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江山风雨情 > 第92章

第92章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朝廷由若干位摄政王主政,彼此分权,互相牵制,国家就可保持稳定,一致对外,安定天下。”

代善大喜,起身一揖:“谢洪先生!”

第二十七章  福临即位(六)

崇政殿外,四个满族壮汉又在玉阶上仰天吹起长号:呜呜呜!……

号声中,众亲王、旗主、尚书、大臣……又聚集到崇政殿。代善、多尔衮、豪格等显要仍然走在最前面。

入门时,所有的人再次主动解下佩剑或战刀,放在门畔案上,然后迈入门槛。

渐渐地,佩剑与战刀越堆越高……

时间已经不知过去多久,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只见众王公大臣仍坐在原先的蒲团上,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仍然面色铁青。

棺椁前,代善声音已经沙哑:“……公议立君,从早晨到晚上,快八个时辰了,还定不下来。现在,李自成正在攻打北京!关外正在翻天覆地!请问,我们还要吵吵多久?!”众王公大臣俱不做声。

代善用沙哑的声音道:“那好,本王仗着自个年岁最大,就直截了当地问话了。肃亲王豪格!请表明你最后的心意。”豪格道:“本王认为,由皇子继承皇位,断不能变!”索尼等两黄旗大臣也立刻跳起,威逼众人道:“我们吃的先皇的饭,穿得先皇的衣,岂能对先皇不忠?”“先皇待我等恩重如山。如果不立先皇之子为帝,我等宁可以死追随先皇……”

代善厉声制止:“坐下,现在是亲王表态,你们不必开口!”索尼等气愤地坐下了。代善转向睿亲王,道:“睿亲王多尔衮。请表明你最后的心意!”

多尔衮沉思片刻,微笑道:“本王认为,肃亲王豪格言之有理,本王同意立先皇之子继承皇位——”

此言一出,满殿人大惊,顿时窃语不止。豪格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代善立刻摆手,令王公大臣们安静,再朝多尔衮示意。多尔衮接着说:“但是,我推举皇子九阿哥福临即位。现在,他年仅四岁,暂不能亲政,可由两黄旗旗主郑亲王和我为左右辅政,共同掌管朝廷政务。”

满殿的王公大臣又是一片交头接耳之声。豪格吃惊得脸色都变白了,索尼等人则个个瞠目结舌。代善也一怔,显然也是出乎意料。但他马上想起洪承畴的建议,到觉得睿亲王主意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主意,代善高兴地笑了,他一边点头,一边说:“本亲王赞同睿亲王建议,立皇九阿哥福临,为大清皇帝!由郑亲王和睿亲王出任左右辅政,待福临成年之后,依大清律,归政于福临!”

一下子,形势剧变。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都陆续起身:“本王赞同!……本王也赞同!”

――两白旗大臣赞同!

――两红旗大臣赞同!

――两蓝旗大臣赞同!

――六部大臣全体赞同!……

豪格一直垂着头,许久之后,待表态声都静止了,他这才慢慢起身,沙哑地说:“本王……赞同。”

庄妃宫,浑然不知的福临早已陷入梦中,睡在炕上。庄妃侧身坐炕沿,看着自己可怜的儿子。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庄妃掀起毯子,轻轻揉着小福临红肿的膝盖。老宫又匆匆入内:“娘娘啊!……娘娘!”庄妃斥道:“姥姥,你声音轻点!”“娘娘,睿亲王来啦。”庄妃一惊,继之微喜,低嗔:“这么晚了,还来干什么?……也不注意点!请他到客厅稍候,我马上就来。”老宫女应声退下。

庄妃快步至梳妆台前,对镜匆匆上妆。……妆毕,庄妃冲着镜子媚笑了一下,又匆匆步出房。不料,她刚刚走到门前,等不急的多尔衮已经自己进来了。多尔衮笑着揖道:“臣多尔衮拜见庄妃娘娘。”庄妃急忙折腰,声音微颤:“皇叔……您来啦?”多尔衮道:“来啦来啦。娘娘啊,您对大清国的新皇上,还满意吗?”庄妃激动地:“皇叔啊,我万万想不到,福临竟然能当皇上!消息传来,简直吓死我了,也喜死我了……”

多尔衮泰然一笑:“不但福临当了皇上,您也当上皇太后了!今后,臣等见了您,都得下跪请安……”多尔衮说着双腿跪地,叩道:“太后娘娘吉祥!”庄妃笑着打了多尔衮肩膀一下,嗔:“还不快起来!皇叔啊,福临当皇上,就跟您当皇上一样!您可得多关照着我们母子俩……”

多尔衮被庄妃满面媚色所迷,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纤纤玉腕,紧紧压在自己胸前:“庄妃……”庄妃半推半拒,微嗔:“您看,先帝尸骨未寒,叔叔就欺负起我来了!”多尔衮颤声道:“我向你发誓,忠心护卫幼君福临,待他成年后,立刻还政于他,并力保福临亲政!”庄妃笑了,接着仿佛站不住,身体一软。多尔衮赶紧扶住她,趁势搂住。

门外又传来老宫女响亮的声音:“娘娘啊!……娘娘!”庄妃立即从多尔衮怀里闪出,朝门口斥道:“姥姥,你轻点!”老宫女捧着一摞小皇帝的皇服入内,身后还跟着两个裁缝,也各捧了一摞。“娘娘,老奴该给福临试装了,明儿一早要用。”庄妃叹息道:“不能等他醒来吗?”“没时间了,怕等不及。”庄妃道:“那好,你们试吧,别弄醒他,让他多睡会。”老宫女领着裁缝到炕前,为睡梦中的小福临试穿皇帝的龙服。

庄妃轻盈摇拽、步步生莲地走出房门。在门畔,她回眸一笑,神采迷人看了看多尔衮……

多尔衮满面是笑,幸福地跟了出去。

崇政殿,所有与灵堂有关的物件尽撤,崇政殿又恢复成昔日的辉煌与庄严。甚至比昔日更辉煌更庄严!几个太监抱着仍在梦中的小福临,小心异异地入殿,把他放到宽大的龙座上。小福临摇摇晃晃,几次欲倒。庄妃赶紧扶住他,低声催促:“福临,快醒醒!快呀,快醒醒!”

殿外又响起长号声:呜呜呜……

小福临终于睁开眼睛,他惊恐地看到,自己不但换上了一身小龙袍,而且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拜伏在他面前,齐齐地叩拜,声震房梁地喝道:“臣等拜见皇上……”

庄妃立于龙座侧,一只手牵着龙座中的小福临――以便使他保持稳定。同时,她也微笑着接受众王公大臣的叩拜——既是对福临,也是对她!庄妃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成大清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庄妃一生中辅助了三位杰出皇帝:皇太极,顺治,康熙。她在三个王朝里占据了三个重要位置:皇太极之妃,顺治之母,康熙之祖母!

第二十八章  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一)

面容衰败的崇祯一手扶墙、一手揉着自个胸口。胳肢窝下,竟还紧挟着一只奏折。崇祯一路剧咳着,从屏风后面艰难步入乾清宫。丹陛上,乱扔着若干残缺奏折,崇祯脚踩着它们上前,终于坐到龙座上。他把挟在胳肢窝里的奏折抽出来,放到龙案上,吃力对旁边太监道:“敲钟,召臣工们上朝。”那太监无回声,也不动。

崇祯斥道:“朕让你敲钟!”那太监还是不言不动。崇祯凝神一看,才看出那不是太监,只是一根宫柱。崇祯眼花了,恐惧了,他倾身望去,这才看出整个大殿内竟然空无一人!崇祯惊惶地叫着:“来人哪!快来人,敲钟!来人敲钟啊!……”声音在乾清宫内外回响,却无一人回答。只有远处闷雷般的炮轰声。

崇祯怒,拍着腿儿斥责整个大殿:“你们不敲,朕自个敲!”崇祯顽强地站起来,朝宫门走去。步下丹陛时,他身体一歪。旁边突然冲一人急扶住他——竟是周后!

周后颤声道:“皇上……咱们还是退朝吧。”“朕刚刚上朝,怎么能退?!”崇祯固执地指向宫门:“敲钟,召他们来!”周后泣着劝道:“皇上,这没用的……大臣们不会来了。”崇祯怒斥:“朕令你敲钟,召臣工们上朝!去呀,敲钟!”周后颤声道:“臣妾……遵旨。”

周后擦去眼泪,快步朝宫门奔去。崇祯则重归龙座。

周后迈出宫门,看了看空空荡荡的旷场,微叹。她走到殿角处,踮着脚儿,解下缠在柱子上的钟绳,猛力扯动,带动了钟槌,敲击那口万急情况下才能使用的古老大铜钟。当当当……沉闷的钟声在宫中回荡……

周后敲呀敲呀,终于无力,她手一松,钟绳垂落。但是,古钟的余音仍然“嗡嗡”地响了许久。周后朝宫前旷场看去,陈圆圆只身伫立在玉阶下,两眼悲悯地望着周后。周后苦笑:“就来了你一人。”陈圆圆微折腰:“是。”“不是!还有老奴哪……”旁边传来沙哑的声音。王承恩从殿侧走了出来,身披一副陈旧的甲胄,腰悬战刀,足蹬皮靴……全身都已是甲士装备,唯独没有头盔,赤裸着一颗雪白的头!

陈圆圆惊叫:“公公……”陈圆圆扑到王承恩身边,惊视并抚摸着他那身已经长满了铜绿的战甲,惊讶道:“公公,您这身铠甲,比您岁数都大吧?”王承恩自豪地笑了:“连我都不知道它有多大岁数!说不定,还是太祖皇上留下来的呐!反正啊,在我箱底下压三十年了,今儿一穿,嘿!正合适!”

周后凝望着王承恩,几乎掉泪:“王承恩哪,你、你不是病了么?”王承恩微微折腰:“秉娘娘,老奴还是下辈子再病吧!”周后感动地说:“谢你们了!……快进来吧,皇上等着哪。”

崇祯仍然居龙座,轻微地咳嗽着,但身边偎着周后,她挽着崇祯一臂。夫妻两人挤在一尊龙座上。

王承恩与陈圆圆立于前。王承恩沙哑地秉报着:“今儿凌晨,五十万大顺军开始攻城。老奴想,这会儿,城防应该破了。”崇祯怒声道:“臣工们哪?御林军哪?锦衣卫哪?”王承恩秉道:“大臣们昨夜就开始各处逃命,没他们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