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乱世草头王 > 第375章

第375章





然而这些对斯大L来说,这些无异于杯水车薪,德军继续在斯大林格勒以及莫斯科进行猛烈攻击,并且日益猛烈;日军北路军队在石原命令下,仅仅抽调两个装甲师团回防白令海峡,其他各军则在南北两线对俄展开迅猛攻击。

日军参谋部认为,必须在美军介入之前。北路军队必须以最快速度彻底解决西西伯利亚地区朱可夫部,南北两线军队必须在12月以前截断俄哈萨克物资补给通道,在来年夏季与德军会师乌拉尔以西地区。俄军整体压力不减反增,多处阵线被迅速突破。防御趋于崩溃。

而随着美军对远东进行威胁,日军兵力弱势更加明显,然而日军并没有如同罗斯福、斯大林等人预计的那般,为本土防御而拒绝与中国进行远东交换谈判。相反,日本参谋部出于对本土防卫之战略考虑,反而更加热衷于交换。

石原莞尔认为,远东交由中国手中,中国是中立国,只要能在协议中让中国保证不让美军进入,而日军可以随时借用远东各港口,那么日本不仅不会因失去远东导致本土防御难度加大,相反,因为中国军队地介入。远东立刻成为坚实的后方基地,不仅对日本军队起到极大帮助作用,同时还限制了美军行动。加剧美中之间的矛盾。

当然,更主要的是石原还惦记着中国答应地几十个装甲师装备以及1000多架直升飞机。只要拥有这些武器。石原相信日本军队不仅可以保卫本土,与美军直接对抗,即使在欧洲战场上面对德军也不会落入下风。这会给未来与德军在合作以及分配利益方面带来极大好处。因此,有关远东的谈判,在石原莞尔的同意下,开始进入实质性磋商。

斯大L在情报部门获得消息后,极力向中国表示其愤怒以及抗议,然而吴克却不予任何回应,同时,俄美采购的军事物资,也没有因斯大L地抗议受到任何影响。不过,1942年12月底,一批军火在进入哈萨克地区后,被哈萨克地方武装拦截,足以装备两个师的军火物资落入哈萨克地方独立势力手中。

随后这股势力立刻宣布哈萨克地区独立,并与南北夹击之日军呼应,自中心开花对俄军发起攻击,俄军火补给通途被迫中断,困境中的斯大L顿时雪上加霜。迫于无奈,斯大L不顾众人劝阻,在顿河防线还未被完全突破时,命令放弃莫斯科,集中兵力防守斯大林格勒。

随着莫斯科被放弃,俄军防守斯大林格勒兵力得到补充,德军却在莫斯科地区游击队的攻击中,被迫分散了一些兵力。4年2月,几成困兽的斯大L在斯大林格勒对攻击陷入尾声的德军发起一次猛烈反击,德军措手不及损失9万兵力。然而,此时德军南线军团机已经完全占据里海、黑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北线兵团自莫斯科沿顿河东侧向斯大林格勒前进,西线德军与顿河三角洲州地带向斯大林格勒展开正面强攻。于此同时,朱可夫虽在鄂木斯克以及新西伯利亚地区利用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挡住彬山元前进步伐,但日军南线部队却已经突破俄南线防御,沿阿姆河都拉平原进击,中期目标直指咸海,远期目标显然是里海、乌拉尔山脉之间的乌拉尔河。

绵长的乌拉尔山脉在南麓与里海交汇,其西侧是广袤的东欧平原,南侧则为都拉平原。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南麓,扼守在乌拉尔山脉与里海之间地一条狭窄的欧亚平原走廊,距离斯大林格勒仅几百公里。可以说,一旦乌拉尔河被日军控制,就等于欧亚陆地将交通被迫中断。

届时,不仅斯大林格勒与朱可夫部交流彻底被割裂,斯大林格勒也将被几百万日德联军完全包围,而俄欧洲战场将再也无法获得来至亚洲中国的军火援助。同时,在亚洲地区,朱可夫部残存地几十万兵力也将不得不在民族动乱中,孤单的面对100多万已经大量装备装甲坦克地部队作战。

可以说,日军战略意图一旦达成,等待俄国的将是是彻底沦丧。斯大L将不得不在面积不到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在没有任何外界补给地情况与几百万日德军队决战。为此,斯大L不得不在俄南线军团退守乌拉尔河的同时,急电朱可夫,让其放弃在西西伯利亚防守计划,迅速退守乌拉尔河东侧地区,确保斯大林格勒东侧安全。

虽然朱可夫极力反对斯大L的部署,但最终在斯大L强硬命令下,放弃整个亚洲地区,开始执行斯大林形象比喻为如同刺猬般的防守反击计划。一场以顿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黑海、乌拉尔河为中心,方圆仅100多万平方公里,德、俄、日三方总计逼近800万兵力的大战即将展开。

至此,三国都已经陷入孤注一掷之地步,斯大L失败,整个俄国从此分裂并如同英法般的沦为被占领国;德日失败,所有内部矛盾将被引发,从此兵力大损,战果将消失殆尽。

就在此时,在斯大L强烈要求下,美军终于以最猛烈的轰炸方式,以不到十万兵力从阿拉斯加强渡白令海峡,开始进行远东登陆战,远东战火再起。

美军先以大量舰炮、500多架飞机不计消耗的对白令海峡西侧猛烈轰炸,随后近万陆军、辅助以装甲部队以及自中国购买的100多架直升机部队,在楚次克半岛日涅夫角强行登陆,日军随后依靠滩头阵地、堡垒对美进行猛烈还击。

日美陆军自菲律宾后,第一次正式交锋,双方各不相让,战况激烈异常。交战首日美军就损失近2000多名兵力,超过150多辆坦克、5架直升飞机失去作战能力。随后几日,日美空军展开激烈交战,首战吃亏的的美军随即再次加大炮火、空袭力度,仿造中国的钻地弹、集束炸弹、凝固汽油弹等杀伤力极强的新式弹药,如同雨点般密密麻麻的向日涅夫角日军阵地倾泻。

财大气粗的美军,决定借鉴当初中国军队对日军之战术,以比当时中国军队更加密集的炮火、弹药、钢铁装甲摧毁日军防守意志,减少自身海军陆战部队伤亡。

第五卷  博弈  第294章  分歧

日军因空中力量相对薄弱,空军、地面防御工事以及两个守备部队损失极为惨重。负责此次防御作战之植田谦吉,当即从驻庙街之小矶国昭部调出两个守备旅团、驻堪察加半岛之守备部队抽调一个旅团,对楚次克进行增援。

楚次克半岛突出于楚次克海以及白令海之间,在距离白令海峡500公里处的白令海中,天然形成一道巨大海湾,使得整个半岛在此地南北陆地距离较为狭窄。攻击开始第四日,美军一支舰队避开日军监视,绕过楚次克半岛突出部位,深入阿纳得尔湾对楚次克半岛后翼实施突然攻击。

很明显,美军试图进行远线迂回,一举包围楚次克半岛上近两万防守日军。此时日军各增援旅团、师团正在火速前进,局势对日军相当不利。植田谦吉根据四日来前线巨大的损失战报分析,想要抵抗住10万美军在优势火力下的强行攻击,必须自远东再抽调3-4个精锐师团参与作战。

然而,远东兵力大多在彬山元指挥下,集中于对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进攻,后方防御兵力基本由二线、三线兵力组成,战斗力非常微弱。日军参谋部在战争开始后,将美军最大可调动兵力预计为30万,经过仔细推演,石原莞尔骇然发现,发现日军需要防守的不仅仅是楚次克半岛,还有对日本本土具有重大威胁的堪察加半岛、以及整个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

白令海峡被封锁,日本海军并不能与美国海军在北冰洋决战。作为防守方,被动防御必将耗费日军超过70万兵力。如此巨大地防御兵力,已经达到整个北亚所有军队兵力总和的一半,这对日军来说实在是无法承受之重。

日军大部分将领认为。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极端寒冷,可以进行战争的时间短暂,并且整个地区原始山林密布,并不适宜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且补给十分困难。以植田谦吉、梅津美治郎等为首,相信即使美军登陆成功,日军也完全可以利用地势对其进行反击,迫使其最终因为损失巨大而不得不放弃攻击。

不过,这只是战术上的问题,从战略上看,美军登陆后就对本土构成直接威胁,并且不论从北冰洋地勒拿河还是从叶尼塞河河口发起突袭,对彬山元部在西西伯利亚的近百万参战部队的后方通道来说,都具有极大威胁。.[奇Qisuu.Com书].

尤其。此时日本本土仅有一个师团兵力在进行防御,一旦美军舰队避开日本舰队突袭本土,对日本来说将又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此,北亚军队还必须有至少3个师团向本土收缩。如此一来。彬山元部向朱可夫地进攻将必须停止,不得不被迫进入被动防御。

并且,海军必须要抽调大部分兵力对本土进行防御。而北亚陆军在不对中国进行任何防御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此布置。

同时,根据希特勒向日军的最新战情通报,日美海军在太平洋大战的同时,美军不仅在北亚进行登录作战,还在西欧对德军后翼展开更大规模登陆战。英法美经过前次在法国南部的登陆作战,发现没有陆基基地支持,单凭舰载机、舰炮很难对德军实施压制性打击。

此次,英法美、包括英国各领国雇佣兵部队,总计约100多万兵力,在数目众多的舰队护航下,于摩洛哥附近一举登陆非洲并迅速向突尼斯运动,随后联合舰队以巨大代价强行突破德军潜艇对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锁,快速进入地中海直扑意大利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