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侠女奇缘 > 第105章

第105章



那两个还只道他是折了腿,悄悄的说道:"  你扎挣些,溜到背静地方躲一躲要紧。"  这一阵嘁喳,早被何小姐听见,隔窗大声的说道:"  糊涂东西,他腿上射着一枝梅针药箭呢!你叫他怎的个扎挣法?"  一句话吓得那两个顾不及那个带伤的,没命的奔了墙边立的那扇门去,慌张张爬到墙上,踹得那瓦一片山响,才上房后脚一带,又把一溜檐瓦带下来,唏溜哈拉,闹了半院子,闹得大不成个梁上君子的局面。两个上了房,又怕自己再着上一箭,爬过房脊去,才纵身望下要跳,早见一个灯亮儿一闪,有人喊道:"  不好了,上头儿有了人了!"  你道这人是谁?原来是张亲家老爷。他那晚睡到半夜,忽然要出大恭,开了门,提了个百步灯出来;才绕到后面,听得房上瓦响,他把灯光儿一转,见两个人爬过房来,他就嚷起来,把屎也吓回去了。这一嚷早惊动了外面的人。房上那两个贼见不是路,重新又爬过房脊来,下了房,发脚往游廊外就跑。第一个先跑出来,便藏在上房东山门儿里;及至第二个跑出来,二门上早灯笼火把进来了。一群人一个个手拿挠钩杆子、抬水的杠子围上来。这贼解下腰里的钢鞭,才要动手,不防身后一挠钩杆子,早被人俘虏住了,按在那里捆了起来。

这个当儿,张进宝早提着根棒槌般粗细的马鞭子,吆吆喝喝进来,先说道:"  拿只管拿,别伤他。也别只顾大面儿,上背静地方儿要紧。"  一句话,那一个藏不住,巴了巴头儿,见一院子的人,他一扎头顺着廊檐就往西跑。谁知东间里有个炉坑,因天凉起来了,趁老爷、太太不在家,烧了烧那地炕,怕圈住炕气,敞着炉坑板儿呢;那贼不知就里,一足失空了,咕咚一声,掉下去了。大家挠钩绳索的揪上来,又得了一个。这一番吵闹,安老夫妻早惊醒了。安老爷隔窗问道:"  这光景是有了贼了,你们只把他惊走了也罢,拿必定要拿住他。"  张进宝答道:"  回老爷,这贼闹得不象样,个个手里都有家伙,只这院子里,已经得着俩了,敢怕还有呢?"  安老爷听见不止一个贼,又手里持器械,也有些诧异;只管诧异,却依旧守定了那伤人乎不问马的圣训,只问了一声可曾伤着人,绝口不问到失落东西不曾这一句。大家回道:"  没伤人,两贼都捆上了。"  安老爷便一面起来,下床穿衣,只听张进宝说道:"  留两人这院里招护,咱们分开从东西耳房两路,绕到后头去,小心有背静的暗地里窝着的!"  当下张老同了晋升、戴勤一班人,带着去查西路了。张进宝便同了华忠、梁材,带着人进了东游廊门。他一进门,才要问:"  惊了爷奶奶没有?"  一句话不曾说完,灯儿下只见当院里地下躺着个人,在那里哼哼;又一个正在那里掏格扇窗户呢!

张进宝大喝道:"  你这野杂种,好大胆子,见了人竟不跑,还敢在这里掏窗户?"  说着,西路去的人也转到这院子来了,绳子也来了,大家一窝蜂上前,有几个早把当地那个捆上;有几个便奔到格扇边这个来拉住,往台阶下就拉,可拉了半日,丝毫拉他不动。张进宝怕惊了爷奶奶,便叫华奶奶:"  你回爷奶奶,家人们都在这里呢,不用害怕。"  华妈妈这个当儿,醒虽醒了,只答应不出来。早听何小姐在屋里笑道:"  我敢是有些害怕,我怕你们拉不动这个贼,他这只胳膊在横闩上捆着呢!等开了门,你们进来解罢!  "闹了半日,众人此刻才得明白,大家便先把那贼的左手左脚绑在一处;那贼只剩得一条腿,在那里跳咯咯儿了。

何小姐方才见四个贼擒住了两个,那两个才辨条逃路,又被外面一声喊,吓回来了,早料这一惊动了外面,大略那两个也走不了。她便安安详详的穿好了衣服,先把妈妈丫头们叫起来。亏那薰香点的工夫少,人隔的地方远,一叫便都醒了,只是慌作一团。她又虑到怕公婆过来,一面忙忙的漱口拢头,一面便叫华妈妈请公子和张姑娘起来。幸喜那卧房更是严密,又放着帐子,两个都不曾受着那薰香气息;也因这个上头误了点儿事,人家闹了半夜,他二位才连影儿不知。直等华妈妈隔着帐子,把张姑娘叫醒了,他听后只吓得浑身一个整颤儿,连忙推醒了公子。公子毕竟是个丈夫,有些胆气,翻身起来,在帐子里穿好了衣服,下了床,蹬上鞍子,穿上皮袄,系上搭包,套上件马褂儿,又把衣裳掖起来,戴好了帽子,手里提着嵌宝钻花、拖着七寸来长大红穗缨子的一把玲珑宝剑,从卧房里就奔出来了。恰好何小姐完了事,将进西间门,看见笑道:"  贼都捆上了,你这时候拿着这把剑,刘金定不象刘金定,穆桂英不象穆桂英的,要作甚么?这样冷天,依我说,你莫如搁下这把剑,倒带上条领子儿,也省得风吹了脖颈儿。"  公子听了,摸了摸,才知装扮了半日,不曾带得领子,还光着脖儿呢!又忙着去带领子。

一时张姑娘也收拾完毕,妈妈丫头们一面叠起铺盖,藏过闺器。公子便要出去,何小姐道:"  莫忙!让他们归着完了,开了门,才出得去呢!"  公子听说,提上那把剑,自己便要开门,才到堂屋,但见一只黑粗的胳膊,掏进窗户来,却捆在那闩上,忙问道:"  这是谁?"  何小姐笑道:"  这是贼,从半夜里就捆在这里了。如今外头也捆好了,我却不耐烦去解他,劳你施展施展你那件兵器,给他把绳子割断了罢!"  公子道:"  交给我,这又何难!"  掳了掳袖子,上前就去割那绳子,颤儿哆罗的鼓捣了半日,连锯带挑才得割了。那贼好容易褪出那只手去,却又受了两处误伤,被那剑划了两道口子,抿嘴低头,也受绑了。

屋里开了门,那时天已闪亮,何小姐往外一看,只见两个贼都捆在那里。他便先让张亲家老爷进来歇息,随叫张进宝道:"  张爹,你叫他们把这四个东西都搁在这旁边小院儿里去,好让我们过去请安。再也怕老爷、太太要来。"  遂又叫花铃儿向桌子上取两个纸包几来,便指着那受伤的贼,向张进宝:"  别的都不要紧,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你作件好事,把一包药用酒冲了,给他喝下去。那一包药醋调了,给他上在箭眼上,留他这条性命,好问他话。"  张进宝一一答应。那贼听了这话,才如梦方醒。大家去依言料理。

安太太初时也吃一吓,及至听得无事才放心,也只略梳了梳头,罩上块蓝手巾,先叫人去看公子、媳妇,恰恰的他三个

前来问安。安老爷依然安详镇静,在那里漱口净面,才得完事。

安老夫妻便问了详细,何小姐前前后后回了一遍。安老爷便向公子说道:"幸亏这个媳妇,不然,竟开了门失些东西,倒是小事,尚复成何事体。这大约总由于这一向因我家事机过顺,自我起不免有些不大经意,或者享用过度,否则心存自满,才有无平不陂的这番警戒,大家不可不知修省。"  说着便站起来说:"我过去看看。"  安太太便向何小姐道:"  你可招护着些儿。"  安老爷道:"  贼都捆上了,还怕他怎的?索性连你也同过去看看。"  正说着,舅太太、亲家太太、褚大娘子都过来道受惊。

大家说了没三两句话,只听得二门外一声大叫好,说道:"  囚攘的在那儿呢?让我摆布他几个脑袋。"  一听却是邓九公的声音。老爷同公子连忙迎出来。安太太一班女眷,也跟出来。

只见邓九公皮袄不曾穿,只穿着件套衣裳的大夹袄,披着件皮卧龙袋,敞着怀,光着脑袋,手里提着他那根压装的虎尾钢鞭,进了二门,怒吼吼的一直奔东耳房去。安老爷忙着赶上,拉住说:"  九哥待要怎的?"  他道:"  老弟你别管。

不知道这东西糟蹋苦了我了,且叫他一个人吃我一鞭再讲。"  安老爷道:"  不可擅伤罪人,你我是要耽不是的,有王法呢!"  他又道:"  王法?有王法也不闹贼了。"  安老爷道:"  就说如此,你我也得问个明白,再作道理。"  他又道:"  有那么大粗的工夫?"  说着,扭身只要赶过去打。安老爷看了看那样子,一脑门子酒,大约昨日果真喝过去了,睡了一夜,竟没醒得清楚。好说歹说,死拉活拉的,才把他拉进屋子。安太太大家也都过来。褚大娘子一见,先说道:"  这么冷天,怎么连衣裳不穿,就跑出来了?"  一句话提醒了安老爷,才叫人出去取了衣裳来。

他一面穿着,一面问何小姐那贼的行径。何小姐又说了一遍。只气得他巨眼圆睁,银须乱抖。安老爷劝道:"  老哥哥这事,不消动这等大气。"  他也不往下听,便道:"  老弟,你莫怪我动粗,你只管把这起狗娘养的叫过来,问个明白,我再和他说话。我有我个理,等我把这个理儿说了,你就知道不是愚兄不听劝了。"  安老爷是知透他那吃软不吃硬的怪脾气的,便道:"就这样,你我且要问这班人,是怎的个来由。"  因叫人在廊下放了三张杌子,连张老爷也出去坐下。安太太大家却关了风门子,都躲在破窗户洞儿跟前望外看。

只见众家人把那班贼连提带掳的拉过来。安老爷一看,一个个都绑得手脚朝天的,趴伏着把腿贴在地下。老爷已就老大的心里不忍,先叹了一声,说道:"  一样的父母遗体,怎生自己作贱到如此?"  便吩咐道:"  且把他们松开,大约也跑不到哪里去。"  邓九公说道:"  跑!那算他交了运了!"  众人一面答应着,便把那班人腿上的绑绳松了,依然背剪着手,还把绳子拴了一条腿,都提起来跪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