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侠女奇缘 > 第137章

第137章



这个当儿,公子已经把那封信的外皮儿拆开。

老爷接过来,细看了看那笺子上写的"  水心公祖老弟大人台启"  一行字,说道:"  大奇!这封信竟是老头儿亲写的,亏他怎的会有这个耐烦儿?"  因拆开信看,只见里头写道是:愚兄邓振彪顿首拜上老弟大人安好,并问弟妇大人安好,大贤侄好,二位姑奶奶好,舅太太和二位张亲家都替问安。

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恭维

老弟大人,贵体纳福,阖府吉祥如意是荷。愚兄得见金榜题录,知大贤侄高点探花,独占鳌头,可喜可贺,愚兄不胜欣喜。此乃天从人愿,实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真乃可喜可贺之至。愚兄本当亲身造府贺喜;但因有小事,难以分身,望祈原谅。

今特遣小徒陆保安进京,代贺一切;不尽之言,一问可知。

再带去些微土物,千里送鹅毛,笑纳可也。小婿、小女、二姑娘都给阖府请安,外有他等给二妹子并众位捎去的东西,都有清单可凭。

再问二妹子,大内的上好胎产金丹九合香,求见赐,不拘多少,都要真的。

千万千万,务必务必,都交小徒带回。顺请安好!不一。

愚兄邓振彪再拜。吉日泐。

再,二位姑奶奶可曾有喜信儿否?念念。又笔。

后头还打着虎臣两个字的图书,和他那"  名镇江湖"  的木头戳子。安老爷见那封信,通共不到三篇儿八行书,前后错落添改,倒有十来处,依然还是别字连篇,只点头叹赏。公子在一旁看了,却忍不住要笑。老爷道:"  你不可笑他,你只想他那个脾气性格儿,竟能低下头,静着心,写这许多字,这是甚么样的至诚!"  说着,又看礼单,见开头第一笔写着是:"  鹤鹿同春".老爷就不明白,说:"  甚么是鹤鹿同春啊?"  又往下看去,见是"  孔陵蓍草,尼山石砚,《圣迹图》,莱石文玩,蒙山茶,曹州牡丹根子。"  其余便是山东棉绸、大布,恩县白面挂面,耿饼,焦枣儿,巴鱼子,盐砖。看光景他大约是照着《缙绅》,把山东的土产,拣用得着的,乱七八糟都给带来了,却又分不出什么是给谁的。老爷因命公子把那封信念给太太听。

公子将信念完,只剩得后面单写的那行不曾念。

这个当儿,金、玉姐妹也急于要看那封信,公子见她两个要看,便把信递给她两个说:"  九公盼着你们两个的很呢!快看去吧!"  何小姐自来快人快性,伸手就先接过去。公子说:"  你先瞧这篇儿。"  她一瞧儿,见问她两个有喜信儿没有,一时好不得劲儿。亏她机伶,一转手便递给张姑娘说:"  妹妹你瞧,这是什么字?"  说着,过去回身就走。张姑娘不知是计,接过去才瞧得一眼,便丢在桌子上说:"  瞧这姐姐。"  也躲了,和何小姐凑在一处。两人羞得绯红了脸,低头而笑。安太太看了不解,忙拿起那信来看了看说:"  这也值得这么个样儿!"  因把邓九公问她两个有无喜信的话,告诉了舅太太、张太太,又和她姐妹说道:"这可真叫人问得怪臊的!也有两人过来这么二三年了,还不给我抱个孙子的。瞧瞧人家寻胎产金丹,想来必是褚大娘子有了喜信儿了。"  舅太太也说:"  真个的呢!"  一句话不曾说完,张太太发了议论,说:"  亲家那可说不的呀!这是有个神儿在、神儿不在的事儿,谁有拿手哇?"  好端端的话,被这位太太一下注解,她姐妹听了,益发不好意思。

说话间,安老爷便要帽子出去,见那陆保安。一时进来,只见他顶帽官靴,也穿着件短襟纱袍儿,石青马褂儿,虽说是个武生,举动颇不粗鄙;外省的礼儿没别的,见面就只磕头,那陆保安见了安老爷,就拜下去。安老爷不好还礼,只以揖相答,便让他上座。他那里肯,说:"  武生的师傅嘱咐说:'  武生到了老爷这里,就同自己的儿女一样'  ,不敢坐。"  安老爷此时,是满肚子的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让再让三,他才在一旁坐下。安老爷先问了问邓九公的身子眷口。

陆保安答说:"  他老人家精神是益发好了,打发武生来,一来给老太爷少老爷请安道喜;二来叫武生认认门儿,说赶到他老人家庆九十的时候,还叫武生来恭请呢!还说他老如今不到南

省去了,轻易得不着好陈酒,求老太爷这里找几坛,交给回空的粮船带回去;不是,他就叫武生买几坛带去了,说那东西的好歹,外人摸不着。"  安老爷连说:"  这事容易。"  因又问起褚一官并褚大娘子可有得子的信息。陆保安回说:"  这倒不知。"  正说着,那拉东西车辆,以至挑的扛的都来了。众家人带着车夫,一趟一趟,往里搬运。安老爷才知道那礼单上的"  鹤鹿同春"  ,是他专为贺喜,特给我找来的东海边一对仙鹤,泰山上一对梅花小鹿儿,都用木笼抬了来。一时张老也过来招呼,便同了那陆保安到程师爷那边去坐。安老爷这里一面吩咐给他备饭款留,便进来看邓九公那份礼。进得二门,见公子正随着太太,同许多内眷们,围着看那对鹤鹿。老爷于这些东西上,虽雅驯如鹤鹿,也不甚在意。忙忙的进了屋子,只检出那册《圣迹图》来,正襟危坐的看。一时内眷也进屋里来,一旁看,问长问短。老爷便从麟现阙里起,一直讲到西狩获麟,会把圣人七十三年的年谱,讲得来不曾漏得一件事迹,差得一个年月。

舅太太听完了,说道:"  我瞧我们这位姑老爷,直算得什么事儿都懂得,可惜就只不懂得什么叫'  鹤鹿同春'.当下大家说笑一阵。安太太便把其余的东西,该归着的归着,该分散的分散;公子也去周旋那个陆秀才。那陆秀才当日住下,次日便告辞去,料理他的勾当,约定过日再来领回信。安老爷闲中,便给邓九公写了回信,太太也张罗打点给邓家诸人的回礼,以至邓九公要的东西,临期都交那陆保安带回山东而去。

安公子这个翰林院编修,虽说是个闲曹,每月馆课,以至私事应酬,也得进城几次。那时又正遇乌克斋放了掌院,有心答报师门,提拔门生,便派了他个撰文的差使;因此安公子又加了些公忙,紧接着又有大考的旨意。这大考是京城有口号的,叫作,"  金顶朝珠挂紫貂,群仙终日任逍遥,忽传大考魂皆落,祷告神仙也不饶!"  安公子也是一甲三名,授过职的,例应与考,便早晚用起功来。正在不曾考试之前,恰好出了个讲官缺,掌院堂官又拟定了他,下本来,又授了讲官;虽说一样的七品官儿,却例得自己专摺谢恩。谢恩这日,便蒙召见。临上去,乌克斋又指点了他许多仪节奏对。及至叫上起儿去,圣人见他品格凝重,气度从容,一时想起他是从前十名里第八名特恩拔起来点的探花;问了问他的家世学业,又见他奏对称旨,天颜大悦。从此安公子便简在帝心。及至大考,他又考列一等,即日连升五级,用了翰林院侍讲学士,不久便放了国子监祭酒。

这国子监祭酒,虽说不过是个四品京官,却是个侍至圣香案,为天下师尊的脚色。你道安公子才几日的新进士,让他怎的个品学兼优,也不应快到如此,这不是真个官场如戏了么?

岂不闻俗语云:"  一命二运三风水"  .  果然命运风水,一时凑合到一处,便是个披甲出身的,往往也不曾不过数年,出将人相;何况安公子又是个正途出身,他还多着两层——四积阳功五读书呢?

那时恰遇覃恩大典,举行恩科会试。传胪之后,新科状元带了一榜新进士,到国子监行释褐礼,恰好正是安公子作国子监祭酒。这释褐礼,自然要算个朝廷莫大的盛典,读书人难遇的机缘。这日,状元、榜眼、探花串领二三甲进士,到大成殿拜过了至圣先师,便到明伦堂参拜祭酒。那明伦堂预先要用桌子搭起个高台来;台上正中,安了祭酒的公座。状元率领进士行礼的时候,先请祭酒上台升坐,然后恭肃展拜。从来礼无不答,除了君父之外,便是长者先生,也必有两句慰劳。独到了状元拜祭酒,那祭酒却是要肃然无声,安然不动的受那四拜。

你道为何?相传以为祭酒存些谦和,但是一开口,一抬手,便与状元不利;因此这日行礼的时候,安公子便守这仪注,朝衣朝冠,升到那个高台正中交椅上,端然正坐的受了一榜新进士四拜,便收了一个状元门生。偏偏那个状元,因龙头属意老成,点的是个年近五旬苍髯老者。安公子才得二十岁上下的一个美少年,巍然高坐,受这班新贵的礼。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一时释褐礼成,安公子公事已毕,算了算,已经在城里耽搁了好几日了。看那天气尚早,便由衙门返回庄园,要把这场盛事禀慰父母一番。一路走着,想到这典礼之隆,圣恩之重,人生在世,读书一场,得有今日,庶乎无愧。忽然从无愧两个字上,想到父母俱存,不愧不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君子有三乐来,不由得一个人儿坐在车里,欣然色喜,自言自语道:"  记得那年我们萧史、桐卿两位恭人,因我说了句吃酒是天下第一乐,就招了她两个许多俏皮话儿,叫我写个'  四乐堂'  匾挂上。这话其实尖酸可恶,我一向虽说幸而成名,上慰二老,只是不曾得过个学试差,却说不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到了今日之下,纵说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着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算不到英才的数儿吧!难道我收了这个状元门生和一榜的新进士,还算不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占全了君子有三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