆需发大菩提心,立四弘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自励精进,无量世中,怀此宏大心愿,永不退失,只要是济世利人之事,都可摄入佛道之中,佛教哪里会是消极避世的宗教呢?

    弘一法师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人,在他出家之后,他一方面静心研究佛法律部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则不断游历进行佛法的交流和弘扬。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曾经留学日本的他更是站在了抗日这一边。他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一面庆幸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人生的苦恼。人生智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烦恼之中,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佛家之“无我”,总是在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但佛是一位充满了慈悲、智慧的觉者,是一个无我和清静无为的人。“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在这种“无我”的境界下,你的奉献会让你感到自然并且身心愉悦。

    《老子》尝说:“知人者智,白知者明。”王弼对此解释说:“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的确如此,人要真正认识自我,诚非易事。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不免会为生存的竞争、为名利的竞争等,如果人能够明白佛家“无我”的观念,人就不会被物欲等现象利益所束缚,不会为物所役。

    人应当做自我的主人翁,恢复自我的本来面目,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那么,人就必须破除欲望对自己身心的束缚,了悟自我的清净本性。钱财等一切物质的东西,对于人而言,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对于钱财的明智做法是,取之社会,亦当还之于社会。如果能有如此境界,人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无我法,即无畏、牺牲、奉献,因为“无我”,在你奉献的时候,感到自然、身心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