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第5章 厚是看人下菜,灰是顺水推舟(2)

第5章 厚是看人下菜,灰是顺水推舟(2)

    战国时的魏文侯宴请各位大臣。酒过三巡后,他想听听大臣们对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文侯是个很仁义的君主,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魏文侯听了很高兴。

    轮到了任座时,他却语出惊人:“恕我直言您不是一个贤君。”魏文侯很不高兴,强压怒火问道:“我非常想听听你的理由!”任座依然从容地说:“您不把中山国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了您的儿子,所以我说您不是贤君。”魏文侯一听这话以后,脸色很是难看,但没有发作,任座就快步走出了宴会大厅。

    评论继续进行,有了任座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只是说些歌功颂德的话。轮到了霍黄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国君您确实是个贤君!”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反问道:“何以见得呢?”“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大臣说话就会很直率。而刚才任座说话就很直率,所以我知道您很贤明。”魏文侯受到这么一捧,心里有些飘然,他有点担心地问:“现在还能让任座回来吗?”“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而获得死罪也不会躲避。任座现在一定还站在大门口。”霍黄胸有成竹地说。

    魏文侯马上派人去看,任座果真还恭敬地站在门口。任座走了进来,魏文侯急忙走下台阶迎接他,自此把他奉为上宾。

    虽然自古以来,客观的指出对方的不足或错误,都被认为是正直的行为。但事实上无论你的指责有多客观、多公正,都不会得到对方的感激,因为很少有人能“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所以,请不要急于对任何人说“你错了”!

    某公司有一位主管由于成功地运用了一种策略,把他自己负责的车间管理得秩序井然,工人们严守纪律,自愿为公司效劳。这是因为每当发现有人生产态度欠佳,或者是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时,他会在下班后,把那人叫到办公室,然后亲切地问他:“最近你家里还好吧?在我的印象里,你一直都是严守纪律、工作热情高而且技术不错的人,把工作交给你,我很放心,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他一这样说,那位职员早已是羞红了脸,非常诚恳地跟主管交代原因并道歉,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毛病。

    这位主管确实高明,他根本用不着瞪着眼睛去训导有错的职工,而是明知你错了,却偏偏要夸你不错,欲擒而故纵,让你自己去知错、改错。这样,既照顾了你的面子,又鼓励了你,还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可谓一箭双雕。如果你也是管理人员或者老师、母亲,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说“你错了”,不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只要让他听出或看出“你错了”的意思,他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只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图理论,也改变不了他的成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永远不要说:“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所以如果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时,也要用最大的耐心和最大的智慧,将“你错了”三个字咽回自己的肚子里,委婉地、慢慢地迂回说,使对方甚至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才好!

    6.不盲目地投其所好

    想要博得某一个人的好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闲聊之中投其所好。但要想做到不盲目地投其所好,就要在聊天开始之前,对说话的对象以及他的阅历、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他的爱好、生活习惯等等,都要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你预期的交流效果。

    一个人假如在说话之前没有准备,就好像是没有复习便去参加一场考试一样,将会变得非常被动,结果会对自己非常不利。有人夸张地把和陌生人接触这类的社交场合形容为“战场”,要想成功地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必须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清朝的大臣盛宣怀就是这样一个很聪明的人。

    盛宣怀(1844-1916)清末政治家、企业家、福利事业家,是晚清的一位大臣。他刚上任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直在准备着和这个上级的对话。终于他等来了机会。在李莲英的保荐之下,他的陌生的上级醇亲王终于同意见见他,见面的地点是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盛宣怀以前虽然从来都没有见过醇亲王,但他与醇亲王的门客“张师爷”私交甚好,平常盛宣怀就从他那里了解到关于醇亲王的两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个就是醇亲王跟恭亲王不同。当时正是西洋学在中国开始盛行的时候,恭亲王认为中国必须要跟西洋学习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是醇亲王的意见刚好相反,醇亲王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不需要学习他们的东西。因此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醇亲王就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

    第二个就是醇亲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也颇具文采,经常在很多场合炫耀他的文采。盛宣怀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迅速抄了一些醇亲王的诗稿,并将它们背熟,以备“不时之需”。

    会面之后,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盛宣怀对醇亲王的提问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并且句句说到了王爷的心坎上。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当时还很新潮名词的时候,醇亲王问盛宣怀:“那个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盛宣怀早有准备,他从容地回答:“回王爷。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亲王听他竟然还能引用岳飞的话,立刻就来了兴趣,问:“你也读过兵书?”盛宣怀还是一副谦虚的态度:“在王爷面前,怎敢说读过兵书?英法内犯之时,文宗显皇帝西守狩,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后果将不堪设想。”盛宣怀在自谦的时候也不忘夸奖上级一番,这种时机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凡我中华好男儿,谁不想一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对盛宣怀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探明醇亲王的情况,在还没有见面之前就把王爷个人的喜好和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无疑会在无形之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的把握和胜算。见面的时候,盛宣怀根据之前推断得出的王爷的爱好与性格,句句话都说在醇亲王的心坎上。于是,醇亲王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很快就对他委以重任。

    盛宣怀显然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不仅仅是因为他懂得投其所好,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样做才能真正地投其所好——既拍到了马的屁股,又能从中得到好处。要想做到这些,就得对这匹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不盲目地投其所好。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不盲目地投其所好呢?

    首先,了解情况

    即了解对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状况。在一般的应酬当中,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独立的生活愿望和思想习惯,对什么样的人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话题。举个例子:如果对方是一个连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的人,而你在那里却大吹特吹打高尔夫球,他肯定不喜欢这个话题,进而不喜欢你这个人;但是相反,如果你告诉他—条快速致富的方法,他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正是他所关心的。

    其次,积累经验

    准备工作不仅仅是指你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还差得很远。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交谈的过程中,经验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应酬的话题和场面,更必须具有一定的应酬经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些冷场和尴尬的局面。那么,这些经验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靠积累。在交际的过程中,你需要去多留意交际高手是如何把一些关键因素良好地整合起来,巧妙地避免了一些冷场或者是尴尬的局面。这个时候你就得学习并积累,以便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轻松应对。

    最后,区别对待

    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所谓不同的人主要是指不同性格的人。和不同性格的人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因此,在和对方交谈之前就应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比如说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那么他们就容易“喜形于色”,你就能很清楚地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根据这些你再进行话题上和语气上的调整,从而做到轻松交流;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喜欢“沉默寡言”,那就必须用另外一种态度了,比方说循循善诱,多使用委言婉语,不能像和外向的人一样开玩笑。

    总而言之,就是交谈时要多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交谈的时候要谨慎,做到知己知彼,不做没有准备的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这就能避免盲目地投其所好所造成的“无用功”。

    7.满足虚荣,多给别人留面子

    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是现代人际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人都是好面子的,一旦虚荣心被满足,面子上就有“光”,谁会不高兴呢?

    但是,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呢?那就是赞美他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相信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一个人觉得有面子了!

    孙云海的传播公司最近准备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因此需要做一系列的广告,来宣传公司的新产品。因此这些天有许多广告公司的人来找他谈广告业务。

    某广告公司的张经理这天也来到了孙云海的公司。他一进孙云海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公司的LOGE就说:“哟,你们公司的LOGE设计得真不错呀,不仅看上去给人一种很有活力、积极奋进的感觉,而且越看就越觉得它意味深长。”张经理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

    “是吗?这是公司刚成立时我亲自设计的。”孙云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说罢,不无炫耀地向张经理介绍了公司LOGE设计比例、色彩调配以及它的内涵,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用说,张经理顺利地谈成了与孙云海公司的广告业务。

    张经理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了解交往对象。他从孙云海公司的LOGE入手,巧妙地赞扬了孙云海所取得的成就,使孙云海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把他视为知己。这样,孙云海公司的广告业务也就自然非张经理莫属了。

    人向来都是很注重外界对自我的评价的。成绩被肯定这种外界评价,就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情绪,也就是人们在赞美别人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美国管理专家查尔斯·施瓦布被认为是一个钢铁业的天才,他当时的年薪为100万美元。但事实上,查尔斯·施瓦布自己这样认为:“我认为我所拥有的最大财富是我能够激起人们极大的热诚。要激起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东西,其方法就是去鼓励和赞美他人的长处。”

    施瓦布的秘诀就是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赞美别人。赞美可以使人奋发向上,促使一个人走向光明的路程,是前进的动力。在公关交谈中,真诚地赞扬和鼓励,能满足人的荣誉感,能使人终生难忘。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好的赞词,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他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就是指人们时常需要受人抬举和恭维。

    有家造船厂建造的军舰“拖甲虎号”在二十七天内完工,将造船厂里所有的记录都打破了。老板召集造舰的全体工作人员发布一篇庆功的演说辞,并且赠送给每人一枚银质奖章和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最后他转向监造人,从自己的袋子里掏出个金表,亲手交给他,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

    工人群众都被他调动起了巨大的热情,只因为老板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句话:“要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就怎么赞美他!”说明赞美具有展现潜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