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寿。充僚属闻寿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寿。见《晋书·贾谧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偷香”为男女暗中通情的典故。  

【韩潮苏海】亦作“韩海苏潮”。谓唐韩愈和宋苏轼的文章如潮如海,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清·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韩卢逐块】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塊。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直须狮子咬人,莫学韩卢逐块。”

【韩卢逐逡】《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韩卢逐”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寒心消志】见“寒心销志”。

【寒心销志】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寒灰更然】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寒来暑往】①谓四季的更替。亦泛指时光流逝。语本《易·系辞卜》:“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②谓忽冷忽热,冷热交替。

【寒泉之思】《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寒耕暑耘】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寒耕热耘】见“寒耕暑耘”。

【寒腹短识】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寒蝉仗马】寒天的蝉和皇帝大朝时所设的仪仗马。喻指缄口不语之人。

【寒蝉僵鸟】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汗牛充屋】同“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汗牛塞栋】同“汗牛充栋”。  

【汗出洽背】同“汗流浃背”。

【汗出浃背】同“汗流浃背”。

【汗血盐车】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汗如雨下】形容出汗多。

【汗青头白】谓书成人老。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汗马之功】谓战功。

【汗马之劳】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汗马功劳】①指战功。②泛指功劳。

【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汗流夹背】同“汗流浃背”。

【汗流洽衣】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汗流洽背】同“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汗出得多,湿遍脊背。常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

【汗流浃肤】见“汗流浃体”。

【汗流浃踵】见“汗流至踵”。

【汗流浃体】汗流全身。形容极度惊惧。

【汗流接踵】见“汗流至踵”。

【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汗颜无地】形容极其羞愧,无地自容。

【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比喻在极需要时获得救助。  

【悍然不顾】蛮横地不顾一切。

【熯天炽地】形容火势极猛。

【沆瀣一气】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

【毫分缕析】细致详尽的剖析。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两样。

【毫发不爽】犹言丝毫不差。

【毫发丝粟】形容极其微小。

【毫釐千里】谓由于极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毫釐丝忽】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嚎天动地】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嚎天喊地】见“嚎天动地”。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好心好意】谓怀着善意。

【好肉剜疮】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好自为之】自己妥善处置,好好地干。

【好好先生】①《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扞徽呴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此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后称不问是非曲直、一团和气、只求相安无事的人为“好好先生”。②指善良的人,好人。  

【好言好语】谓出于善意的言辞;语气和善的言辞。

【好事天慳】见“好事多慳”。

【好事多慳】犹言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①谓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常指男女相爱,多经波折,不易如愿。②泛指一件好的事情,在进行中往往要经受许多挫折。

【好模好样】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好语似珠】谓诗文中多隽语。

【好说歹说】谓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或劝说对方。

【好大喜功】喜爱干大事,建大功业。今多用以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办事铺张浮夸。

【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爱,抱门户之见。

【好吃懒做】谓又馋又懒。

【好行小惠】①见“好行小慧”。②爱用小恩小惠。

【好行小慧】爱耍小聪明。
【好色之徒】贪爱女色的人。

【好佚恶劳】见“好逸恶劳”。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语出《宋史·道学传一·程颢》:“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好酒贪杯】喜欢喝酒。  

【好逸恶劳】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好为人师】谓喜欢以教导者自居。

【好善恶恶】见“好善嫉恶”。

【好善嫉恶】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好整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因以“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

【好谋善断】勤于思考,善于作出判断。

【豪干暴取】谓恃强夺取。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

【豪言壮语】指气魄很大的话。  

【豪取智笼】犹言巧取豪夺。

【豪放不羁】气魄大而不受拘束。《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方岳宗是现任松江知府方岳贡的哥哥,为人慷慨侠义,~,喜欢喝酒,十分健谈。”

【豪商巨贾】指大商人。

【豪情壮志】豪迈的感情,远大的志向。

【豪夺巧取】谓凭强力抢夺或用欺诈的手段获取。

【豪管哀弦】指管弦乐。

【豪氂不伐,将用斧柯】见“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昊天不吊】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昊天罔极】谓父母尊长养育恩德深广,欲报而无可报答。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浩然之气】正气;正大刚直之气。

【呵佛骂祖】“呵”念hē。佛教禅宗语。斥骂佛祖。《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是伊将来有把茅盖头,骂佛骂祖去在。”原是沩山对德山的评语,是说德山如果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超越前人。后表示无所顾忌敢作敢为。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若得一把茅盖头,必能为公呵佛骂祖。”明·梅鼎祚《五合记·缘合》:“使不得呵佛骂祖。”

【诃佛诋巫】“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合二为一】见“合两为一”。

【合而为一】合并在一起;合并为一体。

【合两为一】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

【合衷共济】犹言同心协力。

【合浦珠还】《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

【合浦还珠】见“合浦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