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兵道 > 第十六章(2)

第十六章(2)



        梁伟军把酒倒满,端起杯子说:“我在学习空气动力学。”

        严周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黑瘦的军官,他凌厉的眼神,健壮的身板,粗糙的双手,很直观地表明他是一名军事干部。军事干部不抓军事训练,学空气动力学干什么?严周有些不相信地问:“知道,乔.凯利吗?”

        “西方一些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专家称乔.凯利为空气动力学之父。奥维尔.莱特曾说:我们的成功完全要感谢那位英国绅士乔.凯利,他写的有关航空的原理,他出版的着作,可以说毫无错误,实在是科学上最伟大的文献。”梁伟军举杯与严周碰了一下说,“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我似懂非懂理解不了,这也是我冒昧前来的原因之一。”

        梁伟军的坦诚使严周对他又增加了几分好感。严周喝了一大口酒,接住梁伟军递过来的鸭脖,边啃边问:“另外的原因呢?”

        “有二,一、正在使用的翼伞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范围太小,现代战争往往利用恶劣天气发起进攻,我们有伞不能跳就等于士兵没了枪……这些我写的总结上都有,你应该看过了吧?”

        严周连连点头:“看过了,一针见血!”

        梁伟军接着说:“二、上次任务,我们几乎被强风吹散,当时我想如果翼伞有动力,能调整一下位置多好!有了适应多气象的翼伞,再有了动力,在目前我们尚没有大机群无法完成战役规模作战的情况下,一支装备了带有动力翼伞的小部队,就可以在敌后大距离快速机动,完成破袭、扰敌、打掉敌军指挥部等等一系列任务,为我军完成战役部署争取大把时间!”

        严周激动了,放下只咬了一口的鸭脖,端起酒杯说:“英雄所见略同,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与我不谋而合。我总以为曲高和寡,没想到在基层干部中找到了知音。来!我们干一杯!”

        梁伟军吓了一跳:“这可是半斤白酒!”

        “那就来一大口,知音难觅今相遇,痛快!”

        两只茶杯重重地碰在一起,激荡起的酒液跳出杯口,洒落一屋的醇香。

        梁伟军与脾气古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严周成了莫逆之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且颇为遵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严周,自从与梁伟军结识之后,竟然也堕入酒肉之流。时常见他与梁伟军推杯换盏。

        两个人短时间内打得火热,严周对梁伟军推崇备至,每每与科研前辈、首长接触必说,我向您介绍一位优秀的青年军官云云。而梁伟军对严周尊敬有加,自掏腰包为严周的办公室添置一套电锅电壶不说,有人甚至看见梁伟军亲自给严周家扛去一个煤气罐。

        业余保卫科长们推断,梁伟军已经涉足严周同志的家庭危机了。朋友交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最高端再往上就是换老婆的交情了,估计不会再发展,首先纪律不允许,其次梁伟军至今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严周的同事们吃惊甚至吃醋,他们都去过严周家的地下室。那里可称为一座知识的宝库,严周几十年来收藏的有关空降装备、作战资料、科研书籍全部存放在那里。同事们去,严周必陪伴左右寸步不离,翻阅可以借阅没门。但他竟然给了梁伟军一把钥匙,最为可气的是梁伟军大包小包地把书搬回连队去看,他竟然一声不吭。

        严周虽是科研技师职称不高,但工作性质决定他接触高级首长的机会多一些。时间长了,空降兵部队的首长们几乎人人知道梁伟军的大名。梁伟军几乎成了立足现有装备打赢未来战争和科技革新的代名词。

        业余干部科长们头头是道地推测,侦察科长职务年限已经到杠,有向军里运动的迹象,科长一职理应由副科长蒋禹尧继任。但最近梁伟军风头正盛,不但是新时期练兵的典型人物,还有高学历,经历过实战的年轻干部,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再加上他的出身,破格提拔重用不无可能。

        蒋禹尧表面上对这种议论、推测嗤之以鼻,心中却妒火中烧。论学历他不比梁伟军低,论能力他自认在梁伟军之上,只是一直在机关没能一展身手不被首长所知罢了。实战经验算什么?正是有了战争才会有军人,真正的战争来了,梁伟军那点在小打小闹战斗中取得的经验能有什么用?对付几个小小的匪徒,竟然牺牲了一名优秀军官,漏洞百出的作战计划何来经验之谈?

        命运很快给了蒋禹尧与梁伟军一比高低的机会,军部组织全军营连职干部的大比武,几乎在所有基层干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拉开序幕。

        星期天下起了零星小雨,部队正常休息。十点钟,旅作战值班室的电话暴响,值班参谋刚拿起听筒就变了脸色,扭头对带班首长魏峰大喊:“军司作战处命令我部,营连职军官携一号装备,10时30分前到达一号场站集结待命!”

        魏峰抓起战备电话就喊:“接连以上单位,命令营连职军官携带一号装备,按各自预案分别开进,10时30分前到达一号场站集结待命。”

        扛着装备寻找外出干部的通信员,从家属区中匆匆跑回连队的干部,大院中人喊马叫的乱了套。魏峰站在司令部门口一声不吭低头看表,五分钟时间一到,他一摆手喊了句:“出发!”

        满载直属队军官的卡车轰鸣着开出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