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第34章 厚是妙于授权,灰是控制有术(3)

第34章 厚是妙于授权,灰是控制有术(3)

    此外,每个公司的人事考核表上,都印上很多有关处理事务的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者才称得上是一位优秀职员。于是,有些领导就死守着这些评估项目,作为人事考核的依据。世上真有万能的职员吗?其实所谓一切满分者,不过是上司高估了他,给予了他的过高评价!假使要让工作的正确度更高,那么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增加磋商的次数,而不得不放弃速度的要求。有些部下为力求快速而省去必要的磋商,虽没有出现问题,但纯属侥幸,或者因为身具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而已。这些领导往往不多加考虑,仅依据一张人事考核表,就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对部属妄下断言。

    简单地说,在人事考核表上观察一个人的工作情形,合计各项评估的分数,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领导应该采取实际的观察,给予适当的工作,再从他的工作过程中观察他的处事态度、速度、准确性、成果,如此才可真正测出下属的潜能。唯有如此,主管才能灵活、成功地运用他的下属,促使业务蒸蒸日上。

    对下属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妥善地授权。一件需要迅速处理的工作,可以交给动作快速的职员,然后再由那些做事谨慎的职员加以审核;相反的,若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就可以给谨慎型的职员,以求尽善尽美。万一下属都属于快速型的,那么要尽可能选出办事较谨慎的人,将他们训练成谨慎型的职员。只要肯花时间,必然可以做得到。

    8.不能没有人监工

    聪明的领导在工作中都懂得授权,但这种授权绝对不意味着放弃控制。美国一位著名管理学家曾说过:控制是授权管理的“维生素”,授权管理的本质就是控制。

    也就是说,在善于授权的同时做到精于控制,才是领导的厚灰之道。身为领导,要想使自己的公司不断成长,生命持久,就必须参透“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控制”的授权之道。只有参透这一授权之道,才能完成授权实施者与工作控制者的角色转换,只有完成这一角色转换;授权才能真正走上合理、有效的运行轨道。

    51岁的高尔文是摩托罗拉创始人的孙子。1997年,他接任CEO时,就采取充分授权,他认为应该完全放手,让高级主管充分发挥能力。

    然而自2000年以来,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获利能力连连下跌。摩托罗拉原是通讯器材界的龙头,市场占有率却只剩下13%,诺基亚则占35%;股票市值一年内缩水72%;2001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更创下15年来第一次亏损记录。

    产生这个结果的最大原因,就是高尔文过于放权,拖延决策,不能及时纠正下属出现的问题。有一次,行销主管福洛斯特向高尔文建议,把业绩不好的广告代理商麦肯广告撤换掉。但高尔文对麦肯广告的负责人非常信任,所以迟疑了很久,表示应该再给对方一次机会。结果拖了一年后,麦肯持续表现不佳,高尔文才最后同意撤换。

    充分授权本是好事,但授权后不管不问,在发现错误后还拖延纠正、优柔寡断,对企业是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的。在摩托罗拉失败的卫星通讯铱星计划上,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卫星计划平均每年亏损2亿美元,但高尔文却迟迟没有叫停,给摩托罗拉带来了重大损失。

    除此之外,高尔文放手太过,根本不会适时掌握公司真正的经营状况。他一个月才和高层主管开一次会;在写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谈的也只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就算他知道情况不对,也不愿干涉太多,以免部属难堪,这都明显属于授权失误。

    摩托罗拉曾推出一款叫“鲨鱼”的手机。还在讨论进军欧洲的计划时,高尔文就知道欧洲人喜欢简单、轻巧的机型,而鲨鱼体型厚重且价格昂贵,高尔文却只问了一句:“市场调研结果真的表明这个项目可行吗?”行销主管说:“是。”高尔文就没有再进一步讨论,而让经理人推出这款手机。结果“鲨鱼”手机在欧洲市场节节败退。

    还有一次,摩托罗拉公开宣布,要在2000年卖出1亿部手机,而销售部员工几个月前就知道这一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只有高尔文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状况,最后当然是失败。

    一直到2001年年初,高尔文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他害怕摩托罗拉的光辉断送在他的手上,于是开始进行调整。他把组织重整,并开始每周和高层主管开会,改变自己“过于放权”的作风,才扭转了摩托罗拉公司发展的颓势。

    高明的管理者,会对授权任务进行恰当的控制,使自己能随时掌握任务的进程,在最恰当的时刻,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把跑偏的马重新拉回到最正确的轨道上来。

    但是,许多管理者却常忽略这点,结果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绝非危言耸听,只要环顾一下四周就能看见,有多少优秀的销售员,被提升为管理者后,上级就不在过问他们的工作,任凭他们自生自灭。

    所以,管理者在把权力下达给合适的员工后,要想让他们有出色的表现,还需要有效的控制,确保合适人选与他的合适位置上升到珠联璧合的至高境界,让授权取得成功。这意味着,在授权后,管理者除了需要说:“现在,你可以放手去干了。”还需要告诉员工:“如果有需要,就来找我吧!”

    更明确一点来说,管理者交代一项任务给员工后,并不代表他的责任就已经完成了,还应该负起另一项重要职责——给予员工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9.得力干将要亲自选

    作为管理者,懂得了授权的重要性,还要知道如何下放权力才最合适、最安全。说白了,也就是如何选择授权对象的问题。把权力授予自己最欣赏、最信任的人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一定要你自己来选,这样才更便于以后的控制。

    那么,亲选得力干将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得力干将要选忠实执行领导命令的人。

    一般来说,上司下达的命令,无论如何也得全力以赴,忠实执行。但这并不是说下属对领导的命令不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下属的意见与上司的意见有出入当然可以先陈述他的意见。陈述后,上司仍然不接受就要服从上司的意见。一个能忠实执行领导命令的人说明他对领导是忠心的,授权当然要授给忠心的人。

    二、得力干将要选知道自己权限的人。

    即便你很受领导重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必须认清什么事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什么事自己无权决定,绝不能混淆这种界限。如果发生某种问题,而且又是自己权限之外的事,就不能拖拖拉拉,应该即刻向上司请示。越过顶头上司与上级领导直接交涉,等于把上司架空,也破坏了命令系统,应该列为禁忌。非得越级与上级联络、协调的时候,原则上,也要先跟顶头上司打个招呼,获得认可。

    三、得力干将要选上司不在时能负起留守之责的人。

    有些下属在上司不在的时候,总是精神松懈,忘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例如,下班铃一响就赶着回家,或是办公时间内借故外出,长时间不回。按理说,上司不在,下属就该负起留守的责任。当上司回来后,就向他报告他不在时发生的事以及处理的经过。如果有代上司行使职权的事,就应该将它记录下来,事后提出详尽的报告。

    四、得力干将要选不会事事请示的人。

    下属对上司不可有依赖心。事事请示不但增加上司的负担,也不利于下属成长。下属必须在不逾越权限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判断把分内的事处理得干净利落。这才是上司期待的好下属。

    五、得力干将要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有些主管在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发生错误并造成损失时,总是举出一火车的理由。这种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的人,实在不能信任。主管负责的工作,可说是由上司赋予全责,不管原因何在,主管必须对错误负全责。如果上司问起错误的原因,他顶多说一声:“是我领导不力,督促不够。”一个主管必须有“功归部下,失败由我负全责”的胸怀与度量才行。

    10.用你的信任“套牢”他

    一旦你决定了要授权于下属,就一定要信任他,只有这样,才能让下属放手去做事,并且忠于你的命令和指导。所以,一旦选择好能让自己相信的下属,就不要零零碎碎地授权,可以一次授予的权力,一次就授下去。

    曾经,某杂志以《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板》为题向50位白领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收集上来一箩筐意见,历数老板的种种致命缺点。其中,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懂得充分授权和信任员工被提到的次数最多,超过了对老板个人能力、公司管理各个方面,甚至员工个人利益。是的,没有信任,又何谈授权?一些管理者表面上是把权授出去了,可是仍事事监控,或者关键的地方不肯放手,这都是不信任的表现,如此的授权又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呢?

    比尔·盖茨说:“我采取的领导方式就是:放任,不用任何规章去束缚员工,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信任氛围中,发挥每个人的创意和潜能。”

    北欧航空公司董事长卡尔松,在改革北欧航空系统的陈规陋习时,曾给予部下充分的信任和活动自由。开始时,他的目标是:把北欧航空公司变成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但是卡尔松想不出该怎么下手,他到处寻找合适的人选来负责处理此事,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卡尔松问他:“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你能不能替我们找到答案?过几个星期来见我,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几周后,他们再次见面,卡尔松问他:“怎么样?可不可以做到?”

    他回答:“可以,不过大概要花6个月的时间,还可能花掉你150万美元。”

    卡尔松兴奋地插嘴说:“太好了,说下去。”因为卡尔松本来估计是要花5倍多的代价。

    卡尔松的神情把那个人吓了一跳,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等一下,我带了人来,准备向你汇报。他们可以告诉你我们到底想怎么干。”

    卡尔松立即说:“没关系,不必汇报了,你们放手去做好了。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大约4个半月后,那个人请卡尔松过去,并给他看了几个月来的业绩报告。当然他已使北欧公司成为欧洲第一,但这还不是全部。卡尔松还看到:这个人还省下了150万元经费中的50万元,一共只花了100万元。

    由此可见,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了解员工的价值,然后在信任的前提下,放手让员工去做。要知道,不被信任,会让员工感到不自信,不自信就会使他们感觉自己不会成功,进而感到自己被轻视或抛弃,从而产生愤怒、厌烦等不良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相反,信任则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

    杨丛文在一家中型计算机公司就职,一天,他将自己拟好的销售计划在下班时塞在了经理办公室的门把手上,不久,他便被邀去说明情况。在他进门后,经理开门见山地说:“计划写得不错,就是字体太潦草了。”这位员工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随即问道:“这项计划是不是预算开支较大啊?要不我再与两个同事一起来修改修改,然后再向您汇报一下。”经理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了他:“费用问题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不大的,我看计划确实不错,你要有信心干好,那就去干吧,别让时机错过了!”

    杨丛文先是大吃一惊,然后信心十足地拿起计划离开了,大约两个月以后,他的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理专门在会议上表扬了他,公司也给了他一定的奖励。不久之后,杨丛文又将销售业绩摆在了经理桌上,又说起了扩大营销的策略。

    这位经理事后说道:“如果当时我们再去审核、考证,那不但贻误战机,而且肯定对员工产生心理上的负担,要知道,牵扯这么大数目的费用,他再有胆量,也还是要犹豫的,看看,现在不是干成了吗,给他们留出充分的发挥空间,对我与组织都没坏处!”

    当然大部分管理者之所以不信任员工,除了怕他们的能力不够之外,还怕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因而造成损失。但是如果没有失误又哪里会进步呢?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你决定授权给他,就要充分信任他,允许他犯错误。

    信任人、尊重人,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只有上级信任下级,下级才会信任上级,并产生一种向心力,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和谐一致地工作。相反,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离心力和强烈的情绪冲动,影响工作和同事关系。

    授权与信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者如果不相信下级,那么就很难授权于下级,即使授权了,也形同虚设。有的领导一方面授权于下级,一方面又不放心,一怕他不能胜任,二怕他以后犯错误。对有才干的人还怕他不服管,具体表现为越俎代庖,包办下级的工作;越权指挥,给中层领导造成被动;不懂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却干涉下级的具体业务,甚至听信谗言,公开怀疑下级等等。凡此种种,都会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不利于下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所以,当企业管理者给下级授权时应当充分信任下级员工能担当此任。