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金庸人物排行榜 > 第80章

第80章





乾隆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在政治上,他确实比陈家洛不知成熟多少。乾隆的政治家风度,过人之处再次高明表现。

乾隆到西湖去凑热闹,选花魁,这是他的本色,他自然最拿手,如鱼得水。

有人谓乾隆此处之嫖,是金大侠小说中第一大嫖,此不虚言。

皇帝在房中嫖得高兴,手下多少人在外面忙得起劲。此发一笑。

乾隆再精明,还是在色字上栽了个大筋斗。

红花会群友趁乾隆嫖兴正浓之际,活捉了他,将他劫走秘密转移。

这一次,乾隆真要好好忆苦思甜了。看红花会群雄捉弄乾隆的种种手段,真是大快人心,令人心中浊气为之尽消。

陈家洛和乾隆那种以前的微妙亲情,还是烟消云散。乾隆的富贵逼人,为富不仁的本色,最后显露出其已不需要作伪遮掩的丑陋来。但是缺乏政治经验的陈家洛,还是幼稚地不能醒悟。他已孤注一掷地信任着乾隆,让一种渺茫的希望的幻景彻头彻尾地占据了他的理智。

看陈家洛一上来弹一曲《朝天子》以取悦于乾隆,忍辱负重地降低了姿态,乾隆早已反客为主,大摆皇帝的臭架子,心中洋洋得意“你终于怕了我”。陈家洛还在把乾隆当着可托大事的亲兄长,乾隆却哪里还念着半点亲情。

最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陈家洛的心上人香香公主,现在给乾隆抓在了皇宫中关着,陈家洛成了乾隆的情敌。当知道了此中原由之后,乾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开始膨胀,贪欲和自私将他仅有的一点人性良知也完全给泯灭了。皇权和皇宫这最大的毒药的染缸,已将乾隆的灵性完全浆住,他已是非人,他只是兽性地行动着。

由对陈家洛的嫉妒怨愤,乾隆转而要利用陈家洛急功近利的幼稚的政治热情。陈家洛现在已成了乾隆贪图安逸和肆逞淫欲的双重障碍,乾隆心中已生出毒计,要一石二鸟,既要得到香香公主,又要摆脱陈家洛这个心腹之患。

乾隆不仅自私卑鄙而且还懦弱胆怯,在政治的旋涡中他身如浮萍,同样身不由己。此一时,彼一时,六和塔上他为形势所逼的誓言,现在在太后的淫威之下,已经彻底瓦解。

乾隆:风雅的外表之下终于露出其肮脏的嘴脸(2)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乾隆皇帝排名第八。

顺治:性格软弱胸襟不够

排名第七

武功:★

智商:★  ★  ★  ★

情商:★

英明指数:★  ★  ★

攻击力:★

顺治终于被逼露面,小宝命双儿上前动手。双儿出手不凡,先点了巴颜穴道,又将巴颜带来的十几人纷纷解决,皇甫阁最棘手,双儿竟抵挡不住,小宝情急中大把银票砸向皇甫阁,扰乱皇甫阁的视线,使双儿反败为胜。大宝大笑:“见了银票不投降的,天下可没几个。”此乃真言。

小宝不学无术,却别有应变大本事,看他在清凉寺中种种智计,出谋划策,绝非寻常武林人物所能。陈近南夸他有胆识,并不是无知之人。连玉林大师都要赞道:“韦施主小小年纪,果然是个厉害角色。”顺治出家的消息已非秘密,喇嘛要来找他,神龙教中人也要来动手,实是情形堪危,但顺治还是学老僧入定,一切随他,小宝只好露出身份,以调遣官兵来守山作逼,此办法也未能奏效。

小宝又出主意,想和双儿一起劫走顺治,以免顺治被敌人抢走。玉林却早已作好安排,请来少林十八罗汉护寺,小宝这才放下心来。见到了顺治,小宝懂得攻其致命弱点,激怒顺治,这才使顺治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写顺治,也写其作为真实的人的真情流露。顺治虽然出家,但父子连心,对康熙极为牵挂。说到康熙懂事,以朝廷大事为重,不觉声音哽咽,掉下泪来。小宝瞅准时机,顺杆爬上,连忙将太后的阴谋诡计等等说出,真说动了顺治。

顺治要小宝回去告诉康熙“永不加赋”四字,此亦是开明仁君,功德无量。《鹿鼎记》中的顺治,还是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只是性格软弱,胸襟不够,遇事看不开,只有逃避这条悲剧之路。

康熙比顺治要高明得多,既是仁君,又有担当,更能忍人所不能忍,终能成就大业。太后虽然狠毒,但顺治还是心慈手软,要小宝告诉康熙,不可对其失了礼数,不可有怨恨之心。顺治却不知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对敌人的仁慈,最后会给自己带来毁灭的悲剧。

顺治原来并没有死,而是因董鄂妃逝世,伤情难以自持,看破红尘,去了五台山当了和尚。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顺治死了,连小皇帝康熙也是认为如此。顺治虽然当了和尚,但并未就此诸事全了,他还记挂着爱妃不明不白的死,吩咐了海大富暗中查访,并授权给海大富,要他见机行事,杀了元凶,代他报仇。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顺治皇帝排名第七。

耶律洪基:政治官场多此忘恩负义之徒

排名第六

武功:★  ★

智商:★  ★  ★  ★

情商:★  ★  ★

英明指数:★  ★  ★  ★

攻击力:★  ★

萧峰和女真朋友打猎时遇到一队契丹人,交战起来萧峰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脑。后来萧峰见其人颇有英雄豪杰慷慨大气的风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那人感激之余,对萧峰甚为佩服,两人就此结为兄弟。萧峰此一善意侠义之举,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际遇。此真所谓好人有好报。

萧峰结拜的兄弟竟是大辽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萧峰这次落叶归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还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这是命运的讽刺,亦是命运的恩赐。

萧峰结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气。

萧峰本不想做官,要带阿紫不辞而去,却见耶律洪基变生肘腋,面临危险,这才留下来,为耶律洪基助一臂之力。

萧峰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气,与段誉这等书生论交,对耶律洪基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只认兄弟,不管其他。同甘共苦,而非趋炎附势。这才是真正义之所在。

挽危澜于既倒,萧峰再次成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在极危险紧急的情况下,萧峰为大局着想接受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号。

耶律洪基不仅封以萧峰高官,还指望他领兵南下,进攻中原。

耶律洪基跃马立丘,顾盼自豪,颇有几分王霸之气象。

萧峰不接受耶律洪基宋王之封号,带辽兵攻打大宋,耶律洪基因此恶念顿起,全然忘记当年萧峰是如何救他性命。

政治官场,多此忘恩负义之徒。任是英雄好汉纯良本质,也会被权力的毒剂腐蚀扭曲。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耶律洪基排名第六。

皇太极:天纵英明也有练门和致命的弱点

排名第五

武功:★

智商:★  ★  ★  ★  ★

情商:★  ★  ★

英明指数:★  ★  ★  ★

攻击力:★

皇太极是袁承志除崇祯之外另一个大仇人,袁承志前去刺杀他,但让袁承志和读者都没有想到的是,皇太极与范文程等商议朝廷大事,表现出的却是向善的一面,英明透彻、宽容合理,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一面,甚至让袁承志听了之后,只觉句句入耳动听,浑然忘却行刺之事。

写皇太极的行为举止,写得极为高明,绝不是概念化和简单化,一种站在历史之上的高度,带给读者以更深刻的思考和回味。

袁承志行刺皇太极,却失手被擒。饶是他有一身惊世骇俗的绝世武功,逞匹夫之勇,却毫无用处,这似乎是金大侠要告诉我们的。袁承志虽然想继承其父亲的遗志,但他的见识、眼光与他父亲相比却差得太多。他的心中有太多的仇恨,但这是不够的,对于历史、政治、社会、人生,他的认识和所知实在是太有限了。

相比之下,皇太极的境界,实在是比袁承志要高了许多。尽管袁承志对皇太极有太多的刻骨的仇恨,皇太极却实在并没有把他当回事,把他的重要性看得很低,以至于擒住袁承志之后,并没有用心看守他,让他有机会逃走。

祖大寿的故事,其实是给袁承志上了一课,只不过袁承志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本质的意义。袁承志的思维方式是简单和单向的,祖大寿投降鞑子就是汉奸,就是该死,这种简单的逻辑,现在袁承志不能不对其怀疑和犹豫不决。这些道理太复杂了,袁承志几乎是呕心沥血也想不过来,最后他只好不去想。

天纵英明的皇太极,同样也有他自身的练门和致命的弱点。满清的宫闱,正如所有的独裁集权的政治黑幕一样,充斥着yin  luan和肮脏,皇太极莫明其妙的死在了宫闱的阴谋之中,袁承志目睹了这一切,目瞪口呆,为之惊异和心绪不宁。政治和权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袁承志的理解和想像,他心中空茫茫的一片,无从着落,这是一种准确和惊人的写照。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皇太极排名第五。

忽必烈:谦和平易的背后另有雄才大略

排名第四

武功:★

智商:★  ★  ★  ★  ★

情商:★  ★  ★

英明指数:★  ★  ★  ★

攻击力:★

《神雕侠侣》中写忽必烈,不同一般枭雄,竟是儒雅气质,不过,渐渐看其用权术,用智谋,谦和平易的背后,另有一种雄才大略。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忽必烈排名第四。

铁木真:王者之相,一代天骄

排名第三

武功:★  ★

智商:★  ★  ★  ★  ★

情商:★  ★  ★  ★

英明指数:★  ★  ★  ★  ★

攻击力:★  ★

铁木真,排兵布阵,调度得法,指挥有序,勇谋皆备,权术精妙,真有过人之能,有王者之相,一代天骄,绝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