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第170章

第170章



当然这很可能是后人为了附会前人而编纂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民治丸祈愿后练习剑法时无意间刺向自己的影子,突然领悟到用长柄刀弥补自身不足,制敌先机的方法。长柄刀其有利点是在斩出一剑做圆形运动时,因长度增加,剑尖部分的速度及攻击力也会相当惊人。但是,使用时对于体力的消耗及种种不便也应运而生,因此,民治丸便想出了拔刀与攻击一体的技巧,这就是后来的林崎流拔刀术。

居合神社:

派定义为林崎明神梦想流(注:林崎明为当时林崎神社供奉的神祗,梦想一词来源于“拔剑刺向自己的影子”的典故)。从此林崎甚助带着家传的宝刀“信国”踏上了寻找仇人坂上主膳的道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林崎甚助十八岁那年,他在摄津山城国的伏见附近遇上了他苦苦追寻的仇家主膳,林崎当即向坂上主膳发出挑战。自恃剑客身份的坂上主膳对年仅十八岁的林崎甚助非常轻视,他一边冷笑一边对林崎甚助说:“你既然敢向我挑战我就不能让你活命,但念在你还年幼,为免你痛苦,我倒可以一刀结束你的性命,让你毫无痛苦。”说完后坂上主膳还非常轻蔑地不停地冷笑。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不发一言的林崎突然拔刀斩击,当时两人相隔大约有一米左右,坂上主膳万万没想到林崎甚助会在这个距离就发动攻击,他刚伸手准备拔刀,可惜当他的手刚刚触及刀柄,他的头已经被“信国”一切为二了,林崎甚助终于得报父仇,而他这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凌厉的拔刀术也从此声名大噪。

此后林崎甚助继续着自己的剑术修行之旅,而他的武勇之名也越来越大。根据《武勇传》上的记载,在信州岩村田城下,他曾遭到一群无赖和盗匪的袭击,面对群敌,林崎甚助不慌不忙地拔出他赖以成名的宝刀“信国”,转瞬间就击倒了所有敌人。而此后林崎的行踪就成了一个谜,唯一可以知晓的就是终林崎甚助一生,无妻无儿也没有开设道场,在流浪和修业中孤伶伶一个人走完了全部人生的旅程,死时享年七十。

虽然林崎甚助没有开设过道场,但是他的弟子中却着实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其中田宫平兵卫重正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同时也是林崎明神梦想流的第二代正统传人)。他生活在战国末期,那是将迎来太平之世的年月。因而为实战服务的拔刀术,也有必要进行变为和平时期剑术的蜕变。平兵卫经过反复探索,总结出了发源于林崎流的剑技,用于太平之世,在一对一的决斗中更加有利的新的剑术,这就是新田宫流拔刀术。在今天的山形县最上郡和茨城县水户市,分别有林崎流和田宫流两种居合术的道场。

(二)发展

居合剑法从林崎甚助创建以来,经过田宫平兵卫改良提炼,递经长野无乐斋槿露,百军兵卫光重,蚁川正左卫门宗续,万野团右卫门信定四代的延续,直到江户中期享保年间的第七代嫡传的长谷川英信,居合道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长谷川英信其人则被视为至始祖甚助以来最杰出的高手。

当时英信为适应时代潮流,将刀佩戴的方式改为刀刃向上以利拔刀,并经过总结而创出“长谷川英信流”,由江户带回“四国”土佐推广,而英信流也得以在“四国”高知一带广为流传。其后居合道再历经荒井势哲清信,林六太夫守政(同时是神阴流高手),林安太夫政,大黒元右卫门清胜几代人的延续,直至十二代传人大森六郎左卫门把剑形五式和小笠原流礼法正跪坐姿势融合发展出“拔击居合”,同时加入英信流的要素而开创了“大森流”,使得居合道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林崎流之正统自第十二代起分传谷村及下村二派,下村派至第十六派后绝,谷村派则沿传至今不断。

自古以来剑道和居合剑法之间的区隔一直是相当含糊不清的,同时与之相对的是自古以来日本武士以剑道高手而名留后世的大有人在(如柳生新阴流的几代传人,二天流的名人宫本武藏等),而居合的名人达士却大都埋名不扬的,留给我们较深印象的也就只有开派宗师林崎甚助一人。究其原因剑道中比试的成分较浓,而“居合道”作为一种因为复仇而诞生的剑术,习练者大都比较低调因此才会默默无闻。

不过当文明开化后废刀潮流来袭时,剑道和居合道却都双双不能得以幸免而同遭衰退之厄运。直到西南战争由于“新撰组”等剑道组织的活跃,再度将剑道风气鼓起。但是当时的居合剑法却已由七十多个流派衰微到了仅剩二十几个流派残存,在大日本武德会所举办的剑术大会中,甚至只能与各种武术混合演武,这段时期堪称居合道的黑暗期。

一直到明治中期,被后世称之为现代居合的始祖中山博道先生才将居合之术再一次发扬光大。博道在明治中期潜心于居合,同时受教于土佐的细川义昌、森本兔久身两位名师,修得内外无双的英信流,再加上自身的创研,从昭和八年起,成立“梦想神传流”并推广于世,时人皆称之为“昭和剑圣”,从此居合剑法再度慢慢恢复旧观。

时至今日,居合道已经成为了日本古流武术中同剑道并驾齐驱的剑术奇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投入到居合道的学习,而居合道“动静相宜”的精神及内涵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居合剑法由此获得了新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自有其相通之处,如果我们有机会一窥其全貌的话,相信从中会学到不少东西。

(三)礼法

立会(演练礼法)

1。演练前之礼法

(1)守方先持双刀,其持法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持小刀,其馀叁指握持大刀,双刀宜作平行持握。

●演练之前将刀(真刀、模拟刀或木刀)提於右手。

●在下座

(2)距离叁步相对以正坐坐下。下座之位置虽无特别规定,但以中央为宜,对於攻方、守方之位置,不必限定攻方在面向上座(正面)之右边。

(3)左足约退半步,以左膝、右膝之顺序跪坐之。

●把刀放置右边,使刀刃向内,刀锷与膝盖线齐。小刀宜置于大刀之内侧,为慎重起见可添付左手持放。

●放好後,互相行座礼。行座礼时,双手要同时着下。

●接着以右手将刀之刀刃向上,刀柄在前而刀尖向後下方,下垂提着,在长官观览时,须先将刀柄置於後方,刀尖在前下垂,右手握栗形(系刀带处)提着。

●向立会(演练)位置前进,其相对位置之距离约为九步。a。演练时放置小刀之位置,自守方站立位置之右(左)後方约五步之处,刃部向内与演武者作平行放好。b。跪靠下座一方之膝盖放刀。c。从座礼之位置走向立会(演练)位置时,攻方须边观察守方之动作,配合行进速度作加减之动作,使同时到演练之位置为宜。(演完回位时亦同)。

2。演练时之礼法

(1)上座行立礼,将上身约作30度之前倾。

(2)相互之立礼,将上身约作15度之前倾,面须注目对方。

●攻方、守方皆提刀作立礼後开始。进入演练位置後,先向上座(正面)行礼,再作互相之礼。

●将刀铛插入腰带,左手添付於锷下方而把拇指扣於刀锷。拇指扣在刀锷同时以左手持刀铛(刀鞘尾端),将铛送至腹部中间,再以左手弄开腰带把刀插进去,左手顺势移至左带边,而以右手使刀锷能在脐部前面插好(小刀亦同)。拇指扣住刀锷之要领,是要推开刀锷离开鲤口(鞘口)使易於拔刀,及不致使刀被对方所拔之心情,将左手拇指的指纹部轻轻扣押在刀锷之上,此时拇指虽扣在锷上但不切开「鲤口」。

●用木刀时,换持左手同时,将拇指扣於刀锷,将刀移置左腰。大约在身体中央换持左手。持木刀、其柄须在自己之中心线。

●接下来,互相以右足踏出叁大步边作蹲踞,同时拔剑,使剑尖相接。攻方与守方其脚部之移动皆以擦地足之步法为之。将左足移至右足中间(脚盘不着地处)後蹲踞(右自然体)蹲踞之步法:A。不是蹲踞後才拔剑,而是边蹲踞边拔剑。B。如作袈裟斩之要领拔剑,也不要极端地从头上高举而下。

●蹲踞时,右足略前成右自然体之程度,再起立成互相中段之架势。起立时双脚不必移动,只以左脚尖将脚踵外拨,就成为中段架式之站法。所谓中段架势乃将右脚略向前踏出,左拳离脐部前面约一拳之隔,左拳之拇指第一指关节骨与脐部同高。剑尖的高度同咽喉,而其延长线指向对方之眉间(双目之间)或左眼(小刀之中段也以此为准)。

●後把剑尖下移,互相从左足退五小步,回至原位持中段架势,以备作下一招式之架势。剑尖下移乃为解剑之动作(以下同),剑尖下移之要领,使剑尖自然地指向对方左膝盖下方叁至六公分处,同持下段架式之程度而向右斜下方,此时之剑尖宜略为离开对方体侧,而刀刃须向左下方为要。(小刀之解剑亦准此)。

●持小刀虽准与大刀同,但作架式时,拔出剑同时将左手(13)置於左腰,剑尖下垂解剑也同时将左手放下左手放置左腰之要领,持真刀时(模拟刀亦同)并拢五指轻按刀鞘栗形部(系刀带处),持木刀则拇指在後馀四指在前,成插腰姿势。自然下垂於体侧。

3。演练结束之礼法

(1)正面行礼後回到最初之下座行座礼处,互相行座礼退场

●最後之礼与最初之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