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纪晓岚全传 > 第50章

第50章



纪晓岚忙到皇上驻跸之所,向乾隆跪拜:"微臣纪昀,叩请圣安,恭祝吾皇政躬康泰,万岁!万万岁!"“好啦,赐你起身,快起来吧!"乾隆见了纪晓岚,脸上露着微笑:"三年来,朕常常想到你,你在塞外军中,日子很苦吧?"“谢圣上垂怜!托圣上的洪福,罪臣的身子还很健壮。"乾隆仔细端详,纪晓岚确实比以前瘦削许多,那便便的大肚子瘪了下去,脸上的皮肤,也显得粗糙了一些,黑了一些,但双目炯炯发亮,神彩奕奕,生气勃发。

纪晓岚偷眼看一下乾隆,皇上面颊红润,鼻梁挺直,两道浓眉下面,炯炯的双目透着笑意。圣上已经是61岁的人了,但看上去一点不像,一袭便袍和马挂着身,显得身材修长而又风度翩翩,最多只像40上下的样子。

三年中没有纪晓岚走动,皇上的宫中生活,减少了很多乐趣,今天见到纪晓岚,显得格外亲切。于是,乾隆命纪晓岚随驾进京,一路上,可以听听纪晓岚在西域的见闻。

次日进宫宴罢,皇上接到一份八百里驿马快报,说土尔扈特族,从俄罗斯的额济勒河畔,回归伊犁。乾隆十分喜悦,笑着问纪晓岚:"这土尔扈特族的来历,你能否说得清楚?"纪晓岚赶忙回奏:"启奏万岁,这土尔扈特的始祖是元臣翁罕。"“翁罕?"乾隆不清楚翁罕是谁。

"就是额鲁特蒙古四卫拉特之一。"

纪晓岚解释说:"他们的部落,本来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一带,到了明代,才西迁到了额济勒河下游。"“唔!原来如此。"乾隆听纪晓岚讲得有头有尾,清清楚楚,心中更加喜悦,暗想朕果然没有看错,纪晓岚的学识确实渊博宏深,今后要着意重用,遂又接着问他:"他们为何西走,你从详奏来。大清以来的情况,你可知晓?"“据为臣所知,自翁罕七传,至贝果鄂尔勒克,其四个儿子中,长曰珠勒扎斡鄂尔勒克,他又有子曰和鄂尔勒克,居住在雅尔的额什尔努拉一带。起初,卫拉特诸酋,以伊犁为会宗地,各统所部不相属,准噶尔部酋巴图尔珲台吉,游牧阿尔泰,恃其强欲役属诸卫拉特,和鄂尔勒克恶之,挈族西走俄罗斯,牧于额济勒河,俄罗斯因之称为巴属。顺治十二、十三、十四年,和鄂尔勒克子书库尔岱青、伊勒登诸颜、罗卜藏诺颜,相继遣使奉表贡。书库尔岱青之子朋苏克,朋苏克之子阿玉奇,世为土尔扈特部长,至阿玉奇始自称汗,康熙中表贡不绝,五十一年又遣使假道俄罗斯贡方物,上嘉其诚且欲悉所部疆域,遣内阁侍读图理琛等,赍敕往,历三载乃还,附表奏谢。从这时起,因俄罗斯请于中朝,遣所部人赴藏熬茶。至圣上当朝,其表贡更殷,乃至上圣明仁主,威伏四夷,万方朝贺,臣纪昀恭颂吾皇万岁,万万岁!"纪晓岚侃侃说来,如数家珍,乾隆便又问他:"你在西域呆了三年,对那边的情况熟悉。你来说说看,如何安置他们才好?"“微臣对西域的山川地理,倒还是熟悉,只是臣闻渥巴锡为汗以后,率部越坑格喇纳卡伦时,受南俄罗斯追击,入国境后,由巴尔噶什淖尔进至克齐克玉子地方,又与哈萨克台吉额勒里纳拉里之众相接,受阻不能行,复向沙喇伯可而进,布鲁特群起劫之,渥巴锡走向沙喇伯可之北,戈壁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死者甚众。在历经劫难而后,土尔扈特尚有多少人马,微臣不太清楚。"乾隆又拿起奏折看看,说:"他们新旧两部,计有七千多人,牲口倒有三万多匹。"纪晓岚略一思索,然后回奏:"伊犁附近的珠克都斯地方,和科布多西南一带,是肥美的大草原,地广人稀,将他们新旧两部,分处两地,既有充足的水草,供他们生活,又可防其坐大,产出后患。愚臣浅见,是否妥当,恭请圣上卓裁!"“好,好!"乾隆高兴地说,"就照你说的,叫他们旧部,到珠克都斯地方去,新部牧居在科布多西南一带。"乾隆眉宇间洋溢着欣慰的笑意,话题一转,说道:"朕将你诏回京来,欲委以重任,只是你刚刚回来,于事体上有些不妥,先复翰林院编修,以后之事,朕自有安排。"“谢圣上隆恩!"纪晓岚感激万分,跪到地上,磕头谢恩。

皇上又赏赐金银布帛,纪晓岚千恩万谢地退出宫去。

几天刚过,乾隆又把纪晓岚召到圆明园,向他问道:"纪爱卿,你的诗词对句,朕很喜爱,不知你在新疆几年,有些什么诗作?你几日后呈来,朕要看上一看。"皇上对自己的诗作感兴趣,纪晓岚高兴得不得了,当场诵读几首,请皇上赐教,皇上听着有趣,时不时地称赞几句,君臣应答得十分融洽。按照皇上的口谕,纪晓岚要在五日以后,将他在乌鲁木齐以及回京路上的诗作,誊写清楚,进呈御览。

乾隆接下来说:"朕今日想起一个联句,你来对一对。"“微臣遵旨。"乾隆看看纪晓岚笑笑,然后说:"两碟豆;"纪晓岚原想皇上出的,一定是个难对的上联,没想到是这样三个字,知道皇上又在同自己开起了玩笑。刚要对出一个句子,又发觉这三个字实不易对,皇上的"两碟豆",又可视为"两蝶逗",音谐意迥,也要以谐音之句而对,方能应付皇上的变词,有了,纪晓岚对出了下联:"一瓯油。"果然不出纪晓岚所料,乾降笑道:"爱卿你错了,朕说的是'林间两蝶逗'。"纪晓岚也笑道:"万岁,臣对的不错啊,臣讲的是'水上一鸥游'。"这一说,龙颜大悦,纪晓岚更感到十分欣慰。

回到家中,纪晓岚将在乌鲁木齐期间的一百六十多首诗,整理一遍,请人工整地抄写了,送到宫中,进呈御览,乾隆看后,称赞不已。一时间,纪晓岚的名声,又在京城大噪起来。他的《乌鲁木齐杂诗》,被争相传抄。因其独具的风格,新颖的题材,被当时人们称为"纪家诗",不少文人,也跟着模仿起来。

纪晓岚声名重振,与他走动的人渐渐多起来。人们看得清楚,像纪晓岚这样获罪免死,又很快回到朝中做官的人,几十年间实属少见,这不正是皇帝对他赏识之故吗?于是人们都猜测,纪晓岚虽仅恢复编修,品阶不高,但很快就会飞黄腾达,跃居人上,此时与他结交,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纪晓岚对这些人的造访,虽然心中反感,但也笑脸应酬,只是自己不去这些人府上走动,懒于上门回访,显得有些孤傲清高。对于旧日的同年、同乡、同僚,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与之更加亲近,往还不断,随着家境的好转,他常常将他们邀至家中,设宴款待,互相酬唱。

纪晓岚的俸禄恢复以后,结束了三年来坐吃山空的困境,加上乾隆的体恤,常常赏赐一些金银玉帛,另有一些见风使舵之人,现在也肯出钱帮衬,于是纪家的日子,很快又红火起来。

由于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信任,一些同僚对纪晓岚的亲近,和珅知道后一时奈何不了他,可他又放心不下,为了试探摸底,看纪晓岚对他的意见还有多大,在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和珅强拉硬拽,把纪晓岚的友好,如刘墉、董曲江、王文治、戴震等人,都请到和珅府上会文吟诗,独独不请纪晓岚。

可是,纪晓岚自从乌鲁木齐之行以后,对世事看清了,好比是一局棋,不必孤高自诩,和珅你不请我,是为了试探我,可我偏去!于是化装成一个渔翁,披了蓑衣戴笠帽,来到和珅的园门。正要进去,看门人认不出是纪晓岚,便阻拦。

纪晓岚说:"我听说和大人赏雪吟诗,我也好作诗,只作了一句,请人给代传一声。"看门人哪里肯,纪晓岚便取出二两银子送他,看门人看在银子份上,到里边一说,和珅不觉好笑:一个臭打鱼的,还有什么好诗。不由笑道:"他诌了一句什么?"看门人背诵道:"一片两片三四片。"和珅听了笑起来:"这叫什么诗?快把他轰走!"看门人刚要走,刘墉道:"何不问问他有第二句没有?"看门人应声出去。一会儿进来学道:"他说第二句是:'五片六片片八片'。"和珅听后大笑道:"这又不是小孩子学说数,快把他赶走。"看门人应了一声,正待走时,董曲江道:"作诗有一种逆挽法,何不让他把下边两句说完,便可知其才学了。"刘墉、王文治等也一齐赞同,和珅只好再让看门人去问。

少时,那看门人回来禀道:

"那下边两句是,'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都不见'。"董曲江等都一齐大惊道:"是纪春帆到了,快快请进来!"和珅也叫有请,少时进来的那个渔翁,果是纪昀纪春帆,众人一齐大笑。

和珅见纪晓岚肯自己到来,料到纪晓岚对自己已蠲除成见,连忙让坐,尽欢而散。

此后,和珅看纪晓岚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编书上,妨碍不着自己,所以就不再找纪晓岚的麻烦了。

这天朝中无事,纪晓岚在修缮完住所以后,首次在家中治宴。应邀而来的是旧日的几位挚友,如刘墉、王文治、刘平江、戴震等。刚到半晌,客人们就已经到来。

上了茶点,品了瓜果,几位学士海阔天空地畅谈起来。友人们发现,纪晓岚塞外三年,不但没有荒疏了学问,反而增加了许多世间和人生体验,更加练达成熟。他遭贬三年,与其说是祸,倒不如是福。他的诸多知识,是书本上永远读不到的。

酒宴过后,大家喝茶闲谈,刘墉想起宴席上,纪晓岚将大块大块的红烧猪肉狼吞虎咽吃下的姿态,心中颇有点艳羡,心不在焉地说道:"纪年兄,这新疆三年,可苦了你的肚子,那里吃猪肉,恐怕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