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金庸人物排行榜 > 第79章

第79章





太岳四侠:不仅蠢而且搞笑

排名第二

武功:★

智商:★  ★

情商:★  ★  ★

愚蠢指数:★  ★  ★  ★  ★

攻击力:★

《鸳鸯刀》中的太岳四侠不仅蠢而且搞笑,完全没有自知之明,武功低,又没有见过世面,一个个还自大自狂的很,自视甚高,把自己看做是超一流的顶尖高手。

不要说别的,只是单看四岳四侠的名字,便蠢的吓人,自视高得吓人。

老大叫烟霞神龙逍遥子,老二叫双掌开碑常长风,老三叫流星赶月花剑影,老四叫八步赶蟾、赛诸葛、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盖一鸣。如此花里胡哨的名号,取出来自己都不觉得脸红,可见太岳四侠不仅蠢,脸皮还很厚。

不过,太岳四侠的这一番虚张声势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起码他们就吓住了一个周威信。但蠢人毕竟是蠢人,总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的苦头吃。

太岳四侠想去给晋阳大侠萧半和祝寿送礼,可是又没有适当的礼物,便想去打劫。可是偏偏运气不好,遇到的对象是萧半和的女儿萧中慧。三下五除二,太岳四侠便被萧中慧搞的手忙脚乱,叫苦连天。常长风真的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手中的石碑没有打中萧中慧,却砸了自己的脚趾。萧中慧逗逍遥子玩,有意将刀抵住他的穴位,逍遥子还大叫“姑娘错了”,他已受制于人,命在旦夕,却还在那里一付正儿八经地研究武学和穴道,真是蠢的上水平,上档次。

太岳四侠虽然蠢,但也不是蠢得没有好处,起码他们四人重义气,有良心,而且还知道劫财不劫色,他们是蠢人和浑人,但却并不坏。

十大蠢人上榜人物中,太岳四侠排名第二。

白自在:内心并不像表现出来那样自信

排名第一

武功:★  ★  ★  ★

智商:★  ★  ★

情商:★  ★  ★

愚蠢指数:★  ★  ★  ★  ★

攻击力:★  ★  ★  ★

白自在是一个闹剧角色,更像是一个讽刺寓言,他愈老而愈狂妄,愈狂妄而愈顽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雪山派凌霄城中,称王称霸惯了,就此以为天下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

这种人,其实都很脆弱,内心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自信和目空一切,所以丁不四来刺激他一下,击中了他内心最薄弱的环节,他就想不通,以至于狂性发作而神经错乱,闹出更大的丢脸笑话。

精神病患者,往往是不敢面对现实的残酷性,而在自我建造的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中去逃避。

白自在发病,正在于他自己也已经认识到,他并不是世界的主宰,他并不是一个神,他的武功和智力都没有他所吹嘘的那样厉害,但他又偏偏不能接受这个伤他自尊心的事实,最后他惟有癫狂,自己骗自己。

史婆婆对她的丈夫其实是非常的了解,正所谓知夫莫若妻,她脾气虽大,但又极明事理,能顾全大局。

雪山派弟子叛乱,她本来是极为痛恨,但听了封万里陈述情由之后,她又能明白这确实不能全怪他人,确实是白自在做得太过分,太不近人情才激出大祸的。

史婆婆原谅众人,有大气度。

史婆婆开解白自在的方法,也是极高明。

治病要对症下药,史婆婆能想到找一个强过白自在的对手挫折他的狂气,使他面对现实,可能是治好他疯病的办法,这实在不容易。

石破天果然如史婆婆所愿,轻松地让白自在吃苦头,让他醒悟什么“古往今来内功第一”乃其大言不惭的欺人之谈。

白自在抢去史婆婆身上的赏善罚恶令,自己去赴侠客岛之约,这是心中的痛悔在行动上的真实表现。

白自在也学会了宽恕,对于雪山派的内乱背叛,他也没有去怪别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荒谬和胡闹,想赎罪重新做人。这是最善的圆满结局。

十大蠢人上榜人物中,白自在因为戏分最多,所以排名第一。

十大皇帝

宋哲宗:最能纸上谈兵的皇帝

排名第十

武功:——

智商:★  ★  ★

情商:★  ★

英明指数:★  ★

攻击力:——

《天龙八部》气派极大,如千山竟秀,如百川归海,如此浩荡的局面,必要有一惊天动地之大结局才能压得住、撑得起。

《天龙八部》之大结局,使人耳目一新,境界一阔,故事倏然被拉开到极高极远,高屋建瓴的历史之上。

写武侠江湖的文笔,忽转作写历史,一种厚重凝实的气氛,力透纸背。

金大侠以史笔写宋哲宗,这一段约七千字左右,为文虽短,却写出了宋哲宗这个悲剧皇帝的神韵,此确是一等文章高手。

宋哲宗的悲剧,在于他的理想与他的实际能力距离太大,他更多地像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上有许多想法,但在实际运用上却缺少变通和从权的能力,难以处理诸种复杂矛盾和关系。

宣仁高太后对宋哲宗从策立之初,到临终嘱托,都可以说是相当尽心尽责,努力爱护和教育着这个小皇帝。宋哲宗呢,却因这种过分周到的呵护而感到窒息和束缚,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辙,去实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变法之政策。

宋哲宗虽仰慕其父的敢作敢为,却比其父的经验和素质都要差,结果急功近利,适得其反。其事业心和实绩,其理想和现实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剧而不能自拔。

金大侠就史实上宋哲宗亲政这一段,契入辽国对大宋的蠢动,契入萧峰面临胡汉恩仇的重大抉择,非常的巧妙而又让人信服。以此展开全书波澜壮阔的落幕式,极具观念上的冲击力量。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宋哲宗排名第十。

崇祯:可悲可悯气数已尽

排名第九

武功:——

智商:★  ★  ★

情商:★  ★

英明指数:★  ★

攻击力:——

崇祯皇帝是袁承志的杀父仇人,是个刚愎自用的特级混蛋。但当袁承志亲眼看见崇祯皇帝时,袁承志的观感又要复杂得多。

袁承志甚至还救了崇祯皇帝,表面是因为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大义,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另有两个。

一是崇祯皇帝是阿九的父亲,二是崇祯皇帝又是一个颇能让人同情的悲剧人物,袁承志心想“他做皇帝只是受罪,心里一点也不快活”!

崇祯是一个可悲可悯的气数已尽的末代君王,他励精图治却又积重难返,他内心后悔却又不肯认错,一句“诸臣误朕”的遗言,证明了他刚愎自用,至死未悟。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崇祯皇帝排名第九。

乾隆:风雅的外表之下终于露出其肮脏的嘴脸(1)

排名第八

武功:★

智商:★  ★  ★  ★  ★

情商:★  ★  ★

英明指数:★  ★  ★

攻击力:  ★

乾隆形象不凡,绝不因为他是反角而概念化地将其写得琐屑平庸。

看乾隆形象清癯,气度非凡,确有龙凤之姿。更兼之他能诗善琴,温文儒雅,谈吐得体,境界不俗,颇有大政治家和领袖人物的风范。

乾隆更厉害的本事,是他只听了陈家洛的弹奏琴曲,就能看出陈家洛虽貌是一介书生,胸中却有十万甲兵,绝非常人。

陈家洛和乾隆两人初次见面时彼此之间的对话,玄机高妙,言简意赅,一时不分高下,打个平手。此后,更是种种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精彩之处此起彼伏。

乾隆能识人,且亦有雅量,一上来就将绝世稀珍的古琴赠与素不相识的陈家洛,这不是寻常帝王能做得到的事。

乾隆的过人之处,还在于身份已明之时,敢于赴陈家洛西湖赏月之约。

不过,乾隆的这些好处,这种好的形象,没过多久就开始自动破碎了。

独夫毕竟是独夫,乾隆风雅的外表之下,终于还是露出其贪色贪欲肮脏的嘴脸来了。

西湖花船之上,酒不醉人人自醉,乾隆听了玉如意的歌,见了玉如意之色,身子已酥了,心中尽在盘算着好色之事,早把那些仁义礼信抛诸脑后了。

陈家洛与乾隆之间,话越来越不投机。良言规劝,乾隆早听得不耐烦了,想以武力给陈家洛颜色看,不料更是自讨没趣。

乾隆见手下三名武艺最高的侍卫都被打得狼狈不堪,又想以权术笼络众人以收为己用,可红花会英雄又怎会吃他这套。

陈家洛回海宁的故园拜谒父母的坟墓以寄托哀思,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乾隆。

这是两人的第四次见面。

第一次是灵隐邂逅相逢,两人互猜身份而又莫名的有一种亲近感,似乎又陌生又熟悉;

第二次是陈家洛夜探衙门,知道了乾隆的身份;

第三次是西湖相约赏月,两人明争暗斗势成水火,而彼此间那种莫明的吸引力,在剑拔弩张的火药味中,因陌路和距离而更加变得含蓄和别有意味;

第四次,也就是这一次,两人因泣祭的关系而消除了敌意,彼此之间更为亲近,一种看不见的血缘的亲情,将他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其实,这时乾隆已经知道了陈家洛就是他的亲弟弟。

乾隆听到陈家洛倾述对母亲的秘密思念,也真实地怦然心动,握着陈家洛的手而颤抖,两人之间从来没这么贴近过。

对陈家洛的好意,乾隆此时确是发自内心的。而陈家洛内心对乾隆的印象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成了陈家洛日后信任乾隆的感情基础,也是陈家洛日后悲剧发生的隐在原因。

文泰来被救走后,众侍卫气急败坏回来请罪,乾隆竟没有怪罪他们。虽然乾隆内心比谁都焦急气愤,但他知道气是没有用的,他趁此机会施展权术,控制住自己,不感情用事。

他原谅手下,这样施以恩惠,使手下感激涕零,更死心塌地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