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林徽因传 > 第7章

第7章



泰戈尔那些脍炙人口的名作,她早已烂熟于心,她盼望早一天见到那心中的偶像,可是当泰戈尔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自己却在那个瞬间,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童话般的境界。

    鸽群的祥云大朵大朵地飞过,湛蓝的哨音一碧如洗。

    日坛公园的草坪刚刚修剪过,阳光很舒展地铺在上面,每一片草叶都浮光耀金,蒸发起一种沁人心脾的气味,那气味,很容易让人想起梦中的田园,遥远、qisuu奇书com古老而安宁的天籁。

    这个集会本来定在天坛公园举行,但由于天坛公园收取门票,考虑到听讲的青年学生大都经济拮据,于是改在了不收门票的日坛公园举行。

    欢迎泰戈尔先生的集会,就在这充溢着生命繁茂的草坪上进行。

    仙风道骨的诗哲泰戈尔,由林徽因搀扶登上主讲台,担任翻译的是徐志摩。当天京都的各家报纸,都开辟醒目版面,渲染了这次集会的盛况。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林徽因的纯情美貌,徐志摩的翩翩风度,与泰戈尔老人相映生辉,一时成为京城美谈。

    泰戈尔的演讲,是即兴式的。他满怀同情和亲善的情感,注视着中国的心灵。他说:“今天我们集会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象征着人类的和平、安康和丰足。多少个世纪以来,贸易、军事和其他职业的客人,不断地来到你们这儿。但在这以前,你们从来没有考虑邀请任何人,你们不是欣赏我个人的品格,而是把敬意奉献给新时代的春天。”

    他清了清嗓音继续讲下去:“现在,当我接近你们,我想用自己那颗对你们和亚洲伟大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赢得你们的心。当你们的国家为着那未来的前途,站立起来,表达自己民族的精神,我们大家将分享那未来前途的愉快。我再次指出,不管真理从哪方来,我们都应该接受它,毫不迟疑地赞扬它。如果我们不接受它,我们的文明将是片面的、停滞的。科学给我们理智力量,他使我们具有能够获得自己理想价值积极意识的能力。”

    稍作停顿,他呷了一口林徽因递上的热茶,眼睛望了望远方的天空,他的语言激昂起来。

    “为了从垂死的传统习惯的黑暗中走出来,我们十分需要这种探索。我们应该为此怀着感激的心情,转向人类活生生的心灵。”他提醒说,“今天,我们彼此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归根到底,社会是通过道德价值来抚育的,那些价值尽管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仍然具有——道德精神。恶尽管能够显示胜利,但不是永恒的。”

    他银白色的长须飘拂着,如同站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圣哲,在面对整个人类发言。他的嗓音洪亮,精神矍铄,“在结束我的讲演之前,我想给你们读一首我喜爱的诗句:仰仗恶的帮助的人,建立了繁荣昌盛,依靠恶的帮助的人,战胜了他的仇敌,依赖恶的帮助的人,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但是,有朝一日他们将彻底毁灭。”

    他的朗诵,如林间涌出来的流泉。徐志摩的翻译也文采飞扬,他那硖石官话夹杂其间的京腔,抑抑扬扬,如行云流水,琮琮可听。林徽因不时报之以赞许的目光。

    讲演会结束之后,林徽因对徐志摩嘉许地称赞着:“今天你的翻译发挥得真好,好多人都听得入迷了。”

    徐志摩说:“跟泰戈尔老人在一起,我的灵感就有了翅膀,总是立刻就能找到最好的感觉。”

    林徽因说:“我只觉得老人是那样深邃,你还记得在康桥你给我读过的惠特曼的诗吗?——从你,我仿佛看到了宽阔的人海口。面对泰戈尔老人,觉得他真的就像入海口那样,宽广博大。”

    林徽因、徐志摩一左一右,相伴泰戈尔的大幅照片,登在了当天的许多家报纸上,京城一时“洛阳纸贵”。

    5月8日,是泰戈尔先生64岁生日。在筹备庆祝活动时,林徽因问徐志摩以什么方式庆祝,徐志摩说,当然按中国传统方式。

    生日晚宴办得很热闹。胡适作主席,400位北京最著名的人物出席了宴会,送给泰戈尔的寿礼,是十几张名画和一件古瓷。然而,使泰戈尔最高兴的,是他获得了一个中国名字。命名仪式由梁启超亲自主持,他说,泰戈尔先生的名字,拉宾德拉的意思,是“太阳”与“雷”,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所以中文应当译为“震旦”,而“震旦”恰恰是古代印度称呼中国的名字Cheenastnana,音译应为“震旦”,意译应为“泰士”。

    泰戈尔先生中文名字“震旦”象征着中印文化永久结合。梁启超又说,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名字应该有姓,印度国名天竺,泰戈尔当以国名为姓,全称为“竺震旦”。

    徐志摩神采飞扬地把梁启超的话译给泰戈尔,泰戈尔激动地离席起立,双手合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梁启超把一方鸡血石的印章献给泰戈尔,印章上用正宗金文镌刻着泰戈尔的中国名字“竺震旦”,泰戈尔把那方珍贵的鸡血石印章捧在胸前说:“今天我获得了一个名字,也获得了一次新的生命,而这一切,都来自一个东方古国,我倍加珍惜。”

    生日晚宴结束之后,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为他精心安排了一场演出。这座礼堂坐南朝北,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建筑,飞檐斗拱的门楼是地道中国式的,礼堂内部灯火辉煌,座位的长椅一排排摆开,是20年代中国北方都市的一座现代化建筑,许多名人常到这里讲演聚会。

    泰戈尔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他自己写的戏。今天为他演出的,是他根据《摩诃德婆罗多》书中一段故事写成的抒情诗剧《齐德拉》。

    因是专场演出,且人物对白全部用英语,观众只有几十个人,不大精通英语的梁启超,由陈通伯担任翻译。

    演出前,林徽因饰一古装少女恋望“新月”,雕塑般地显示了新月社组织的这场空前的演出活动。

    这个剧本的故事,是由印度史诗摩河德婆罗多的情节衍变而成,齐德拉是马尼浦国王的女儿,马尼浦王系中,代代都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可是齐德拉却是他的父亲齐德拉瓦哈那唯一的女儿,因此父亲想把她当成儿子来传宗接代,并立为储君。公主齐德拉生来不美,从小受到王子应受的训练。邻国的王子阿顺那在还苦行誓愿的路上,来到了马尼浦。一天王子在山林中坐禅睡着了,被人山行猎的齐德拉唤醒,并一见钟情。齐德拉生平第一次感到,她没有女性美是最大的缺憾,失望的齐德拉便向爱神祈祷,赐予她青春的美貌,哪怕只有一天也好。爱神被齐德拉的诚心感动了,答应给她一年的美貌,丑陋的齐德拉一变而成为如花似玉的美人,赢得了王子的爱,并结为夫妇。可是这位女中豪杰不甘冒充美人,同时,王子又表示敬慕那个平定了盗贼的女英雄齐德拉,他不知他的妻子就是这位公主。于是,齐德拉祈祷爱神收回她的美貌,在丈夫面前显露了她本来的面目。

    在剧中,林徽因饰齐德拉,张歆海演阿顺那,徐志摩和林长民扮爱神和春神。

    与泰戈尔同行的印度画家南达拉波斯在后台为他们化妆。印度男女是又大又圆的眼睛,林徽因的杏眼化妆起来有些困难,南达拉波斯却说她像印度阿萨姆曼尼埠人,因为阿萨姆曼尼埠人都是蒙古型的,与中国人很接近。

    天鹅绒大幕缓缓拉开了。

    林徽因和徐志摩没有想到,他们竟然那么快就进入场境:齐德拉——你是那位带着五把箭的神,爱情的主宰么?

    玛达那(徐志摩饰演的爱神)我就是从创造者心中生的第一个孩子。我把男人和女人的生命都捆锁在痛苦和快乐的镣铐里!

    齐德拉我晓得,我晓得那痛苦和镣铐是什么样的东西。——你是谁呢,我主?

    伐森塔我是他的朋友——伐森塔——季节的王。死亡和衰老把世界拖得形销骨立,但是我跟在他后面,不断地攻击他们。我是永在的青春。

    齐德拉我向你鞠躬,伐森塔神。

    玛达那美丽的陌生人,你发下了什么重誓?你为什么用忏悔和修行来凋萎你的青春?以这种的牺牲来礼拜爱神是不适宜的。你是什么人,你祈求什么?

    齐德拉我是齐德拉,马尼浦王室的女儿。湿婆天神垂降神恩,应许我的王祖以世代绵延的男储。但是,神旨却没有力量改变我母亲腹中生命的火花——我的天性是这样的坚强,虽然我是一个女子。

    玛达那我知道,因此你父亲把你当作儿子带大了。他教给你拉弓射箭和一切为王的职责。

    齐德拉是的,因此我穿上男装走出深闺。我不懂得女人赢得人心的诡计。我的双手可以拉开强弓,但是我从来没有学过爱神的以目送情的箭法。

    玛达那这是不用学的,美人。眼睛不用教练也会工作,它会知道它做得多好,击中了什么人的心。

    齐德拉你这征服世界的爱神,还有你,伐森塔,季节的年轻的神,从我年轻躯体上把天赋的不公和没吸引力的平凡拿去吧。只要有一天的时间使我绝顶美丽,就像我心中忽然开放的爱一样的美丽。只给我短短一天的完全的美丽,我将用以后的日子来还报你。

    玛达那我答应了你的请求。

    伐森塔不只是短短的一天,而是整整的一年,春花般的魅力将寄托在你的肢体上。

    林徽因和徐志摩人情的表演感动着观众,他们是那样默契,那样的和谐,每一个眼神儿都很快被对方理解,他们似乎忘记了这舞台的存在,忘记了台下的观众,他们看见了初闪的晨光,看见了空中飞翔着的天使,看见了黎明玫瑰红的光辉,看到他们脸上流水般的阳光,却唯独没有看见梁启超那惊愕、愠怒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